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送法进校园】合山法院:教师当“学生” 学法正师德

【送法进校园】合山法院:教师当“学生” 学法正师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广西合山市人民法院 访问量:143 更新时间:2024/1/19 23:12:08

送法进校园

法正师德

— 合山市人民法院 —

“教育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教师不仅自己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还要教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5月5日下午,合山市岭南民族初级中学学校阶梯教室内掌声阵阵,合山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罗友才以该校法治副校长的身份,为50多名教职工上了一堂生动且深刻的法治教育专题课。

教师不仅是授业的“经师”,更是传道的“人师”,加强对教师的法治宣传教育对于深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送法进校园,合山法院以学校教职工为普法教育对象,院长罗友才以《严守法纪规矩 做有尊严的干部》为主题,结合办理过的真实鲜活的案例,通过典型案件的剖析释法,教育和引导教职工们时刻保持对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敬畏,严守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底线,言传身教当好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同时,结合近年来审理过的涉未成年人案件,罗友才建议学校要更加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教育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并表示法院将通过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学生传播法治正能量,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与学校一道共同构建平安校园,筑起未成年人保护的防火墙。

岭南民族初级中学校长表示,“法治进校园不仅要面向学生,更要加强教职员工的法治教育,今后将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严格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法教协作,共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本次活动中,该院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职能,将法治理念与职业道德教育同步推进,进一步强化了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教育环境。

: 程昭君

图文:程昭君

校对:晓丹

审核:韦柳娟

更多文章

  • 执槌 · 法正风清

    历史解密编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标签:法庭,执槌,刑事案件,法正风清,成渝金融法院案件

    时光无言,标记奋进者的坚实步履。刚刚过去的一年,苏州两级法院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把提升审判质效作为“一号工程”,共受理案件286893件,办结237258件,同比分别下降3.6%和2.4%。数量上做减法,质量上做加法,先后有9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等全国性典型案例。岁月有痕,镌刻开

  • 张松是法正最好的朋友,法正为何要坑他?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张松,法正,刘备,曹操,孟达,张鲁

    法正和张松是汉末三国时期益州军阀刘璋的手下,两个人是莫逆之交,是一对知己好友。法正为人骄狂不合群,在益州没什么朋友,只和孟达、射坚还有张松三个人关系好,其中最好的就是张松,有什么事两个人都会一起商量,张松对法正往往是言听计从。邀刘备入蜀的主谋就是法正,办事的是张松。不过虽然两个人合谋卖了刘璋,但却得

  • 法正能阻止刘备伐吴吗?

    历史解密编辑:无声告白PLUS标签:刘备,法正,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孙权,三国,汉朝

    刘备举倾国之兵伐吴,结果在夷陵被陆逊击败,狼狈逃回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知道刘备兵败的消息后,叹息: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那么,法孝直也就是法正,真能阻止刘备伐吴吗?法正,字孝直,出身于三辅的士人家族。因为李傕、郭汜祸乱关中,法正南下入川,投奔刘璋。但刘璋昏弱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三国时期的法正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法正,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三国

    法正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心中没有是非善恶,更没有什么忠诚可言,有的只是投机和利益。这一点虽然让他饱受诟病,但同时也让他脱颖而出,最终帮助刘备开创了蜀国的基业。从这个角度说,法正的确影响了三国的历史。法正是陕西眉县(当时的扶风郡郿县)人,二十多岁的时候赶上了大饥荒,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他逃难到了当时比

  • 诸葛亮因何畏惧法正?是谁造就了法正的宠臣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法正,刘备,曹操,关羽,孙权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之亲密,用刘备自己的话形容实乃“犹鱼之有水也”。可以这么说,刘备得诸葛亮,这才能鱼化为龙,“三分天下得其一”。诸葛亮对于刘备,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假如没有诸葛亮的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实力弱小的刘备夹在曹操和孙权之间,凭他那点人马,早就尸横荒野了。不过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之间如鱼得水的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让诸葛亮都要拜服的法正真有这个本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法正,刘备,曹操,孙权,关羽

    法正有野心、有见识,也有奇谋,但不是逆天改命的英雄。所以,纵使命长一些,他也终结不了三国乱世,更无法实现天下一统。法正原为刘璋的部下,后来做了内应,引刘备入川,然后帮着刘备夺了刘璋的地盘。刘备入川这件事,法正应居首功。而刘备入川也基本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所以,正是因为法正,所以才有三国。从道德上说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究竟有多厉害?公元219年曹操说了公道话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曹操,法正,刘备,夏侯渊,张郃,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如果说有这么一位谋士,靠着自己的一己之力,让整个曹营都为之蒙上了一层阴影,从此成为了曹军将士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那么,可能有很多人会想不出来他是谁。其实,这个人很低调,知道他的人也不多,属于低调的大才,而他不是别人,正是刘备当时的首席谋士法正。法正之所以会令曹操印象深刻、忌惮不已,最重要

  • 法正的真实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边界谈判标签:法正,刘备,诸葛亮,刘邦,荀彧,项羽

    三国时期战争频发,大大小小的战事络绎不绝,在战事中获取胜利的除了自身军事能力强盛以外,也少不了在背后出谋划策的谋士。每个年代,君王身边都有诸多谋士,谋士的存在或多或少影响着君王的决策,影响战争的走势,谋士能力强就会带来正的效应,反之能力不敌对方就会落败。比如刘邦可以在军事能力不敌项羽时,战胜项羽取的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谁?他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法正,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郃

    法正是三国时期刘备的谋士,死在护军将军的位置上,至于为什么会有“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来自《三国志蜀书》中夷陵之战后,诸葛亮的一句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夷陵之战,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理由,不顾与东吴携手防曹操的默契,一意孤行地发动对东吴的大战,结果大败

  • 法正实力到底有多“恐怖”?都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姐谈历史标签:刘备,刘璋,蜀汉,忠臣,夷陵之战,法正实力,曹操手下

    法正是三国时期备受瞩目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曾在刘璋麾下效力,但在后来的历史中,他选择了投降刘备。这个决定不仅为刘备攻下了西川提供了重要帮助,也标志着法正开始成为刘备的主要谋臣之一。然而,在《三国演义》中,法正的形象并不是很突出。虽然他参与了攻打西川、荆州和汉中等重要战役,但他没有展现出惊天动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