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的人品真的有那么差吗?行刑前为何无一人求情?

李斯的人品真的有那么差吗?行刑前为何无一人求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2787 更新时间:2023/12/25 18:49:38

很多人的一生都无法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去概括,也无法直接地用善恶去分辨,人心都是两面的,有着光明的一面必然也隐藏着邪恶,历朝历代以来能人贤者比比皆是.

李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对于秦国的制度各方面做了很大贡献,对于后世的各项发展也确实奠定基础,可是他最后的下场非常悲惨,非但没有高官俸禄还被人陷害惨遭腰斩极刑,那么就有人问了这个人当真如此罪大恶极吗,临刑都没有人肯定为他求一句情。

秦始皇创下累累业绩却内心贪婪

李斯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光辉无限又十分幸运的,在那样战乱的年代李斯拜了荀子为师,学习一些治理国家的知识和技能,希望在未来自己也能有一番成就,当时的国家属于各自对峙,要在其中选择一国也着实需要审时度势.

对于李斯来说现在的强大并不意味着未来绝对的强势,所以他选择了发展势头特别好的秦国。

李斯到了秦国很快就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给了他一个秦国的小官职位,虽然看似不起眼,但让李斯有了接触秦王的机会,李斯在有意无意间便会跟秦始皇提起当初秦穆公虽有才能却未完成统一大业,于是劝说秦王嬴政攻破其他六国建立属于自己的大一统国家。

秦王是一位具有野心的帝王,他随即就展开行动,消灭周边的国家,面对日渐强大的秦国一些国家希望可以归顺,而另一些国家还是想尽办法抵抗,他们先是用屈服的态度派遣使臣前往秦国,为秦国做一些修水渠之类的事来获取好感,而后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制造破坏以达到毁灭秦国的目的,不过这些诡计被秦王识破。

秦王便开始驱逐外人,包括李斯在内,这时候李斯就写了著名的《上谏逐客书》对秦王说明逐客的危害和纳客的好处,这对于后来秦国统一具有重要的影响。

后来秦国统一之后李斯更是坐上了无人匹敌的位置,成为了丞相,人人都称秦国是“文有李斯,武有蒙恬”,可见秦王嬴政能够实现始皇帝的伟大成就是离不开李斯的帮助的,秦国统一后李斯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有效政策,但也做了许多让人生怨的事。

而且李斯不光是对于儒学人士心存不满,连自己同门的师兄弟他也不放过,在之前韩国派使臣韩非到秦国访问,那时候秦王听说韩非也是非常有才能的,一度想要重用他,但李斯担心韩非的才能被秦王重用后会危及自己的地位,于是诬陷韩非会谋反,使得韩非最后被杀,可见这个人心肠的歹毒。

当人一面,背人一面残害扶苏

李斯对于嬴政可以说是非常忠心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李斯本想着可以依靠秦始皇完成自己的宏伟壮志,一生都生活得一帆风顺,但他的好日子不过维持了十年的光景。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有名的“沙丘之变”,这件事也使得李斯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当时秦始皇带着自己最信任的宦官赵高、儿子胡亥还有李斯外出游历,可是途中却不幸患病,人们也都知道在那个时候医疗条件是非常简陋的,所以几经医治都不见好转,最后在一个小沙丘的地方秦始皇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便告诉赵高赶紧拟一道旨意说明自己逝世后由扶苏继位。

可是当时赵高和胡亥已经有了异心,他们等到秦始皇去世后就开始拉拢李斯,要求他和自己一起篡改圣旨,可是李斯当时一口就回绝了,他是坚决要遵照秦始皇旨意。

这时候赵高便开始用利益诱惑,李斯没有能够经受住诱惑,内心的贪婪又开始作祟,最后为了一己私利和赵高一起改了旨意,将立扶苏为帝改为立胡亥为帝,甚至诬陷扶苏一直在外跟随战事,没有资格做这个帝王还赐死了他,就连之前和赵高积怨已久的蒙恬也在这份旨意中被赐死。

这份旨意传到的时候蒙恬立刻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对,但扶苏却相信了旨意,当即就自杀了,李斯原本以为这样做没什么后果,胡亥和赵高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可是这却是他的自作聪明之处。

被陷害处于极刑无人求情

比起扶苏来说胡亥更加暴虐和懦弱,朝廷基本在胡亥登位后就由赵高掌握,搞得四处灾荒不断,人们都哀声载道,对于成为帮凶的李斯也一样记恨在心。赵高并没有给李斯任何喘息的机会,留这么个人在身边也是隐患,所以胡亥和赵高就准备陷害李斯并且除掉他。

胡亥本就不符合继位人的资质,一心想着享乐,想要修建如世外桃源般的阿房宫,这一举动必然是不妥的,于是李斯和其他人一起上书劝说胡亥,没想到胡亥大发雷霆将他抓了起来。

这样正中赵高下怀,在狱中李斯多次上书要给胡亥都被赵高扣留了下来,赵高还添油加醋说明李斯有叛逆之心,这下就免不了刑罚,最后李斯忍受不了只好屈打成招。

这下李斯的把柄就被赵高把握住了,赵高趁机大肆渲染李斯被判处“腰斩”这样的极刑,还牵连三族被杀,只有儿子李由带兵在外打仗避开了这场惨烈的灭门,可怜李斯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个这样的下场,连一个为他求情的人都没有。

真正的贤能志士必然有许多的慷慨好友,但只有聪明才智却没有道德情操的人终究会被人们所唾弃,李斯在他的一生中也残害过不少人,无论是儒士、韩非还是扶苏等等,他的罪恶已然不小,最后的结局更像是咎由自取,所以没人为他惋惜。

人行走在人世上心中还是要始终保有善念,不随意抛弃他人,才不会被他人抛弃。

标签: 李斯秦王赵高秦二世扶苏嬴政

更多文章

  • 赵高胡亥要杀李斯,李斯不服,临刑前大喊了一句话,后来一一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斯,嬴政,赵高,秦二世,扶苏,秦国,胡亥,秦朝,春秋战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汉代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奋六世之余烈”,靠的是秦国历代国君的积累。这样说其实也没错,秦始皇确实是站在秦国历代国君的肩膀上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不过,也不能因此小觑秦始皇的功绩,毕竟前面几位秦王没有成为了秦始皇。在秦国统

  • 千古名相李斯,贪婪成性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故事会标签:李斯,吕不韦,嬴政,秦国,秦王,赵高

    说到秦始皇嬴政,大家都知道他统一六国,完成了千秋大业,赞颂他的电视剧也是数不胜多,但是却鲜少有人赞颂他背后的千古第一丞相李斯。李斯,从一介布衣逆袭为帝国丞相,可谓是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立下不世功勋。他出谋划策,强军事,抓外交,协助秦始皇吞并六国;他力排众议,废分封,行郡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

  • 秦相李斯仓鼠哲学,从平民到丞相,李斯的人生五叹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国,秦二世,秦王

    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师承荀子。李斯的一生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前半生帮助始皇统一六国,地位显赫,后半生不幸掉入赵高陷阱,死于腰斩。可以说李斯是一个有才能的大臣,但是由于沙丘政变太在意自己的得失反而断送了秦国的江山。李斯从荣华富贵,万人之上到腰斩于市,夷灭三族,这样的大起大落人生中李斯曾今发出了五个感叹

  • 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为何没有人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兄弟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二世,扶苏,丞相

    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为何没有人为他求情?李斯是秦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丞相。他不仅辅佐秦始皇扫平六国,还主张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对中国的政治历史影响深远。自秦以来,百代皆行秦政法,这里李斯功不可没。李斯李斯除了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谏逐客书》入选中学课

  • 秦朝丞相李斯:“老鼠哲学”让他走上权力之巅,也让他腰斩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路上读书APP标签:李斯,赵高,韩非,秦王,秦国,秦朝丞相,秦始皇嬴政

    如今的互联网冲浪儿,冲在最前端的,都开始语C老鼠了,一种神秘的“鼠鼠文学”席卷而来。简单来说,网友把自己比作一只老鼠,用老鼠的口吻来讲述自己的经历,“鼠鼠我呀,xxxxx”就是这个梗的模仿句式。比如,“鼠鼠我呀,今天被毕业了,emo了。”“鼠鼠我呀,感觉一个人其实也没什么不好。”“鼠鼠我呀,还是找个

  • 李斯深受重用为何惨遭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斯,赵高,丞相,陈胜,秦朝,秦二世,艺术家,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李斯是秦始皇的股肱之臣,为秦帝国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做出巨大的贡献。秦始皇时候,李斯和赵高合谋拥立本来没有即位资格的胡亥做了秦二世皇帝。然而,就在秦二世当上皇帝不久,胡亥却下令将身为国家重臣——丞相的李斯腰斩于刑场,并且连李斯的家人都没有能够幸免。有人说,这是李斯的同盟者赵高在暗中做的手脚,这到底是为

  • 李斯为何要背叛秦始皇?他被斩前曾留下10字预言,后来字字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李斯,嬴政,赵高,秦国,先秦,秦二世,吕不韦,秦始皇,书法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众所周知,李斯是与秦朝共存亡的人物。秦朝兴盛,李斯则被封成宰相,秦朝衰败,李斯则被腰斩致死。李斯之于秦始皇而言,便是左膀右臂,而秦始皇之于李斯,更多的却是自己的荣华富贵。虽说李斯效忠于秦始皇,可是将秦始皇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相比,他则会选择后者,这便是李斯的为人。许多人会存在疑问,为什么李斯最后会背叛秦

  • 从“厕鼠”到“仓鼠”,李斯的经历告诉你,你该修炼的是内功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斯,韩非,荀子,谏逐客书,秦王,嬴政,仓鼠,春秋战国,驯养动物,宠物

    著名的“老鼠理论”的提出者李斯,看到厕所老鼠的悲惨遭遇,以及粮仓老鼠的安逸生活,感觉到平台对人的重要性。李斯出生平民,最终登上了秦国丞相的地位,实现了他自己的“厕鼠”到“仓鼠”的转变,不同环境的老鼠待遇不同如此大的转变,李斯最根本靠的还是“内功”。很多人都只强调自己待的平台不适合。诚然,平台对于人的

  • 大秦帝国的李斯背影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斯,嬴政,秦国,赵高,秦王朝,秦王

    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建立了前无古人的国家体系。如此千秋大业,既有老秦人的励精图治,也离不开天下英才的加盟助力,李斯就是其中之一。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就是今天的今河南上蔡县。他不仅聪明好学,而且悟性极高。相传,李斯把粮仓里的老鼠与厕所里的老鼠进行比较,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要干一番事

  • 李斯与蒙恬相比,谁才是嬴政身边最大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李斯,蒙恬,嬴政,赵高,丞相

    李斯到秦国,从客卿到廷尉再到丞相,伴随秦王嬴政到秦始皇,中间花有二十余年时间,可谓是大秦帝国的功臣。史书中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此时之李斯已是大秦帝国的最大权臣了。此时之大秦帝国,举凡国之策略,皆有李斯之影子。“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