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无言,标记奋进者的坚实步履。刚刚过去的一年,苏州两级法院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把提升审判质效作为“一号工程”,共受理案件286893件,办结237258件,同比分别下降3.6%和2.4%。数量上做减法,质量上做加法,先后有9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等全国性典型案例。
岁月有痕,镌刻开拓者的铿锵足迹。正如一滴水能折射太阳光辉,一个案件也可以打开司法公正深入人心的大门。一年间,62271场互联网庭审直播,396个典型案例向社会发布,无不蕴含法律价值与潜在力量,或关系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或服务改革创新激活市场一池春水,或推动打破“潜规则”树立“明规矩”,倡导向上向善的清朗之气,让芸芸众生得到实惠。
以案弘道解民忧、以法引航树新风。就在去年,苏州法院年度典型案例汇编《裁判的力量(2022)》一书出版发行。这也是苏州中院连续第五年组织开展全市法院典型案例和精品文书评选活动。从海量案件中脱颖而出的一批批典型案例,既是两级法院参与社会治理、回应司法需求的捷报与战果,也是抓好审执工作、服务发展大局的标杆、指南与宣言书。
这一年,小偷跳河溺亡案冲上热搜,首例万词霸屏案赢得业界称颂,虚构“地宫穴位”涉老诈骗案广受社会关注,萨驰、德禄等知识产权案件扬名海外……作为司法程序的最终产品,诸多苏州案例兼顾国法天理人情,既恪守法律,把是非曲直、来龙去脉讲清楚,又通达情理,准确回应群众关切,让公众理解和认同裁判结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惩防并举 护航平安稳定大格局
“该案总结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软暴力’的主要行为特征……有利于统一‘软暴力’涉黑案件的裁判标准和尺度。”去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3批指导性案例,苏州法院审理的龚品文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入选。
铁腕护平安,春风满苏城。围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及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苏州两级法院惩防并举打出“组合拳”,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全力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市法院去年审结涉黑涉恶案件7件22人,执行到位“黑财”5110万元;依法审理“926”特大跨国网络赌博案,追缴违法所得2.4亿元;对虚构“地宫穴位”涉老项目,非法吸收资金近20亿元、涉及1200余名被骗老年人的朱某从重判处无期徒刑……有人大代表如此评价: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到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苏州法院办理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刑事案件,有力保障了平安苏州、法治苏州建设。
“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去年以来,苏州两级法院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法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加大对金融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违法犯罪惩治和风险预防化解力度,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案件22470件;妥善办理72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44件,一起生理盐水假冒HPV疫苗案,入选全国法院维护药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
守正创新 服务经济发展稳增长
“最近接到了国际视频特效制作订单,债务已全部清偿完毕,还在筹备一部新片。”曾参与制作《姜子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知名作品的光年影业公司责人蒯某回想一年前的境遇,连连感叹“差点赶不上现在的好时光”。该公司破产和解案,作为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执破融合改革的“结晶”,获评全省法院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当前,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全球竞争实力的新力量。去年以来,苏州两级法院积极回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加强数字经济法治建设,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司法护航数字苏州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发布会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军对涉百度公司与闪速推公司不正当竞争案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案被业界称为‘全国万词霸屏生效裁判第一案’,苏州中院首次在网络搜索优化行为与不正当竞争行为之间明确法律界定,会成为搜索引擎领域‘里程碑式’的判决。”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去年,全市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421件,其中一起破解知识产权案件“举证难”的典型案例,入选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在“德禄”商标维权案中,苏州中院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判赔5000万元,创下外资企业在华最大判赔记录。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苏州因开放而兴。伴随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和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相继落子,法治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去年以来,苏州法院构建完善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乌干达某水业公司与苏州某机械公司设备买卖纠纷案中引入中立评调员,促成中国企业罐装水生产线顺利出口至乌干达。在一起买卖合同案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涉外商事裁判理念,依法破解反商业贿赂条款“罗生门”。
精雕细琢 绣出城市和美新画卷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苏州,有一种希望叫创业在苏州,有一种惬意叫休闲在苏州。”一座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城市,司法守护永不缺位。依托全国首家专业化劳动法庭优势,苏州法院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并重,去年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019件,2起案件入选全省法院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
巧解用工连环套,依法规制“假合作、真雇佣”等规避用工责任行为,助力快递小哥等新业态从业者“劳”有所依;妥善处理保护商业秘密与人才合理流动的关系,审结竞业限制案件51件、商业秘密案件44件,依法判决违反竞业限制义务、集体跳槽至同行企业的14名劳动者,支付违约金340万元;一起高管签下军令状后业绩未达标,被起诉要求卖房赔偿的典型案例入围2022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
强化民生保障,守护百姓“晴天”。全市法院去年依法审理教育、医疗、消费等民生案件27285件。有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妥善审理教育培训纠纷案件2114件。依法审理直播带货等网络消费纠纷案件,营造放心的网络购物环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依法制止开发商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判客”等不当营销行为,明晰个人信息收集利用边界。
让法治阳光照亮妇女儿童幸福生活,苏州中院“一封家书寄深情”判后延伸举措从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作为政法系统唯一获评“2022年全市老龄工作优秀案例”。不断增强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市法院去年审结婚姻家庭案件8471件,为2579名未成年人落实抚养费3.9亿元,积极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会同市妇联在两级法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已发出家庭教育令67份。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切的环节。为切实把胜诉权利变成“真金白银”,全市法院执行力度不断加码。2022年执结案件68338件,执行到位222亿元,同比分别上升0.3%和11.6%。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2.1亿元。
“执法办案是全市法院的第一要务,案件质效是执法办案的核心点与生命线。”苏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蔡绍刚明确,全市法院要牢固树立“把每一起案件办实办好”的工作理念,通过案件审判质量、质效的提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司法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彰显裁判力量、推动法治进步—— 执槌秉正,法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