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挖掉孙膑的膝盖骨,在他脸上刺字,孙膑报仇的时候有多狠?

庞涓挖掉孙膑的膝盖骨,在他脸上刺字,孙膑报仇的时候有多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筏话史 访问量:3361 更新时间:2024/1/5 20:43:35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老话:有仇不报非君子。这句话一直被视为君子应有的行为准则,意味着即使是君子也不能容忍仇恨未报的缺陷存在。

然而,要想报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备许多因素,如知识、财力和运气。特别是当报仇的对象身居高位时,需要耐心等待时机。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身怀大仇却静待时机最终得以报仇成功的故事。其中,孙膑庞涓的仇恨故事尤其吸引人。

孙膑和庞涓年轻时曾一同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但庞涓是个嫉贤妒能的人,总是对孙膑眼中有着一股嫉妒之情。他看不惯孙膑的才华横溢,总是想方设法陷害他,导致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尽管孙膑被庞涓算计过,但他并没有放弃报仇的念头。他默默地等待时机,不断修炼兵法,准备在将来的某一天报复庞涓。

有一天,时机终于到来了。庞涓成为了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位高权重。但他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底下悄悄地藏着一位伏击他的人。这个人正是孙膑。

孙膑趁庞涓疏于防备的时候,突然袭击,将庞涓擒获。孙膑得以在当时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庞涓的报复,孙膑的忍耐

庞涓和孙膑本是同窗好友,他们师从鬼谷子,一起学习兵法。但是庞涓对孙膑心生嫉妒,因为孙膑天资聪颖,很快就在兵法上有所建树,而自己却显得默默无闻。

为了防止孙膑日后在战场上超越自己,庞涓便施计陷害孙膑,将他拘禁起来,并加以酷刑。孙膑的双腿被砍掉,膝盖骨也被挖去,他的脸上还被刺上了犯罪的字。孙膑被困在魏国,被庞涓掌控着,不得不忍受痛苦的折磨。

然而,孙膑并没有被击垮。他以不屈不挠的意志,成功说服了一个齐国使者,借助他的帮助逃离了魏国。来到齐国后,孙膑的名声已经传遍天下,田忌大将军听闻他的才华,深为感动,便将他收为门客。

孙膑来到齐国后,虽然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但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他深知,只有拥有军事权利,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向庞涓复仇。

在古代的中国,马匹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田忌是齐国著名的将领,而赵王的马群却被誉为天下第一。田忌早就想要与赵王的马匹比赛,但因为年老体弱的马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这时,孙膑作为一名智谋出众的谋士,为田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计策。

孙膑的计策是将田忌的马匹分成三队。第一队是最强的马匹,第二队是次强的马匹,第三队是最弱的马匹。孙膑的计策是要让田忌的马匹与赵王的马匹分别对战,而不是让田忌的马匹与赵王的马匹一一对决。

这个计策的背后是孙膑的深思熟虑。他知道田忌的马匹不如赵王的马匹强壮,如果一对一地比赛,田忌的马匹必败无疑。但是,如果按照孙膑的计策分组,让田忌的马匹与赵王的马匹对战,那么就有可能让田忌的马匹在整场比赛中占据优势。

最终,田忌按照孙膑的计策行事,他的马匹和赵王的马匹进行了多场比赛。通过多次的对决,田忌的马匹最终获得了比赛的胜利。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千古,成为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孙膑的聪明才智和田忌的勇气和决策力,让这个故事成为了古代中国智谋与勇气的化身。

经过三场比赛,田忌终于以微弱优势取得胜利。齐威王也深深地被孙膑的计策所震撼,认为他非常有才华。于是,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赐予他军事指挥权利。

孙膑终于拥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为齐国创造了众多的胜利。

孙膑一雪前耻

孙膑获得了齐国的军事指挥权,但他仍未忘记那个曾经羞辱过他的庞涓。庞涓现在已经成为了魏国的大将,而孙膑则在齐国担任军师。虽然齐国和魏国暂时没有战争,但在那个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随时可能发生战争。

一次,魏国包围了赵王的都城邯郸,赵王向齐威王求援。齐威王接到求援信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不救援赵王,那么赵王将失去王位,魏国也将借机进攻齐国。但如果齐国直接前往邯郸与魏军决战,那么必然会有一场惨烈的恶战。

孙膑冷静地分析了形势,提出了一个高妙的方案。他建议分兵两路,让一路军队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另一路军队前往支援赵国。这样一来,魏国必须分兵应对,而且齐军也可以先攻占大梁,为后续支援赵国提供更好的条件。

这个计策得到了齐威王的认可,并派遣孙膑和田忌分别率领两路军队出发。最终,齐军攻占了大梁,成功地牵制了魏国的主力部队,同时也成功支援了赵国。而魏国因为分兵而且又遭到齐军的反击,最终只能收兵退回本土。

孙膑认为齐国不应该只为了救援赵王就全力出战,而是应该利用魏军攻打邯郸的机会,直接攻击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国大军围攻邯郸,必然在后方空虚。如果齐国抓住机会直接攻击大梁,魏军必然会回防,从而解除邯郸之围。

他建议田忌派出自己的精锐部队,趁魏国攻打邯郸的机会,直接攻击魏国的都城大梁,打乱敌军计划。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率领自己的部队前往大梁,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城战。

当魏国再次发动进攻,孙膑不得不再次出击。这一次他打算使用全新的策略,以应对庞涓的防范。他想到了一个叫做“反间计”的计策,通过破坏敌方的信任关系,使其内部产生混乱,从而为自己的军队创造出战斗的机会。

孙膑找来了一位名叫赵忠的人,他是魏国的俘虏,但却是一位重要的情报来源。孙膑通过赵忠,传递了一些虚假的情报,使得庞涓误以为齐国的援军已经到达了韩国,而赵王也在秘密地向韩国派遣援军。

庞涓被这些虚假情报所蒙骗,以为赵王和齐国已经联手,于是他决定先攻打韩国,以解除后顾之忧。然而,正如孙膑所料,庞涓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孙膑的计谋所掌控。当庞涓带领魏军进攻韩国时,孙膑的军队已经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了伏兵。

当魏军走到伏兵所在的位置时,孙膑的军队迅速发起了攻击,打得魏军节节败退。庞涓惊恐万分,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孙膑的反间计所蒙骗,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最终,庞涓的军队被孙膑彻底消灭。

在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齐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齐国的孙膑是一位聪明的将领,他思虑周密,经常出奇制胜。一次,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境内,孙膑便设法用增兵减灶的计策来迷惑魏国。他让部队每天减少挖坑做饭的数量,让敌人以为齐国士兵因为水土不服而逃亡,实际上是故意制造假象,引诱敌人进攻。

魏国的将领庞涓曾在上一次作战中吃了孙膑的亏,这一次他决定趁齐军人心浮动之际,率领骑兵追击齐军,打算一举歼灭齐军。然而,他并没有料到孙膑早已看破了他的小心思,在马林设下了埋伏。庞涓被孙膑的弓箭手狙击,惨遭失败,最终在羞愧中自杀身亡。

这场战役让魏国国力大衰,从霸主的地位上被硬生生地拽了下来。

尽管庞涓是个英勇的将领,但他却被历史上视为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人们总是在谈论兵圣孙膑的同时,也会不忘顺便踩一踩他。孙膑通过聪明的计谋和精良的部队作战技巧,成功复仇,将庞涓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场战役不仅成为史书中的佳话,也深深印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结语

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各国相互争斗,土地兼并的战争越来越激烈。周天子无力掌控,各诸侯国已经开始崛起,而分封制度也逐渐变得不再适用。

在这样的局面下,一个人的力量似乎微不足道。然而,孙膑却凭借自己的智谋与胆略成为了一个闪耀在战场上的传奇人物。他的计谋常常出人意料,让敌人措手不及,甚至有时候连他的同伴也不明白他的意图。

但是,孙膑并不是没有失败过。他曾经因为庞涓的背叛而被俘,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待遇。庞涓曾经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但是孙膑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知道,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就不能屈服于敌人。

最终,孙膑在一个狭窄的山道上埋下了伏兵,成功地打败了庞涓的骑兵。虽然这场胜利只是战争中的一次胜利,但是它证明了孙膑的实力,也让人们对他充满了敬佩和尊重。

孙膑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刻,我们也不能放弃希望。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智慧,就能够在危机中寻找到胜利的道路。而且,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该勇敢地迎接挑战,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斩其双足、剔去膝盖骨,孙膑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孙膑,孙伯灵,魏惠王,史说三国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年轻而聪明的将军候选人,名叫孙膑。他的志向远大,渴望成为一位伟大的将军,为国家效力。然而,命运似乎对他并不友善。孙膑的同门师兄弟庞涓对他心生嫉妒之情。庞涓故意设计陷害孙膑,使他遭受了无妄之灾。这使得孙膑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脸上也被刺上了丑陋的刺青。他的将军之梦被彻底打破。尽管孙膑身体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剔其双膝、断其双足,孙膑复仇时有多凶残?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孙膑,孙伯灵,魏惠王,史说三国

    “百年家学妙兵机,知彼犹怜己未知。” 国军事历史上,有很多成就颇高的军事家、指挥家和赫赫有名的将领,他们当中的有如孙武一般在早年就得到重用,一战成名;有人如商末年间的姜太公一般大器晚成,即使成就滞后于后辈,也有数不尽的功劳和成就。不过不论这些人的机遇早晚,他们的结局也都还算圆满。而孙膑幼年丧父,二哥

  • 庞涓曾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其膝盖骨,那孙膑复仇时又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庞涓,孙伯灵,田忌,魏国,魏惠王,齐国

    神秘的鬼谷子门下有很多徒弟,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就是一起拜在鬼谷先生门下的师兄弟。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都跟鬼谷子学,能学到什么样,出师后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就是个人的造化了。当然,孙膑肯定是胜庞涓一筹的,因为他的父亲是写《孙子兵法》的孙武,有传承。所以庞涓相当忌惮孙膑的才华,怕被他碾压。心

  • 庞涓挖掉孙膑的膝盖骨,在他脸上刺字,孙膑对他的复仇有多狠辣?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庞涓,魏国,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魏惠王,史说三国

    庞涓挖掉孙膑的膝盖骨,在他脸上刺字,孙膑对他的复仇有多狠辣?读《史记》,说《史记》,今天让陶陶为大家解读《史记·孙膑列传》。汉代是一个崇尚复仇的朝代。《公羊春秋》有云:“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由于汉武帝等统治者对《公羊春秋》的崇尚,也使得复仇意识从官方扩散到民间。而复仇英雄,也在汉代朝野间

  • 孙膑与庞涓的斗争是智慧的比拼,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施梦sjy标签:庞涓,魏国,齐国,魏王,孙膑,孙伯灵,鬼谷子,史说三国

    马陵道》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孙膑和庞涓斗智的故事。孙膑和庞涓是师兄弟,也是结拜兄弟,他们同拜在鬼谷子门下一起学习兵法,一起生活。可是庞涓很不安分,他一心梦想功名富贵。某一天不辞而别,孙膑得知,一边让人通知老师鬼谷子,一边要去把庞涓追回。鬼谷子赶到,要孙膑不要追了。并把一本书递给孙膑说,这是他的先祖兵法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砍掉孙膑双足,后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庞涓,孙伯灵,魏惠王,魏国,孙膑

    “当时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擒敌立胜,垂著篇籍。”很显然,班固对孙膑的军事才能非常认可。不过这位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经历却无比坎坷。他曾因为庞涓的妒忌,被砍掉了双足,不仅如此,庞涓还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后来孙膑被齐使救出,你知道孙膑向庞涓复仇时有多狠吗?孙膑画像师兄,你来魏国找

  • 孙膑杀死庞涓那一仗,是围魏救赵,还是围魏救韩?|读战国(14)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魏惠王,秦国,孙膑,战国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4):马陵之战文/松鼠爸爸孙膑与庞涓(右)前354年的桂陵之战是孙膑与庞涓第一次交手,庞涓虽然大败,但没死。十三年后,齐、魏两国之间又发生了一场更大的战争,它就是“马陵之战”。两国的君王仍然是齐威王和魏惠王。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于是

  • 庄子:人间最清醒的活法,对世事死了心

    历史解密编辑:运动大大健身标签:庄子,人世间,西湖,凉风

    作者:林之眉《庄子.徐五鬼》篇写过颜成子和南伯子綦的一段对话,颜成子说:夫子,物之尤也。形固可使若槁骸,心固可使若死灰乎?南伯子綦说:我曾在山林洞穴居住过,齐太公竟然来探望我,感觉自己修行不够。从那以后我便一天天远离人世沉浮而达到心如死灰的境界。其实,庄子描述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一种身心合一的

  • 庄子:不以世俗论曲直,在浑浊中保持清醒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庄子,徐无鬼,庄子·天下篇,司马迁,秋水

    郭沫若曾评价他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华丽的辞藻、开阔的文风承载起深邃的思想,充满艺术精神的寓言故事蕴含了对人生的追求。他就是中国文化史上与众不同的哲学家——庄子。无用之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大多希望能在政治舞台上,施展自己的学说抱负。庄子却是个例外。《秋水

  • “直观体悟”的思维方式:“道”是《庄子》中的最高概念

    历史解密编辑:德辉看天下标签:庄子,魏晋,司空图

    “道”是《庄子》中的最高概念,《大宗师》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认为,道不可受,道不可见,但它却是可传、可得的,也就是说道是可以体认的,《知北游》云:“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而庄子对道的体认则是通过“目击道存”的方式来完成的,所谓“目击道存,亦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