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雄主燕昭王,却因喜好神仙之术,流传下三会西王母等传说

一代雄主燕昭王,却因喜好神仙之术,流传下三会西王母等传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计划儿 访问量:1000 更新时间:2024/1/15 23:03:34

燕昭王(公元前335 - 前279年),姬姓燕氏,名职(姬平是太子),燕国蓟城人,战国时燕国第39任国君(前311年 - 前279年)。燕王哙庶子。

燕昭王当初流亡在韩国。燕王哙被人蛊惑,效法“舜”禅位给相国子之,引起燕国内乱不断。子之三年(前314年),齐国假装答应帮助太子平复国,乘着燕国内乱攻破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被齐人抓住砍成肉酱。

燕王哙

《战国策·燕策一》:“于是昭王为(郭)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燕昭王被赵武灵王派人送回燕国。燕昭王即位后招纳贤士,筑立黄金台,拜郭隗为师,励精图治,招揽人才,爱贤敬贤的名声不胫而走,风传天下,各国才士争先恐后的奔赴燕国。燕昭王外用苏秦,内用乐毅,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国家殷富,士卒效命。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派遣乐毅率军联合三晋和秦楚之师攻齐,大破齐军攻取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出逃,被楚将淖齿所杀。而后再占七十多座齐城池,仅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没被攻下,燕国自此进入鼎盛时期。

齐王

邹衍又称邹子,他是一位测算命运的高手和阴阳五行家,他的神秘“五德终始说”在当时已名闻天下。燕昭王和后世的李白一样,喜好道家、阴阳家之类的学说,所以对邹衍十分推崇。燕昭王在迎接邹衍时非常恭谨,他亲自用衣袖裹着扫把,退着身子边走边扫,在前面清洁道路。入座时燕昭王主动坐在弟子坐上,恭请邹衍以师长身份给自己授业解惑,邹衍常常用他的阴阳学说,为燕昭王讲解宇宙人生、因果关系。燕昭王大喜,特意为邹衍修建了一座碣石宫,供其居住讲学,后在渔阳郡流传下“邹衍吹律”的传说。

《仙传拾遗》:(昭王)及即位,好神仙之道。仙人甘需臣事之,为王述昆台登真之事,去嗜欲,撤声色,无思无为,可以致道。王行之既久,谷将子乘虚而集,告于王曰:“西王母将降,观尔之所修,示尔以灵玄之要。”后一年,王母果至。与王游燧林之下,说炎皇钻火之术。然绿桂膏以照夜,忽有飞蛾衔火,集王之宫。得圆丘砂珠,结而为佩。自是王母三降于燕宫。

燕昭王在攻下齐国都城,国内政局稳定后,受邹衍学说影响,开始追求修炼成仙的神秘道术。他朝中有个叫甘需的大臣就是个方士,他常常给燕昭王讲述登昆仑山修道的事,告诉他修炼的方法:只要去掉心中的私欲,不接触女色和游乐,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清心寡欲,就可以得道。燕昭王照甘需的要求实行了很久。然后,就精神错乱了…

燕昭王

有一天,燕昭王看到天空有云气涌动而来,在宫殿上方停下,云团上站着个仙人,自称仙人谷将子,他说:“西王母将要降临,她要看看你修道的情况,指点你修炼的诀窍。”

燕昭王又按照甘需的方法修炼了一年,精神愈加恍惚。不久,西王母果然降临,和燕昭王一起在燧林游玩,告诉他炎帝钻木取火的方法。到了夜间,就点燃起桂树的膏脂照明,这时突然有很多飞蛾口衔着火聚集到燕昭王宫中,火球变成了圆丘形的砂珠,燕昭王就把它们串成了玉佩。燕昭王登上离太陽最近的一座高台上,得到了神鸟衔来的一颗宝珠,这宝珠能使人避开太陽的炎热。后来西王母又三次降临燕昭王的宫中。

西王母

而后燕昭王忙于攻城略地,处理国事,没有遵照甘需当初说的话去静心修炼,王母就再也没来过。燕昭王有所怀疑,甘需就说:“西王母所设的酒宴,不是人世间的东西,那些琼浆玉液,都是需要万年的时间酿制用来供神仙享用的,大王您既然吃了,自然就已经得道了,只要保持我的方法静修,自然会保持长生的。”

后来甘需去世了,他的弟子们都称甘需是升天而去。三十三年后,燕昭王无病而死。他死后身体骨骼十分柔软,身上散发出的香气溢满于宫中。

燕昭王

燕昭王喜好道术之名都传到了天竺国,在《王子年拾遗记》这样记载:燕昭王七年,沐骨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名也(天竺国)。有道术人名尸罗。问其年,云:“百四十岁。”

燕昭王喜好神仙之术在《太平广记·女仙 玄天二女》中也有详细的记载:燕昭王即位二年,广延国来献善舞者二人,一名旋波,一名提谟。并玉质凝肤,体轻气馥,绰约而窈窕,绝古无伦。或行无影迹,或积年不饥。昭王知为神异,处于崇霞之台,设枕席以寝讠燕,遣人以卫之。王好神仙之术,故玄天之女,托形作二人。昭王之末,莫知所在。

玄天二女

标签: 燕昭王齐国乐毅神仙苏秦燕国

更多文章

  • 图说北京:燕昭王的黄金台之谜难解,最多之地为河北易县和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燕昭王,金台夕照,黄金,乐毅,都城,燕国

    金台就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燕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黄金台,这是典出于燕昭王广纳天下贤士的著名历史故事。据《战国策·燕策一》中记载,一个很聪明的名士郭隗以寻千里马作比喻,说古时候有人以五百金买千里马的头骨,结果一年内获得3匹千里马,他劝燕昭王借鉴此举,以厚金招纳贤士。燕昭王不愧为有大格局之人,遂为郭

  • 神秘的燕昭王究竟是谁,“千金买马骨”的故事是否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燕昭王,齐国,乐毅,秦国,剧辛,管仲

    太子平、燕王哙和子之先后被杀,使得燕国的传承出现了问题,齐湣王以此为借口,准备强行吞并燕国。但其他国家显然不想看到这种局面,于是拼命阻拦,还弄出一个名叫公子职的人,说他是燕王哙庶子,可以继承燕国王位。这个公子职,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燕昭王。关于燕昭王,谜团其实挺多的,而第一个谜团就是他的身世:燕昭王究

  • 读资治通鉴6:燕昭王告诉你什么叫领导力,教科书般的识人用人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老田读历史标签:乐毅,齐国,齐王,燕王,燕昭王,读资治通鉴

    作者:老田读历史一部《资治通鉴》说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让人怎能不爱读!每天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资治通鉴》的众多历史人物会告诉你,面临同样的情境,他们是怎么抉择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若你能悟出他们的行为逻辑,化为自己的生活智慧,久而久之,那你面临任何困境、挫折、纠结,都能不慌乱、不怕

  • 燕昭王的荣耀与遗憾:能重金买“死千里马”,却没建立起用人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燕昭王,齐国,乐毅,管仲,赵武灵王,周国

    对赵武灵王而言,燕国的大内乱,是一次打破了他预期的紧急事件。长期以来,赵武灵王心目中的最大威胁,始终是赵国西部的秦国。东边的齐国虽然强大,可自齐威王晚年的怠政以后,齐国内乱频发;徐州一战败于楚国之后,齐国就更是一落千丈了。然而,国家之间的竞争,往往不是比谁更加强大,而是看谁衰落得更快。就在人们以为齐

  • 比刘备托孤还狠的燕昭王:直接把大将乐毅提拔为齐王,与自己同级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备,乐毅,燕昭王,齐国,齐王

    自是君王不永年——诸葛亮的偶像乐毅(11)公元前280年,燕国王宫,这天又有人向燕昭王进谗言,说率领燕军灭掉齐国的大将乐毅其实想背叛燕国,在齐国自立为王,所以才没攻下最后两座孤城。燕昭王这已经记不到这是这个月第几波向他进谗言的人了,耳朵都要被这些话给磨出茧了。(一)乐毅与太子的嫌隙这时的燕昭王55岁

  • 燕昭王高筑黄金台

    历史解密编辑:远征国学文化标签:齐国,魏国,乐毅,邹衍,国君,燕昭王,历史故事

    筑黄金台,是燕昭王招募人才的一种手段。战国时期,燕昭王收复了被齐国攻占的国土后,想要依靠众多人才,富国强兵。他向郭隗请教招募人才的方法。郭隗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给他讲了一个高价买马骨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国君打算花一千两黄金买一匹千里马,三年仍未买到。有个人自告奋勇地要为国君效劳。他找了三个月,才找到了

  • 由燕王哙让国看道家:春秋战国成时代显学,一优势引领百家争鸣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燕王哙,齐国,苏秦,齐宣王,魏惠王,黄帝

    自从西周覆灭以后,燕国就长期处在边缘化位置,一直在东周没有什么存在感。这是由于燕国地理位置远离中原,使其难以参与中原事务。这或许是一件幸事。从春秋到战国,中原不知道有多少诸侯国因为无所作为而被强国吞并,其中不少还是姬姓之国。而燕国也长期无所作为,却偏偏幸存到了战国,居然还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山木因

  • 只用了3步,燕王哙就主动禅让,相国子之是如何窃取国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燕王哙,齐国,苏秦,燕国,苏代,先秦,周朝

    要说战国诸侯哪一道国策最愚蠢,非属燕王哙禅让不可。燕王哙昏庸糊涂,听信小人谗言,将燕君之位禅让给大臣子之,导致国家混乱不堪,齐国趁虚而入,燕哙王父子皆死,燕国差点儿亡国。子之有什么能耐,让堂堂一国国君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具体是如何操作的?第一步:名人苏代进谗言苏秦去世后,得到他真传的弟弟苏代继承了他

  • 从社会大环境、崇尚虚名和臣子角度,分析燕王哙为何实行禅让制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秦国,齐国,燕国,君主,先秦,周朝,燕王哙,禅让制

    导语:禅让制使燕国大乱,此只是燕王哙个人责任吗?其实不然,从社会大环境、燕王哙崇尚上古虚名以及臣子推波助澜等角度,分析燕王哙为何实行禅让制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想要稳定发展,必须有适合这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整个古代历史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大的社会性质变迁其实只有三次,一次是从原始社会步入到奴隶制社

  • 是被忽悠?还是另有缘由?战国时期燕王哙禅让王位深层次原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燕王哙,子之,燕王,王位,秦国,齐国,燕国,战国,禅让王位,先秦,周朝

    中华文明的深远程度要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时期,神农尝百草,燧人氏钻木取火,大禹治水……这一件件为后人做了巨大贡献的事情使得我们尊称他们为三皇五帝。上古之初,这些领袖爱护部落的子民,继承人择贤而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禅让制。然而自从禹传为启,公天下继而变成了家天下,从此开启了中国数千年的王朝历史开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