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秦始皇嬴政,大家都知道他统一六国,完成了千秋大业,赞颂他的电视剧也是数不胜多,但是却鲜少有人赞颂他背后的千古第一丞相李斯。
李斯,从一介布衣逆袭为帝国丞相,可谓是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立下不世功勋。
他出谋划策,强军事,抓外交,协助秦始皇吞并六国;他力排众议,废分封,行郡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他颁法典定制度,主持了秦统一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顶层设计,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如此功勋显赫之人本该名流千古,为何却落得一个腰斩于市、诛灭三族的下场?今日,我们就来聊一聊李斯这个人物。
1
小吏李斯:老鼠哲学,积极进取
李斯这个人有洁癖,他从不上公共厕所。但人有三急,一天,李斯实在憋不住,只能屈就自己去公共厕所解决了。突然,他在厕所里看见几只老鼠,正畏畏缩缩地吃着脏东西,一见到人来便拼命逃窜,这让李斯非常惊讶。
这与他平时在粮仓看见的那些老鼠截然相反。粮仓里的老鼠总是大摇大摆地吃着粮食,一个个长得是肥头大耳,悠哉悠哉,看见人也不会仓皇地逃窜。
同样都是老鼠,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李斯因此大发感慨:一个人一生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就像老鼠一样,关键看他在什么平台上。这就是李斯首创的“老鼠哲学”。
于是,李斯毅然辞去了很多人羡慕的“公务员”差事,离开老婆孩子,独自一人前往齐国,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
2
成功名就李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学成后的李斯,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选择一国之力已经能够与六国相抗衡的秦国作为实现理想抱负的平台。
当时的秦国,13岁的嬴政刚刚继位为秦王,朝中大权被炙手可热的丞相吕不韦与太后赵姬所把持。
李斯审时度势,决定先投靠吕不韦,成为他三千门客之一。吕不韦欣赏李斯的才华,不久便将他举荐为郎官。虽然说,这只是一个宫廷守卫,但对李斯来说意义非凡,通过这个职位,他可以经常见到秦王嬴政。
借助郎官的工作便利,李斯找准时机向嬴政输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秦国已有实力与六国抗衡,是统一六国的最佳时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等六国国力变强,就很难再完成统一大业了。
观点是需要论据去支撑的,于是李斯进一步谈到了具体做法:
对外,各个击破,派出大量间谍离间各国的君臣关系。重金贿赂六国重臣,让他们为秦国所用,对于不接受贿赂的就想办法杀掉。
对内,李斯建议秦王应该早日亲政,亲自处理政务,解除丞相吕不韦与太后赵姬对朝政的控制。(但是由于当时秦王和自身身份的敏感性,李斯只说了一点皮毛,并没有谈到涉及核心权力的问题,具体做法还是后来取得了秦王信任后才敢说出来的。)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这次交谈让嬴政十分惊喜,感觉找到了一盏指路明灯。可嬴政还是十分谨慎,并没有马上提拔重用李斯,因为李斯曾经做过吕不韦的门客。
嬴政暗地里派人调查李斯,并且经常有意无意试探他。李斯最终还是赢得了嬴政的信任,被提拔为长史,专门负责对接六国的间谍活动。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李斯即将打入秦国的政治权力核心的时候,韩国派在秦国的间谍暴露了,秦始皇一怒之下下了逐客令,驱逐所有在秦的六国之人。
李斯当然也在被驱逐之列。
刚刚得志,还没来得及施展拳脚,就要卷铺盖走人,李斯心有不甘。随后写下了一篇千古留名的《谏逐客书》,劝谏秦王嬴政。
总结起来,《谏逐客书》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举例说明,客卿对秦国作出的重大贡献;二是批判秦国重物轻人,能够接纳六国的珠宝、美女,却不能接纳客卿。三是点明逐客的危害,将有能力有才干的人从秦国的土地上赶到六国,无疑是损己利人。
嬴政看到奏书后,立即改变主意,收回逐客令,并进一步提拔重用李斯,封他为廷尉。从此,李斯登上历史舞台,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上廷尉的李斯接手的第一个案件便是处理韩国的间谍,面对这样一个铁案,李斯心里想的却是帮间谍翻案。
韩国派来的间谍主持修建的水渠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即将完工。一旦这条水渠修建完成,就能使秦国关中地区由贫瘠之地变成沃野,让秦国粮食产量翻倍,为秦国东出统一六国打好物质基础,这是万世之功。
显然李斯的大局观是非常开阔的,并没有单单站在秦国廷尉的角度看待问题。他将他的这一想法告诉了嬴政,得到了嬴政的支持,这个间谍反而得以出狱继续修建水渠。
历经十年终于修成,有了这条水渠后,秦国从此粮草充足,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
十年之内,秦王的善战、李斯的战略,秦军势如破竹,先后攻克了六国。秦国终于一统天下,结束了中国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中国”的英文名“china”,也是由“秦”,英文名“chin”演变而来。
嬴政自封秦始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之主。立下汗马功劳的李斯,也被提拔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达到事业巅峰。
3
李斯变节,万劫不复
然而好景不长,50岁的秦始皇在巡游过程中突然驾崩了。
这位一心渴望长生的千古帝王,生前未立皇后,未立太子,病危时,他写下诏书想传位给扶苏,可惜诏书还没来得及发出,秦始皇就撒手人寰了。
当时在场的只有赵高、胡亥、李斯及秦始皇身边的近侍。管理诏书的赵高开始蠢蠢欲动,他不愿看到平日里和自己无甚来往的扶苏为帝,想扶持和自己亲近的胡亥登上皇位。
但赵高知道,要想阴谋成功,必须要得到丞相李斯的支持。他利用自己的好口才,以及李斯贪恋权位的人性弱点,对李斯说:“如果长子扶苏继位,必会让其心腹蒙恬取代丞相”。李斯被说服,与赵高一起篡改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皇帝秦二世。
胡亥继位后,爆发了农民起义,李斯为了讨好秦二世胡亥,通过《行督责书》进言,让秦二世加强皇权。谁知道胡亥根本无心朝政,每天都在自己老师赵高的带领下吃喝玩乐。《行督责书》没能讨好秦二世,却因为严苛的法律,让百姓生活得更加水生火热。
由于深得秦二世的信任,赵高的野心一天天膨胀起来。他开始玩起阴谋手段,诬陷李斯谋反。政治家始终玩不过阴谋家,李斯被秦二世下令腰斩,千古名相的一生就此落下帷幕,令人唏嘘。
4
李斯被杀,可悲可叹
李斯的前半生非常励志,功成名就,但后半生贪恋爵禄,行差踏错,致使自己身败名裂。
李斯的一生,其实能够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发:
首先,通过李斯执着求学的故事,我们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20多岁的李斯,为了求学,毅然放弃了公务员铁饭碗,离开老婆孩子,千里迢迢求学于荀子。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决心。也正是基于扎实的学习功底,才让他能够在事业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没有扎实的功底,他不可能写出千古名篇《谏逐客书》。没有扎实的功底,他不可能得到吕不韦、嬴政的赏识。学习为李斯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平台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自己所处的平台至关重要。李斯深知平台对人的重要性,并且一辈子都在选择平台。他最初放弃了安稳舒适的生活,选择了辞职求学。学有所成后,选择了最有权势的吕不韦,后来发现跟随嬴政更有利后,便毅然换了平台,转而追随嬴政。通过对平台的选择,李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建功立业,辅佐明君,一统河山。
反观现在,很多年轻人刚毕业想考老家的公务员,然后安安稳稳过小日子,想着在小地方慢慢熬,总会做出点成绩。但时间是不等人的,不趁着年轻那股冲劲博一博,怎么知道自己的潜力呢?有很多北漂、南漂,甚至海外漂,都是意识到平台的重要性,希望自己哪天能闯出一番成就。当然,并不是说在小地方当公务员没出息,出去打拼就很骄傲,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自身的追求,有抱负就趁着年轻像李斯那样勇敢往前冲。
最后,李斯的悲惨结局也给了我们警示,做人必须得守住初心,不能被一己之私蒙蔽双眼。在辅佐秦始皇时,李斯以国家利益为优先,为国家鞠躬尽瘁。而秦始皇死后,李斯贪恋权势,伙同宦官赵高篡改遗诏,助纣为虐。最后被赵高所害,也可以说是他咎由自取了。
今天「公子读书会」将带来对《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一书的解读,为你讲述千年明相李斯的一生。
本书作者曹昇,著名历史作家,15岁就考上浙江大学,研究历史10余载。
历代历史大家对于千古第一丞相李斯都囊中羞涩,而曹升却用小说的形式,采用镜像法则,站在李斯的角度,以正史记载为基准,对李斯的一生进行详细还原,使之丰满而完整。
《流血的仕途》更是被誉为对千古一相李斯的第一解读,甚至被称赞还没有一部解读李斯的作品能超越该书。
本书不仅是一部李斯的独家仕途笔记,也是一部为官、从商、自我成功不可错失的技术集成秘籍。读一遍参透历史,读两遍醒悟人生。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这本书,了解千古名相李斯的一生,欢迎加入「公子读书会」!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收听本书的完整解读!
每天不到5毛钱,畅听100本全球好书!
除了《流血的仕途 》,公子读书会还有更多好书,精心挑选100本全球好书带着每一位读者朋友,详细品读高质量好书。
公子读书会精心挑选100本全球好书带着每一位读者朋友,详细品读高质量好书。
书单内容横跨人文社科、历史文化、健康管理、心理学等10大知识领域。
读书会书单一览
对每一本书籍的解读,都本着深入浅出的原则,保证呈现给大家的是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每期分享还附带思维导图,逻辑清晰明了,后续回顾更加方便。
还在犹豫的小伙伴也可以免费试听前三期:
不到二十分钟的收听,让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每天坚持,你就可以轻松积累知识。
你并不需要用眼睛看只需要用耳朵听,会发现原来收听是吸收知识最舒服又好处多多的姿势。
睡前不想玩手机影响入睡,没关系,戴上耳机收听我们的音频。
在等公交地铁,不想发呆浪费时间,戴上耳机马上收获一份干货满满的分享。
活到老学到老,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公子读书会」,让我们一起开启新的征程。
每天不到5毛钱,畅听100本全球好书!
加入读书会后,如何收听读书会内容?
可以通过点击公众号下方的菜单栏进入读书会。
让我们一起多读书,读 好书,和我一起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