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城对于秦朝至关重要,秦始皇为何放心把修筑长城交给蒙恬?

长城对于秦朝至关重要,秦始皇为何放心把修筑长城交给蒙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旧闻故史 访问量:3855 更新时间:2024/2/12 20:19:25

早在战国时期,北方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就已较为强大。赵武灵王采用“胡服骑射”的方式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足可说明这一点。他们经常骚扰中原各国,扩充地盘。为了抵御北方的少数民族的侵入,与之接壤的秦、赵、燕等国纷纷在国界上修起坚固的防御建筑——长城。秦统一六国以后,又大兴土木,把原来各国所修的连成一片,筑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

时至今日,秦始皇修长城伴随着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然而,总督长城修造事宜并非中国第一皇帝始皇赢政,而是秦朝著名大将蒙恬。当时的蒙恬身居朝廷要位,肩负着保卫边疆,抵御匈奴入侵的重任。秦统一六国后,国家的战事主要发生在与匈奴接壤之处。能否抵制匈奴的入侵,直接关系到秦政权的稳固。

秦始皇为何把如此关键的重任十分放心地委托给蒙恬呢?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蒙恬的祖先是战国时的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鹫携家来到秦国。蒙鹫是一位出色的武将,效命秦国,战功赫赫,秦昭王时官居上卿。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时,他又多次领兵攻打韩、赵、魏等国,为秦国拓疆纳土。蒙恬的父亲蒙武,也是一位出众的战将。秦始皇二十三(公元前224年),他带兵攻打楚国,大败楚国,并杀死楚将项燕,次年又虏获楚王,为秦国的统一诸侯各国天下,立下了巨大功勋。蒙恬继承了先辈骁勇善战的特点。秦始皇二十三年他曾与秦国另一名大将李信率军攻打楚国,首战告捷;渐露头角。

秦始皇二十六年,身为狱官的蒙恬世袭父职,出任将军。这一年他受命攻打齐国,一举击败齐军,显示出他那非凡的军事才能,为秦国统一中国再建奇功,因此,升为内史。

秦灭六国后,天下统一。但是,北部游牧民族,势力不断强大。他们不断跃马南下,窥扰中原,严重地威胁着秦朝北疆的安全,秦始皇于是命令蒙恬率军三十万前去抗击匈奴,从此蒙恬便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蒙恬果然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经过艰苦的征战,不但遏制了匈奴的南侵,而且夺回大片失地,设置四十四县,迫使匈奴后退七百余里,黄河之南的土地全部归入秦朝疆域。蒙恬功高盖世,威震匈奴,深得秦始皇的宠幸。秦始皇不但委重任于蒙恬,对其弟蒙毅也分外垂爱,授以上卿高爵,视为心腹之臣,听命于左右。蒙恬兄弟一任外务,一充内谋,为秦政权的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进一步巩固北疆,防止匈奴的滋扰,秦始皇下令蒙恬修筑长城。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除进一步加固原秦、赵、燕三国长城,增添要塞外,并把它们连成一线,使其以绵延万里的气势形成世界上的一大奇观。随后,蒙恬继续镇守北疆,操练士卒,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一条绵延万里的长城加上一支素质很好的军队,真正在秦国的疆界上筑起了一道摧不垮、打不烂的铜墙铁壁。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直到蒙恬遇害,匈奴人慑于蒙恬的威名,别说南侵中土,就连南下牧马都胆战心惊。

不幸的是,始皇三十年,秦始皇在巡视途中,病逝于沙丘。这时跳出了一个“指鹿为马”的历史小丑宦官赵高,使秦王朝加快了崩溃速度。赵高曾触犯国法,秦始皇派蒙毅加以惩治。蒙毅依法行事,判赵高死罪。可不知为什么,秦始皇善心大发,觉得赵高这个人办事敦厚而赦免了他,不仅如此,还让他官复原职。于是赵高对蒙毅怀恨在心,兼及蒙恬,一直寻找机会以泄私愤。秦始皇的死给了赵高一个报复的机会。

秦始皇晚年特别怕死,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永远统治天下。因此他一方面寻访天下方术之士,提炼仙丹;一方面沉迷于迷信,遇事求神拜仙,以求满足自己的心愿。当他外出巡视染病在身时,便急忙派遣心腹之臣蒙毅回都城咸阳向山川之神祈祷。但是,上苍、神仙又哪能拯救得了他的生命?没等蒙毅回来,他便一命呜呼了。临死前,秦始皇命赵高写信给远在边塞的长公子扶苏,要他“把兵权交给蒙恬,赶回咸阳奔丧”。显然秦始皇仍有让扶苏继承王位之意。由于秦始皇猝死,这封信最终被赵高扣下了。

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阴险蛮横的赵高先是威逼丞相李斯,继而相互串通,封锁始皇驾崩的消息,扣下发给扶苏的信。他们一面密谋立扶苏之弟胡亥为帝,一面策划陷害扶苏和蒙氏兄弟。为了夺得皇位,公子胡亥与他们同流合污。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便开始了祸国殃民的行动。

首先他们矫诏立胡亥为太子,接着又矫诏赐扶苏、大将蒙恬自杀。接诏后,扶苏伤心不已,以为真的是狠心的父亲要他死。一场痛哭之后,扶苏含恨自尽。而蒙恬似乎预感到其中有诈,他认为始皇出巡,并未另立太子,仅凭使者一言,难以令人相信。他断然拒绝自杀。使者便把他囚禁于阳周,自己回去复命。

扶苏死后,胡亥即位。他便是历史上臭名昭著、残暴昏庸而又荒淫无度的秦二世。他宠幸奸臣赵高,言听计从,视为心腹;一度也曾追念蒙氏家族为秦国建立的卓著功勋,加上扶苏已死,自己王位已经坐定,准备赦免蒙恬。这可吓坏了赵高,已经害死蒙毅的赵高,又岂能放过蒙恬而给自己留下后患呢?于是日夜在二世耳旁咕叨蒙恬的“罪恶”,竭力怂恿二世处死蒙恬。二世终于为之动心,决定照他的意思办:派人前往阳周,诏告蒙恬:

“尔罪恶过多,又受尔弟蒙毅罪案的牵连……”,

不等使者说完,蒙恬已知自己难脱厄运,那帮人必置自己于死地而后快。

他想起蒙氏家族历代为秦国的强盛出生入死,征战沙场,建立了盖世功勋;更想起自己戎马一生,到头来竟是如此结局。这一切使得他感慨万分。他觉得蒙氏家族无愧于国家,他痛恶二世的昏愤,更感戴秦先主的知遇之恩。他对使者说,他一生无愧于秦,眼下虽然被囚禁,但统领的三十万大军随时听命于他。只要一声令下,凭着这支军队足可以与朝廷抗衡。但他不愿违背祖先的教诲,也不愿辜负秦先主的知遇之恩,自愿坐以待毙。接着他又列举古来杀忠臣而国亡的例子,要使者在他死后转告二世,希望二世不忘前车之鉴,以率民从道为己任。其忧国忧民之心至死不移。

蒙恬终于没有逃脱赵高的毒手,过早地结束了生命。但他不幸而言中,秦朝很快在急风暴雨的农民起义中土崩瓦解。

对于蒙恬修筑长城一事,千百年来毁誉不一,但他那视国为家,忧国忧民,以卫国安邦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怎么说也是值得颂扬的。

标签: 嬴政蒙恬秦国秦朝蒙毅匈奴

更多文章

  • 甲骨文显示:秦始皇与蒙恬的祖上,或曾一起“反周复商”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嬴政,蒙恬,周复商,商朝,甲骨文,秦国

    战国中晚期,齐人蒙骜西投秦国,数次率军出征,帮助秦国夺取韩赵魏90余座城池,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蒙骜之子蒙武,孙子蒙恬、蒙毅,都是震古烁今的名将,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其中,蒙恬得授三十万兵马镇守北疆,蒙毅经常与秦始皇出入同车。可以说,蒙氏一门三代皆名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

  • 蒙恬之祸,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他自己认为是修长城挖断了地脉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蒙恬,蒙毅,赵高,嬴政,秦国,秦二世

    你说你惹了不该惹的人,让他满是伤痕。你说你犯了不该犯的错,让他祸及子孙。蒙恬之祸就是老爹惹着了贼子赵高。后来被赵高陷害,秦二世假传圣旨,让其自尽从而使秦朝自毁长城。蒙恬,他的祖上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得到了秦昭王的赏识,官做到了上卿。树挪死,人挪活。在家乡遇到困境的时候就应该出去闯

  • 秦朝大将蒙恬临死前留下两句话,为什么曹操读一次就哭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蒙恬,曹操,嬴政,赵高,秦二世,秦国

    在秦朝的时候,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将军叫蒙恬,被誉为中华的第一勇士。这个人就是我们课文中贾谊笔下率领十万大军的常胜将军,《过秦论》中描述到:“秦始皇派蒙恬去北方的边界修筑长城,把匈奴吓退了足足有七百公里。蒙恬从小就生活在将相之家,自然而然地就对兵器武功耳濡目染,所以他从小就下定决心立志报国。可是到了后来

  • 蒙恬与韩信,哪一个死的更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蒙恬,韩信,嬴政,项羽,赵高,汉朝,秦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24个字,几乎写尽了上下五千年诸多能臣名将的结局,鲜有善终。(一)蒙恬:守着忠勇恩义,直到身死,从未叛国蒙恬,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是秦朝时期秦始皇身边有名的将军。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被秦始皇委以重任,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是中国西北最早的

  • 历史上,真实的蒙恬到底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蒙恬,嬴政,秦国,始皇,秦人,秦朝,匈奴人,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在汉人对秦政诸多指摘中,秦始皇修筑长城与攻逐匈奴,无疑是秦诸多暴政中最为浓烈的一笔。值得注意的,秦廷这两项失政,均与秦之名将蒙恬有着直接关系,更是评价蒙恬是非功过的关键所在。蒙恬,先世战国齐人,祖父蒙骜自秦昭王时由齐至秦,后代世为秦将。祖父蒙骜、父亲蒙武皆为秦国的重要将领,曾攻略韩、赵、魏、楚诸国,

  • 蒙恬被赐死前说了两句话, 曹操每次读了都会哭, 或许我们错怪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莉的快乐生活标签:蒙恬,曹操,嬴政,赵高,李斯,蒙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患病,到沙丘已身体不支,最终死在行宫。在临终前,秦始皇遗诏,让公子扶苏从北方边境回咸阳主持葬礼,而这封遗诏被解读为立扶苏为新君。此时,跟随车队的李斯、赵高心生恐惧,对死对头蒙恬蒙毅十分不甘,密谋重新写出诏书,让幼子胡亥继位,并发假诏书赐死扶苏和蒙恬。秦国一统六国后,蒙恬

  • 秦国名将世家蒙家,出了蒙骜、蒙恬、蒙毅等名将,却因一人而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蒙恬,蒙毅,蒙骜,秦国,魏国,王翦,蒙家,秦朝,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的秦国可谓是名将辈出,既有号称战国四大名将的杀神白起,又有王翦王贲父子双名将。当然最为有名的还是蒙氏家族,三代出了三名大将,一名文臣,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负责修建长城,北拒匈奴的名将蒙恬。那么名将辈出的蒙家到底是什么来头?蒙家作为秦国有名的名将世家,竟不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秦国最

  • 蒙恬自杀前说了2句名言,曹操心情不好时就读它,每次都悲痛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蒙恬,曹操,蒙毅,嬴政,赵高,刘协

    蒙恬自杀前说了2句名言,曹操心情不好时就读它,每次都悲痛不已蒙恬虽然没有被列入“战国四大名将”,但是名气丝毫不比他们小。蒙恬出生于武将世家,与蒙毅兄弟两个被世人称赞为“忠信”,最得秦始皇的的信任。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蒙恬更是北击匈奴,促进了北方的和平。蒙恬与蒙毅虽然受秦始皇宠信,但是并不恃宠而骄,贪

  • 秦国大将军“蒙恬和蒙毅”能斩敌首于万千之中,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蒙恬,蒙毅,赵高,秦国,嬴政,扶苏

    蒙恬是秦国的将领,齐国在他手中灭亡。后来,秦始皇命他率军防御匈奴等少数民族。在他的主持下,长城建成了。秦始皇对此很满意,经常在众多大臣面前夸赞蒙恬的才华。蒙恬还有一个弟弟,蒙义,也是大官。始皇出门总是带着他,让他坐车;待在宫中,他总是让孟毅在身边侍奉。此时的孟天和孟毅在秦国的地位无人能及。此外,赵高

  • 赵高伪造诏书,让蒙恬自杀,为何蒙恬既不反抗,却又不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赵高,蒙恬,扶苏,自杀,先秦,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不夸张的说,蒙恬是第一个彻底打垮游牧民族的人,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所以才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西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大秦帝国建立,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并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随后,一直率领30万精锐大军驻守北方,镇守边陲,监军就是公子扶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