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是秦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太监,作为秦始皇的心腹。在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联手,赐死扶苏,消灭蒙氏一族,彻底掌握秦国大权。更是在之后通过陷害的手段,将能够制衡自己的李斯也赶尽杀绝。最终成为掌握整个秦帝国的强势政治人物。
而就赵高夺权的过程来看,他身居要职的确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为相国的李斯,因为反对扶苏重用蒙氏一族,而站在了赵高一方。如果没有李斯的帮助,或者说李斯保持中立,凭借赵高的实力是不可能战胜扶苏和蒙恬,让胡亥上位。
但李斯即使在赵高推胡亥上位的过程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最后还是被赵高夺权。就李斯为什么会被赵高夺权这个问题,有一种相当主流的观点,认为是李斯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了这一结果。说白了就是李斯太软弱,斗不过心狠手辣的赵高。
那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我持保留意见,持保留意见的原因在于,赵高能够夺李斯的权,不仅仅是因为李斯性格上的缺陷。那李斯还有什么地方让赵高趁虚而入呢?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第一自然是赵高可以让李斯见不到秦二世,秦二世对外的传声筒是赵高。
如果李斯想见秦二世,或者秦二世想见李斯。赵高从中作梗,双方就不能相见。除非秦二世有那个行动力,跑出宫廷到李斯家中见李斯。但秦二世并没有这个行动力,不如说见不到李斯,没那些烦心事对秦二世而言更好。至少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就等于什么问题没有。
这对李斯来说伤害很大,见不到秦二世,时间长了就会失去秦二世的信任。这是赵高的第一个优势,而第二个优势,就是李斯没有兵权。虽然名义上李斯是百官之首,但他和军队将领们关系并不融洽。蒙恬也好,王离也好,这些军队将领与李斯实际上是敌对关系。
因为他们之间互相争夺权力,反观赵高,虽然这些军队将领也不鸟他。不过他手里至少有禁军在。甚至说假传圣旨,也不是说调不动军队。这就是说,因为没有军队的支持,加上见不到秦二世本人,李斯根本无法自保,而赵高则随时能杀死李斯。
倘若李斯聪明一点,主动隐退或许还能保命。当然这也只是或许,赵高那种性格,我觉得李斯保命的可能性不大。但李斯如果可以隐退的话,那他就不必帮赵高扶胡亥上位了。他帮赵高就是害怕扶苏上位让自己失去权力,如果他能主动放弃,那他还背这个骂名干嘛?
综上所述,李斯的命运事实上在他帮助赵高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他不帮或许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但李斯这性格,的确是不可能不帮,这也是后来他杀身之祸的由来。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