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论及治国和败家,胡亥、阿斗和杨广,谁在哪方面的能力最为突出?

论及治国和败家,胡亥、阿斗和杨广,谁在哪方面的能力最为突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3693 更新时间:2023/12/19 4:31:23

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着这样一类朝代。它的开国之君都致力于让国家变强变大,并在逝世前成功为自己的接班人留下了非常丰厚的江山基业。倘若这类朝代的二代皇帝能够做到其开国皇帝能够做到的一半,那估计这类朝代也不至于会在二代皇帝统治的时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比如秦朝、蜀国和隋朝,就属于历二代而亡的朝代。本文我们之所以要提及这类朝代,主要是想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论及治国和败家,胡亥、阿斗和杨广,谁在哪方面的能力最为突出呢?其中,胡亥是秦二代,阿斗是蜀二代,而杨广则是隋二代。他们都曾从父辈那里接手过江山,只可惜最后却都让王朝断送在了自己的手中。

一、论治国能力,三人的排名情况

如果从治国能力方面来看的话,那这三个人的能力排名则应该是这样的:杨广的治国能力最强,其次是阿斗,最后才是胡亥。

至于原因,其实也很好找出来:首先,我们来说说杨广的治国能力。杨广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个人表现其实一直都非常好,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且颇能为他的皇帝老爹分忧。只可惜他当上皇帝后,就暴露出了本性,不仅荒淫无道,甚至还奴役起天下的百姓来。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治国能力弱,而只能说他自己不肯将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罢了。

其次,我们来说说排名第二的阿斗。为什么要将他排在第二位呢?原因其实是这样的:论治国能力,阿斗完全比不上杨广;但若跟胡亥比较的话,那他明显就要胜出很多了。

毕竟他还曾经独自掌握着朝中大权,而不像胡亥那样,表面上很威风,实际却要受赵高的控制。再加上阿斗这个皇二代非常幸运,在失去了他老爹那个依靠之后,还有孔明主动前去给他当靠山。所以即便刘备逝世后的蜀国面临诸多危机,阿斗也能照样高枕无忧地在蜀国当着他的皇二代。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排名第三的胡亥。很多人以为,秦始皇逝世后,胡亥在赵高的帮衬下已经取得了高高在上的帝王位置,治国能力怎么也不该差到哪里去吧?若真如此,那他老爹秦始皇当初还为何要将皇位传给扶苏呢?可见,取得地位是真,拥有很强的治国才能却为假。

秦始皇上台后,虽然也非常暴虐,但是却干出了一番霸业。而胡亥呢?只不过继承了他爹的暴虐,而并未继承他爹的治国才能。他上台后,除了整天想着怎么享受和镇压百姓外,就似乎没有别的事儿可干了。正因为如此,赵高才敢那么明目张胆地窃取他家的劳动成果。既如此,胡亥的治国才能自然理应被排在上述两人之后了。

二、论败家能力,三人的排名情况

如果从败家能力方面来看的话,那这三个人的能力排名则应该是这样的:杨广的败家能力也属于是最强的,其次是胡亥,最后才是阿斗。至于原因,其实也很好找出来。

首先,之所以将杨广的败家能力排在首位,主要是因为他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将他爹于开皇之治期间积攒下的唐朝鼎盛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丰厚家底给败光了,速度之快,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其次,之所以将胡亥跟阿斗的位置调换,则主要是因为在败家能力方面,阿斗还真不占优势。

因为蜀国其实根本也没有多厚的家底可以让阿斗去败,所以即便蜀国最后灭亡了,阿斗的败家能力也超不过胡亥。至于胡亥,本身他当皇帝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继续过享受的生活,而且还是要享受最好的生活。

只不过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有赵高的严密监视和管控,胡亥除了能大量杀人之外,哪里还能找到多少机会去败家呢?毕竟赵高可打算从胡亥手中接手大秦的一切,又怎么可能容忍得了胡亥去祸害马上就要被他收入囊中的江山呢?

结语:

其实,不管如何排名,这三个皇二代都堪称是皇子界的败家子。难为他们的老爹为了江山基业拼搏半生,本以为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朝代或者国家能够永久地被子孙后代延续下去,结果却很出乎他们的意料——朝代或国家只到二代就走到了头,实在可悲的很。若是他们真的泉下有知,估计会直接被自己的儿子气得从墓穴中蹦出来吧?

标签: 秦二世隋炀帝阿斗赵高治国嬴政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子女陵墓被发掘,真相让人不敢直视,秦二世胡亥果然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嬴政,秦二世,赵高,李斯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其实,这就是一个谜一样的男人。出生是个谜,死亡又是一个谜,陵墓是一个谜,就连后宫和子女都一个谜。我们只知道他有不少的儿子和女儿,但只有两个儿子,我们知道其名,一个长公子扶苏,一个胡亥。而其他的就一概不得而知。那么,秦始皇儿子和女儿最后到底是什么下场呢?秦二世篡位后,到底

  • 胡亥继位之谜:矫诏还是合法继位?我们该如何看待史书和简牍差异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秦二世,嬴政,蒙毅,赵高,李斯,秦王

    (秦始皇 风云战国剧照)胡亥即位之事,两千年来云山雾罩,历来学者认为他是篡位,但新出土的材料却说他是合法即位。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正确?两种说法背后,又有怎样的历史因缘?一、《赵正书》的出土与颠覆性发现2003年,北京大学接受了一批社会捐赠的竹简,其中内容有一部分为《赵正书》。《赵正书》得名于本书第一句

  • 诡谲线索下埋藏的迷局:胡亥或许并不甘当咸鱼,但他确实太嫩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赵高,李斯,嬴政,始皇,扶苏,蒙恬,迷局,胡亥,秦二世

    《史记》曰: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一块陨石落在东郡,上书七字——“始皇帝死而地分。”一说秦始皇看到字后龙颜大怒,下令将坠石处周围一大圈内的百姓捕杀,房屋焚毁。但也有野史流传,始皇在看到谶语后出气地平静,独自一人与陨石共度数日,随后下令将其摧毁。陨石事件不久后,又有人扬言“今年祖龙死”。一系列不

  • 李斯英明一世,为何却不帮助贤能的扶苏,而要冒风险扶持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扶苏,嬴政,赵高,蒙恬,胡亥,周朝,秦二世,李斯英,春秋战国

    李斯英明一世,为何却不帮助贤能的扶苏,而要冒风险扶持胡亥?1.李斯其人李斯是大思想家荀子的得意门徒,学富五车,谋略过人,而且精通法家思想,懂得霸王之术,是当之无愧的“秦朝第一谋臣”。二十三年前,李斯初入秦国,一篇《谏逐客令》让他名扬四海,更让身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大受震撼。从此之后,李斯一路青云直上,

  • 秦二世胡亥发动沙丘之变,窃国夺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秦二世,赵高,嬴政,李斯,刘邦,扶苏

    秦始皇一生功业巍巍,但也失误颇多。未向全国臣民公开宣布皇位继承人,此为其一;信任并重用赵高,此为其二。在秦始皇的诸多儿子中,长子扶苏是最优秀的,但是秦始皇并未公开宣布扶苏就是皇位继承人,只是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大将军蒙恬一起戍守。而其第十八子胡亥,则是最出名的纨绔子弟。有一次,

  • 李斯深受秦始皇重用,还是扶苏岳丈,因何与赵高密谋帮胡亥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斯,嬴政,赵高,扶苏,秦二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始”有“最初”之意,秦始皇以自己为“始”,希望秦朝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秋万世地传承下去,然而他“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秦朝仅存二世而亡!很

  •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不跟父亲姓嬴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嬴政,秦二世,苏和,扶苏

    好多朋友纳闷,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不跟他的姓呢?莫非古代人们的风俗和现代不同吗?秦始皇嬴政一生有很多孩子,但最著名的是两个:一个是扶苏,一个是胡亥。这两个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扶苏以贤明著称,胡亥以残忍和荒谬著称。以至于秦始皇死后,胡亥成为皇帝的消息传到民间后,陈胜会考虑以胡亥得位不正,和为扶苏公子打

  • 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将兄弟姐妹诛除,为何却留下扶苏的儿子子婴?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秦二世,扶苏,子婴,赵高,嬴政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驾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短暂的失去了统治者。在古代帝王驾崩可是大事,但是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被王公大臣等人知晓,而是被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合谋封锁消息。想来秦朝刚刚建立天下还未稳定,始皇帝去世的也突然,

  • 秦始皇病逝前,为何让只会贪图享乐的胡亥继位?秦始皇不背这个锅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嬴政,秦二世,赵高,扶苏,秦国

    秦始皇病逝后,胡亥继位,但这并不是秦始皇的本意,秦始皇并没有选择胡亥作为继承人。从秦始皇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也能看出秦始皇并不糊涂,秦始皇虽然宠爱幼子胡亥,但也明白长子扶苏比幼子胡亥更适合做继承人,而秦始皇最终的选择也是让扶苏继位,只因发生沙丘之变,胡亥在赵高、李斯的帮助下称帝,秦朝最终在胡亥残暴的

  • 扶苏和胡亥,秦始皇更倾向于谁?到底谁才是秦始皇认可的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秦二世,嬴政,苏和,扶苏,赵高

    秦始皇在位时,始终没有立太子,即便大限已到时,秦始皇也只是写了一道诏书赐给长子扶苏,书中也并未写明立扶苏为太子,而秦始皇又很宠爱少子胡亥,那么谁才是秦始皇心中的继承人呢?可能秦始皇更加喜欢小儿子胡亥,但秦始皇知道长子扶苏才是继承帝位的合适人选。诸位公子中,秦始皇最为重视长子扶苏和幼子胡亥《史记》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