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

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荒野星辰 访问量:757 更新时间:2023/12/23 0:37:55

战国时期有四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被称为“战国四大公子”,即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

楚国的春申君最初因为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而为楚顷襄王赏识,被封为左徒。当时秦国强盛,不断进攻楚国,占领了不少地方。春申君见形势不妙,就出使秦国游说秦昭王,指出天下只有秦、楚两国最强,若秦、楚相争犹如二虎相斗,反而使别国得利。秦王认为有理,就撤回了军队。后来楚国太子到秦国作为人质,春申君随行,几年后用计使太子逃回了楚国,太子即位后对春申君十分信任,长达20余年。后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为妻。李园之妹有身孕后,被献给楚王,生子被立为太子。李园本为小人,得势后更加野心勃勃。春申君因为有实权,竟被李园派人刺死。  魏国的信陵君为人礼贤下士,不管对方地位尊卑,都以礼相交。不少名士都不远千里来投奔信陵君,如侯嬴、朱亥等都是足智多谋之士。齐楚两国相约攻魏,魏国向秦国求援,秦国果然发兵。但魏王因此就准备亲秦而伐韩。信陵君则指出秦乃虎狼之国,假如亲秦伐韩则魏国也会有危险。后来历史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秦国攻赵,赵魏唇齿相依,就向魏国求救。但魏王畏秦,不愿出兵。信陵君则窃取兵符,发兵救赵,客观上维护了魏国的利益。信陵君曾居赵国10年,秦国遂不敢进犯赵国而攻魏。后信陵君返回,统领五国之兵大破秦军,威震天下。但功高震主,魏王并不信任信陵君。他为了避祸,就日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很快就逝世了。  齐国的孟尝君少年时即深谋远虑,名声远播。秦昭王听说他为贤士,使人求见却不得。后孟尝君不得已而入秦,秦王欲使他为相,遭拒绝后被强留。孟尝君依靠门客的“鸡鸣狗盗”之法脱身,封为齐相,因名高其主、权力过大而被废。这时孟尝君的门客出谋划策,“狡兔三窟”,终于使他恢复了地位。齐湣王十六年(前286),齐灭宋,又一次准备废除孟尝君。孟尝君只好来到魏国,担任魏相,并联合秦、赵、燕等国大破齐国,占领齐国多座城池。后来齐襄王立国,惧怕孟尝君,重新宠信他。孟尝君死后,他的后代们争抢地位,齐国和魏国乘虚而入,灭了他的九族。  平原君赵胜在赵国的诸公子中最喜宾客,门人有数千人。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向魏国求援,获得救兵,但是救兵未至而邯郸危在旦夕。眼看就要城破国亡,平原君听从谋士的意见,尽散个人之家财,招募不惜性命的勇士3000人,将秦兵击退15公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不过在四公子当中平原君是才能较为平庸的一个。毛遂曾在他门下3年,如无“毛遂自荐”,他都不知其人有过人之才干,可见他不能识人。又,秦曾进攻韩的上党,上党守将无力抵御,就准备将城池献给赵国。赵王十分高兴,征询平原君的意见,平原君就积极主张接受。赵受韩地,结果惹怒了秦国,遭受了很大灾难。平原君服侍几代君主,后无疾而终。

更多文章

  • 旧事文摘:为什么王安石瞧不起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秦王,秦国,齐国,唐朝,孟尝君,王安石,历史故事,唐宋八大家

    孟尝君善于结交豪杰,广纳贤才,例如,他对于冯谖,可谓一忍再忍,不管冯谖做得如何过分,孟尝君都以容忍的姿态对待。孟尝君的宽厚也赢得了贤才的忠诚,因此冯谖让他一次次逢凶化吉,总是获得重用,最终有了安全的归宿。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孟尝君最传奇的例子是孟尝君被困在秦国期间,为了脱身,他手下的

  • 鸡鸣狗盗之辈也能成为孟尝君的门客?幸亏是这些人才救了他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齐国,秦王,秦国,宰相,孟尝君

    战国末期,秦国渐渐成为战国七雄当中,国力最强大的一方。各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国力,防止秦国的入侵和本国的消亡,各国便开始四处网罗人才。因为只有人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强大,军队也需要将才,因此各国名门望族开始礼贤下士,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军以及齐国孟尝君。而齐国孟尝君田文从小

  •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孟尝君,齐国,司马光,君王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守缺1232022-07-2619:02山西关注孟尝君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说好说歹的都有,他好比一块试金石,好些人有事没事就在他身上敲一敲,来检验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之所以如此,我想是因为孟尝君一生都活得坦荡,面子上的工作,他做得油光水滑,没的说。就是耍起阴谋来,他也

  • 战国的炒作大师,冯援靠自己的一张嘴,帮孟尝君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齐国,齐王,秦国,秦王,战国,冯援,孟尝君

    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时局的动荡,每个人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连战国四公子中的孟尝君也是如此。孟尝君在齐国的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门下也有很多的食客,虽然他对齐国十分忠心,但是眼看着他的威望越来越高,齐王也对他开始心存忌惮。其他势力也早就看出了齐国这对君臣之间的嫌隙,于是当时秦国和楚国的奸细不断在齐王

  • 生在五月初五的孟尝君:一位逆袭者的“丛林法则”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孟尝君,秦王,屈原,丛林法则,齐宣王,司马迁

    文|高金国说起端午节,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屈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悲愤投江,于是有了端午节,以及今天的小长假。和屈原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名人,也和“五月初五”有关。不同的是,这天是屈原的忌日,却是他的生日。此人即“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山东老乡一枚。孟尝君如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屈原

  • 战国名士孟尝君—针对弱点进行诱导术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齐国,宰相,孟尝君,战国策,淳于髡,诱导术,历史故事

    距今约2300年前,中国的战国时代有位著名人士--孟尝君。一提到孟尝君,很多人便想起“食客三千人”这句话。在孟尝君的食客中有当时齐国的名门贵公子,也经常有些宰相级的实力派人士。话说孟尝君有一年和齐湣王闹翻了,辞了宰相的职务后,回到自己的领地薛。孟尝君打算回到薛地之后,好好地休养一段日子,但是在他回薛

  • 为什么要把秦琼比作孟尝君?因为比作春申君就不是赞美而是侮辱了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秦琼,赵胜,唐朝,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黄易小说人物

    袁绍是战国四公子的铁杆粉丝,连说话做事都要跟着人家学,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闹出了笑话也丢了命;隋唐时期的秦琼秦叔宝,明明是当时未逢敌手的悍将,却被演义小说把谁也打不过他写成了他谁也打不过,又给他安了个“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的雅号。大家都知道,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是齐国贵族,名字叫田文。其他

  • 古代名人智慧:孟尝君人尽其用脱大难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秦国,秦王,大喜,昭王,孟尝君,四大名将,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家们都争相养士以为己用,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更是名的养士之人。仅孟尝君手下就有门客数千。孟尝君养士还有一个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就是他不管什么人,只要来投奔的,一律赡养翼卵,不论道德良否,也不管能力大小。因为他觉得,用人就像用

  • 孟尝君:王安石称孟尝君为“流氓头子”

    历史解密编辑:西奥讲娱乐标签:孟尝君,王安石,秦国,齐国,春申君

    上一次,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历史上那么多天才,却唯独孟尝君受到了那么多的非议?”理由很简单:不同的社会地位王安石的一部著名作品《读孟尝君传》,虽是一段简短的诗句,却能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是一针见血,说孟尝君是个“奸贼”,在当今社会上,他就是一个无赖,这么多的客人,能有什么好东西?否则,孟尝君是齐国的宰

  • 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君:为齐尽忠因病而亡,可悲其子争薛地而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薛地,齐国,齐王,秦国,魏国,孟尝君,魏无忌,历史故事,战国四公子

    齐国孟尝君田文,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瑗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瑗去秦国说动秦王,派车马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