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扶苏和蒙恬不自杀,而是举兵造反的话,能不能够成功夺得皇位呢?
如果仅仅是扶苏、蒙恬的军队与秦二世、赵高的军队打,扶苏和蒙恬是肯定能够打胜的。毕竟当时秦朝的军队只有两部分:一部分就是由扶苏、蒙恬率领的长城军;还有一部分则是由赵佗带领,在南方攻打百越的南征军。朝廷之中是比较空虚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后,章邯曾经带领那些在骊山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工军,打败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甚至还杀掉了项梁。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的战斗力就特别厉害。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只是乌合之众,而项梁当时是因为轻敌,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但假如章邯的劳工军和扶苏、蒙恬那些久经考验的长城军打仗,半路出家的他们,肯定会不堪一击。不过,这种对比,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对比。扶苏、蒙恬真正发动起义的时候,还会出现很多变数。
变数之一,朝廷军队获得大力支持。如果赵高和李斯一直藏着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不对外宣布。那么,扶苏和蒙恬的军队就成了叛军。朝廷的那些劳工军,尽管战斗力不强,但是他们是站在正义一边的,所以他们打起来理直气壮。他们会受到天下舆论的支持。只要舆论支持他们,地方上的一些驻军也会来支持他们。尽管这些地方驻军力量很弱,但只要一召集,愿意前来当兵的人肯定不少。另外,攻打百越的赵佗的军队,也会率军返回来。赵佗之所以最后没回来,是因为大家都在造反,他没有必要回来了。但如果仅仅是朝廷率军平叛,他们是肯定会回来的。一旦赵佗的军队回来了,再加上朝廷军队的攻打,至少在人数和力量上,就超过了扶苏、蒙恬的长城军。长城军要取胜,就非常困难了。当然了,前提条件是赵高和秦二世,能够把秦始皇去世的消息蒙得紧紧的。一旦秦始皇去世的消息泄露,以后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也是一个不可预料的变数。
变数之二,农民起义爆发。扶苏、蒙恬率军与朝廷军队作战,这无疑是整个国家的大混战。一旦这种大混战爆发,对地方的控制力势必变弱。这样一来,农民起义必然爆发。而且只要一个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就会风起云涌。毕竟老百姓早已对朝廷很不满,他们被压得太久。压力越强,反弹力就越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爆发全国性的反抗,那是一定的。那些被灭的六国后人们,心里也充满了悲愤,早就想起兵造反复国了。只是没有找到机会,机会来了,他们就绝不会放过。只要全国爆发了农民起义,那时候,秦朝的各路军队,为了自保,可能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到时候就不会再是扶苏、蒙恬的长城军和赵高、胡亥的劳工军打,互相乱打就变成了可能,形势将变得更为复杂。当王离带着长城军回来与农民起义军作战的时候,竟然不堪一击。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形势发生了变化,本来强悍无比的长城军,不愿意再帮朝廷打仗,所以他们的战斗力才会那么差,很快就被农民军给灭掉了。总之,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简单的力量对比。扶苏、蒙恬想造反的话,变数是肯定会发生的。那时候,可能就不是他们和朝廷作战,而是全国各地把秦朝推翻。秦朝的暴政造成的最终的结局,可能不会改变。(参考资料:《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