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临死之前,为何没有大声鸣冤,反而默默接受?

李斯临死之前,为何没有大声鸣冤,反而默默接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搜狐说娱乐 访问量:4929 更新时间:2024/2/12 7:14:53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对生死的态度极为奇怪,聂政惨烈毁容之后平静自杀,樊於期为刺秦王自甘奉上首级,白起蒙恬感慨苍天惩罚后淡定自杀.......这些人死前极为平静淡定 ,仿佛不是面临生死之间的大恐慌,而是“挥一挥衣袖,作别人间的云彩”。

然而,聂政樊於期等人之死,总归或多或少有客观原因,但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丞相的李斯,不仅位高权重,且是胡亥从龙之臣,加之他真无谋反之心,那么他在蒙冤临刑之前,为何没有大声鸣冤,反而默默接受?

秦始皇时期,李斯一直备受重用,始皇临终之时,算是将李斯、赵高列为托孤大臣。《史记》中说赵高伙同李斯篡改诏书,帮主胡亥谋夺了扶苏的皇位,但北大收藏的西汉竹简《赵正书》中却记载秦始皇传位胡亥。

当然,不管胡亥得位正不正,但李斯都功不可没,有从龙之功。

然而,李斯却斗不过赵高,因为掌握内廷的赵高,算是“挟天子以令群臣”。赵高让胡亥过上声色犬马生活,当有一天胡亥与美女玩乐之时,李斯等人上书请求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结果被胡亥关进监狱。

与李斯一同劝谏的人有三个,除了李斯之外,还有右丞相的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但冯去疾和冯劫在被捕前商量说“将相不受辱”,也就是丞相和将军不能遭受这种羞辱,就犹如后来的李广不想遭受刀笔吏的羞辱而自杀一样,于是这两人就此自杀了。

显然,当时没有自杀的李斯,与冯去疾、冯劫相比,缺少了一些“舍生取义”的精神,多了一些苟且偷生。常理推测,李斯醉心名利,算是贪生怕死之辈,临刑之前肯定要挣扎一番,然而《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李斯刑法之前,只是与儿子默默的说了一句家长里短: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李斯只是与二儿子说了一句话,“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没有喊冤,表现比较平静,最终被腰斩。一个苟且偷生、醉心名利之人,李斯临死之前为何没有喊冤,难道李斯突然得道,淡看人生风云了?

其实,不是李斯突然淡看生死,而是李斯被打怕了!

李斯被关进监狱之后,《史记》上就记载了一次上书,上面写了“七宗罪”。当然,与其说是罪,不如说是功,李斯希望胡亥见到奏章后,能够想到李斯之功。

然而,赵高一心想要除掉李斯,怎么可能让奏章到胡亥手里?史书记载是“赵高使吏弃去不奏”,而且赵高还说了一句话,让李斯此后没办法上奏章,所谓“囚安得上书!”

除此之外,赵高还做了一次人体条件反射的试验!

赵高派人假冒御史、谒者、侍中等皇帝身边之人,反复审讯李斯,只要李斯据实而说,那就遭到一顿毒打,只要承认谋反,那就平安无事。终于有一天,胡亥派人前来审讯,结果李斯怕挨打,就承认谋反。好嘛,胡亥听了很高兴,说多亏了你赵高,不然就被险恶的丞相蒙蔽了。

胡亥庆幸看到了李斯乱臣贼子的本质,所以李斯自然必死无疑。但对李斯来说,谋反铁证如山,根本没办法翻供,自己亲口承认谋反的,还能咋滴?

值得深思的是,李斯之死冤不冤?其实,关键在于胡亥是不是正常继位,如果按照《赵正书》的记载来看,胡亥奉诏正常继位,那么李斯“腰斩,夷三族”还真挺冤的。

另外,李斯、冯去疾、冯劫三个重臣上书,结果三人全死,这或许是大秦帝国连诸侯国地位都保不住的关键:杀尽了中流砥柱之臣,还如何抵挡刘邦项羽?所以,胡亥弱智程度令人震惊,所谓“虎父犬子”也,秦始皇一世英名被胡亥全部葬送!

标签: 李斯秦二世赵高嬴政丞相扶苏

更多文章

  • 赵高能够夺权只是因为李斯太软弱?

    历史解密编辑:大崔谈生活标签:赵高,李斯,扶苏,秦国,周朝,秦朝,秦二世,书法家,秦始皇嬴政

    赵高是秦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太监,作为秦始皇的心腹。在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联手,赐死扶苏,消灭蒙氏一族,彻底掌握秦国大权。更是在之后通过陷害的手段,将能够制衡自己的李斯也赶尽杀绝。最终成为掌握整个秦帝国的强势政治人物。而就赵高夺权的过程来看,他身居要职的确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为相国的李斯,

  • 李斯作为战国末期的楚国人,是如何成为秦国丞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斯,秦国丞相,秦国,楚国,嬴政,吕不韦

    李斯本为战国末期楚国人,早年曾在楚国担任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辞官拜入荀子门下求学,学习帝王治国之术。然而,在学有所成之后,李斯却并未返回楚国,而是前往秦国求官,并最终出任秦国丞相。而身为楚人的李斯,之所以最终选择入秦求官,主要便是源于其以“老鼠哲学”为立身之本。悟出“老鼠哲学”后拜师荀子,前往秦国通

  • 丞相李斯被腰斩时,究竟说了什么预言?竟然全部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丞相,嬴政,秦国

    秦朝壮大的路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便是李斯。不管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政治上,李斯对于秦朝的贡献,那都是不容忽视的。为了秦朝的发展,他一直是尽心尽力,兢兢业业的。为何对秦朝有如此贡献的人,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丞相的李斯,却背叛了秦始皇。并且最后,李斯还被行了腰斩之刑。那李斯背叛秦始皇的原

  • 李斯为何背叛秦始皇?在被腰斩前,曾留下10字预言,后来字字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斯,嬴政,秦国,赵高

    鼠在所居,人固择地。斯效智力,功成名遂。置酒咸阳,人臣极位。一夫蛊惑,变易神器。国丧身诛,本同末异。——司马贞评价李斯在秦朝的历史上,李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甚至可以说没有他,始皇帝统一六国就不会那么顺利,后期的“大一统”更不会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可见李斯的厉害之处。可惜的是,这位重臣却因为种种原因

  • 千古丞相李斯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赵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疏怀玉说美食标签:李斯,赵高,秦国,周朝,秦朝,秦二世,书法家,千古丞相,秦始皇嬴政

    李斯自从与赵高合谋,将秦始皇之死秘不发丧,矫诏令公子扶苏与大将军蒙恬自杀,就一步步落入赵高的陷阱,最终被赵高害死,落了个一家被绑菜市口斩首的下场。李斯原本是一个小吏,但他心怀大志,他本来是想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一步步升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但在仓库里发现的老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样是老鼠,生

  • 李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李斯被杀后,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李斯,秦朝,嬴政,秦国,齐国,赵高,书法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8年七月,一代名相李斯,被秦二世胡亥下令处死,同时下令夷其三族。讽刺的是,仅仅两年之前,李斯还刚刚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亲手把胡亥送上了皇位。李斯当时大概怎么都想不到,这个被他亲手送上皇位的人,两年之后会杀了他全家。更讽刺的是,李斯的长子李由,此时手里还掌握了秦朝前线最精锐的军队,正在和刘邦

  • 李斯的人品真的有那么差吗?行刑前为何无一人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斯,秦王,赵高,秦二世,扶苏,嬴政

    很多人的一生都无法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去概括,也无法直接地用善恶去分辨,人心都是两面的,有着光明的一面必然也隐藏着邪恶,历朝历代以来能人贤者比比皆是.李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对于秦国的制度各方面做了很大贡献,对于后世的各项发展也确实奠定基础,可是他最后的下场非常悲惨,非但没有高官俸禄还被人陷害惨遭腰斩极刑

  • 赵高胡亥要杀李斯,李斯不服,临刑前大喊了一句话,后来一一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斯,嬴政,赵高,秦二世,扶苏,秦国,胡亥,秦朝,春秋战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汉代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奋六世之余烈”,靠的是秦国历代国君的积累。这样说其实也没错,秦始皇确实是站在秦国历代国君的肩膀上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不过,也不能因此小觑秦始皇的功绩,毕竟前面几位秦王没有成为了秦始皇。在秦国统

  • 千古名相李斯,贪婪成性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故事会标签:李斯,吕不韦,嬴政,秦国,秦王,赵高

    说到秦始皇嬴政,大家都知道他统一六国,完成了千秋大业,赞颂他的电视剧也是数不胜多,但是却鲜少有人赞颂他背后的千古第一丞相李斯。李斯,从一介布衣逆袭为帝国丞相,可谓是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立下不世功勋。他出谋划策,强军事,抓外交,协助秦始皇吞并六国;他力排众议,废分封,行郡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

  • 秦相李斯仓鼠哲学,从平民到丞相,李斯的人生五叹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国,秦二世,秦王

    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师承荀子。李斯的一生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前半生帮助始皇统一六国,地位显赫,后半生不幸掉入赵高陷阱,死于腰斩。可以说李斯是一个有才能的大臣,但是由于沙丘政变太在意自己的得失反而断送了秦国的江山。李斯从荣华富贵,万人之上到腰斩于市,夷灭三族,这样的大起大落人生中李斯曾今发出了五个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