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的陈仓之战,诸葛亮败给魏国郝昭,反而证明诸葛亮的厉害

三国的陈仓之战,诸葛亮败给魏国郝昭,反而证明诸葛亮的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3988 更新时间:2024/2/14 17:28:27

提起郝昭,稍微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是谁,他因一个人,或一件事而火,那就是以1000多人,守住陈仓。守住城池算不得什么,但攻城的是诸葛亮,味道就变了,一代守将郝昭,横空出世。

一个人的名气,往往由对手带来的。击败程远志,算不得什么本事,但若战败吕布,没得说,三国第一猛将。当然这仅仅以演义中的武力对比。郝昭也是如此,若他同蜀汉霍峻(益州之战)一样,用数百人挡住扶禁一万人,名声不会太过显赫,但谁让他挡住诸葛武侯呢。

守城占据优势,哪怕数倍于城中守军,也不一定能打下来。攻打城池东西,很难很难。古代战争,军团作战的优势在于“阵列”的配合,让普通人发挥出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作用。但攻城怎么保持阵型?所以攻城(硬攻)那是拿人命填的。

守城一般发生在己方弱于敌人,若双方实力相当,一般都会出城决战,因为被困城中,虽然有城墙的防护,但对人心是一大伤害。张辽的成名战——威震逍遥津,也是以数千兵马,防守号称十万大军的孙权。哪怕兵力相差悬殊,张辽还是带兵出去打一波,以来提升己方士气,毕竟谁知道援军什么时候来?

守城是不得不守,但光死守的话,除非知道援兵马上就到,否则一定会出城交战的。诸葛亮打陈仓,郝昭坚守不出,因为张郃就在救援的路上,他等得起。唐朝张巡守雎阳,也是时不时的出城打击敌人。

对于陈仓之战,亮黑用来证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行,亮粉则用诸葛亮的战略意图解释。比如诸葛亮重心不是陈仓,而是为声援东吴等等。我倒认为这东西没什么解释的必要。

看过我文的人,知道我是武侯粉,但不能否认诸葛亮没拿下陈仓的事实。其实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有一个类似的战役,诸葛亮围祁山,结果分兵北上,收割一波军粮。祁山有没有打下来却不清楚。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实现了。

我们继续来说陈仓之战。《三国志》中记载不详,裴松之注引《魏略》却记载其详细经过。我们从《魏略》中看一看郝昭和诸葛亮的战斗。

《魏略》是魏人鱼豢私自编撰,于是有人认为他写的陈仓之战不值得相信,你能指望敌国给诸葛亮什么好话?我却认为《魏略》记载的陈仓之战大部分是事实,原因就是记载太详细。我们一点点看。

诸葛亮兵围陈仓,没有上来就攻城,先派郝昭老乡靳详劝降郝昭。有人以此来证明郝昭的厉害,否则你诸葛亮为何要劝降?有这种想法的人,只能说是太过幼稚。阵前劝降是两军交战前的常态,一是试探对方,二是制造舆论,三是碰运气,万一对方真投降呢?

交战前(尤其是攻城),不仅会劝降对方,还会放嘴炮。嘴炮可以影响敌人军心(这和一支军队的素质有关),军队素质差的一些士兵会产生恐慌等,为己方创造机会。同样还能拖延一部分时间。

有人会问:为何不赶紧攻城,磨磨唧唧等对方援兵来吗?拖延时间自是为打造攻城器械。各位看官不会以为攻城器械是随军运输的吧?一个小点的云梯,得用四五个人抬,甚至得十数人,更别说冲车、洞子、对楼等大型器械,这都是围住城池后,就地取材建造的。

南北朝的北魏,他们正从游牧转向农耕,北魏骑兵虽然厉害,但攻城不行,不光是因为没有充足的步兵,而是军队没有足够的工匠打造攻城器械。等到北魏占据河北,灭掉后燕,得到充足的汉人工匠,才渐渐拥有攻城的资本。

诸葛亮对劝降本就可有可无,成了皆大欢喜,不成也没关系。准备几日(一般一二日就好,不要以为攻城器械很难造),诸葛亮打造好攻城器械,便开始攻城。

攻城不会一味的强攻,郝昭占据高地(城墙),诸葛亮让士兵如同电视剧上那样,扛着云梯爬墙,那真的是送死。他肯定会让一部分士兵列阵于城下,用弓箭压制城墙,然后再让士兵抬云梯冲城。

郝昭的防守,也是中规中矩——用火箭射云梯。这些器械都是木质,云梯除了体型稍大,跟普通梯子没什么区别(不提复杂的云梯)皆易燃,像洞子车都会用牛皮覆盖。若云梯冲到城墙,郝昭就会用叉沟推到云梯。叉沟三四丈长,多人一起用力才能推动云梯。

眼见城墙上不去,诸葛亮改攻城门,因为这时候造好稍复杂的冲车。冲车跟井澜车的作用是让士兵站到同城墙一样的高度,或将士兵运到城墙,或同城墙是的士兵对射,杀伤守军。因为守军有城墙(女墙)的保护,在城下很难被射中,只有借助器械,才能更好发挥弓箭。

冲车是运送士兵的,井澜车只有高度,用来压制守军弓箭手。但诸葛亮的冲车被郝昭用石块砸掉,这招也行不通。井澜车压制守军,更多是为将士兵送入城头,但郝昭又修筑一道内墙,哪怕诸葛亮冲上城墙,也得面对内墙上的敌人,从这一点来看,郝昭真的很会守城。

守城从不怕敌人上墙头,从梯子上爬上来又能有多少人?只要守将应对及时,能打退对方,甚至依靠内墙防守,仍能占据优势。

城墙上上不去,诸葛亮就想试试地下,郝昭防着对方挖地道呢。诸葛亮同样无功而返。无论攻方还是守方,均是中规中矩,都是古代攻城战中常用方式。

正如我所说,无论诸葛亮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没拿下陈仓是不争的事实。无视武侯的败绩,算不得亮粉,也就比一些亮黑强一点罢了。至于说《魏略》造假,我们要知道,郝昭可因此封为列侯。《魏略》也许抹黑诸葛亮,但敢捏造如此明显的事实?

声名不显的郝昭,《三国志》连传记都没的人,仅仅挡住诸葛亮,却被封为列侯,这还不足以说明诸葛亮对曹魏的威胁?军中的功绩最高的两项是先登(抢先登城并拿下城池)和斩将夺旗,想拿功勋,守城可不够的。

诸葛亮的厉害,在于他的对手非庸才,皆是一世豪杰。若他的对手都是些白痴,武侯又能高明到哪去?一场失败,不会有损武侯威名,强词夺理,只会让亮黑高兴。与其用武侯所谓的战略意图来解释陈仓之战,不如看看郝昭,一战封侯,还不足以说明什么吗?

诸葛亮从陈仓安稳撤退,不仅斩杀魏将王双,还配合蜀将陈式拿下阴平、武都二郡,至少说明诸葛亮在陈仓之战中没太大损失。郝昭仅仅守住城池,可算不得什么大功的,否则三国早就遍地侯爵了。郝昭能封侯,因为他挡住的是诸葛亮,这是郝昭的大功,而非保住陈仓。

诸葛亮究竟怎么厉害,我们不用乱猜,看看魏国的反应就知道。诸葛亮的陈仓之败,郝昭封侯,恰恰证明诸葛亮的厉害!

标签: 诸葛亮郝昭陈仓张辽魏国

更多文章

  • 陈仓小城,郝昭军士一千多人,为什么可以抵挡善于用兵的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郝昭,诸葛亮,陈仓,张郃,关中,蜀汉

    诸葛亮北伐时,统军数万,却被一座名叫陈仓的小城,率军一千多人的郝昭阻挡了,昼夜猛攻二十多天,久攻不下被迫撤兵。善于用兵的诸葛亮、名不见经传的郝昭;蜀军主力、一千多人,两边这么悬殊的对比,陈仓城为什么可以屹立二十多天而不沦陷?陈仓古城,关西屏障从地图上看,陈仓是陇西、关中和巴蜀交汇的战略重地,并且本身

  • 三国六位战术大师:魏有曹仁郝昭,吴有周瑜吕蒙,刘备集团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周瑜,吕蒙,刘备,曹仁,关羽

    三国是哪三国?这个问题的答案脱口就来: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刘备的蜀国。听到这个答案,曹操肯定会十分委屈,刘备也会拔剑而起:曹操代天子征伐,打的一直是汉军旗号,他的官爵是大汉丞相、大汉魏王;刘备自称大汉汉中王,然后又“继承”刘协之位,延续的是大汉江山社稷,绝不会在旗帜上写那个不伦不类的“蜀”字——

  • 郝昭用一千人马,击退了诸葛亮三万大军,难道他比司马懿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郝昭,大军,曹操,刘备,汉朝,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三国志战略版

    一、我败故我在世上从无常胜将军,三国时期更是如此。都说曹操牛,但他的败仗也同样邪乎。用《三国演义》中张松的话说就是:“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张松显然还忘了汴水之战,曹操被徐荣揍得差点下线!但即便曹操败仗这么多,

  • 诸葛亮二次北伐,数万蜀军为何攻不破郝昭千余将士把守的陈仓城?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诸葛亮,陈仓,郝昭,张郃,曹魏,魏明帝

    二次北伐就在马谡兵败街亭的当年(228年)冬12月,诸葛亮决定再次出师北伐,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北攻曹魏,与当时魏国军事形势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原来,228年5月,吴主孙权命鄱阳太守周舫写信给曹魏扬州牧曹休,诈言欲献郡投降,请曹休率军前来接应。曹休不疑有诈,信以为真,果然率10万步骑向寻阳进发以接应

  • 谁能想到! 诸葛亮率几万大军却输给只有1000兵力的郝昭

    历史解密编辑:大丸子美食标签:诸葛亮,郝昭,魏国,陈仓

    诸葛亮与郝昭的交战发生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两军交战在陈仓,蜀军连续几天进攻城池,都没有攻下来,最后诸葛亮不得不退军了。这也表明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也失败了,那么诸葛亮的几万大军为什么会战胜不了郝昭的一千人呢?其原因有三点。1、郝昭早有准备郝昭早有准备,使得诸葛亮的大军无法迅速将陈仓的城池攻下。郝昭为什

  • 在正史中,郝昭到底是如何以1000士兵,击退诸葛亮的数万军队的?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郝昭,诸葛亮,张郃,魏国,司马懿,曹真

    首先要说一下,诸葛亮在陈仓可能并未全力攻城,而且击退诸葛亮的并非只是郝昭的部队,还有曹真的大军在。根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以后,曹真命将军郝昭在陈仓口筑城,防止诸葛亮出陈仓道北伐。就在几个月后,诸葛亮真的兵出陈仓道,进攻郝昭守卫的陈仓城。郝昭手下不过千余兵马,而蜀军有数万之众。诸葛亮以云

  • 三国曹魏阵营的名将——郝昭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郝昭,曹叡,魏国,诸葛亮,古装片,历史片,三国曹魏,史说三国,三国(电视剧)

    今天给大家讲讲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名将——郝昭。郝昭字‘伯道’是山西太原人。他年少从军,属于是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而后一步一步的晋升成了二线武将‘杂号将军’。郝昭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值得提的事迹就是在陈仓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了北伐的诸葛亮,被后世赞叹。这场战役在《魏略》当中被重点

  • 三国正史守将排行榜:除了魏延赵云,谁能跟曹仁郝昭并驾齐驱?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魏延,曹仁,郝昭,关羽,赵云,汉朝,赵子龙,三国正史,曹操手下

    威武之将攻守兼备,而纵观二十四史,一个朝代的名将也就三五个而已。不丢了不算立功,当然不能当侯爵。李广像铁桶一样镇守右北坪,但直到宋徽宗时期才被谥为怀柔伯。其子李干跟随霍去病,表弟李采跟随卫青攻打匈奴。当了几年总理。英雄争帝位的时候,都喜欢进攻型的将领,所以张辽、张甲、徐晃、关羽、张飞都被载入了三国正

  • 郝昭:用一千人击溃诸葛亮三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郝昭,大军,太守,曹魏,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

    诸葛亮在国人心中那是神一般的存在,但老马终有失蹄的时候,诸葛亮也不例外。诸葛亮可谓是用上了几乎全部的北伐人马,三万大军(《三国演义》里动不动就二三十万大军北伐,实在是错误的)还没能攻下此人用一千士兵守的关隘。这就是陈仓攻防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打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而当时的陈仓守将,就是曹魏

  • 郝昭:曹魏超级守城名将,诸葛亮来了也没辙!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郝昭,曹魏,曹叡,魏国,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北伐,派人2次劝降陈仓守将郝昭。郝昭在城上大笑:回去告诉诸葛亮来比划比划,且看是他更善攻,还是我更善守!诸葛亮颇为头疼,他知道这郝昭虽然是个杂号将军,却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不由得叹息道:“罢了,进攻吧!”郝昭,字伯道,长得高大威猛,年少从军,在曹军当中担任部曲督。之后,郝昭屡立战功,被升为一个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