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下山前,鬼谷子送他八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预言准确应验

庞涓下山前,鬼谷子送他八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预言准确应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4305 更新时间:2024/1/8 20:41:05

德国有一位哲学家曾经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上出现了许多文明的先贤——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等。

但其实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除了孔子、老子这些耳熟能详的先哲外,我们还有一位最“神”的先人——鬼谷子。这个名字听上去很陌生,但他却深深影响着战国时期的天下大势。鬼谷子最初是街上的一名算命先生,来向他询问鬼神之事的百姓对他的话都是半信半疑,可神奇的事情是,每一次都能精确地算出前来问褂的人,想要问什么,因此,鬼谷子声名远播。人一旦有名了,就得准备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了。鬼谷子也不例外,培养一批批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这样的能人志士。

弟子们下山时,鬼谷子都会为他们推算未来,给他们预言吉凶祸福。而庞涓得到的批语是“遇羊而荣,遇马而瘁”,结果果真得到了应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离谷下山,参军入世听过“围魏救赵”故事的伙伴们都知道,庞涓和孙膑是势如水火的对手。但其实在未下山入世前,两人是感情非常好的师兄弟,经常在一起学习玩耍,好得像穿一条裤子似的。

也许是天重英才吧,所以魏国刚刚昭告天下重金求贤时,远在深山中的庞涓就得知了消息,他目光灼灼地望着魏国的方向,下定决心要去魏国施展自己的大好才华。并不是说其他诸侯国就没有招贤纳士的政策了,只是那时的庞涓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除了师傅是鬼谷子外,其他什么名头都拿不出来,而许多诸侯国更看重名望,想想自荐的毛遂,庞涓便不想去其他诸侯国浪费才华、不得重用。可是在去找师傅的路上,庞涓却是踟蹰了良久,他怕此行得不到师傅的恩准,到时候不仅下不成山,与师傅的情谊也会有裂痕。可庞涓更怕空有才华,无地施展啊!所以他犹豫再三,还是踏进了师傅的房间。

不料鬼谷子早就看出他此行意图,也自知拦不住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于是他提出给庞涓算一算前程,再让他下山。鬼谷子的算命准确度可是高得出奇的,所以庞涓自然乐得师傅为自己算命。只是鬼谷子推算完后却是给了他八个字的批语“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鬼谷子毫不避讳地告诉庞涓,魏国是他成就大业的地方,但是福兮祸所依,如果他欺骗了别人的话,结局会非常凄惨,说“不得好死”完全不为过。

可庞涓早就被“成就大业”四个字深深吸引,已经自动忽略了鬼谷子后面的话。求功心切的。他,几乎没有任何停留就带着着八字批语下山去了能让他成就大业的魏国。果如师言,遇羊而荣庞涓到魏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魏国的丞相王错,成功凭借自己的才华让王错折服,并直接将他引荐给了魏惠王

可魏惠王正在用膳,听得王错的推荐,直接把庞涓召到了自己在吃饭的宫殿里。当时庞涓一进大殿,就看到了魏惠王面前的蒸羊,眼里马上星光闪闪,你可不要以为他是想吃羊哦,他只是想起了八字批语中的“遇羊而荣”。师傅的批语是不会出错的,庞涓在心里对自己说,于是在魏惠王面前展示才华他更加有底气了。本来魏惠王对鬼谷子的本领就略有耳闻,如今真正见到了他弟子的绝代风华,心里对鬼谷子此人越发崇敬,自然也对庞涓更加赏识。

那么有多赏识呢?举个例子吧,当时的魏国因年年征战,国力早已是强弓之弩了,可偏偏有些诸侯国就是想搞垮魏国。就在朝堂上大半的朝臣支持派久经沙场的老将出征时,魏惠王却大胆用了庞涓和如庞涓一般大的年青将领。朝臣们虽然嘴上服从魏惠王的安排,但心里还是在等着庞涓他们失败,可事实却让他们失望了。

庞涓不仅带军成功打败了赵国,还示威般地将军队一直徘徊于赵国都城邯郸附近。可千万不要以为庞涓的这次胜利是侥幸哦,因为后来魏惠王把他调到魏秦两国的正面战场时,他不仅打败了秦国,还一直打到秦国的国都附近。至此,庞涓在战国时期声名鹊起。可偌大的赵国怎么会甘心被一个无名小卒逼得国破城亡呢?它联合秦,齐两国合力去攻打魏国,结果却出人意料地惨败,而且还被迫与魏国签订盟约。未听师言,遇马而瘁人功成名就之时自然是要与亲朋好友分享的,于是庞涓写信给了还在山中的孙膑,将自己胜迹告知,同时也希望他下山与自己一起辅助魏王,共谋大业。

好朋友过得好,孙膑自然高兴,而且他对庞涓的感召也很心动。同样想成就一番大业的孙膑立刻就拜别了师傅去了魏国。可是孙膑怎么也想不到,魏国不但没能让他成就大业,还让他成了一个残破之身。只因孙膑在魏国表现出了比庞涓更加优秀的能力,使得魏王更加看重他。旁人还没来得及羡慕嫉妒恨,庞涓就先嫉妒上了,而且还在心里谋划了除掉孙膑的计划。

庞涓先是用“通敌卖国”的罪名陷害了孙膑,并伪造了一大堆的证据。在魏王相信了这些证据,并把孙膑交由庞涓处理后,他丝毫没有顾忌两人的情谊,不仅废了孙膑的双腿,还在他脸上刻了屈辱的刺青。庞涓看着孙膑狼狈逃往齐国的背影,完全忘记了师傅鬼谷子的话,他也觉得想不到,这也为他埋下了致命的祸患。被好兄弟如此残害,孙膑一颗心都凉透了。他拼却半条命逃回了故土,在贵人的帮助下,他不仅了锻炼自身的本领,还积极展现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得到了齐王的重用,成为了齐国将领中可以与庞涓一决高下的人。

孙膑此时也没有忘记他与庞涓两人之间的仇恨,他誓要报此大仇。所以在著名的马陵之战中,孙膑巧利用了庞涓生性多疑的特点,不但把庞涓率领的十万魏军杀得片甲不留,还成功俘虏了魏国的太子,而庞涓最后也在马陵被万箭穿心而死。“遇马而瘁”,果然如鬼谷子所言,庞涓最后死在了马陵,一代军事家如此凄惨的下场着实让人心痛,但我们也不得不佩服鬼谷子的料事如神。结语其实纵观庞涓的一生,他凄惨的结局,全都源于他的嫉妒。他嫉妒孙膑比他出众的才华,于是陷害他,从而招致了孙膑的复仇。而在后面的马陵之战中,他的嫉妒也让他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被嫉妒蒙蔽了双眼,无法客观的看待事物,就像庞涓一样。可是你要知道:嫉妒别人的你,身上实际也有着许多让别人羡慕的地方。嫉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会从嫉妒中找寻让自己进步的地方,激起自己奋进的决心。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你嫉妒别人的地方可能正是你不完美的地方。与其单纯的嫉妒陷害,不如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标签: 庞涓鬼谷子孙伯灵魏国魏惠王齐国

更多文章

  • 庞涓起初纵横天下,最终为何会失败,他败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孙伯灵,魏惠王,纵横天下

    一直以来,庞涓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是魏国名将,而当时魏国在七国中最先壮大,曾想联合其他五国瓜分秦国,在被秦反手吊打以前,也有过来自于霸主的嚣张气焰,那么庞涓能够在魏国拥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可见他的能力是很强的。另一方面,但凡提到庞涓,大家的第一反应无外乎是陷害同门兄弟,心胸狭隘,嫉妒心强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田忌,孙膑

    《田忌赛马》这篇文章在很早的时候就收录到了语文课本当中,因此广为人知。通过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个战国时期的伟大军事家和谋略家,他就是孙膑。当时田忌跟齐国的诸位公子赛马,并设下重金为赌注,然后他请教孙膑如何才能赢得这场比赛,孙膑给他出了主意并帮助他最终取得胜利。而孙膑所使用的策略也被看成是“策对论”

  • 孙膑:我人多减灶,虞诩:我人少增灶,庞涓羌人:玩战术的心真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孙伯灵,虞诩,庞涓,田忌,魏国

    影视剧中的孙膑为将帅者,不可墨守成规,需要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变通,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战国时期的孙膑、东汉时期的虞诩,分别使用减灶、增灶的方式,迷惑了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一、孙膑减灶诱敌“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创造的一次经典战例,为后世所熟知。在这次战役中,孙膑巧妙地利用逐日减少齐军将

  • 再读《田忌赛马》:孙膑的计谋真是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赛马,田忌,齐国,魏国,孙膑

    《田忌赛马》里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知,小时候只觉得孙膑果然是个足智多谋的幕僚。他聪明有智谋,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别人的短处,以微末之势扭转局势,反败为胜。就如映照了他当时的处境一般,身处困境却毫不气馁,依然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齐国有名的谋臣。只是小时候的褒扬在如今看来,却是产生了不一样的味道。恍

  • 山东竹简出土,揭开孙膑狠毒的真面目,怪不得会被庞涓挖掉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手工匠人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齐国,鬼谷子,魏惠王

    品读《史记》故事,学习古人智慧,学以致用,借古鉴今!1972年4月10日,山东临沂市银雀山,一座卫生大楼正准备拔地而起,一群忙碌的施工人员,正在开挖地基,一时间,银雀山上被机器的轰鸣声,深埋地下的土壤也随之重见天日。就在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时,正在做挖掘工作的工人,却意外发现一处与众不同的土壤,这里质

  • 孙膑打败庞涓,打倒战国第一霸主,为何无缘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吴起,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即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秦赵各占其二,他们的传奇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纵观250余年的战国时代,惊才绝艳之辈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就不下于“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人,比如吴起、孙膑、匡章、乐毅等,本文重点聊一聊为何孙膑无缘名列战国四大名将。关于孙膑其人,一直流传着两个常识性历史错误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了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到底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地捷星美食标签:庞涓,孙伯灵,齐国,田忌,魏国

    《足弱二首》有言:休轻刖孙膑,犹解杀庞涓。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之内,我国各地的情况都非常混乱,这也使得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在那个时候,很多诸侯国的领导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打败其他国家,并最终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而正是在这样的乱世

  • 被庞涓砍膝盖骨,脸上也被刺字的孙膑,最后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鬼谷子

    《史记》曾言:“其孙膑脚,筹策庞涓。”战国年间,虽孙膑庞涓师出鬼谷子门下,具同门情谊,然因嫉妒之心,庞涓却屡屡排斥孙膑,两人互相争斗,亦从未停歇。虽在很多人看来,不同优秀人才之间,理应有着和谐的关系,基于彼此的帮助与扶持,双方均能实现共同发展。可古往今来,受嫉妒心的影响,很多人才之间难以获得和谐关系

  • 孙膑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在脸上刻了字,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恨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魏国,鬼谷子,齐国

    孙膑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这是一桩同门的仇恨。孙膑和庞涓这两个人的名字,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而且对于“田忌赛马”、“围魏救赵”这样的历史故事,你是不是也非常清楚呢?是的,这两个历史故事以孙膑、庞涓为主角而展开的。“田忌赛马”、“围魏救赵”这两个故事我们后面有详述,先看一下孙膑与庞涓的“5个

  • 长大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真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赛马,田忌,齐国,魏国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的弟子们前往各国施展自己的抱负,其中包括孙膑和庞涓两位师兄弟。庞涓是孙膑的师兄,二人本是好兄弟,却因为功名利禄而相爱相杀。之前,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孙膑被好友庞涓介绍到魏国从政,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