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被擒后,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就在江东,他为何不救关羽

关羽被擒后,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就在江东,他为何不救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852 更新时间:2024/2/14 6:40:54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江陵西北几十公里处的夹石被马忠擒拿,《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孙权征关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孙权使诱之,关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潘璋司马马忠获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

其中,书中明确记载,孙权当时正在柴桑,并且没有证据证明,当马忠擒拿关羽之后立刻将其送走。同时,《吕蒙传》、《陆逊传》等传记都没有证据证明关羽已经阵亡。在《关羽传》中记载说,关羽被擒之后,孙权就是不是要除掉他曾经犹豫不决。

同时,各种支持或者反对意见也让孙权非常纠结。后来,以东吴四大家族为首的张家士族代表人物之一的张昭认为,关羽在荆州之际,辱骂孙权及江东文物甚多,一旦放虎归山,将来必为后患,应该除之以绝后患。但记载中也并没有关于孙权最终对关羽的处置结果。

笔者认为,关羽这样举足轻重的人物,几乎不太可能更没有必要在被擒拿之后立刻送走。当时关羽已经没有军队,身边只有十几个骑兵,也不可能对马忠的部队造成太大冲击,因此在战斗中阵亡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比较合理的推测可能是:关羽被马忠擒拿之后,押解回荆州某地,可能是江陵或者柴桑,因为当时孙权已经抵达江陵。随后被关押起来,等候孙权等人发落。

然而,颇为令人奇怪的是,当时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正在江东做官,他却没有对关羽出手相救。《三国志·诸葛瑾传》中记载,诸葛瑾后来从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住公安。

从讨关羽,已经足以证明他在这次讨伐关羽行动中的重要地位。诸葛瑾是诸葛亮之兄长,与诸葛亮在建安二十四年之前,也曾谋面,虽然两人因为身居显位,绝不可能谈论什么大事,但相比于江东其他才俊豪杰来说,诸葛瑾对荆州各种事物还是有很大的发言权。况且,诸葛瑾出仕之前,长年在襄阳隆中居住,由于襄阳各路士族豪杰多有往来,早已对荆襄事务十分了解。

其次,作为讨伐关羽的大都督,吕蒙将南郡太守之职位让与诸葛瑾。南郡是荆州重地之一,地位甚至超过襄阳和江陵,孙权让诸葛瑾领南郡太守,几乎等于将荆州大小事务悉数交给他处理。第三,孙权命令诸葛瑾住公安,又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任命,公安原先作为士仁的驻地,主要囤积荆州的钱粮和一部分兵马,虽然不是荆州治所,但实际地位非常重要。

以上种种记载证明,孙权讨伐关羽之际,诸葛瑾始终追随左右,而且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可这样一个角色,却没有助关羽一臂之力。

在《裴松之注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关羽扬兵沔、汉,虽匡主定霸,功未可必,要为威声远震,有其经略。备、羽相与,有若四体,股肱横亏,愤痛已深。

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刘备与关羽之交情,绝对不是如诸葛瑾在刘备伐吴之际所说的陛下(指刘备)与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这种错误论断。再考虑到诸葛亮对刘备的巨大影响力,就更加无法解释诸葛瑾在关键时刻的见死不救了。

有人也许会说,诸葛瑾之所以见死不救,是因为关羽曾经当面侮辱过他。建安二十四年,诸葛瑾为结交关羽,亲自作为使臣前往江陵会见关羽,希望将关羽之女迎娶给孙权之子,却被关羽反唇相讥道虎女焉嫁犬子。然而,这种侮辱最多会给孙权个人带去一些不快,绝对不会影响他在吴国的国家层面的任何决策。道理十分简单,他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吴国,他不可能以自己的好恶善恶判断,去做有损于吴国利益之事。

那么,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明显了:作为江东士大夫的一员,诸葛瑾虽然是诸葛亮的兄长,但是在对待关羽的态度上,他也不可能如孙权那样,以个人好恶去抉择。诸葛瑾与关羽本人,似乎基本没有多少交情,但是由于诸葛亮的缘故,他必然不会把关羽当作外人,否则无法向诸葛亮交代。

然而,作为江东一员,在私底下,他能如此,在面对江东的公共利益之时,他必然不能如此。反之,他就要受到来自江东各个势力集团的猛烈攻击。而诸葛瑾在江东虽然地位很高,但其实没有很厚的背景,江东许多大族虽然名气不大,然而要想对付一个诸葛瑾,还是并不困难的。

甚至上面说过,孙权,作为江东之主,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凭借自己的好恶行事。如果他的行动并不符合江东大族的利益,也一样会受到巨大阻碍,毕竟江东孙家的背后还有很多利益集团支撑着。

因此在分析历史人物之时,大家很容易根据个人好恶来判断历史人物的各种抉择,熟不知越是能成为历史人物,就绝不可能仅仅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他们总归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比如曹操,当他东征徐州之际,曾经屠彭城,当他击败袁绍之时,曾经除掉了将近七万袁绍大军。这两件事是为后人所诟病的。

然而根据我们上文的分析,显而易见,曹操本人的意志根本不能左右这两件事。击败袁绍之时,即便曹操本人不想那么做,可是军队根本没有粮食,如何可能再多养活七万之众,而这七万人如果就这么放在那里,很快就会成为灾难和反对自己的力量。因此曹操这么做,是当时不得已而为之,并非他喜欢这么做,故意这么做。当年诸葛亮之所以不救关羽,也在于此。通过本文分析,希望大家能够用更深刻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标签: 关羽诸葛亮诸葛瑾孙权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诸葛瑾屡战屡败,官却越做越大?这才是孙权离不开他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孙权,陆逊,吕蒙,刘备,东吴,汉朝,三国,诸葛瑾,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手下

    南阳三葛,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三国时的诸葛三杰,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其中“卧龙”诸葛亮名副其实,“哮天犬”诸葛诞也算差强人意,唯独中间这个“猛虎”诸葛瑾却很另类。历史上能被称作“虎”的人物,一般都是猛将或者心机毒辣,比如江东猛虎孙坚、冢虎司马懿。但这位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除了官越做

  • 夏侯惇的战绩已经够惨了,其实还有一人可与其相比,他就是诸葛瑾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夏侯惇,诸葛瑾,孙权,刘备,诸葛亮,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动乱,妻离子散对世人来说如同常事。而诸葛家也是这个情况,曹操屠戮徐州的时候,诸葛家被迫南逃,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在他的兄弟中,有一人在战乱的时候与其分离,他就是诸葛瑾,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是三国时期的吴国重臣,官至大将军。在演义中关于诸葛瑾的故事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兄弟,为何分别效力于吴、蜀、魏?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诸葛恪,孙权

    生逢乱世,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虽然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可是又有几人知晓,那些能够在乱世之中成为英雄的人,在背地里承受了多少压力与不为人知的痛苦,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的成功会是随随便便的。诸葛亮家族看似十分显赫,可就是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也曾经历过从一无所有到逐渐辉煌,再从辉煌之中跌入

  •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不会打仗,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大将军,东吴,刘备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可谓当时的一流将领,比如在曹魏,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曾担任过大将军一职。在蜀汉,姜维曾任大将军一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东吴,诸葛亮的兄长,也即诸葛瑾,曾被孙权封为大将军。不过,诸葛瑾

  • 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诸葛亮是龙,诸葛瑾是虎,最后一个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刘备,蜀汉,司马昭,诸葛家,三国,天文学家,汉朝

    三国时期出了许多著名的谋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卧龙先生诸葛亮了。特别是随着《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名著的流行,“智绝”诸葛亮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三国故事中的很多奇谋妙计都与他有关,例如著名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虽然在历史上,这几个典故其实跟诸葛亮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却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事,为何却步步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刘备,曹操,蜀汉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人才辈出,但名气最大的人物之一,当属诸葛亮,这位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谋士。他一生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创立蜀汉基业,抵抗强势的吴魏两国,足智多谋,智多近妖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但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三国演义》却毫无存在迹象,只有寥寥几笔记载,存在感微弱。诸葛瑾纵观史书记载,诸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魏蜀吴,汉朝,三国

    三国时期,天下纷乱,为了使得自己的家族能够延续下去,许多大家族都采用了四处投注的策略,尽量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笼子里,这里面的诸葛家族,其实就是一个典型!诸葛亮投身蜀汉,诸葛瑾投身东吴,诸葛诞投身曹魏,这样的话,不论是哪方势力最终一统天下,诸葛家族都能够延续下去。不得不说,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三国?谁结局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被后人称为龙虎狗三兄弟,其中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而诸葛诞是堂兄弟。诸葛亮三兄弟是琅琊人,即现在山东临沂人,所以诸葛亮是说山东话的,不是四川话,让操着一口浓郁山东话的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舌战群儒,而群儒们说的又是吴侬软语,想想这画面真有几分喜感。估计群儒们听得懂诸葛亮说得是啥

  • 诸葛瑾打仗败多胜少,却当上了大将军,他为何深受孙权的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1949标签:诸葛瑾,孙权,大将军,陆逊,吕蒙,孙策

    一般来讲,大将军是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将职务名称,通常情况下是最高军事统帅,拥有统兵之权。历朝历代,当上大将军的武将代表有韩信、卫青、姜维等人,这些人都有一个相似点——会打仗。大将军是武将的重要职位,一般皇帝会给那些能征善战,对自己忠心的高级将领。然而,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让诸葛瑾当了大将军,这就

  •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因何被史家称作“龙虎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刘备,刘表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徐州琅琊国阳都县(今山东沂南)。诸葛是复姓。据文献记载,诸葛氏的先祖本姓葛。早在渺远的夏朝时,诸侯中就有一位葛伯,其子孙以封国为氏。到殷商时,诸侯中亦有葛伯,后来汤武革命时被征服,失去了封国。春秋时,葛国失而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