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有六位“左将军”:除了诸葛瑾,另外五位分别是谁呢?

东吴有六位“左将军”:除了诸葛瑾,另外五位分别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2306 更新时间:2024/4/24 9:51:43

左将军,古代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左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左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武将甚至诸侯就曾被封为左将军,比如大家熟悉的马超、刘备、吕布、张郃、于禁等人,就曾被封为左将军。而就三国之中的东吴,据完全统计,至少有六位左将军。那么,问题来了,东吴的这六位左将军,分别是谁呢?

一、诸葛瑾

首先,诸葛瑾(174-241年),字子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诸葛亮的兄长,太傅诸葛恪的父亲。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江东的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在此基础上,诸葛瑾为孙权效力,从而和他的弟弟诸葛亮各为其主。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受封吴王,封诸葛瑾左将军,假节,封宛陵侯。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瑾可以说是东吴第一位左将军。对于孙权来说,在受封吴王之前,无法给麾下将士册封较高的官职,比如吕蒙、周瑜、鲁肃等人,往往最终就是一个偏将军或者杂号将军。现在成为吴王后,孙权能够为诸葛瑾等人册封更高的官职。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册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在左将军的基础上,诸葛瑾最终成为东吴的大将军。虽然诸葛瑾的指挥才能比较一般,不过,诸葛瑾深受孙权的信任,又因为诸葛亮的关系,可以巩固蜀吴之间的联盟,从而获得了大将军这一官职。赤乌四年(241年),大将军诸葛瑾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二、丁奉

丁奉(188年-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省霍邱县)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名将、权臣。丁奉年少时以骁勇善战先后成为甘宁、陆逊、潘璋麾下一员虎将,官至偏将军。在太元二年(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魏军前屯,加封灭寇将军。太平二年(257年),因为作战有功,丁奉被晋升为左将军。当然,作为东吴历史上资历深厚的老将,丁奉的成就没有止步于此。

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丁奉扶立孙权的长孙、乌程侯孙皓为帝。丁奉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对此,在笔者看来,伴随着丁奉、陆抗等名将的去世,东吴后期也是人才凋零,从而无法抵挡西晋大军,只能接受灭亡的结局。

三、留赞

留赞(183年~255年),字正明,会稽长山人(今浙江省金华市)人,曾任左护军,有两个儿子:留略、留平。对于留赞来说,东汉末年曾参与平定黄巾起义,后被东吴大将凌统所引用,任屯骑校尉。诸葛恪率众战于东兴,留赞为前部,大败魏师,以功升左将军。吴五凤二年(公元255年)留赞任左护军,随孙峻征淮南,因病撤军,被魏将蒋班围困于道,力战而死,时年七十三岁。

四、华融

华融,字德蕤,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东汉末年,因为中原地区的战乱,华融来到了江东,为孙权效力。在东吴期间,华融这位将领累官左将军、录尚书事。不过,在《三国志》等史料中,关于华融这位将领的记载实在少之又少,所以这个人的结局等情况,自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了。

五、朱据

朱据(194年-250年),字子范,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迁都建业,征召朱据至京将公主孙鲁育嫁给他(因此孙鲁育被称为“朱公主”或“朱主”),任命朱据为左将军,封爵云阳侯。

朱据为人谦虚,多交士人,轻视财货,乐于施舍,俸禄赏赐虽说丰厚但常不够用。赤乌九年(246年),朱据升任骠骑将军。赤乌十二年(249年),朱据接替已故的步骘继任丞相一职。在三国时期,丞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但是,朱据在丞相这一官职上,并没有停留太长的时间,甚至因此丢掉了性命。赤乌十三年(250年),因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二宫构争,他拥护太子孙和,被贬为新都郡丞,还未上任就遭中书令孙弘伪造诏书赐死,时年五十七岁。

六、张布

张布(?—264年),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孙休元年(258年),张布由长水校尉晋升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不久之后,张布又被晋升为左将军。在此之后,张布帮助孙休这位皇帝除掉了孙綝这位权臣。等到孙休去世后,张布和丞相濮阳兴迎立孙皓,也即帮助孙皓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不过,等到孙皓继位之后,张布就后悔了,因为孙皓粗暴骄盈。在此背景下,张布在公元264年被孙皓除掉。对此,笔者看来,孙皓对于东吴大臣、宗室的杀戮,无疑加快了东吴的灭亡进程。总的来说,对于东吴历史上的六位左将军,除了诸葛瑾、丁奉之外,其他四位经常被人们所忽略,也即没有什么较高的知名度。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更多文章

  • 关羽被擒后,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就在江东,他为何不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关羽,诸葛亮,诸葛瑾,孙权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江陵西北几十公里处的夹石被马忠擒拿,《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孙权征关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孙权使诱之,关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潘璋司马马忠获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其中,书中明确记载,孙权当时正在

  • 为什么诸葛瑾屡战屡败,官却越做越大?这才是孙权离不开他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孙权,陆逊,吕蒙,刘备,东吴,汉朝,三国,诸葛瑾,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手下

    南阳三葛,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三国时的诸葛三杰,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其中“卧龙”诸葛亮名副其实,“哮天犬”诸葛诞也算差强人意,唯独中间这个“猛虎”诸葛瑾却很另类。历史上能被称作“虎”的人物,一般都是猛将或者心机毒辣,比如江东猛虎孙坚、冢虎司马懿。但这位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除了官越做

  • 夏侯惇的战绩已经够惨了,其实还有一人可与其相比,他就是诸葛瑾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夏侯惇,诸葛瑾,孙权,刘备,诸葛亮,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动乱,妻离子散对世人来说如同常事。而诸葛家也是这个情况,曹操屠戮徐州的时候,诸葛家被迫南逃,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在他的兄弟中,有一人在战乱的时候与其分离,他就是诸葛瑾,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是三国时期的吴国重臣,官至大将军。在演义中关于诸葛瑾的故事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兄弟,为何分别效力于吴、蜀、魏?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诸葛恪,孙权

    生逢乱世,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虽然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可是又有几人知晓,那些能够在乱世之中成为英雄的人,在背地里承受了多少压力与不为人知的痛苦,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的成功会是随随便便的。诸葛亮家族看似十分显赫,可就是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也曾经历过从一无所有到逐渐辉煌,再从辉煌之中跌入

  •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不会打仗,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大将军,东吴,刘备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可谓当时的一流将领,比如在曹魏,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曾担任过大将军一职。在蜀汉,姜维曾任大将军一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东吴,诸葛亮的兄长,也即诸葛瑾,曾被孙权封为大将军。不过,诸葛瑾

  • 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诸葛亮是龙,诸葛瑾是虎,最后一个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刘备,蜀汉,司马昭,诸葛家,三国,天文学家,汉朝

    三国时期出了许多著名的谋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卧龙先生诸葛亮了。特别是随着《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名著的流行,“智绝”诸葛亮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三国故事中的很多奇谋妙计都与他有关,例如著名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虽然在历史上,这几个典故其实跟诸葛亮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却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事,为何却步步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刘备,曹操,蜀汉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人才辈出,但名气最大的人物之一,当属诸葛亮,这位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谋士。他一生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创立蜀汉基业,抵抗强势的吴魏两国,足智多谋,智多近妖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但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三国演义》却毫无存在迹象,只有寥寥几笔记载,存在感微弱。诸葛瑾纵观史书记载,诸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魏蜀吴,汉朝,三国

    三国时期,天下纷乱,为了使得自己的家族能够延续下去,许多大家族都采用了四处投注的策略,尽量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笼子里,这里面的诸葛家族,其实就是一个典型!诸葛亮投身蜀汉,诸葛瑾投身东吴,诸葛诞投身曹魏,这样的话,不论是哪方势力最终一统天下,诸葛家族都能够延续下去。不得不说,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三国?谁结局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被后人称为龙虎狗三兄弟,其中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而诸葛诞是堂兄弟。诸葛亮三兄弟是琅琊人,即现在山东临沂人,所以诸葛亮是说山东话的,不是四川话,让操着一口浓郁山东话的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舌战群儒,而群儒们说的又是吴侬软语,想想这画面真有几分喜感。估计群儒们听得懂诸葛亮说得是啥

  • 诸葛瑾打仗败多胜少,却当上了大将军,他为何深受孙权的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1949标签:诸葛瑾,孙权,大将军,陆逊,吕蒙,孙策

    一般来讲,大将军是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将职务名称,通常情况下是最高军事统帅,拥有统兵之权。历朝历代,当上大将军的武将代表有韩信、卫青、姜维等人,这些人都有一个相似点——会打仗。大将军是武将的重要职位,一般皇帝会给那些能征善战,对自己忠心的高级将领。然而,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让诸葛瑾当了大将军,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