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聊一聊东吴左都护诸葛瑾打过的败仗

“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聊一聊东吴左都护诸葛瑾打过的败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牌娱乐酱酱 访问量:756 更新时间:2024/2/14 5:56:42

曹操集团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就是夏侯惇。夏侯惇常常被网络上调侃为“种田将军”、“肉票将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却很是不理想,先后被吕布、高顺、刘备击败过,但是在曹操集团中的地位却非常高。所以有一句话形容他: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在东吴也有类似这样的一个人,就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世说新语》中评价诸葛亮是龙,诸葛瑾是虎,还有一个诸葛家的诸葛诞被评价为狗(非贬义)。

诸葛瑾能成为东吴的股肱,官至大将军、左都护,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证明诸葛瑾确实有一定的才能,不至于出现大的错误。但是总结一些史料来看,诸葛瑾可以说是“成事不足”。小编说的“成事不足”,指的是他办不成什么大事,没有足以彪炳史册的战绩。整体上来看,诸葛瑾的军事才能相较于周瑜、吕蒙、陆逊、朱然这些东吴名将来说是有所不足的,败仗也打了很多。下面小编就来分别介绍一下。

曹丕三路伐吴

孙权在袭取荆州之后,知道必然要接受刘备的报复。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只能向曹魏表示臣服。这种臣服自然不是真心实意的。曹丕向孙权索求质子,被孙权拒绝;在“夷陵之战”之后,西线的威胁被解除,孙权对曹丕的态度更加不逊。于是曹丕发动三路大军伐吴。其中两路大军在江淮战场,一路大军在江汉战场,进攻东吴长江防线的军事重镇江陵。

当时诸葛瑾的职位是公安都督,就在江陵以南,他肯定要有所作为,率军支援江陵,但是被曹魏将领夏侯尚击败,没办法给江陵更多的帮助。江陵成为一座孤城,在江陵都督朱然和五千可战之兵的坚守下坚持半年的时间,最后由于瘟疫横行、春水上涨,曹魏决定放弃江陵。在这个时候诸葛瑾才进攻江陵中州到江陵的浮桥,对曹魏军队造成一定的杀伤。总体而言,诸葛瑾在这次战役中表现得并不好。史料中的评价是“无应卒倚伏之术,兵久不解。”

孙权征江夏、襄阳

在东吴黄武五年、曹魏黄初七年(即公元226年), 曹丕病逝,曹睿成为曹魏的皇帝,就是魏明帝。在这种新旧政权交替的时间里,最容易发生动荡或者人心上的浮动,也是频繁动刀兵的时间。所以在同年七月,孙权也对曹魏发动进攻。诸葛瑾、张霸一路进攻襄阳;孙权、朱然、潘璋等人进攻江夏石阳;另外还有一路屯兵皖县,似乎对淮南地区有动作。

在这三个地区的战场中,曹休击败了皖县的东吴军队;文聘坚守石阳,最后趁孙权撤兵的时候打了一个追击战;在襄阳这边,东吴同样吃了败仗,司马懿率军击败诸葛瑾,斩杀了张霸以及一千多东吴士兵的首级。在这次北伐的战役中,诸葛瑾无疑是吃了败仗,面对司马懿的战绩同样不理想。

第四次“合肥之战”

在东吴嘉禾三年、曹魏青龙二年(即公元234)年,孙权再一次对曹魏进行北伐。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兵呢?因为当时诸葛亮也发动了第五次的北伐,将司马懿牵制在关中地区。于是孙权配合诸葛亮一同进攻曹魏。这一次孙权还是分兵三路(没办法东吴和曹魏接触的战线太长,一打仗就是多路进攻),陆逊、诸葛瑾从江夏进攻襄阳;孙权亲自进攻合肥新城;另外孙韶进攻青、徐地区。

虽然有蜀汉方面的配合协作,但是东吴这次北伐还是失败了,合肥新城久攻不下,曹睿御驾亲征,孙权、孙韶等人于是撤军。这个时候陆逊、诸葛瑾的军队还停留在江汉战场,也得到撤军的消息。军中一个叫做韩扁的人与孙权通消息,在回来的路上被曹魏军队截获。这个时候对陆逊和诸葛瑾来说比较危险,毕竟东吴主力已经撤退,他们成为曹魏的目标,而韩扁被抓也导致军中的一些情况泄露出去。

面对这种情况,诸葛瑾的表现很是惊恐,催促陆逊立刻撤军。陆逊的表现则游刃有余。他先是以一种从容不迫的表现安抚军心;然后假装攻打襄阳,让襄阳守军不敢随意进攻,随后安稳有序地撤退;在撤退的时候,陆逊还突然袭击新市、安陆、石阳等县城,获得一些战功(虽然受到了裴松之的批评)。二者对比起来,很明显陆逊的表现更有大将之风,诸葛瑾有失分寸。

“芍陂樊城之战”

曹睿去世,曹芳即位。上面小编也说了,这种情况最适合用兵,况且曹芳年龄幼小,国政都在曹爽、司马懿的操纵之下,主少国疑。当时零陵太守殷礼给孙权出了一个主意:联合蜀汉,让蜀汉进攻陇右;东吴这边全力进攻襄阳、寿春,以及徐州等地。这个计划非常激进,孙权没有采纳。不过在次年东吴赤乌四年、曹魏正始二年(即公元241年),孙权还是进行了北伐。

东吴说是四路大军北伐曹魏:全琮、全绪、全端、张休、顾承、秦晃等人进攻寿春;诸葛恪等人进攻六安;朱然、朱异、孙伦等人进攻樊城;诸葛瑾、步骘等人进攻柤中,其实还是两个战场——江汉和淮南。像朱然、朱异、诸葛瑾、步骘这些将领也可以归为一路。在这次“芍陂樊城之战”中,东吴又一次失败。其中江汉战场的损失比较大。司马懿率军进攻朱然等人,先是做出佯攻的态势逼退东吴军队,然后进行追击。根据《晋书·宣帝纪》中的记载,这次司马懿又获得喜闻乐见的“斩获万余人”的战绩。《晋书》当中的记载当有所夸张,但是《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中也有“大杀获”这样的记载,与《晋书》互为佐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懿斩获的东吴士兵应该是朱然的部队,因为作战的地点是在三州口。按《水经注》的记载,三州口当在襄阳东北方;而按《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诸葛瑾入侵的柤中是在襄阳的西南方一百五十里。按理来说司马懿的军队应该接触不到诸葛瑾。但是无论如何,这次北伐是失败了,诸葛瑾作为江汉战场的主要将领之一,也应当负有一定的责任。

小结

从上述的一些战例来看,诸葛瑾在军事上的能力确实是有所欠缺。然而诸葛瑾的权重却非常大。吕蒙去世后,诸葛瑾担任南郡太守、公安都督,与江陵都督朱然处于面对曹魏的前线之一;孙权改年黄武(还没称帝,不过基本上脱离了曹魏)的时候,诸葛瑾迁左将军;等到孙权正式称帝,开创东吴政权的时候,诸葛瑾担任大将军、左都护,与上大将军(高于大将军)、右都护陆逊成为孙权在军权上的左右手。“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不仅可以形容夏侯惇,也可以形容诸葛瑾。从诸葛瑾的仕宦生涯来看,搞好与领导的关系果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啊。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读史方舆纪要》、《水经注》、《中国历史地图》

标签: 诸葛瑾孙权东吴曹魏陆逊司马懿

更多文章

  • 东吴有五位“大将军”,第一位是诸葛瑾,最后一位是丁奉!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瑾,丁奉,大将军,诸葛恪,孙峻,东吴,孙权,三国,汉朝

    大将军,始于战国时期,通常是地位最高的武将官职。东汉时期,大将军的地位,甚至要在三公之上。到了三国时期,大将军不仅执掌天下兵马,甚至还能通过加封录尚书事的形式,从而处理朝廷事务。比如蜀汉历史上,蒋琬、费祎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都曾被刘禅册封为大将军。而就东吴来说,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五位大将军。一、诸葛瑾

  • 诸葛瑾看着儿子诸葛恪,一声叹息:这孩子的聪明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诸葛瑾,诸葛恪,孙权,诸葛亮,孙亮,诸葛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文臣武将,各显其能,那是一个战火弥漫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值得说道的年代。如果要在这个年代找出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人,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一定是榜上有名,但如果说要罗列出几个三国末期的能人,想必不少人会两眼一黑,想不出几个人来。这倒也不足为奇,毕竟很多人看《三国演义》也好,《三

  • 东吴有六位“左将军”:除了诸葛瑾,另外五位分别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瑾,东吴,孙权,孙休,孙皓,诸葛亮,诸葛恪,左将军,三国,汉朝

    左将军,古代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左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左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武将甚至诸侯就曾被封为左将军,比如大家熟悉的马超、刘备、吕

  • 关羽被擒后,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就在江东,他为何不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关羽,诸葛亮,诸葛瑾,孙权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江陵西北几十公里处的夹石被马忠擒拿,《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孙权征关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孙权使诱之,关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潘璋司马马忠获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其中,书中明确记载,孙权当时正在

  • 为什么诸葛瑾屡战屡败,官却越做越大?这才是孙权离不开他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孙权,陆逊,吕蒙,刘备,东吴,汉朝,三国,诸葛瑾,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手下

    南阳三葛,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三国时的诸葛三杰,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其中“卧龙”诸葛亮名副其实,“哮天犬”诸葛诞也算差强人意,唯独中间这个“猛虎”诸葛瑾却很另类。历史上能被称作“虎”的人物,一般都是猛将或者心机毒辣,比如江东猛虎孙坚、冢虎司马懿。但这位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除了官越做

  • 夏侯惇的战绩已经够惨了,其实还有一人可与其相比,他就是诸葛瑾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夏侯惇,诸葛瑾,孙权,刘备,诸葛亮,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动乱,妻离子散对世人来说如同常事。而诸葛家也是这个情况,曹操屠戮徐州的时候,诸葛家被迫南逃,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在他的兄弟中,有一人在战乱的时候与其分离,他就是诸葛瑾,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是三国时期的吴国重臣,官至大将军。在演义中关于诸葛瑾的故事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兄弟,为何分别效力于吴、蜀、魏?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诸葛恪,孙权

    生逢乱世,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虽然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可是又有几人知晓,那些能够在乱世之中成为英雄的人,在背地里承受了多少压力与不为人知的痛苦,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的成功会是随随便便的。诸葛亮家族看似十分显赫,可就是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也曾经历过从一无所有到逐渐辉煌,再从辉煌之中跌入

  •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不会打仗,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大将军,东吴,刘备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可谓当时的一流将领,比如在曹魏,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曾担任过大将军一职。在蜀汉,姜维曾任大将军一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东吴,诸葛亮的兄长,也即诸葛瑾,曾被孙权封为大将军。不过,诸葛瑾

  • 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诸葛亮是龙,诸葛瑾是虎,最后一个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刘备,蜀汉,司马昭,诸葛家,三国,天文学家,汉朝

    三国时期出了许多著名的谋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卧龙先生诸葛亮了。特别是随着《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名著的流行,“智绝”诸葛亮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三国故事中的很多奇谋妙计都与他有关,例如著名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虽然在历史上,这几个典故其实跟诸葛亮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却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事,为何却步步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刘备,曹操,蜀汉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人才辈出,但名气最大的人物之一,当属诸葛亮,这位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谋士。他一生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创立蜀汉基业,抵抗强势的吴魏两国,足智多谋,智多近妖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但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三国演义》却毫无存在迹象,只有寥寥几笔记载,存在感微弱。诸葛瑾纵观史书记载,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