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令钟会、邓艾讨伐蜀汉,邓艾牵制姜维,钟会夺取阳安关

司马昭令钟会、邓艾讨伐蜀汉,邓艾牵制姜维,钟会夺取阳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还文楼主 访问量:1922 更新时间:2024/5/8 2:45:52

姜维因蜀主听信黄皓的谗言被召回朝,姜维在军事大利的前提下不得不退军汉中。姜维回京查明真相,欲诛黄皓。蜀主不肯,黄皓假泣不干国政,姜维岔恨而出,见秘书郎卻正,卻正教姜维领军屯田避祸。蜀主同意。姜维安排好蜀国各大关隘的防御工作,引兵八万,来沓中种麦。

姜维得罪黄皓为何有杀身之祸?

  1. 黄皓身为蜀主宠臣在京有自己的政治势力。蜀汉后期,蜀主昏庸无能,朝廷政治腐败,贤臣远走,小人当道。蜀主宠信中常侍黄皓,黄皓趁机铲除异已,安插亲信。黄皓在京师有一派政治势力,例如右将军阎宇,身无寸功,就是阿附黄皓,才得到重爵。
  • 姜维在京师身边武装力量不多。姜维常年在外领军,军中势力在外,姜维执掌军权是边军。蜀国皇宫禁卫军不是姜维掌控。姜维在京师的力量弱小,只是随身的护卫。
  • 蜀主不信任姜维,黄皓在蜀主身边进谗言。蜀主见姜维常年领军,执掌军中大权多年,军威强盛,对姜维极为忌惮。蜀主对姜维不太信任,常听黄皓谗言,数次召姜维回京,姜维三次北伐中原因蜀主的不信任而不得不退军。
  • 姜维在京师,黄皓可用阴谋陷害姜维。姜维留在京师,以黄皓的小人行径,必会想方设方陷害姜维,诛杀姜维。

姜维屯田有何政治好处?

  1. 大军种植的小麦可以资助军需。姜维亲引八万蜀军来沓中种植小麦,小麦成熟时,可以资助蜀国北伐中原的军需。
  2. 姜维领军屯扎沓中,可图陇右诸郡。姜维领大军屯扎沓中,一有军事时机,可随时出征魏国的陇右诸郡。姜维屯田沓中,威胁魏国陇右诸郡。
  3. 魏军不敢正视汉中。姜维屯兵沓中,沓中离汉中近,当汉中有事,姜维可随时援助汉中。
  4. 姜维在外领执掌军权,可以避祸。姜维在外统领大军,不怕小人暗算陷害,军权在身,可以避免生命受到死亡威胁。

邓艾将姜维在沓中的布营军事图,画成图本,申奏司马昭。司马昭见之,深知姜维是魏国心腹之患。司马昭与众臣商议,决意西征蜀汉。司马昭令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钺,都督关中人马;邓艾为征西将军,都督关外陇上。钟会表面造船讨伐东吴,实际迷惑敌国军探,出兵蜀汉。姜维闻知魏国西征蜀国,向蜀主上表,请蜀主下令让张翼领兵守护阳安关,廖化守护阴平桥。另遣使入吴救助。黄皓向蜀主进言,此表是姜维欲立大功,博功名,让蜀主问神婆,神婆作法后对蜀主言,天下太平,数年后,魏国疆土亦归陛下。蜀主大喜,赏神婆,不听姜维言语。

蜀国的败亡,蜀主刘禅负很大责任。蜀主昏庸愚蠢宠信中常侍黄皓这种误国小人,听信他的言语,将国家存亡这种军国大事来询问神婆,神婆只是骗钱的神棍,为了得到钱财,取悦蜀主,装神弄鬼,披发跣足,在殿上跳跃数十遍,盘旋于案上,大叫"吾乃西川土神,陛下欣乐太平,数年之后,魏国疆土亦归陛下矣。"蜀主欢喜。蜀主对姜维的护国措施不理,以致魏军讨伐蜀汉的军事行动非常顺利。

钟会大军来攻南郑关,南郑关蜀将卢逊,早作准备,埋伏在关前木桥两边,魏军先锋许仪领兵来攻,被蜀军十矢连弩击退,钟会亲引百余甲士来察看,卢逊引兵杀来,钟会马陷木桥,弃马而逃,被卢逊一枪刺来,危急关头,魏将中荀一箭射中卢逊。魏军夺了南郑关。魏将许仪违反军令被钟会斩首。钟会兵贵神速亲引大军来攻阳安关。守将傅佥率军攻击魏军失败,回关时,蜀将蒋舒已投降魏军,傅佥宁死不降,为国捐躯。

钟会为何进军如此神速连夺两关?

  • 魏将钟会通晓军事谋略。名将钟会通晓军事谋略,在司马昭平定诸荀诞与东吴的联军时,数次献军事策略,对司马昭平定叛乱立下大功。钟会因此受司马昭赏识。
  • 钟会采用闪电战法。钟会领军令引大军西征蜀汉,为了迷惑敌国军探刺探军情,担心蜀国过早求救东吴。钟会故弄玄虚,令人造船,表面做出准备讨伐东吴的军事准备,令东吴军不敢妄动,相助蜀国。钟会令大军星夜程进攻南郑关,攻克南郑关后,亲引大军速攻阳安关。钟会的闪电战法,令蜀军高层措手不及。
  • 蜀军军心散。蜀主昏庸无能,朝廷腐败,小人当道。蜀军军心涣散。有部分将领对蜀国失望了,见魏军讨伐而来,开城门投降。例如,阳安关守将蒋舒,蒋舒是姜维的爱将,深受姜维的信任与重用。他见姜维这样一位为蜀国立下无数功勋的功臣还受小人进谄言攻击,被逼屯田避祸,他对蜀国朝廷失望,当魏军攻阳安关,他就投降魏国。
  • 姜维不在汉中,无法掌控局势。姜维在沓中屯田,想助汉中,遭邓艾率军阻挡。姜维无法掌控汉中局势。

钟会得了阳安关,见关内粮草、军器极多,大喜,犒劳三军。钟会准备领军向成都进发。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喜欢此文章的朋友可点赞,转发, 分享,收藏。

标签: 姜维钟会邓艾蜀汉三国司马昭阳安关

更多文章

  • 魏灭蜀之战,钟会远不是姜维的对手,可惜魏国不止一个钟会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姜维,钟会,魏国,邓艾,司马昭

    汉忠臣戮力回天——麒麟儿姜维(13)在决定命运的魏蜀大决战之前,蜀国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景耀元年(公元258年),长期执掌尚书台的尚书令陈袛病逝。刘禅异常悲痛,史称:“后主痛惜,发言流涕。”(《三国志陈袛传》)。并且给了陈袛一个特别好的谥号:“忠”,要知道刘禅似乎特别不喜欢给别人好谥号:张飞的谥

  • 蜀汉最后的老将:七十多岁击败钟会大军,连司马昭都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钟会,蜀汉,大军,姜维,太守,三国,司马昭,诸葛亮,书法家,曹操手下

    提到三国时期的老将,人们一般都会想到黄忠、丁奉这些人,其实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将领。他不仅智勇兼备,还老当益壮,在七十多岁击退了钟会大军。直到蜀汉灭亡,魏军依然无法攻破他坚守的城池!不过,对于这样一位出色的将领,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居然只字未提,那么这位蜀汉最后的老将到底是谁呢?此人名叫柳隐,字休然,

  • 为了曹魏悲剧不重演,钟会邓艾都是要死的?钟会高调版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邓艾,钟会,姜维,曹魏,三国,司马懿,司马昭,书法家,曹操手下

    为了曹魏悲剧不重演,钟会邓艾都是要死的?钟会高调版司马懿钟会造反事件你去看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肯定不是钟会,更不是姜维,然后也不是司马昭,钟会邓艾死了以后西晋完全没有力气灭吴了,一直养了多少年你知道吗?高级将领没了。再仔细盘一下包括看看后面的历史就知道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卫瓘,所以这完全可以说是一场

  • 野心勃勃的钟会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钟会,司马昭,司马懿,邓艾,蜀汉,曹操

    (二十七)野心勃勃的钟会公元263年八月,钟会率军出征。同年九月,钟会率军越过秦岭夺取汉中。同年十月,钟会率军越过大巴山进入成都平原。然后蜀汉帝国就此灭亡了。曹操折腾了一辈子,没有实现的事;司马懿折腾了一辈子,没有实现的事。钟会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就成功实现了。面对此情此景,钟会多少有些忘乎所以了。司

  • 264年,钟会以手指天、哀嚎数声而亡,司马昭:杀光钟会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昕梦倾城标签:钟会,姜维,邓艾,曹魏,钟繇,司马昭,司马懿,书法家,史说三国

    钟会是曹魏的一位杰出将领,以智勇和才干而闻名。他一直以来都表现出出色的军事策略,在淮南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享有盛名。然而,他的地位和声望却在司马昭掌权后逐渐受到威胁。钟会深知司马昭的残忍和暴虐,他小心谨慎,企图翻身做主,但是,钟会的命运终究走向了终结,当钟会被揭发谋反时,司马昭毫不顾忌钟会与他的亲属

  • 三国的一位奇才,一手除掉姜维钟会邓艾,结果却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茗人堂史标签:邓艾,钟会,姜维,蜀汉,曹魏,奇才,司马昭,古装片,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也即前期名将辈出,后期则名将凋零。比如在三国前期,吕布、马超、关羽、赵云、黄忠、张飞、张辽、甘宁、许褚等众多武将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精彩事迹。但是,到了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名将。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因为魏蜀吴三国鼎立格局的稳定,也是因

  • 钟会谋反,本该被灭三族,为何亲哥哥钟毓的儿子却被免死?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钟毓,钟会,曹魏,蜀汉,曹操,钟繇,司马昭,书法家,史说三国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下,谋反无疑是一项大罪,一般轻则被灭三族,重则被株连九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之战中,钟会这位大将配合邓艾分兵进取,最终灭亡蜀汉。蜀汉灭亡后,钟会被拜为司徒,封县侯。功成之后,萌生不臣之心,勾结蜀将姜维,图谋据蜀自立,打压太尉邓艾。景元五年(264年)正月,钟会以郭太后遗命之

  • 曹魏灭蜀第一功臣邓艾因何遭司马昭猜忌并唆使监军卫瓘将其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司马昭,邓艾,钟会,蜀汉,刘禅,姜维

    公元262年, 魏朝执掌朝政的权臣司马昭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出兵攻伐蜀汉事宜,邓艾等大臣多以为时机未到,不可操之过急,唯独司隶校尉钟会力挺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主张出兵,司马昭对群臣说:“自寿春之乱平定后,国家免役六年,修兵治甲,以备讨二虏,如今看来,吴地广而下湿(江南地广又是水乡泽国,不利于骑兵作战),用

  • 成都之乱的智商排名,卫瓘>姜维>钟会>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卫瓘,邓艾,钟会,姜维,司马昭,诸葛瞻

    钟会力主伐蜀邓艾是个结巴,他的出身也只比涿郡屠户高上一级,幸运的是,在最基础的工作汇报中偶然遇到了太尉司马懿,司马宣王不仅活得久,看人的眼光也很毒辣,没多久就把邓艾从一个普通的文职调任到太尉府中,成为身边的亲信。又过了些许时间,邓艾连升三级,改任尚书郎,从司马家的亲信变成了朝廷的重臣,在高平陵之变后

  • “魏灭蜀之战”后,钟会、姜维、卫瓘共同构建的权谋修罗场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姜维,钟会,邓艾,蜀汉,司马昭,曹魏

    此座倾危不信人,此身便合去朝廷。凌云莫道非真醉,直到身亡更未醒。在魏景元四年(即公元263年),钟会、诸葛绪、邓艾数路大军伐蜀。钟会攻破汉中,在剑阁与姜维的主力相拒;邓艾则偷渡阴平,轻兵奔袭成都。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钟会、邓艾建立不世奇功。不过后来曹魏内部发生巨大的兵变,邓艾、钟会、姜维都死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