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死后还能给自己“复仇”,名将吴起是怎么做到的?|读战国(10)

死后还能给自己“复仇”,名将吴起是怎么做到的?|读战国(10)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 访问量:1344 更新时间:2024/1/16 2:06:47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0):吴起“以死复仇”

文/松鼠爸爸

吴起

公元前381年的某一天,大有作为的牛君楚悼王驾崩,一场巨大的危机悄然降临楚国。

首当其冲的,是当时的楚国国相吴起。

这个吴起,当然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大胜秦国、又被逼离开魏国的名将。

吴起到楚国后,大力变法,让一度衰落的楚国焕然一新。

楚国是战国期间继魏国之后,第二个实施强力变法的国家,时间早于秦孝公商鞅变法。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楚国的王公贵族对吴起恨得牙痒痒。某个夜晚,他们开始秘密聚会,打算发动政变,杀死吴起。

楚国贵族为什么要杀死吴起?他们为什么那么恨他?

一切要从吴起跳槽说起。

我们在本系列故事第7篇曾经说过,吴起在魏国干了二十多年,因没当上国相、加上被人陷害,开始萌生离开魏国的念头。

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楚悼王的“入职”邀请。

楚悼王为什么要高薪挖吴起?

说起来,全是泪。

楚悼王是楚国立国以来第33任国君、战国时期的第4任国君。前402年,楚悼王登基时,恰恰是魏、赵、韩这晋国三大“家臣”同时升级为“诸侯”的第二年,风头正劲,士气超旺,组团打遍天下。

魏赵韩三晋兄弟团结一心,不停地攻打楚、齐等国,其中受益最大的,是魏国。比如魏国后来的新首都大梁城,就是魏国从楚国手里夺走的。

因为这些屈辱,楚悼王心里憋着一口气,一直想找魏国复仇。而复仇的关键,靠的是人才,尤其是吴起这种军事和政治天才。

楚悼王可能早就听说吴起在魏国干得很憋屈,而且与魏武侯关系不好,心里开始萌生挖他的念头。楚悼王心里应该是这样想的——

如果吴起继续为魏国服务,楚国根本不是对手。如果吴起离魏投楚,此消彼长,魏军弱而楚军强,楚国才有复仇的机会。

楚悼王决定挖吴起来楚国,复制魏国的变法强军措施。

楚国在中原的南方,长期以来,是一个不被周王朝和各诸侯国承认的“蛮夷国家”,起步太晚,文化和各方面制度相对落后。

再一个,春秋时楚国灭了很多小国家,版图扩充太快,但国家治理没跟上,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虚胖子”。

这就是楚国后来被吴国重创、再败于魏国的主要原因。因为魏国虽然瘦,但是一个“肌肉男”,拳头特别有劲,跟楚国这个“虚胖子”PK,可以轻松获胜。

楚悼王这些年被魏文侯和魏武侯父子打怕了,他认为,文武双全的吴起加盟楚国,一定能进一步振兴楚国,向魏国复仇。

吴起与楚悼王一拍即合,他一到楚国,先被任命太守,后升为楚国“令尹”,也就是国相。

吴起跳槽后精神为之一爽。为了感激悼王的知遇之恩,吴起上任之后,开始在法律、经济、军事三方面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

吴起变法效果明显,立竿见影。没多久,楚国国力军力大增,开始向东南西北四方讨伐,包括魏国在内的各诸侯国开始敬畏楚国这个新的“肌肉男”。

然而,任何变法都是有代价的。吴起的变法,损害了很多楚国贵族的利益,他们非常恨他。楚悼王死后,楚国的贵族阴谋发动内乱,攻打吴起。

事发仓促,吴起没有准备,一个人不敌,他四处逃亡,可是发现自己被重重包围,根本无处可逃。吴起知道,今天自己必死无疑。

“好吧,我要是死了,你们也别想活。”吴起深吸一口气,仰天长叹道,“大不了我们同归于尽。”

吴起一路逃到楚悼王的停尸房,扑在他的尸体上,一动不动。攻打吴起的那帮人,不知是计,一通乱射,终于将吴起射死。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射向吴起的箭,也同时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按照楚国法律,凡是武器碰到君王身体的人,都要处以重罪。

等把楚悼王安葬停当后,新即位的楚肃王将射中父亲尸体的人全部处死。这就是著名的“吴起以死复仇”的故事。

松鼠父子读战国:楚国贵族为什么要杀死吴起

小松鼠露出困惑的神情:“爸爸,既然吴起对楚国有功,楚国的贵族为什么又要杀死他呢?”

松鼠爸爸答:“吴起变法,对楚国是好事;但对贵族来说,可能反而是坏事,因为他的变法措施中,有一些削减王公大臣福利、增加抚养和激励将士开支的条款。”

“吴起扑在楚王的尸体上,是故意的吗?他怎么知道死后继任楚王会处罚射箭者、为他报仇呢?”

“吴起是典型的‘法家’人物,精通律法。这种法规,他应该早就烂熟于心了。”松鼠爸爸笑道。

“楚国在春秋时不是当过霸主吗,怎么会虚弱到被魏国追着打?”小松鼠又问。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楚国历史悠久,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爸爸简单概括一下,楚国在楚悼王之前的发展历程,可用十六个字概括:率先称王、一度称霸、几乎灭国、起死回生。”

“率先称王、一度称霸、几乎灭国、起死回生。”小松鼠重复了一下,“哦耶,我记住了!”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文章

  • 翔安之谜:“白府元帅”是谁?白起,还是犬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鹭客社标签:白起,白府,翔安,雷海青,元帅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我曾在翔安香山街道的东园村邂逅一座水朝宫,宫中祭祀的是“白府元帅”,此“白府元帅”东园人认为是战神白起,庙边碑记介绍称,明嘉靖年间,游民过境,遗落闪光“香火袋”,内写“白起”两字。其明示“白府元帅”。村民为此就地起庙。但奇怪的是,我在水朝宫内看到的神像嘴部突起,不太像是白起

  • 白起坑杀40万赵军, 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 倒吸一口凉气!

    历史解密编辑:观文说意标签:赵军,白起,秦国,赵括,坑杀,信平君,长平之战,四大名将

    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发的时期,到战国后期,基本上是以秦国为主的军队征战其他六国。而这六国之中,赵国是秦国的劲敌,曾经击败过秦国的虎狼之师。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秦国很快卷土重来,两国发生了战国历史上的转折之战,即长平之战。此战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时将帅白起当时俘虏了赵国四十多万军人。按照战争

  •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白起,武庙,杨素,唐朝,宋太祖,周亚夫,郭子仪,赵匡胤,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

    引言武庙,这是中国古代对军事人才的最高“奖赏”。自唐朝始有武庙起,凡是能进入武庙者,都可以称的上是震铄古今的军事人才。他们或许私德有亏,但于军旅一行而言,这些人几乎就是中国战争史上的标杆。配享武庙者或是忠直、或是勇武、或是聪慧、或是狡诈、或是狠辣、或是仁厚,他们的性格虽有不同,可要说到能力与战绩,莫

  • 长平之战前夕,白起禁止士兵吃羊肉,获胜后才知白起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白起,秦军,长平之战,赵括,信平君,赵军

    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史记·七十列传·白起王翦列传》 这是《史记》中对长平之战的描写。王龁 长平之战前夕,对阵的双方主将并不是白起和赵括,而是王龁和廉颇两人。廉颇是赵国的老将,经历了几十年的战场风雨。王龁虽然也是秦国名将,但是在廉颇丰富的军事经历面前,

  • “人形兵器”白起,被誉为杀神的白起,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白起,秦国,大军,楚国,将领,六国,人形兵器,四大名将

    白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事迹不仅有助于推动秦朝的统一进程,还为中国古代军事战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将从白起的生平、战争策略、领导才能以及对历史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位伟大将军的事迹。白起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早年跟随赵武灵王征战,深得其赏识。后来,他在秦将王翦的带领下,参与了

  • 如果战神白起不被刺死,秦国能否提前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堂叔影视圈标签:白起,秦国,秦王,秦军,王和,赵国,四大名将

    公元前257年,也就是秦昭襄王50年,秦王派武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邯郸,但秦军惨遭失败,伤亡惨重。于是秦王改派白起为将,发诏,但白起借口邯郸南工,没接受任命。不得已之下,秦王改派王和为大将,罚诏结果也再度失利。由于秦军连吃百仗,秦王的心情郁闷至极,他很想找回场子挽回颜面,别无选择之下,他只能使强令能

  • 兴军强国,盘点影响秦国历史大将?商鞅、白起、王翦,还有他

    历史解密编辑:荣一尘讲谈标签:商鞅,王翦,白起,秦国,魏国,秦军,科学家,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导语:兴军强国,秦国从变法之后的军事历程?盘点影响秦国历史的大将,商鞅、白起、王翦、蒙恬、还有他!秦国变法后,如何得天下?军队素质、军事装备、军队将领战国时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军事实力的强大与否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没有军事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国家是不可能在那样的乱世生存下去的,所以,军队的

  • 白起和王翦同为秦将,为秦做出巨大贡献,为何白起惨死王翦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王翦,白起,秦国,秦王,赵王,信平君,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和王翦同为秦国名将,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何“帝师”王翦能颐养天年,而“战神”白起却接连贬官,最终落得被秦王赐死的结局?白起和王翦不仅同为秦国名将,也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战国四大名将,秦国和赵国各得其二(赵国:廉颇和李牧)。从战国四大名将在战国七雄中的分布也能看出,在战国后期,

  • 此人与战神白起齐名,曾吊打匈奴,令秦始皇胆寒,下场比白起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犹如山中清风标签:嬴政,白起,匈奴,李牧,秦国,王翦

    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留青史的的战将,尤其是秦国的白起,一生指挥近百次战斗,却从没有败绩,斩杀上百万敌军,被称为“人屠”,也是名副其实的战神结果被秦昭王赐死。其实,战国还有一位牛人,他与白起齐名,战斗力也是相当强悍,对匈奴吊打,一战令秦始皇胆寒,但他的下场比白起害惨,此人就是李牧。李牧,嬴姓,李氏,

  • 深度对比韩信与白起军事能力,年少曾慕白起猛,不惑方知韩信牛

    历史解密编辑:唐德看世界标签:韩信,白起,项羽,秦国,刘邦,秦王

    和许多历史迷一样,我少年时也是韩信和白起的粉丝。当时觉得两人都很厉害,白起杀人更多,攻必克战必胜,战国时期死亡200万人,其中一半都是白起终结掉的,他应该更厉害一点。随着长大、工作、结婚,一步步步入不惑之年,结合自己的经历,这才发现,原来韩信和白起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杀神白起其实最简单的可以看看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