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胡亥要杀李斯,李斯不服,临刑前大喊了一句话,后来一一应验

赵高胡亥要杀李斯,李斯不服,临刑前大喊了一句话,后来一一应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1575 更新时间:2024/2/12 7:29:29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汉代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奋六世之余烈”,靠的是秦国历代国君的积累。这样说其实也没错,秦始皇确实是站在秦国历代国君的肩膀上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不过,也不能因此小觑秦始皇的功绩,毕竟前面几位秦王没有成为了秦始皇。

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李斯。当初秦始皇正是在李斯的强烈建议下,才最终下定决心扫灭六国。而且秦军东进的路线基本上也是李斯一手谋划的,他建议秦始皇先攻取韩国,然后在逐一消灭其余诸侯国,秦始皇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秦国以一国之力横扫六国,打的六国毫无招架之力。

李斯最初只是一个小吏,他被秦始皇重用后,辅佐秦始皇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记载:“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秦灭六国之后,李斯得到了他想要的,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秦帝国丞相,他也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花在了这个刚刚诞生的帝国上面。

李斯对秦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可以说秦朝的一切都是按照李斯的意愿打造的。在政治上,李斯反对淳于越提出的分封制,建议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奠定了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在文化上,李斯亲自撰写《仓颉篇》七章,提出了统一六国文字的必要性;在经济上,李斯上书秦始皇,建议废除六国旧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与此同时,李斯还建议秦始皇拆除郡县城墙,在全国广修驰道统一车轨,如此才有了书同文车同轨的出现。然而李斯辛辛苦苦建设的大秦帝国,最后却又被他亲手毁掉。秦始皇驾崩后,他矫诏杀害扶苏和蒙氏兄弟,拥立胡亥,此举几乎等同于谋逆,也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斯为何要杀扶苏?这是一个千古谜题。无论是从亲情还是扶苏、胡亥两人的才干上来说,李斯都没有杀扶苏立胡亥的理由。这不仅仅因为李斯是扶苏的岳父,更因为扶苏素有贤名,毫无疑问是大秦帝国最合适的接班人。那么,既然李斯不应该杀扶苏,那他为何后来非要伙同赵高矫诏,赐死扶苏和蒙氏兄弟?这可能源于李斯的一念之差,还涉及到法、儒两家的斗争。

秦始皇驾崩时,李斯毫无疑问已经成为秦朝法家第一人,他也从始至终按照法家的理念治理秦朝。然而,扶苏作为李斯的女婿,他却对儒家充满了同情和兴趣,为了劝谏父亲秦始皇不要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甚至不惜触怒父亲。如果秦朝由扶苏继承的话,按照扶苏的秉性,李斯已经可以预见自己的结局,他所做的一切虽然是为了秦朝,可扶苏却不见得领情。就算不被扶苏清算,恐怕从此之后也不会再得到重用,自己的仕途也即将走到尽头。

所以当赵高找到李斯,给李斯提供了另外一个选择时,李斯毫不犹豫选择了胡亥。只是李斯也没有想到,他选择胡亥其实是选了一条死路。首先胡亥并非明君,其次又有赵高在旁虎视眈眈,而李斯身为法家领袖,又不得不对胡亥一系列倒行逆施的行为进行劝谏。胡亥不顾民怨修建阿房宫时,李斯联合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去当面劝谏胡亥,最后触怒胡亥被当场下狱。

李斯被打入大牢后,曾多次向胡亥上书,结果都被赵高给暗中扣留。赵高为了除掉李斯,又污蔑李斯谋反,一番严刑拷打下来,李斯只得被迫承认此事。赵高和胡亥要杀李斯,李斯当然不服,临刑前大喊了一句话,想不到后来一一应验。李斯在行刑前忍不住悲愤喊道:“今天下反者已有大半,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言毕被腰斩于市,夷三族。一年后,秦朝灭亡,宏伟的咸阳城也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秦朝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举措,几乎大多都出自于丞相李斯之手,甚至可以说是李斯一手造就了大秦帝国。然而,随着秦始皇的驾崩,李斯却因为一念之差,亲手毁掉了自己一手打造的庞大帝国。就连宋朝大才子苏轼对李斯矫诏杀扶苏一事,也忍不住感叹:“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卒以亡秦。矫诏一事,可能是李斯最后悔的一件事情,不但葬送了自己的小命,还葬送了大秦帝国。

更多文章

  • 千古名相李斯,贪婪成性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故事会标签:李斯,吕不韦,嬴政,秦国,秦王,赵高

    说到秦始皇嬴政,大家都知道他统一六国,完成了千秋大业,赞颂他的电视剧也是数不胜多,但是却鲜少有人赞颂他背后的千古第一丞相李斯。李斯,从一介布衣逆袭为帝国丞相,可谓是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立下不世功勋。他出谋划策,强军事,抓外交,协助秦始皇吞并六国;他力排众议,废分封,行郡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

  • 秦相李斯仓鼠哲学,从平民到丞相,李斯的人生五叹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国,秦二世,秦王

    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师承荀子。李斯的一生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前半生帮助始皇统一六国,地位显赫,后半生不幸掉入赵高陷阱,死于腰斩。可以说李斯是一个有才能的大臣,但是由于沙丘政变太在意自己的得失反而断送了秦国的江山。李斯从荣华富贵,万人之上到腰斩于市,夷灭三族,这样的大起大落人生中李斯曾今发出了五个感叹

  • 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为何没有人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兄弟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二世,扶苏,丞相

    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为何没有人为他求情?李斯是秦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丞相。他不仅辅佐秦始皇扫平六国,还主张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对中国的政治历史影响深远。自秦以来,百代皆行秦政法,这里李斯功不可没。李斯李斯除了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谏逐客书》入选中学课

  • 秦朝丞相李斯:“老鼠哲学”让他走上权力之巅,也让他腰斩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路上读书APP标签:李斯,赵高,韩非,秦王,秦国,秦朝丞相,秦始皇嬴政

    如今的互联网冲浪儿,冲在最前端的,都开始语C老鼠了,一种神秘的“鼠鼠文学”席卷而来。简单来说,网友把自己比作一只老鼠,用老鼠的口吻来讲述自己的经历,“鼠鼠我呀,xxxxx”就是这个梗的模仿句式。比如,“鼠鼠我呀,今天被毕业了,emo了。”“鼠鼠我呀,感觉一个人其实也没什么不好。”“鼠鼠我呀,还是找个

  • 李斯深受重用为何惨遭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斯,赵高,丞相,陈胜,秦朝,秦二世,艺术家,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李斯是秦始皇的股肱之臣,为秦帝国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做出巨大的贡献。秦始皇时候,李斯和赵高合谋拥立本来没有即位资格的胡亥做了秦二世皇帝。然而,就在秦二世当上皇帝不久,胡亥却下令将身为国家重臣——丞相的李斯腰斩于刑场,并且连李斯的家人都没有能够幸免。有人说,这是李斯的同盟者赵高在暗中做的手脚,这到底是为

  • 李斯为何要背叛秦始皇?他被斩前曾留下10字预言,后来字字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李斯,嬴政,赵高,秦国,先秦,秦二世,吕不韦,秦始皇,书法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众所周知,李斯是与秦朝共存亡的人物。秦朝兴盛,李斯则被封成宰相,秦朝衰败,李斯则被腰斩致死。李斯之于秦始皇而言,便是左膀右臂,而秦始皇之于李斯,更多的却是自己的荣华富贵。虽说李斯效忠于秦始皇,可是将秦始皇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相比,他则会选择后者,这便是李斯的为人。许多人会存在疑问,为什么李斯最后会背叛秦

  • 从“厕鼠”到“仓鼠”,李斯的经历告诉你,你该修炼的是内功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斯,韩非,荀子,谏逐客书,秦王,嬴政,仓鼠,春秋战国,驯养动物,宠物

    著名的“老鼠理论”的提出者李斯,看到厕所老鼠的悲惨遭遇,以及粮仓老鼠的安逸生活,感觉到平台对人的重要性。李斯出生平民,最终登上了秦国丞相的地位,实现了他自己的“厕鼠”到“仓鼠”的转变,不同环境的老鼠待遇不同如此大的转变,李斯最根本靠的还是“内功”。很多人都只强调自己待的平台不适合。诚然,平台对于人的

  • 大秦帝国的李斯背影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斯,嬴政,秦国,赵高,秦王朝,秦王

    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建立了前无古人的国家体系。如此千秋大业,既有老秦人的励精图治,也离不开天下英才的加盟助力,李斯就是其中之一。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就是今天的今河南上蔡县。他不仅聪明好学,而且悟性极高。相传,李斯把粮仓里的老鼠与厕所里的老鼠进行比较,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要干一番事

  • 李斯与蒙恬相比,谁才是嬴政身边最大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李斯,蒙恬,嬴政,赵高,丞相

    李斯到秦国,从客卿到廷尉再到丞相,伴随秦王嬴政到秦始皇,中间花有二十余年时间,可谓是大秦帝国的功臣。史书中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此时之李斯已是大秦帝国的最大权臣了。此时之大秦帝国,举凡国之策略,皆有李斯之影子。“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

  • 秦国李斯的“老鼠哲学”,我们该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李斯,秦王,秦国,吕不韦,赵高,嬴政

    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曾国藩家书》。李斯,秦国宰相,法家重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辅佐秦始皇巩固秦朝一统天下,然而最终又被夷灭三族,自己更是被判了一个腰斩之刑。李斯出生在楚国上蔡,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掌管粮仓的郡县小吏,人微言轻,他的发家史还得从老鼠开始说起。李斯的老鼠哲学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