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选择废掉皇帝曹芳,原因是什么呢?

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选择废掉皇帝曹芳,原因是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2536 更新时间:2023/12/7 1:34:08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傀儡皇帝,就是空有皇帝之名,没有作为皇帝的大权。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傀儡皇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汉献帝刘协。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刘协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汉献帝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结果没有成功。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丞相曹操去世后,十月乙卯(220年11月25日),在魏王曹丕逼迫下,刘协退位禅让,降为山阳郡公。在汉献帝刘协退位后,曹丕正式建立了曹魏。

不过,让曹丕没有想到的是,曹魏后面的皇帝,也会步汉献帝刘协的后尘,被权臣所挟持。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曹芳来说,就先后被曹爽、司马懿、司马师等权臣挟持。更为关键的是,和汉献帝刘协一样,曹芳最终也失去了皇帝之位。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选择废掉皇帝曹芳,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任城威王曹彰之孙,任城王曹楷之子,魏明帝曹叡养子,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1月22日-254年10月17日)。太和六年(232年),曹芳生于任城王宫,青龙三年(235年),封为齐王,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后,曹芳即位,成为曹魏第三位皇帝。不过,到了公元254年,司马师选择废掉皇帝曹芳,改立曹髦为皇帝。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司马师废掉皇帝曹芳,不是为了自己登基称帝,而是改立了另外一位曹氏皇帝。而这,自然让一些人认为是多此一举。因为曹芳本来就是傀儡皇帝,废黜他实在没有什么必要。不过,对于司马师来说,却有必须要废黜这位皇帝的理由。一方面,和汉献帝刘协一样,曹芳也是不甘心一直当一个傀儡皇帝的。特别是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芳想要从司马懿家族中收回大权。

《三国志·卷四·魏书四·三少帝纪第四》中记载:“庚戌,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等谋废易大臣,以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事觉,诸所连及者皆伏诛。”

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把持朝政。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图谋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事情败露,参与这一次谋划的大臣被司马师灭族。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的谋划,曹芳这位皇帝是心知肚明的,甚至可以说是在背后推波助澜的。

因此,从司马师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曹芳和自己已经势不两立了。如果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的计划成功,那么曹芳一定会除掉司马师等人,从而夺回曹魏大权。在曹芳已经出手之后,司马师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当然,和曹操一样,司马师也不敢轻易弑君。在司马师之后,司马昭因为弑杀曹髦,无疑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乃至于无法篡位自立。于是,废黜曹芳这位皇帝,成为比较合适的选择。

《晋书·景帝纪》中记载:三月,乃讽天子废皇后张氏,因下诏曰:“奸臣李丰等靖谮庸回,阴构凶慝。大将军纠虔天刑,致之诛辟。周勃之克吕氏,霍光之擒上官,曷以过之。其增邑九千户,并前四万。”帝让不受。天子以玄、缉之诛,深不自安。而帝亦虑难作,潜谋废立,乃密讽魏永宁太后。

在除掉夏侯玄等忠于曹芳的力量后,司马师逼曹芳废黜张皇后,改立王皇后。曹芳因参与了李丰等人的图谋而不安,司马师则担心后患,秘密图谋废黜曹芳。对于司马师来说,废黜曹芳这位皇帝,自然也是为了自保。

虽然曹芳已经成为傀儡皇帝了,但是,曹魏上下依然有忠于曹氏的势力,曹芳作为天子,一旦和这些势力里应外合,无疑会威胁到司马师等人的性命。所以,司马师没有妇人之仁,而是当机立断,谋划废掉皇帝曹芳。嘉平六年(254年)九月,司马师联合公卿中朝大臣上奏郭太后,请依霍光故事废曹芳的帝位,得到许可。失去天子之位后,曹芳搬出洛阳,在河内郡重门营建齐王宫。此外,司马师、郭太后等人商议,决定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最后,另一方面,司马师废黜傀儡皇帝曹芳,也是在借题发挥,试图让曹魏内部的曹氏势力主动暴露出来。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成功掌握了曹魏大权。不过,曹魏内部势力错综复杂,司马懿主要是控制朝廷中枢,还没有完全执掌曹魏的各个重镇。因此,不管是司马懿,还是司马师、司马昭,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完成曹魏武将的替换,也即让忠于司马氏的武将执掌各地的兵权。当然,想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最好是对方先起兵造反,然后自己率军讨伐,这样就更加名正言顺了。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废掉皇帝曹芳后,魏国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毌丘俭起兵寿春(今安徽寿县),矫称受太后诏书讨司马师,率军渡淮,进至项县(今河南沈丘)。司马师率军10万征讨,大破淮南军。毌丘俭被杀,文钦逃入孙吴。

由此,正是因为司马师废黜皇帝,给了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毌丘俭等人起兵的借口。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在帮助司马师快速清除忠于曹氏皇帝的势力,从而在曹魏各个重镇安插自己的势力。并且,除了试探曹魏内部的曹氏势力,司马师废掉皇帝曹芳,也是在彰显司马懿家族的实力,在曹魏朝廷立威,从而震慑一些举棋不定的中立势力。此外,对于曹芳来说,虽然失去了皇帝的宝座,不过,和高贵乡公曹髦比起来,曹芳毕竟获得了善终的结局。泰始十年(274年),也即西晋时期,曹芳去世,终年四十三岁,谥号厉公。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积攒家业,却留下二个继承人,司马昭和司马师为何没有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司马炎,曹芳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编者将原因归结为以下这几点。一、外部大环境不允许司马昭对兄长有异心。二、在司马家族内部,司马师处理事务的能力更为出众,而且司马师还没有亲生子嗣。三、司马懿的教育。首先我们要知道司马师是司马昭的嫡亲兄长。西晋的建立,是司马懿子孙三代人苦心经营下才完成的。当时司马师兄弟面对的外部威胁

  • 司马懿临终前,为何把大权交给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曹爽,曹魏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对于司马懿来说,终于等到了起兵造反的机会了。于是,在曹爽等人出城之后,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曹魏都城洛阳。

  • 历史上的司马师是个怎样的人?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虾仁不眨眼标签: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懿,曹魏,晋书

    可以说曹魏“三司马”中,司马师绝对是一个最容易被轻视的人,毕竟夹在他上下两头的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上有司马懿鹰视狼顾,篡夺曹魏政权;下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弑君灭蜀。但是,如果仔细看,就不难发现司马师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从两件大事上,去细品司马师的手段。(一)阴养三千死士众所周知,司

  • 司马师、司马昭作为兄弟,两人到底谁强谁弱呢?

    历史解密编辑:清临讲故事标签: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懿,曹魏,蜀汉,曹爽

    在三国中后期,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氏,逐渐篡夺了曹操建立的江山。在这一过程中,高平陵之变是重要的开端。在这场兵变后,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彻底架空了皇帝曹芳。等到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平定叛乱,清除忠于曹魏的残余势力,而司马昭则是消灭蜀汉,建立晋国这一封国。在此基础上,司马炎即位后,得以迅速取代曹

  • 司马懿为何说,他的长子司马师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曹魏,曹爽,孙权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互相争斗期间互有胜负,直到曹丕称帝期间才彻底进入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兴盛的时期。司马懿本身就是拥有军事政治才能的枭雄,即使谨小慎微也被曹丕所忌惮。直到其去世,他的长子司马师才一步步带领司马家走向鼎盛时期。民间一直流传“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让更多人误解司马懿比较偏爱的儿子是司马

  • 司马师:废黜皇帝,平定叛乱的曹魏权臣,为司马代魏打下良好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司马师,司马代魏,曹魏,曹芳,司马懿,诸葛恪

    司马师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既辅佐其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大权,也巩固了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控制,为司马代魏打下了良好基础。那司马师是如何控制曹魏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助父夺权司马师司马师是曹魏重臣司马懿之子,自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很有文采,少时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人物。何宴就曾称赞司马

  • 司马懿死后,面对诱人的权力,司马师、司马昭为何没有自相残杀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曹丕,曹睿

    前言自古无情帝王家,在至高无上的皇权诱惑之下一切东西都变得淡漠无比,哪怕是兄弟父子,也不能避免。毕竟骨肉相残的故事我们已经听过太多太多了,远的来说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登上皇帝宝座,是靠着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害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近的来说,康熙时期也是九龙夺嫡,康熙皇帝的几个儿子死的死伤的伤,这才让雍正

  • 司马师之死为什么会成为引发“八王之乱”的“蝴蝶效应”?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司马师,八王之乱,司马昭,司马炎,司马懿,晋惠帝

    正元二年正月二十八日(255年3月23日),刚刚平定“淮南二叛”的司马师病死于许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司马师之死与孙策的去世差不多,对后续历史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阅读之后的史书记载可以发现,司马师之死算是引发“八王之乱”的“蝴蝶效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司马师是司马懿的嫡长子,在司马懿死后成为曹魏的

  • 司马师到底多么厉害?他开启了司马家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曹爽,曹操,曹丕,汉朝,司马师,司马懿,司马昭,诸葛亮,史说三国

    三国中,曹操、刘备与孙权这三位大佬为了争夺天下,打得不亦岳飞乎!但万万没有想到他们都做了司马懿家的嫁衣,司马懿一家取了最后的胜利。世人认为司马家的大佬司马懿不仅与诸葛亮斗法,不分上下,最后还耗死了诸葛亮,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实则不然,在三国中有一个被世人忽略的大佬,他比司马懿更厉害,司马家没有他的话,

  • 曹魏后期的一位名将,曾跟随司马懿作战,却被司马师击杀!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曹魏,司马懿,司马师,毌丘俭,曹叡,魏明帝,三国,汉朝

    毌丘俭(?~255年),复姓毌(guàn)丘,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一带)人。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文学家,毌丘兴的儿子。从时间上来看,毌丘俭可以说是曹魏后期的名将。景初末年,毌丘俭配合太傅司马懿,攻灭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进封安邑侯。从这一角度来看,毌丘俭可以说是司马懿的部下。不过,对于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