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曹爽听桓范的话,回许昌挟天子以号令军队,能打败司马懿吗?

如果曹爽听桓范的话,回许昌挟天子以号令军队,能打败司马懿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吴前例 访问量:3738 更新时间:2024/1/23 20:25:27

桓范之前的建议:

而事败后,桓范气极直接上国骂了:

意思是像曹真这样的英雄,怎么会弄出你这几个没出息的孬种?(和曹爽一辈的还有羲、训、彦3个瓜皮,高平陵时期掌控禁军大权却主动缴械,后被夷族)现在好了,上贼船了,跟你们一块儿玩完!

有人说这是临死嘴壳子硬,桓范什么东西?怎么能跟我军事天才司马宣王抗衡?我就奇了怪了:但凡曹爽听了桓范的话,回许昌挟天子以号令军队,这仗,还用得着打吗?

从当时的地位来讲,托孤重臣司马懿多年来被曹爽扒了个干净,大将军、太尉一连串被撸了,变成了既不掌兵也不掌权的吉娃娃——太傅。

以下为司马懿武装掌控洛阳后,弹劾曹爽的上书:没有侍武而骄。

以下为事变初期司马懿上书魏帝,对曹爽的处置安排:免官保爵不伤性命。

以下为陈泰蒋济2个名副其实的曹魏死忠(后期跟司马昭杠到底的那种)的态度,以及第3次派去劝说曹爽的尹大目之态度:好言相劝。

事实上,蒋济在得知曹爽被夷族后,后悔不迭,拒绝封官,病发身死。

这都说明在高平陵时期,曹魏的皇帝不是吉祥物,司马氏的实力没有后期那么可怕:干什么事还得走正规流程、打着维护朝纲的旗号。

司马懿也需要联合、哄骗曹魏的肱骨之臣,告诉他们:自己弹劾曹爽是为社稷除害、为天子分忧。

高平陵事变的实质是权臣争宠,远没到后来司马昭弑曹髦、司马炎废帝的程度。

因此,桓范说“挟天子以令,未敢不应”是对局势的精准分析。这场争斗是曹氏宗亲与士族之间的矛盾,而非改朝换代的篡位之争。可惜此人才若不是被《晋书》抹黑,在311里大概率是政智双95的存在。

此外,如果司马懿直接就说:曹爽,你,包藏祸心、私结党羽,按律当诛!曹爽会放弃抵抗吗?还用得着桓范苦口婆心地口嗨吗?

从硬实力来讲,曹爽也完全经得起桓范的口嗨。

公元249年,曹爽已握兵权10年。中间还好大喜功地亲自领导了1次伐蜀之战(244年)。虽然无功而返,但从中央到州郡,基本都是自己的亲信。

司马懿这边如尚书部的丁谧、邓扬、何晏乃至校尉之一的尹大目也好意思拿出来?曹爽随便拿一个卫戍司令——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等,就能吊打京畿。京师和荆州也是他实力最为雄厚的地方。

司马家的3000死士也敢拿出来招摇?知道大将军有多少兵吗?

曹爽时任大将军府3000人+五校尉3000(曹羲为军事长官)+武卫军7200(曹训为军事长官),这还不算各类散骑(曹彦为军事长官)、别营、屯兵等等,合计15000以上。

好吧,就算司马懿用兵如神,对比后世司马昭面对的曹髦:带着宦官、宫女组成的杂兵就敢奋起抗击,让人感叹都是九年义务教育却为何如此不同?

再不济,保个全身而退回许昌勤王也不是不可以。

2年之后的淮南三叛,哪一叛不是实力雄厚的曹魏死忠。其中诸葛诞拥兵20余万,已经封公的司马昭平定用了26万,不算协同的东吴军队这也是三国时期的巨型会战,远超史书上什么官渡、赤壁与夷陵。

想想这些当年曹操留下来的重臣后裔,若2年后中央也能有曹爽这样的角色,司马一族敢反?估计是坐着等刮。其时的曹魏骨干车载斗量,而司马懿却完全不具备这样的资本。

至于中间派如三公:蒋济、高柔等等,一开始就没想把曹爽弄死。都是被司马懿忽悠瘸了,抱着主上年幼,曹爽膏粱子弟、国家不能任人唯亲的朴素思想。

宣王奉承高柔说:卿能比周勃。给大家1个印象:罢免曹爽是为国家、无私心。结果却是几天后曹爽被灭族。

这股怨气涉及到灵异事件,司马懿临死前1秒都没消散。

说我这是在上帝视角?那么,曹爽听桓范的话,需要有多高的智商呢?

1、9岁小孩。

东汉连少年儿童也知道“大厦倾覆,蝼蚁不生”,难怪桓范事后暴跳如雷了:叫你不读儒家,叫你不读《三国志孔融传》,你曹家生的蠢儿子,活该被剐,被剐还要祸害我们……

2、前朝典故。

西汉的昌邑王在庙堂之争后的悲惨遭遇:身边亲随全部被害被挂城楼上晒腊肉,自己在家里郁郁寡欢、捶胸顿足。

就算曹爽的智商不足20,他将军府的这些幕僚不读书?没听过这个典故?都不懂庙堂斗争是你死我活?要出卖曹爽,是谁给的勇气不担心被晒腊肉?

事实就是,含曹家3族在内的一众党羽,手握重兵却束手就擒,人为刀俎。

古代统治的固有体系是——庙堂是天子的庙堂,而天子不是庙堂的天子。这个话听得有点搅,但逻辑很简单:治权源于天子,离开了天子,再多的门阀士族也不过是个伪庙堂。

桓范建议曹爽挟魏帝回许昌召集军队、凝聚人心,然后“清君侧、诛佞臣” ,以他曹姓身份看天下听谁的?而司马懿从始至终摇号拉人,也只能从针对曹爽这个程度来敛权。

在天子为尊的基础上,以皇帝的名义起兵,朝中大臣们就要好好思考了:1:继续当司马懿的同党,变成贰臣。2、里应外合,捉拿司马懿。孰轻孰重?

大家平时只是看不惯曹爽的无能(工作问题),还犯不着上升到反对权威的地步(性质问题)。像蒋济这样蒙在鼓里大呼上当的比比皆是,谁知道宣王对着大河发誓是老戏骨呢?

当然了,曹爽起兵能不能打败司马懿未必可知。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比这条历史线差。归根结底,还是曹氏势微,不过3代就堕落成这个样子,被司马氏以小博大博赢了。

标签: 曹爽司马懿桓范司马昭曹魏

更多文章

  • 谋士桓范太过聪明,司马懿将他灭族,154年后却坑惨了自己的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司马懿,桓范,曹爽,魏明帝,曹操,丞相

    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魏太傅司马懿趁曹爽和皇帝祭拜魏明帝曹叡之机,突然发动高平陵政变,攫取了朝政的控制权。在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看来,愚蠢、懦弱的曹爽根本不足为惧,真正应当忌惮的,当属他的谋士——大司农桓范。桓范,出身于著

  • 社区发展治理的带头人--记成都青白江区化工路社区党委书记钟会萍

    历史解密编辑:四川民生资讯标签:发展,钟会萍,成都市,化工路,青白江区,党委书记

    社区故事|社区发展治理的带头人——记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化工路社区党委书记钟会萍囗 李 龙 文/图花香鸟语的“侨家大家”;干净整洁锦绣南、北两苑;幸福和谐的川化大、小二区;让生活在这里的成都市青白江区居民朋友由衷点赞:“生活在化工路社区安逸,巴适,幸福感强!”而这,都源于这些年来化工路社区倾力打造

  • 钟会造反,钟会心腹为故主,将谋反事泄露,钟会、姜维遭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姜维,钟会,邓艾,诸将,司马昭,书法家,史说三国

    司马昭听闻邓艾欲勾结蜀人谋反,令钟会收拾邓艾。姜维向钟会献计,令监军卫瓘收押邓艾,如果邓艾杀了卫瓘,造反事变真实,将军可起兵讨伐。钟会赞同此计。卫瓘接到军令,知晓是钟会借刀杀人计,卫瓘连檄文二三十道,其内容称奉诏令收押邓艾,不关其他诸将事,若早来归,官爵如先,敢有不出者,灭三族。备槛车两乘,往成都来

  • 司马昭令钟会、邓艾讨伐蜀汉,邓艾牵制姜维,钟会夺取阳安关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姜维,钟会,邓艾,蜀汉,三国,司马昭,阳安关

    姜维因蜀主听信黄皓的谗言被召回朝,姜维在军事大利的前提下不得不退军汉中。姜维回京查明真相,欲诛黄皓。蜀主不肯,黄皓假泣不干国政,姜维岔恨而出,见秘书郎卻正,卻正教姜维领军屯田避祸。蜀主同意。姜维安排好蜀国各大关隘的防御工作,引兵八万,来沓中种麦。姜维得罪黄皓为何有杀身之祸?黄皓身为蜀主宠臣在京有自己

  • 魏灭蜀之战,钟会远不是姜维的对手,可惜魏国不止一个钟会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姜维,钟会,魏国,邓艾,司马昭

    汉忠臣戮力回天——麒麟儿姜维(13)在决定命运的魏蜀大决战之前,蜀国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景耀元年(公元258年),长期执掌尚书台的尚书令陈袛病逝。刘禅异常悲痛,史称:“后主痛惜,发言流涕。”(《三国志陈袛传》)。并且给了陈袛一个特别好的谥号:“忠”,要知道刘禅似乎特别不喜欢给别人好谥号:张飞的谥

  • 蜀汉最后的老将:七十多岁击败钟会大军,连司马昭都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钟会,蜀汉,大军,姜维,太守,三国,司马昭,诸葛亮,书法家,曹操手下

    提到三国时期的老将,人们一般都会想到黄忠、丁奉这些人,其实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将领。他不仅智勇兼备,还老当益壮,在七十多岁击退了钟会大军。直到蜀汉灭亡,魏军依然无法攻破他坚守的城池!不过,对于这样一位出色的将领,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居然只字未提,那么这位蜀汉最后的老将到底是谁呢?此人名叫柳隐,字休然,

  • 为了曹魏悲剧不重演,钟会邓艾都是要死的?钟会高调版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邓艾,钟会,姜维,曹魏,三国,司马懿,司马昭,书法家,曹操手下

    为了曹魏悲剧不重演,钟会邓艾都是要死的?钟会高调版司马懿钟会造反事件你去看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肯定不是钟会,更不是姜维,然后也不是司马昭,钟会邓艾死了以后西晋完全没有力气灭吴了,一直养了多少年你知道吗?高级将领没了。再仔细盘一下包括看看后面的历史就知道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卫瓘,所以这完全可以说是一场

  • 野心勃勃的钟会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钟会,司马昭,司马懿,邓艾,蜀汉,曹操

    (二十七)野心勃勃的钟会公元263年八月,钟会率军出征。同年九月,钟会率军越过秦岭夺取汉中。同年十月,钟会率军越过大巴山进入成都平原。然后蜀汉帝国就此灭亡了。曹操折腾了一辈子,没有实现的事;司马懿折腾了一辈子,没有实现的事。钟会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就成功实现了。面对此情此景,钟会多少有些忘乎所以了。司

  • 264年,钟会以手指天、哀嚎数声而亡,司马昭:杀光钟会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昕梦倾城标签:钟会,姜维,邓艾,曹魏,钟繇,司马昭,司马懿,书法家,史说三国

    钟会是曹魏的一位杰出将领,以智勇和才干而闻名。他一直以来都表现出出色的军事策略,在淮南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享有盛名。然而,他的地位和声望却在司马昭掌权后逐渐受到威胁。钟会深知司马昭的残忍和暴虐,他小心谨慎,企图翻身做主,但是,钟会的命运终究走向了终结,当钟会被揭发谋反时,司马昭毫不顾忌钟会与他的亲属

  • 三国的一位奇才,一手除掉姜维钟会邓艾,结果却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茗人堂史标签:邓艾,钟会,姜维,蜀汉,曹魏,奇才,司马昭,古装片,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也即前期名将辈出,后期则名将凋零。比如在三国前期,吕布、马超、关羽、赵云、黄忠、张飞、张辽、甘宁、许褚等众多武将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精彩事迹。但是,到了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名将。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因为魏蜀吴三国鼎立格局的稳定,也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