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昭王的胡服骑射改革

燕昭王的胡服骑射改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854 更新时间:2024/1/15 20:50:26

自是君王不永年——诸葛亮的偶像乐毅(4)

公元前295年,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掌管燕国军政大权,乐毅开始走上人生巅峰,燕昭王即位以来,偃甲息兵,与赵国修好,避免与强国冲突,几次合纵都没燕国的事情,燕昭王在诸侯眼中就是个人畜无害的虎宝宝。

(一)燕昭王的目标

虽然虎宝宝可爱,但它总有一天会成为一只山大王,燕昭王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齐国,齐国当时国力强劲,国都临淄号称“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战国策·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在当时与秦国并称东西二帝的存在,而燕国是在废墟中重建,燕昭王这个目标实现难度不亚于我们常说的一个亿的小目标。

但是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勾践在前,燕昭王相信没有不可能,从即位开始就走上自己的复仇之路。

(二)震撼!只有震撼!

公元前308年,燕赵联军进攻中山,遭遇房之败,赵武灵王痛定思痛开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

三年后公元前305年,赵国“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燕国作为赵国的盟友也派兵组团,此战中刚组建的赵国骑兵军团大显神威,中山国被迫割地求和。

燕昭王看着赵国骑兵军团来去如风,纵横驰骋的战法,“震撼!无比的震撼。”以往打仗,双方列阵,战车冲在前面,步兵列队跟进,双方打的是礼仪,打得是规矩,如今赵国的骑兵军团在战场中纵横穿插,骑兵射完箭依靠骑兵阵形冲击敌方方阵,打乱敌方阵形,而阵形大乱的敌人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不相信的可以参见淝水之战的前秦军,几十万大军的方阵一乱,最后导致溃败。

看着溃败的中山国军队,“震撼,再次的震撼”。

燕昭王心中也默默有了一点小想法,我燕国能不能也组建骑兵部队?

赵国发生沙丘之变后,燕国大量吸纳从赵国骑兵军团逃离的人才,有著名的马服君赵奢。“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守,燕之通谷要塞,奢习知之。”(《战国策·赵策四》)还有先于乐毅一步到达燕国剧辛,都被燕昭王委以重任。

(三)终于等到你

赵奢、剧辛的到来让燕昭王激动了一阵,但很快心就凉了下来,他们只是军事将领,如果只是让他们带领军队练习骑马射箭演练战法问题是不大,但是改革要的不仅是会带兵会打仗,除了军事还有经济政治的全面改革,这需要有战略性眼光来统筹全局,这些能力是赵奢剧辛们所不具备的。

政治经济的改革有些人可能不是很理解,那么提几个问题,组建骑兵是不是需要马场放马?马场的开拓是不是需要圈地?放马是不是需要牧马人?战马的饲养比普通马匹要是不是要更精细?更精细的饲养是不是需要更精细的饲料?骑兵装备与以往步兵车兵不一样是不是需要新的制造工艺?骑兵是不是需要仆人照顾?

那么好,马场的地、牧马人、养马人、马饲料、装备工坊、仆人是不是都需要花钱,钱从哪里来?从别的地方抠出钱到这边,那么别的地方的窟窿怎么办?这些就是经济政治要改革的地方。

乐毅在剧辛带领下在与燕昭王的那次会面中,说到了赵国胡服骑射改革的利弊,并向燕昭王陈述了燕国的改革思路,深深打动了燕昭王,燕昭王明白,乐毅就是他需要的最后一块拼图。

这次见面后燕昭王就任命乐毅为亚卿,这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燕国军政大权一把抓。

(四)燕国的战略瓶颈

燕国位于今天的河北一代,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中原政权所能达到的北方极限,西边是燕昭王极力修好的赵国,南边是齐国,北边是游牧民族东胡人的领地,东边?那是大海。

那个时代土地和人口就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比如长平之战后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就是为了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毁灭赵国的战争能力。

如果燕国向中原核心地带发展,必然会要与赵国齐国正面对抗,这两个都不是眼下燕国能惹得起的主儿而且未来也不是,最好的证明就是燕昭王在沙丘之乱发生的时候与齐国打了一场权之战,结果大败。但向北边发展,会遇到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

当时燕国北边也就是今天的东北地区是游牧民族东胡人的地盘,游牧民族最大的特征就是居无定所,对土地的需求不像农耕民族那般强烈,而且游牧民族的战术也很简单,打得赢就抢,打不赢就跑,东胡骑兵的机动优势是当时燕国军队不能比拟的。

如果燕国要在一块地方移民定居,需要大量的军队用于保障居民的安全,毕竟谁都不愿意面临被劫掠甚至还有死亡的威胁,而且北方苦寒之地,能够获得粮食产出本身就比中原地区要少得多,最后有可能当地的产出可能都无法满足当地驻军的消耗,这种地盘扩得越大,对燕国的消耗也就越大,最后整个国家都会被拖垮。

当燕昭王苦于燕国的战略瓶颈时,赵国的骑兵让他眼前一亮,能够快速支援的骑兵部队,这不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么。

(五)燕昭王的改革

有了燕昭王的支持,乐毅开始在燕国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改革军队的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就在眼前,可以直接照搬,而且赵奢剧辛乐毅都是带过兵的将领,同时还有一人从东胡逃回到燕国,这人作为燕国北方军总指挥为燕国拓地千里,在后面会说到。

在内政方面,燕昭王在乐毅的建议下,制定严厉的法制加强对官吏的考核,清理拉帮结派,摒弃传统的亲贵思想,用人唯才,燕国的吏治日趋清明。对遵守国家法律的顺民采取一定的奖励制度,包括奴隶,安定社会秩序。燕昭王出台制度抚慰孤寡老人,对有生育喜事的夫妇也派人前往祝贺,同时鼓励生产,对于生产积极的国民给予税收优惠。

一套组合拳下来,燕国国力迅速提升,骑兵军团也练成了,那么就拿东胡人练练兵吧。

(六)向东胡人讨地盘

前面提到有个从东胡逃回来的将领,名叫秦开,其实他的孙子更有名,就是作为随从与荆轲一起前往秦国的秦舞阳

秦开早年被东胡人劫掠到东胡地区,作为人质留在东胡,但秦开很聪明,获得了东胡人的信任,将东胡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摸得一清二楚,终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逃回了燕国。燕昭王如获至宝,任命秦开为北方军的总指挥,为攻打东胡做准备。

燕国骑兵军团就绪,燕昭王一声令下,部队开拔。战斗经过很顺利,东胡人按照原有的战法迎击燕国军队,没想到大爷还是他大爷,燕军却不是那只燕军了.燕军骑兵军队军容严整训练有素,而且装备更精良,东胡骑兵占不到丝毫便宜,被燕军一轮齐射先头部队损失大半,情况不妙,撤!想跑?大家都是骑兵,你还能快到哪去?装备不如燕军,机动优势也丧失,东胡人只能一路北逃,被秦开率领的燕国骑兵一路碾压,关于这段《史记》只有很简单的一句话。

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卻千馀里。——《史记·匈奴列传》

这一战燕国拓地千里,拿下今天辽宁的全境,燕昭王在北面建造了长城,从今天河北的张家口修到辽宁省辽阳市,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开始移民进行统治管理,燕国有了快速机动的骑兵部队,只需要以点带面来进行防御,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到处都需要驻扎军队,大大地节约了费用。

同时给燕军带来的还有部队成分的改变,当时获得的土地上本来就生活着大量的东胡人,这群人马背上长大又能吃苦耐劳,将他们吸纳进了燕国的骑兵部队,给燕国军队提升了一个档次。

(七)关于改革

改革不是要大刀阔斧的创新,打破一切旧制度才叫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兴利除弊,沿着前人正确的经验正确的道路走,走对了,改革也就成功了。

更多文章

  • 古代名人智慧:燕昭王敬拙引贤召能士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燕昭王,齐国,苏秦,乐毅,魏国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后期,燕王哙让国于子之,引起国内大乱。齐国乘机出兵灭燕。后来由于舆论的谴责,才不得不从燕国退兵。燕昭王即位,收拾残局,与大臣郭隗商量振兴之策。郭隗说:“国家兴亡,关键在于能否用人。”燕昭王说:“那么,怎样才能得人呢?”郭隗说:“我为大王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位国君,派人带千

  • 战国最大的战略间谍,官至一国之相是燕昭王对付齐国的“王牌”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燕昭王,齐国,苏秦,秦国,战国,燕国

    公元前三一四年,齐宣王利用燕国内部的问题,派兵占领燕国,不久因受燕人猛烈反抗,只得撤兵回国。赵送燕公子职回国,他在公元前三一一年即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燕昭王燕的形势虽则日见好转,伐齐仍是个老大难问题。齐实在太强了。于是燕昭王的心腹苏秦担负起一项特殊的使命,打入齐国朝廷,进行破坏活动。他在齐国十余年,

  • 燕昭王封乐毅为齐王,乐毅为什么要坚辞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燕昭王,乐毅,齐王,齐国

    乐毅伐齐期间,在即墨受阻,三年无功。燕昭王身边有一小人进谗言,说乐毅现在攻城一点儿都不主动,还在齐地大做善事,收买人心,恐怕是不想回来了,自己要在那边当王。燕昭王听了,二话不说,在一个宴会上当场把他宰了,之后送乐毅的妻子、儿子到齐国,封乐毅为齐王,乐毅感动涕零,坚决不接受。乐毅伐齐不能接为什么乐毅不

  • “千金!买千里马骨”的燕昭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

    禅让原本是上古时期,部落联盟之间推选首领的方式,在夏朝建立后,国王王位的传承已由禅让改为了父子相传的家天下模式。但在战国时期的燕国,曾发生了一件,国君把王位禅让给大臣的“趣事”。当时的燕国是燕王哙在位,燕王哙很信任相国子之,授权相国子之专断燕国大小一切政事!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燕王哙更是把君位“禅让

  • 燕昭王是否猜忌过乐毅?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乐毅,齐国,齐王,燕国,燕昭王,历史故事

    当燕昭王率领五国联军打残齐国之后,立刻就面临一个问题:战后如何瓜分战利品呢?基于燕国的利益,当然是不愿意把齐国的领土分给其他国家的,一寸都舍不得。但基于其他国家的利益,这领土哪怕我不占,也不能让燕国占了。双方围绕这个问题反复商讨,最后搞到了争论的地步,但谁也没有说服谁,气氛很紧张。这时候,楚国又强行

  • 一代雄主燕昭王,却因喜好神仙之术,流传下三会西王母等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燕昭王,齐国,乐毅,神仙,苏秦,燕国

    燕昭王(公元前335 - 前279年),姬姓燕氏,名职(姬平是太子),燕国蓟城人,战国时燕国第39任国君(前311年 - 前279年)。燕王哙庶子。燕昭王当初流亡在韩国。燕王哙被人蛊惑,效法“尧舜”禅位给相国子之,引起燕国内乱不断。子之三年(前314年),齐国假装答应帮助太子平复国,乘着燕国内乱攻破

  • 图说北京:燕昭王的黄金台之谜难解,最多之地为河北易县和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燕昭王,金台夕照,黄金,乐毅,都城,燕国

    金台就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燕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黄金台,这是典出于燕昭王广纳天下贤士的著名历史故事。据《战国策·燕策一》中记载,一个很聪明的名士郭隗以寻千里马作比喻,说古时候有人以五百金买千里马的头骨,结果一年内获得3匹千里马,他劝燕昭王借鉴此举,以厚金招纳贤士。燕昭王不愧为有大格局之人,遂为郭

  • 神秘的燕昭王究竟是谁,“千金买马骨”的故事是否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燕昭王,齐国,乐毅,秦国,剧辛,管仲

    太子平、燕王哙和子之先后被杀,使得燕国的传承出现了问题,齐湣王以此为借口,准备强行吞并燕国。但其他国家显然不想看到这种局面,于是拼命阻拦,还弄出一个名叫公子职的人,说他是燕王哙庶子,可以继承燕国王位。这个公子职,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燕昭王。关于燕昭王,谜团其实挺多的,而第一个谜团就是他的身世:燕昭王究

  • 读资治通鉴6:燕昭王告诉你什么叫领导力,教科书般的识人用人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老田读历史标签:乐毅,齐国,齐王,燕王,燕昭王,读资治通鉴

    作者:老田读历史一部《资治通鉴》说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让人怎能不爱读!每天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资治通鉴》的众多历史人物会告诉你,面临同样的情境,他们是怎么抉择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若你能悟出他们的行为逻辑,化为自己的生活智慧,久而久之,那你面临任何困境、挫折、纠结,都能不慌乱、不怕

  • 燕昭王的荣耀与遗憾:能重金买“死千里马”,却没建立起用人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燕昭王,齐国,乐毅,管仲,赵武灵王,周国

    对赵武灵王而言,燕国的大内乱,是一次打破了他预期的紧急事件。长期以来,赵武灵王心目中的最大威胁,始终是赵国西部的秦国。东边的齐国虽然强大,可自齐威王晚年的怠政以后,齐国内乱频发;徐州一战败于楚国之后,齐国就更是一落千丈了。然而,国家之间的竞争,往往不是比谁更加强大,而是看谁衰落得更快。就在人们以为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