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提问问题的网友,想必是看了什么野史传闻或者什么穿越小说了。
所有的正史资料,没有任何一本说到子婴是扶苏的儿子!
我甚至可以大胆预测,这位提问问题的网友,因为看到了子婴名字里的“婴”字,就望文生义,认为子婴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屁孩。
这也难怪,让小学生用“婴”字组词,他组成的词估计就是婴儿、婴孩、弃婴、溺婴,指的都是小孩子。
而且,西汉的亡国之君刘婴,在被王莽拿捏时,也的的确确是个蹒跚学走、牙牙学语的婴孩。
但是,不要忘了,就因为刘婴还是个婴孩,所以被王莽呼为“孺子”。史书也因此称其为“孺子婴”。
而且,历史上取名为婴的名人也大有人在,如晏婴、嬴子婴、郑子婴、仲婴齐、太子婴、闾丘婴、程婴、灌婴、窦婴、夏侯婴等等。
所以,不要一看到“子婴”这两个字,就神经过敏,认为人家是个小屁孩,而且脑洞大开,咬定他是扶苏的儿子。
实际上,子婴的年纪比扶苏大多了,很有可能,他是秦始皇的弟弟、扶苏的叔叔。
有什么依据呢?
《史记·李斯列传》里面有记载:赵高知天命不属于自己,群臣不可能支持自己,“乃召始皇弟”,将玉玺转交给他。就这么着,子婴即位了。子婴非常忌惮赵高,称病不出,与宦官韩谈,以及自己的儿子密谋除掉赵高。最终,趁赵高前来探病时将之诛杀,并夷其三族。
看,这里明确写有“始皇弟”三字,即子婴就是秦始皇的弟弟、扶苏的叔叔。
而从子婴和他的儿子密谋铲除赵高这一行动看,他的儿子一定已经成年——若是未成年,子婴没有跟他密谋的必要吧?
子婴的儿子既然已经成年,那么,子婴本人的年纪肯定也不会小了。
另外,《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二世胡亥上位后,准备杀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子婴以赵王、燕王、齐王三个亡国之君的结局来劝胡亥行善积德。虽然胡亥没听进去,但看得出,从子婴劝谏的话来看,分明是长辈对晚辈说的话。很难想象,子婴如果是胡亥的后辈,敢用亡国之君的下场来劝谏,那是分分钟找死的节奏啊。另外,胡亥虽然没听进去,却也没对子婴怎么着,应该是内心还是有几分尊重这位叔叔的。
顺便说一下,《史记·秦始皇本纪》写子婴除赵高的情节中,有提到“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这句话,半通不通。
有人认为子婴是秦二世之兄,有人则认为子婴是秦二世的兄长的儿子。
但子婴既不可能是秦二世之兄,也不可能是秦二世的兄长的儿子。
因为,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而他继位后,已将自己的兄长悉数除尽了。所以,子婴不可能是秦二世之兄。
又因为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如果子婴是秦二世的兄长的儿子,而子婴的儿子又是成年人——很可能子婴的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了。那就意味着50岁时的秦始皇已五世同堂了。这可能吗?50岁的人要有五世同堂的场面出现,必须是10岁就要生育下一代才达到,根本不科学。
所以,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弟弟,扶苏的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