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和刘邦的势力崛起,秦二世缘何不召集百越之地的秦军相助?

项羽和刘邦的势力崛起,秦二世缘何不召集百越之地的秦军相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2652 更新时间:2024/2/3 22:23:18

引导语:嬴政在一统天下的途中,曾对百越之地进行了四次战斗,经过了四次大战后,百越之地彻底纳入秦国版图,成了后面大一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时,秦朝建立,秦人移民至百越之地的足有50万人,当地也建立了秦军。那么,秦末之际,项羽和刘邦的势力崛起,秦朝为什么不召回百越之地的秦军前来相助呢?当中有三层因素存在。

第一,战局变化令左右着秦王朝的召回。

当时,秦始皇过世,秦朝内部发生了极大的变动,赵高在皇位的传承上大做手脚,赵高先是与李斯联手做掉了嬴政长子扶苏和诸多弟兄,进而力荐二世胡亥,在此过程中,王朝大将蒙恬蒙毅也惨遭诛杀,赵高最终还安排人手做掉李斯和胡亥,秦王朝就此陷入动乱。

在这之前,实际上民间就已经爆发了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的起义之事已经传出,但因为赵高一手遮天,将这信息在朝中压了下来,进而造成了胡亥对此事信息的堵塞。陈胜吴广起义之势一出来,民间很快便有诸多人马响应,各诸侯也纷纷出动,此时,项羽和刘邦的势力也逐渐地脱颖而出。

胡亥知道民间起义的事情,已经是陈胜势力打到函谷关的时候了,到了这个地步,胡亥才知道了起义之势的严重性,但奈何先前的信息不通已然让他丧失了调遣军队的时机,因此,面对起义军的架势他只能临时去征调关中弟子作战。从这方面来看,秦王朝没有召集百越之地的秦军是处于时间的紧迫性。

不过,虽然事态严重,但胡亥派遣的军队很快便击败了来犯的起义军,彼时黄河以南的起义军均被打败,秦王朝似乎转危为安,他们认为既然赢了战事,故此也没有必要再征调岭南秦军,这是出于新的战争局势判定的,毕竟岭南离关中还有相对远的距离,征调起来也不方便,他们认为暂时没有必要。

当时,统帅秦军的将领是章邯,彼时他歼灭黄河以南的起义军后准备北上,想着一并歼灭起义军,没想到途中居然遇到了项羽这样的可怕对方,他的势力最终还被打败了,秦军40万大军就此陨灭。这样战事变化显然是瞬息万变的,这出乎所有人意料,秦王朝在此之前没有第二方案可用,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事,他们并未及时再通知岭南地区的秦军。那个时候,通知岭南秦军需要发布命令,前后需要时间一个月之长,这显然无法应对当前的战局变化。

第二,以赵佗为首的岭南秦军抗命不回。

在有关史书中,岭南秦军将领任器曾对赵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当时他们身居岭南,实际上已经知道了陈胜吴广起义之事,但他们始终不为所动,这是因为他们深知起义军是因为中原暴政而发起的,故而他们深知这是民心所向,便想着借助岭南的地势,届时趁诸侯纷起,自居立国。

当然,任器在表达上还比较委婉,表示他是怕盗寇前来侵犯,因而切断与中原的道路交往,以此来隔绝混乱。可见,当朝中陷入起义混乱时,岭南的秦军将领实际上是知情的,但他们知情后并不打算效忠秦王朝,反而想要自居。最终,在任器的命令下,赵佗照做了,岭南与中原的道路切断了,即便有信使前来送信,想必也不会有结果。

等到任器过世后,拿过兵权的赵佗同样继承了前者的意志,通过一些小手段做掉了秦王朝设置的官吏,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圈子,最终,赵佗自立南越武王,完全脱离秦王朝的统治。足以见得,独守一方的赵佗等人实际上与秦王朝并不齐心,即便秦二世有心征兆他们,想必也不如愿。

第三,王朝内部明争暗斗,岭南秦军不敢回防。

任器和赵佗等人之所以想着自保,除了秦王朝大势已去外,还会碍于新皇帝的滥杀无辜。因为在赵高的加持下,秦二世胡亥已经成了一个“定时炸弹”,不仅扶苏和兄弟姐妹被他杀害,就连跟着秦始皇打下江山的蒙恬等大将都未能幸免,这样的环境无疑让朝中人心惶惶。

赵佗等人深知,若是自身的势力回到关中,他们的下场肯定不会好,若是平定起义军失利他们则会遭到秦二世的问责惩罚;若是胜利了秦二世又会担忧他们的权力已经威胁到皇权,同样会因猜忌而惩罚,这种惩罚俨然与扶苏和蒙恬等人一样。权衡之下,赵佗等人想要自立国门自然有因可循的。

结束语:秦王朝的覆灭实际上还是自身的暴虐造成的,因为民心已经缺失,起义军便成了燎原之势,加之秦二世和赵高等人的存在,朝内已经人心惶惶,已然没有了集权的优势。要说为什么关中没有召回百越之地的秦军,一是战事变化的影响,让朝内失去了下达命令的时机,二是岭南当地的民心已经不在,将两地的联通道路已经阻隔,并且还自立了国门,即便下达了命令也不会响应。

参考资料:《史记》

《史记南越列传》

更多文章

  • 作为导致秦国衰亡的罪人,赵高到底凭什么获宠于秦始皇和秦二世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赵高,嬴政,秦二世,秦国

    说到秦朝灭亡,赵高可以说是个难以绕过之人,正是他在秦始皇驾崩后扶立胡亥即位,正是他凭借秦二世胡亥宠信扰乱朝堂,正是他指鹿为马诛除李斯一手将秦朝推向了深渊,正是他在天下大乱之际谋刺了二世胡亥……那么,赵高深得秦始皇和秦二世两代帝王宠信,到底凭借的是什么?出身不高但颇有才能,善于逢迎且聪明伶俐关于赵高的

  • 《史记·秦始皇本纪》精讲细读(17):秦二世巡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天工开语标签:秦二世,史记·秦始皇本纪,嬴政,赵高

    前言:在秦二世主政的第一年,主要事件就是巡视天下,以免被天下人认为他很软弱,在巡视天下的过程中,他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的一份诏书刻写在了之前秦始皇所刻字的每一刻碑石上,因为秦始皇刻字的时候,没想到自己会有死去的那一天,所以,并没有考虑身后事,所刻写的颂文都是“皇帝如何如何”,秦二世认为,这

  • 秦二世几乎将亲人屠光,为何子婴能逃过一劫?并非因他比较幸运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子婴,赵高,周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历史上存在很多谜团,因为史书和野史等寥寥几笔记载,便让后人不断猜测和研究,即使这样,也依旧不知道谜团的真实答案。秦朝时期,嬴政的身份就是一个很多的谜,很多人猜测他是异人的儿子,也有人说是吕不韦的儿子,这所以有这些猜测,全是根据古书的记载。因为记载的不是很详细,也有不同,所以才引起人们这么大的好奇心,

  • 秦二世到底有没有篡位?赵正书和史记看法不一,北大教授独辟蹊径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秦二世,赵正书,嬴政,李斯,司马迁,史记,周朝,先秦

    大秦帝国的覆灭和骤然灭亡的原因从汉朝初年以来就是一个让无数人为之关注的政治历史话题,据当年的历史记载秦始皇是在东巡的过程之中死在了一个叫做沙丘的地方,随后就是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在宦官赵高的主导之下与李斯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内容,然后顺利的登基成为了秦朝的二世皇帝,由此推断的话,很多人认为秦朝在第二

  • 十二位公子被腰斩,十位公主被五马分尸,看秦二世如何自掘坟墓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秦二世,嬴政,赵高,扶苏,李斯,蒙恬,周朝,先秦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秦始皇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同在巡游队伍之中:左丞相李斯、中东府令赵高、幼子嬴胡亥。任谁也没想到的是,这次巡游竟然成了秦始皇的死亡之旅。巡游队伍到达平原津(古黄河渡口,今山东德州平原县)时,秦始皇病倒了。这个十三岁立为秦王、三十九岁统一六国、现今五十岁的

  • 秦朝名将章邯,是如何让秦二世看到希望后又葬送大秦翻身筹码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章邯,秦军,项梁,秦朝,大军,陈胜,周朝,先秦,秦二世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之后,天下英雄豪杰,群起响应。声势之浩大曾令大秦统治处于风雨飘摇。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困兽犹斗的秦朝也并非不堪一击,是有机会和能力扳回局面的,因为大秦出了一位军事才能显著的将领:章邯。作为齐名白起的秦朝最后一员大将,扮演过救世主的章邯,他是如何让秦二世于渺茫之中看到

  • 为什么说秦二世而亡呢?不是还有子婴做了46天秦王吗?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秦二世,子婴,秦国,秦王,嬴政,赵高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大业,遂登基称帝,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秦朝又是一个短命王朝,二世而亡,公元前207年就灭亡了,前后不过存在了十四年,可谓是昙花一现了,但这昙花一现却在历史上是最为特殊的存在。不过这里可能就有人要问了,秦朝历史上明明有秦始皇、胡亥和子婴三位君王,

  • 关于秦二世之死,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两个版本,到底想表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秦二世,司马迁,赵高,史记,项羽

    历史是强者书写的?那后人看到的,还会是真相吗?关于这一点,大家不要着急,历史的确是强者书写的,但是后人能看到的,大多都是真相。并不矛盾,在历史上,可以左右历史记载的强者,非常少。很多人都是准强者,不够强!独家:陕西韩城:史圣司马迁祠 依据山岭 高峻挺拔 气势雄伟写历史,最牛的一个人,一定是司马迁!被

  • 秦二世:一个在自我世界里游荡的皇帝(一)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秦二世,皇帝,赵高,嬴政,皇位

    《大秦帝国》里对王有很深刻的解释:“王,三横为天地人,一竖为参通天地人。”秦始皇弃王而称皇帝,本质上没有太大改变,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号罢了。秦朝的皇帝与之前的王在性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孤一人”,都是天下唯一的统治者。在家天下里,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最该做的便是维护王朝的统治,使王朝千秋万代。这个过程,便

  • 秦始皇一死,蒙氏就被秦二世诛杀殆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嬴政,秦二世,蒙氏,蒙恬,赵高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预计阅读本文需要5分钟秦始皇攻灭六国,统一天下,以王氏和蒙氏家族出力为最多,得到的信任也最多。然秦始皇一死,蒙氏就被秦二世诛杀殆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赵高的挑拨和诬陷。赵高,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蒙氏最为有名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