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瑾看着儿子诸葛恪,一声叹息:这孩子的聪明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诸葛瑾看着儿子诸葛恪,一声叹息:这孩子的聪明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看点啥 访问量:788 更新时间:2024/2/14 5:56:38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文臣武将,各显其能,那是一个战火弥漫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值得说道的年代。

如果要在这个年代找出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人,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一定是榜上有名,但如果说要罗列出几个三国末期的能人,想必不少人会两眼一黑,想不出几个人来。

这倒也不足为奇,毕竟很多人看《三国演义》也好,《三国志》也罢,都是看了前半部分之后,便再也提不起看后半部分的欲望了。

说到诸葛亮,这人的身上倒有很多话题,围绕着该如何评价诸葛亮,还出现了两极分化,产生了亮粉和亮黑。

至于说,该粉还是该黑,这并没有固定的答案,站在公正的角度上来看,诸葛亮不是神,只是人,是个有欲望的人,至于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是算了吧……

不过诸葛亮的家族中确实出了不少能人,比如说为东吴效力的诸葛瑾,再比如说为曹魏效力的诸葛诞,他们都在所属的阵营中发挥了独有的光和热。

至于说为何他们不进去同一个阵营效力,我只想说,聪明人都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他们想的是分别效忠不同的阵营,无论最后哪方能取得天下,都能保证家族长盛不衰。

只可惜他们没有想到三国乱世会是一场拉锯战,兴旺家族的重任自然只能落在他们的下一辈,好在他们的儿子还都挺聪明。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少有才名,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聪明伶俐。

抛开诸葛瞻暂且不讲,诸葛瑾面对诸葛恪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甚至发出叹息,断言:诸葛恪这孩子的聪明,最终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诸葛瑾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他的话,最终有无应验,我们一起来看。

善于拍马屁的诸葛恪

建安五年,诸葛瑾为躲避中原战乱,便南下的江东,受到了孙权的赏识,自然也成为了东吴的重臣,在吕蒙病逝之后,诸葛瑾出任南郡太守,孙权称帝后,又被封为大将军,权倾一世。

有这样的一个爹,作为儿子的诸葛恪,自然拥有第一手资源的优质成长包。

或许由于小时候的伙食不错,诸葛恪虽然没有长到身长八尺,也长到了七尺六寸,这样的身高和家世,在当时也是典型的黄金男。

诸葛恪不仅外表长得好,脑袋瓜也十分聪颖,虽然体重有些肥胖,但这丝毫不影响他靠着老爹的营养里谋个好差事。

在他成年后,便当上了骑都尉,可谓是意气风发。

有那么一次,孙权看着这个后辈,便想着考考他,于是张口就问:

你爹诸葛瑾和你叔诸葛亮相比,谁更优秀?

诸葛恪倒也不犹豫,直接说:

这还用说,当然是我爹更优秀。

孙权就让他说说原因,诸葛恪便回答说:

因为我爹知道应该服侍谁,但是我叔却不知道,当然我父亲更加优秀了。

还有那么一次,蜀国的使者来访,孙权趁机说,回去告诉你们家丞相,他的侄子诸葛恪很喜欢马,让他送来一匹好马来。

诸葛恪听闻之后,立即去向孙权道谢,孙权就奇怪,问他,这马还没有要回来,你道谢是不是太早了些?

诸葛恪却说:

蜀国就好比主公在外面的马厩,如今有了您的旨意,这好马一定能送到,我怎么能不感谢呢?

还别说,这些层出不穷的马屁当真是拍到了孙权的心窝子里。

不被父亲信任的诸葛恪

在孙权的大力提拔下,诸葛恪的仕途自然也是顺风顺水,但是他一直不满足于只做个文官,千方百计想当个将军,所以他多次向孙权表示希望自己领兵。

当时丹阳山上的山越人一直不服从东吴的管辖,仗着山势险峻,民风彪悍,一时间,东吴也没法把他怎么样。

诸葛恪觉得这都不是问题,只要让他出马,别说丹阳山,连丹顶鹤都能给整下来,于是就以此为由,继续向孙权发出带兵的请求。

当时诸葛瑾还是东吴的大将军,在他看来,打丹阳山其实没有必要,一来劳民伤财,二来即便拿下也是鸡肋,所以便劝说孙权不去打这地方。

孙权倒也很有意思,因为他这次没有听诸葛瑾的,反而真提拔诸葛恪为将军,给了他骑兵三百人,让他去当丹阳太守去了。

诸葛瑾见到孙权如此,看着儿子意气风发远去的背影,不禁叹息道:

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意思是诸葛恪大兴不了我们家族,将来还会为家族带来灾祸。

如果听到父亲对自己的评价,想必诸葛恪能气得骂爹,只不过此时的他正不可一世,大张旗鼓去了丹阳,根本听不到父亲的叹息。

被夷灭三族的诸葛恪

到了丹阳之后,诸葛恪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并没有强攻山越人,采取了武力围困和招抚的方针政策,等到新谷下来的时候,他却命令士兵去田地里抢收。

这样一来,山越人就很忧伤,因为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内心依然慌慌,时间一转过了三年,山越人新谷收不到,旧谷又吃完了,不得已便投降了诸葛恪。

随着山越人的投降,孙权对诸葛恪自然又高看了一等,还将他封为了都乡侯,等到孙权快要去世的时候,太子孙亮年纪还小,他虽然并不满意诸葛恪的刚愎自用,但最终还是把太子托付给了他。

孙亮当了皇帝之后,诸葛恪成为了军政一把抓的权臣,但他还是觉得打仗有意思,于是便对外连年发动战争,甚至不顾众人反对,发兵20万攻打魏国,结果一败涂地。

这次失败让诸葛恪十分忧郁,朝中反对他的声音也开始多了起来,诸葛恪非但没有醒悟,反而更加暴躁,把反对自己的官员几乎都给罢免了。

诸葛恪此举无疑也令孙亮十分忌惮,想要除掉他的心理自然日渐浓郁,最后在孙亮的授意下,孙峻摆下了鸿门宴,结果诸葛恪身首异处。

听说诸葛恪被杀,他的儿子们自知大事不妙,便望风而逃,结果没能跑掉,尽皆被杀,孙亮觉得还不够过瘾,将诸葛恪的三族尽皆屠戮,连他的外甥们都没有放过。

一切皆如他的父亲诸葛瑾判断的那样,诸葛恪果真给他们家族带来了灾难。

其实,诸葛恪的才能并不太高,德行更令人担忧,他能身居高位,是沾了父亲的光和靠溜须拍马,刚愎自用的他,自然不是能臣,只是有些小聪明罢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等。

(图网,侵删)

更多文章

  • 东吴有六位“左将军”:除了诸葛瑾,另外五位分别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瑾,东吴,孙权,孙休,孙皓,诸葛亮,诸葛恪,左将军,三国,汉朝

    左将军,古代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左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左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武将甚至诸侯就曾被封为左将军,比如大家熟悉的马超、刘备、吕

  • 关羽被擒后,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就在江东,他为何不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关羽,诸葛亮,诸葛瑾,孙权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江陵西北几十公里处的夹石被马忠擒拿,《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孙权征关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孙权使诱之,关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潘璋司马马忠获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其中,书中明确记载,孙权当时正在

  • 为什么诸葛瑾屡战屡败,官却越做越大?这才是孙权离不开他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孙权,陆逊,吕蒙,刘备,东吴,汉朝,三国,诸葛瑾,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手下

    南阳三葛,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三国时的诸葛三杰,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其中“卧龙”诸葛亮名副其实,“哮天犬”诸葛诞也算差强人意,唯独中间这个“猛虎”诸葛瑾却很另类。历史上能被称作“虎”的人物,一般都是猛将或者心机毒辣,比如江东猛虎孙坚、冢虎司马懿。但这位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除了官越做

  • 夏侯惇的战绩已经够惨了,其实还有一人可与其相比,他就是诸葛瑾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夏侯惇,诸葛瑾,孙权,刘备,诸葛亮,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动乱,妻离子散对世人来说如同常事。而诸葛家也是这个情况,曹操屠戮徐州的时候,诸葛家被迫南逃,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在他的兄弟中,有一人在战乱的时候与其分离,他就是诸葛瑾,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是三国时期的吴国重臣,官至大将军。在演义中关于诸葛瑾的故事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兄弟,为何分别效力于吴、蜀、魏?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诸葛恪,孙权

    生逢乱世,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虽然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可是又有几人知晓,那些能够在乱世之中成为英雄的人,在背地里承受了多少压力与不为人知的痛苦,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的成功会是随随便便的。诸葛亮家族看似十分显赫,可就是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也曾经历过从一无所有到逐渐辉煌,再从辉煌之中跌入

  •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不会打仗,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大将军,东吴,刘备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可谓当时的一流将领,比如在曹魏,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曾担任过大将军一职。在蜀汉,姜维曾任大将军一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东吴,诸葛亮的兄长,也即诸葛瑾,曾被孙权封为大将军。不过,诸葛瑾

  • 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诸葛亮是龙,诸葛瑾是虎,最后一个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刘备,蜀汉,司马昭,诸葛家,三国,天文学家,汉朝

    三国时期出了许多著名的谋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卧龙先生诸葛亮了。特别是随着《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名著的流行,“智绝”诸葛亮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三国故事中的很多奇谋妙计都与他有关,例如著名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虽然在历史上,这几个典故其实跟诸葛亮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却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事,为何却步步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刘备,曹操,蜀汉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人才辈出,但名气最大的人物之一,当属诸葛亮,这位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谋士。他一生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创立蜀汉基业,抵抗强势的吴魏两国,足智多谋,智多近妖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但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三国演义》却毫无存在迹象,只有寥寥几笔记载,存在感微弱。诸葛瑾纵观史书记载,诸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魏蜀吴,汉朝,三国

    三国时期,天下纷乱,为了使得自己的家族能够延续下去,许多大家族都采用了四处投注的策略,尽量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笼子里,这里面的诸葛家族,其实就是一个典型!诸葛亮投身蜀汉,诸葛瑾投身东吴,诸葛诞投身曹魏,这样的话,不论是哪方势力最终一统天下,诸葛家族都能够延续下去。不得不说,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三国?谁结局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被后人称为龙虎狗三兄弟,其中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而诸葛诞是堂兄弟。诸葛亮三兄弟是琅琊人,即现在山东临沂人,所以诸葛亮是说山东话的,不是四川话,让操着一口浓郁山东话的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舌战群儒,而群儒们说的又是吴侬软语,想想这画面真有几分喜感。估计群儒们听得懂诸葛亮说得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