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孝公的“求贤令”,何以堪称“千古第一奇文”!

秦孝公的“求贤令”,何以堪称“千古第一奇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秋天的雨呀雨呀 访问量:437 更新时间:2024/1/25 20:34:58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很多豪杰都发布过求贤令,比如大名鼎鼎的曹操的“唯才是举”,而数千年来,号称“千古第一奇文”的求贤令,却是秦孝公所颁布的。

想当初秦献公去世后,秦孝公接位子的时候,秦国大概是这个模样:连年征战,士兵打疲了,缺乏军粮武器,百姓难以为生,纷纷逃往他国,国内的士族之间内斗不断,为平息战事国家不得不将城池送给魏国,同时天下第一强国魏国还不断生事,意图联合诸国瓜分大秦,如此形势,大秦不得不变法,不变就要亡国!

为此秦孝公痛下决心,颁布了震惊天下的求贤令,先是数落秦国先祖的治国无能,以示其求贤若渴的决心,更是许诺愿与之分享秦国。商鞅便是在列国人才涌入秦国时,在众英才中脱颖而出的绝世人物,受封大良造,封商君,赠封地,是名副其实的秦国二号人物……

秦孝公之求贤令,在于敢“数落祖宗”,我们都知道,中国历代重“孝”,对祖先不敬是大不孝,而秦孝公之求贤令,敢于自我承认祖先的失误,可谓颇有气魄!

秦孝公之求贤令,在于拿江山共与之,为王者,江山是第一重要的,是不可以拿来与他人分享的,但是秦孝公就敢,为了强国,不惜拿出自己的江山作为筹码,谁人有此气魄。

如此这般的求贤令,堪称千古第一奇文,也难怪能够吸引商鞅这般人才,有这样贤达大度的君王,再加上愿意奉献才华的人才,大秦才能够兴盛起来。这一点,也与当今的美国比较类似,如果有能力有才干,美国总统也可以让黑人来担任,如此这样的国家,必定成为人才十分向往的胜地。

标签: 秦孝公求贤令秦国商鞅魏国奇文

更多文章

  • 从挨打弱国到无敌强国,秦孝公的胸怀与格局远超常人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孝公,秦国,魏国,公叔痤,秦军,丞相

    第一次尝试阅读长篇历史小说,选择了这个颇有争议的年代——秦朝,而这套《大秦帝国》精华版也在一开篇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秋,在河西少梁山,秦魏两国交战,结果两败俱伤:秦国主帅秦献公赢师隰被毒箭所伤,魏国主帅丞相公叔痤被秦军俘获。就在魏国绸缪营救主帅之际,秦军已全部撤回栎阳。在秦国栎阳宫内

  • 秦孝公如何继位为君,在位期间表现如何?他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让我留恋的世界标签:魏国,秦国,商鞅,先秦,周朝,秦孝公,秦献公,历史故事

    作者:文竹潇【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 名渠梁。《越绝书》作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 。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秦孝公在位期间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

  • 为什么说商鞅只是秦孝公父子的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斜杠历史标签:秦国,魏国,周朝,秦孝公,魏惠王,公叔痤,科学家,商鞅变法,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商鞅天纵奇才,被秦孝公拿来做了变法强国的工具,短短20年时间换来一个无可匹敌的强秦;但秦孝公一死,商鞅又被其子秦惠王拿来做了立威的工具,被杀死后还被五马分尸,全家也被诛杀。商鞅变法却被秦惠王保留下来,由此看来,商鞅只是秦孝公父子的工具而已!商鞅商鞅本为公孙鞅,是卫君姬妾生的儿子,自幼聪慧过人,天纵奇

  • 秦孝公、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这祖孙三人,谁对秦统一天下贡献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惠文,秦国,王和,秦昭襄王,魏国,先秦,周朝

    秦始皇“奋六世余烈”,一统天下。在秦六世先祖中,秦孝公嬴渠梁、惠文王嬴驷和昭襄王嬴稷祖孙三人,毫无疑问是最关键的角色。秦国自春秋秦穆公称霸后,二百五十多年里,逐步走向衰弱。到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在位时,秦国遭受魏国打击,被迫割河西战略要地以求和。秦国兼并六国的大业,正是从这个低谷开始,他们六代七王,前

  • 《大秦帝国》秦孝公,奠定秦国统一的天才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自留地标签:秦孝公,秦国,魏国,商鞅,商鞅变法,公叔痤

    秦孝公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君主,在他的带领下,二十年时间,秦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一个强国,一战收复河西,奠定了强国地位,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孝公能有如此成就,在浩瀚如烟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与他性格中的这四个特点是分不开的。 01心思清明,能隐忍少梁之战,秦献公战死,秦国上下群情汹

  • 秦孝公的崛起之路:一篇文章改变一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秦孝公,秦国,文章,魏国,商鞅变法,商鞅

    在战国初期,七雄尚未形成,秦国相对落后,直到秦孝公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现状。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才能让秦国由若变强,并且为后面统一中国做铺垫呢?1、缘由秦孝公,出生于公元前381年,姓嬴,名渠梁,他是秦献公的儿子,公元前361年的时候,秦献公去世了,秦孝公继位,此时的他只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年。前面我

  • 秦孝公为何放弃英勇多智的樗里疾,立嬴驷为国君,他是怎么考虑的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秦孝公,秦国,嬴驷,张仪,商鞅,魏国

    公元前338年,重病卧床的秦孝公拉着儿子嬴驷和多年好搭档商君的手,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要继承祖宗的遗愿,带领秦国走向强大;然后又用充满真诚的双眼看着商君,假若这个儿子不成器,商君可以自立为国君,吓的商鞅赶快跪倒在地上。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战国策》秦孝公秦孝公弥留之际,将国君宝座

  • 秦孝公临终之时,想把君位传给商鞅,商鞅为什么不敢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孝公,商鞅,秦国,魏国,诸侯国,商鞅变法

    对秦国来讲,商鞅是一位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角色,为什么那么说?秦在秦穆公时期,自然是很不简单的,不仅那时候奉天省子命“永霸西戎”,变成西方国家主宰,乃至到了两百余年以后,还被后世称之为“甚光美”,觉得再也没有发生过比秦穆公阶段更风光无限的日子,那麼,这两百余年她们都干什么来到?秦穆公正如有一位不简单的

  • 秦孝公因变法而名垂青史,幕后最关键的人物却不是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秦孝公,商鞅,秦国,魏国,变法,周朝,先秦,艺术家

    熟悉秦国历史的人都说:“正是有了秦孝公变法,才为秦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这个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问题就在于,这件事为什么要轮到秦孝公去做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在秦孝公之前的秦国,外有魏国的压制,内部的宗族又相互倾轧,根本抽不出手。今天,我们主要聊聊,秦孝公之前的秦国,是个什么样子。秦孝公的爷爷秦

  • 《大秦帝国》秦孝公临死前安排的3件事加速要了商鞅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自留地标签:商鞅,秦孝公,秦国,赢驷,大秦帝国,刘备

    看《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越往后看越感到心惊肉跳,越感觉人性的多变和不可琢磨,越琢磨越觉得可怕。秦孝公和卫鞅这一对君臣,可以说是古代贤君强臣的楷模,他们互相信任,互相支撑,一起把秦国从一个极贫极弱的国家打造成战国的一个一流强国,他们不仅在秦国贫穷时共患难,在秦国强大时,卫鞅被封商於十三县,史称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