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在所居,人固择地。斯效智力,功成名遂。置酒咸阳,人臣极位。一夫蛊惑,变易神器。国丧身诛,本同末异。——司马贞评价李斯
在秦朝的历史上,李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甚至可以说没有他,始皇帝统一六国就不会那么顺利,后期的“大一统”更不会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可见李斯的厉害之处。
可惜的是,这位重臣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死在了权力的斗争中。临死之前,他留下了十个字的预言,最后也应验了。那么,李斯的预言是什么呢?他又为何会背叛秦始皇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助嬴政一统六国
众所周知,早期的秦始皇并没有掌控秦国的权力,后来先后铲除嫪毐、吕不韦后,他才开始正式执政。然而,当时的秦国依然有短板,想要一统六国有些困难。
为此,始皇帝不断招揽人才,并且发展秦国的经济,以提升综合国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与李斯的故事开始了,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谏逐客令》。
话说,韩为了避免被秦国灭掉,就派郑国去秦国修建水渠,以拖垮秦国的经济。最初,这样一条计谋确实很好,秦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的水渠,一直没有成效。
因此,始皇帝嬴政的名誉受到了损害,也就在此时韩信的“阳谋”被揭露了。嬴政一怒之下,便将所有在秦国的六国人驱赶走了,秦损失了大量的人才。
《谏逐客令》:臣闻吏议 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这篇文章先叙述了自秦穆公以来,秦国都是靠着六国的人才,才会获得强大,比如百里奚、商鞅等人,借此告诫秦始皇,若是没有六国的人才,秦国不可能崛起。
看到李斯的上书后,秦始皇立马醒悟了过来,关闭了函谷关的大门,将六国的人才又全部召了回来,更是开始重用李斯。自此开始,秦国一步步强大,并且发动了对六国的战争,最后一统天下。
建国后,李斯也为秦朝奉献了半生,编著年史、修筑长城、郡县制等都有李斯的身影。奈何,天不遂人愿,公元前210年嬴政病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李斯与赵高发动了沙丘政变。
他们先后杀死了公子扶苏、蒙恬、蒙毅等人,掌控了秦国的政权,但也因为这一举动,李斯为自己后来的人生埋下了悲凉的伏笔,以至于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李斯十个字的预言
上述提到,因为李斯的背叛,扶苏被杀,而后公子胡亥继承皇位。其实,若是胡亥能够得到李斯的支持,那么秦国也不会崩塌得那么快,奈何胡亥却听信、宠信赵高之言。
赵高是一个宦官,因为身体的残缺,他的心理状态与正常人多少有些差异,这也就造成了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所有侵犯自己利益的人,都会受到他的残害,包括李斯也不例外。
比如,秦国时期最有名的一个故事“指鹿为马”,就是赵高一手策划的。一天,他牵过来一头鹿,非得说是马,诸多的大臣有的符合赵高的说法,有的反对他的说法。
后来,凡是顺从赵高的人都活了下来,凡是反对赵高的人都被以各种理由杀害了。由此可见,赵高此人的凶残程度,以及他那“高高在上”的野心。
言归正传,赵高想要权力,李斯陪着赵高造反也是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力。位置只有一个,但争夺之人却有两个,可想而知,这两位曾经的盟友必然有一战。
果不其然,后来赵高仗着自己靠近皇帝的优势,进一步陷害李斯,最终将他“搞死了”,其家族也遭到了诛连。值得一提的是,临死之前,李斯还怒吼十个字:“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秦始皇在建国之初,便幻想着秦朝能够千秋万代,所以才有“始皇帝”、“二世”等称谓。然而,李斯却说“秦国必然会被击败,义军打入咸阳,咸阳也会残败不堪......”
事实也的确如李斯所说的那样,赵高、胡亥两人残害百官、祸害百姓,最终搞得天下人揭竿而起,项羽、刘邦最终打入了咸阳城,偌大的秦王朝覆灭,可悲可叹。
李斯为何要被判始皇帝
说到了这里不免心中会有一些疑问,秦始皇在位时期,李斯对他毕恭毕敬,对秦朝也是忠心耿耿,为什么始皇帝一死,李斯就被判了他呢?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首先,是李斯的原则问题,他与老鼠的故事尤为出名。话说,原来李斯只是一个抄写的小官,虽然他很有才华,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成就一番伟业。
有一天,他在厕所里看到了一窝老鼠,发现这些老鼠与粮仓里的不同。粮仓里的老鼠体型非常大,而厕所里的老鼠却又黄又小,此时他就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老鼠没有变,变化的只是待的地方不同,如果这个道理放在人身上亦是如此。在小地方只能当一个小吏,如果去了大的地方,那么就会成就一番大业。
这个故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观鼠后感”,从这个故事来看,李斯是一个“利益导向性”的人。简单来说,李斯的利益心很重,谁能够给他机会与地位,他就会跟着谁干,这也是他背叛始皇帝的原因之一。
其次,李斯与公子扶苏不和。秦朝时期,公子扶苏虽然娶了李斯的女儿,但是他对李斯为人处世的态度却不敢苟同。换句话来说,若是公子扶苏上位,李斯的丞相之位定然不保。
在此情况下,再加上“观鼠后感”的故事,也就明白了为何李斯会背叛秦始皇,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李斯尤为适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