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原本是上古时期,部落联盟之间推选首领的方式,在夏朝建立后,国王王位的传承已由禅让改为了父子相传的家天下模式。但在战国时期的燕国,曾发生了一件,国君把王位禅让给大臣的“趣事”。
当时的燕国是燕王哙在位,燕王哙很信任相国子之,授权相国子之专断燕国大小一切政事!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燕王哙更是把君位“禅让”给子之,并把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玺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但此举引起了太子平等旧贵族的不服。公元前314年,燕国国内大乱,太子平与国内贵族合谋攻打子之。齐国利用这个机会,派出使臣对太子平说:“我们齐国愿意帮助太子整治君臣上下的名义,听候太子你的号令。”太子平因而集结党徒聚合兵众,去攻击子之,但没有取胜。百姓却反戈攻击太子平,酿成了几个月的祸难。燕王哙、太子平及子之分别在这次大乱中死亡。
公元前311年,赵武灵王将燕王哙送在外国当人质的庶子公子职,从韩国护送回燕国即位,这就是燕昭王。燕昭王继位后,决心招贤纳士,复兴燕国。
一、千金!买千里马骨
当时燕国国内有一个很有名气的谋士叫做郭槐,燕昭王即位后就去拜访了他,并虚心请教道:“当前燕国面临困境,你看如何才能求得有才能的贤士,辅助我治理国家,重整旗鼓,以实现复仇的夙愿呢?”郭隗没有直接回答昭王的问题,而是先给昭王讲了一个故事。
郭隗说,从前有位国王,一心想得到一匹千里马,就派人在全国各地张贴布告,说他愿出一千两黄金购买一匹千里马。可三年过去了,一匹马都没有买到,国王为此很不高兴。这时,国王身边有个待臣说他愿意带上一千两黄金出外寻找千里马。国王同意了。于是侍臣带着一千两黄金,四处奔走寻马。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打听到点儿消息,可等他赶到时,那匹千里马已经死了。
侍臣毫不犹豫地拿出五百两黄金,买下了那匹千里马的尸骨,带回来献给了国王。国王斥责道:“我要的是一匹日行千里的活马,可你却白白花掉五百两黄金,买回一堆千里马的尸骨,这有何用呢?”侍臣不慌不忙地答说:“大王,您买了好几年的千里马都没买到,这并非是世上没千里马,而是人们不相信您真的会出千金买马呀!如今我花掉五百两黄金,为您买了一堆千里马的尸骨,消息传开后,天下人都知您珍爱千里马,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把活的千里马给您牵来。”果然,不到一年,就有好几匹千里马被送到了国王那里。
郭隗讲完故事后,意味深长地说:“大王若真的想招贤纳士,不如先从我开始,天下贤人见像我郭隗这样的人都能被您重用,那么,比我更有才能的人便会主动来找大王了。”燕昭王觉得郭隗言之有理,就按照郭隗的主意,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选择了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隆重的仪式,恭恭敬敬地把郭隗请到新宫殿里去住。燕王每天都要像学生请教老师那样前去探望。昭王还在沂水之滨,修筑了一座高台,用以招徕天下贤士。台上放置了几千两黄金,作为赠送给贤士的进见礼。这座高台便是著名的“黄金台”。
自此,燕昭王爱贤敬贤的名声不胫而走,风传天下,各国才士争先恐后地奔赴燕国。其中不乏名士:如武将剧辛从赵国来,谋士邹衍从齐国来,屈庸从卫国来,乐毅从魏国来、苏代从雒邑来……真是人才济济。
二、一雪前耻的胜利
燕昭王始终没有忘记,燕国之前遭逢大乱的背后,是齐国在里面的操纵,继位之初便立志要打败齐国,一雪前耻。就这样,燕昭王在乐毅、邹衍等人的辅助下,兢兢业业地奋斗了28年,在这段时间里,不仅燕国恢复元气,国力日渐殷富,积累了相当实力,而且培养了奋发图强的民风。燕国上下同仇敌忾,举兵伐齐的条件一天天趋于成熟!
齐国毕竟是东方大国,单靠燕国的力量是无法与之抗衡的,于是燕昭王表面上臣服于齐,使其对之放松戒备。其间两次派苏秦出使齐国,进行离间,唆使齐王轻率地决定西向攻秦,南向灭宋,昭王则趁此良机,遣使与魏、楚联系,并派乐毅赴赵,促使赵王劝说秦国伐齐。秦国本与齐国相约东、西称王,共分天下;岂料齐竟毁约攻秦、灭宋,势力侵入中原地区。为了出这口恶气,欣然应允伐齐。这样,就形成了各国从北、西、南三面对齐的包围之势。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兵出征。此时,楚军已驻军于淮南,准备夺取齐国淮北之地;秦与赵、韩、魏也各派一名大将军率军向齐国进发。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愍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愍王逃回临淄去了。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愍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自此燕国算是一雪前耻!燕昭王也算是报了之前的父兄之仇!
也正是在燕昭王的时代,使燕国发展到鼎盛时期,他自己也跻身于战国七雄重要国君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