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穆王的阴诡

楚穆王的阴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海叔说春秋 访问量:153 更新时间:2023/12/8 0:04:46

如果要说楚成楚庄王这段时间的历史,一定就要说到这位楚穆王

楚穆王当年还是太子的时候,要是按部就班,尊奉公室,团结群臣,储君的位置是顺理成章的。只是楚穆王这位人物,恰是夹缝于成、庄两代雄主之间,难免就被后世认定为少了几分霸气。

楚穆王的霸气没有,可是阴诡则是少不了的。

在与臣子潘崇共同发动宫廷政变之事上,就可看出楚穆王的决断力。

楚成王死在了亲生儿子的手上,没有给自己的雄图伟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对于楚国之大族,晚年的楚成王尚有无力之感。在城濮之战中,斗氏不听楚成王号令,私自带领大军与晋国为首的中原联军大战,导致楚国遭遇了楚成王时代最大的失败之战。

楚成王尚且无法完全控制斗氏和成氏家族,再而还有屈氏和蒍氏这样的大族,宫廷政变后的楚穆王其实是相当艰难的。但是这位君主还是稳固了政局,说明楚穆王还是有所谋略的。

只是,楚穆王的谋略,更多仰仗的是楚人强大的国力。因此,在后人看来,这位君主的谋略,则更像是无所顾忌。

楚穆王三年的时候,因为秦国与晋国正在交战,楚穆王趁机便发兵攻打江国。为什么会是江国呢?第一,江国是江淮一带的诸侯国,更是属于北进中原的重要地区。第二,江国是嬴姓,跟秦国是同姓之国。楚穆王这就是趁火打劫。

在江国灭亡之战时,郑国有公子士到楚国聘问,因为公子士的母亲正好就是江国人。为了彻底的消除潜在风险,楚穆王竟是命人暗中杀害了公子士。至于郑国人的感受,楚穆王当然是没有考虑的。

对于楚国人的趁火打劫,秦国人当然是不满的。江国灭亡的次年,秦国人就发动了对楚国附庸国鄀国的灭国之战,逼得鄀国只能南迁至楚国疆域内重新立国。鄀国之灭,完全就是大国之战的受害者,更是楚穆王阴谋战的受害者。

楚穆王似乎很是擅长趁火打劫。晋国当时是晋灵公在位,这位年少的晋国国君,整天想的是吃喝玩乐之事,哪里顾得上国家大事。而楚穆王就不同了,趁晋国发展速度减缓之时,就发动了对中原诸国的战争,侵郑、伐陈、攻,连续战争让中原诸国苦不堪言。即便如陈国在抵御楚国的战场上取得胜利,却也畏惧楚穆王,派人到楚国楚国求和。

楚穆王对外连年征战,恐怕也还有另外一种打算,即是转移国内大族的注意力。毕竟,在这样的时代里,只有依靠一场又一场胜利,才可能赢得大族们的真正臣服。只是,楚穆王的作为似乎并没有完全的征服大族们,斗氏家族的子西河子家在楚穆王九年的时候就发动了叛乱。

即便如楚穆王信任的臣子,对楚穆王也并非是绝对的忠诚。楚穆王为太子选择老师中,其中一位就是斗氏家族的子仪。而这位子仪,就在楚穆王刚死之时就挟持刚即位的楚庄王,意欲独自把持朝政。

可见,终楚穆王之世,楚国的内政始终是处于风云飘摇之际的。楚穆王的阴诡,并没有改变楚国的朝堂格局。

更多文章

  • 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真的是为信守承诺吗?只怪楚成王太单纯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重耳,宋国,楚王,先秦,周朝,楚成王,周王室,晋文公,城濮之战

    在春秋时代,晋楚两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他们有着极强的国力,实际上春秋时代的天下霸主,除了齐桓公之外,剩下的霸主都应该属于这两个国家。这两国的战争也成为春秋战争的主旋律,不过楚国一直处在下风,它们也很难真正打败强大的晋。晋国能有这样强大的实力,离不开晋文公的努力,他是晋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霸主,他

  • 楚成王收鲁卫、伐齐宋,眼看要成为春秋五霸,为何最后功亏一篑?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齐国,先轸,宋国,文公,鲁卫,先秦,楚成王,李惠堂,春秋五霸,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体育联赛

    晋文公重耳即位后,晋国虽然安定了,但整个中原仍然相当混乱。公元前635年春,卫国攻打老冤家邢国,战斗相当激烈,邢军守将国子正在巡城,他身边的礼氏兄弟突然发难,一人抓一只手,将国子丢下城去,活活摔死。卫军趁机进攻,大败邢军,并将邢国吞灭。原来,礼氏兄弟正是卫文公派去诈降到邢国的间谍。众所周知,在齐桓公

  • 城濮之战楚成王玩火自焚,背后隐藏着楚贵族的百年内斗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楚王,齐国,先轸,宋国,先秦,周朝,楚成王,城濮之战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7)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33年,是楚成王最志得意满的时候,不仅郑、许、陈、蔡等靠南的中原诸侯都成为了楚的仆从国,鲁、曹、卫等靠北的诸侯也宣布奉他为盟主,于是他率军大举攻打齐宋,齐国是大国,倒还能应付,宋国就惨了,宋成公抵挡不住,只得向晋国乞援。晋文公于是以先轸为元帅,

  • 春秋传奇:楚成王合兵伐宋,晋文公设坛拜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楚成王,先轸,狐偃,晋文,子玉,子文

    春秋传奇:楚成王合兵伐宋,晋文公设坛拜将为了抵抗齐军,鲁僖公派公子遂为正使,臧孙辰为副使,去向楚国送礼。臧孙辰素与楚将成得臣相识,便让成得臣先禀告于楚成王。对楚成王说:“齐背鹿上之约,宋为泓水之战。二国者,皆楚仇也。王若问罪于二国,寡君愿尽取敝国税赋,为王前驱。”楚成王大喜。即拜成得臣为大将,申公叔

  • 楚成王得利齐桓公得名,春秋第三个五十年,楚成王有更好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楚成王,齐桓公,春秋,齐国,宋国,秦国

    ——春秋第三个五十年前678年,晋武公位列诸侯;次年去世。此时已经是春秋第三个五十年。齐桓公(前685~前643年在位)在前681年的北杏会盟中,首次以诸侯身份代替周王举行诸侯会盟;第二年,宋国背盟,齐桓公率领诸侯伐宋,宋国求和。前679年,齐桓公再次发起诸侯会盟,正式称霸。但以时间线论,楚成王经历

  • 泓水之战失败者宋襄公为万世所笑,胜利者楚成王为何也结局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楚王,左传,郑国,先秦,周朝,楚成王,宋襄公,楚庄王,泓水之战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宋襄公篇(11)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38年的宋楚泓水之战,可以说是春秋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次战争中,宋襄公谨守“不为阻隘,不鼓不成列”的上古军礼,不趁着楚军渡河时半渡而击,非要等楚军上岸并列好阵后才攻击,结果寡不敌众,遭受惨败,并身受重伤,为天下所笑。看来,自春秋始,礼崩乐坏

  • 楚成王临死前,恳求太子给他吃道菜,听到菜名,太子上去就是一刀

    历史解密编辑:凝视他呀标签:楚成王,皇位,商臣,皇帝,太子

    皇帝是高危职业,古往今来,很多帝王勤勉治世,不辞辛劳为民谋福祉。在封建王朝,医疗技术普遍低下,而且他们面对的内忧外患形势都比较严峻,如果在承平年代,老百姓还能有好的光景,皇帝的位子坐得也长久,可是如果遇到天灾人祸,皇帝的位子,也旦夕难保。除了这些外在原因,皇帝的家事,往往也能给皇帝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因

  • 楚成王当年的约定,竟断送了楚国称雄的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文史标签:楚国,齐国,秦国,重耳,宋国,先秦,周朝,楚成王

    如今我们在形容不愿与人发生争端的时候,往往会使用“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其中舍是古代行军时使用的距离单位,每舍为三十里,在古代让出九十里的战线相当于拱手送给对方一场大胜。而在春秋的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在与楚军作战时就主动后退了三舍,这主要是为了报答昔日楚成王的恩情。这也是当时楚成王向重耳索要来的,但楚成王

  • 匪议东周(二十五)僭越称王成为楚成王和楚庄王称霸的最大障碍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齐国,先秦,周朝,楚成王,楚庄王,周王室,诸侯国,匪议东周,烽火戏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直是周朝南方的大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楚国国君一直与周王室及中原诸侯不睦,很多时候政治活动都被排斥在外,甚至被歧视的称为南蛮。尽管如此,楚国依然是周朝南方的强国,历代楚国国君兼并汉水周边南蛮各族,国力得到不断增强,成为了中原之外最强的诸侯国。称霸南蛮后,争霸中原就成了历代楚国国君的最

  • 楚成王临死前,恳求太子让他吃道菜,听到菜名,太子上去就是一刀

    历史解密编辑:荆楚文娱标签:楚王,太子,君王,先秦,周朝,楚成王

    春秋战国时候,楚成王算是一位不错的君王,当年他的哥哥楚王堵敖想要杀掉他,结果楚成王只能反击。最后,楚成王杀兄登基,但就是这样杀伐决断的楚成王,还是被自己亲自立的太子给杀害了。楚成王知道皇家争斗的惨烈,于是他很早就确立了儿子商臣为太子。没想到,商臣极有野心,他最终带人闯入宫中,准备夺位。眼见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