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骨文显示:秦始皇与蒙恬的祖上,或曾一起“反周复商”

甲骨文显示:秦始皇与蒙恬的祖上,或曾一起“反周复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百家杂评 访问量:4401 更新时间:2024/1/19 12:12:14

战国中晚期,齐人蒙骜西投秦国,数次率军出征,帮助秦国夺取韩赵魏90余座城池,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

蒙骜之子蒙武孙子蒙恬、蒙毅,都是震古烁今的名将,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其中,蒙恬得授三十万兵马镇守北疆,蒙毅经常与秦始皇出入同车。可以说,蒙氏一门三代皆名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助力,功绩毫不逊色于王翦!

因此,秦国与蒙氏、秦始皇与蒙恬,大致是明君与良将的关系,互相信任、珠联璧合,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

然而,随着商周地下文献的不断出土,人们发现嬴氏与蒙氏,或者说秦始皇与蒙恬的两人祖上,不仅极有可能互相认识,甚至还可能站在同一战壕里打过仗。

甲骨文中的蒙字

根据文献记载,蒙姓源于颛顼后代老童,他被封在了蒙山至双八之城(蒙双城),后代就以此为姓。由于缺少史料印证,蒙姓由来是否如此,后世并不能肯定。然而,甲骨文出土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文献的记载。

甲骨文中的蒙字,就是一个人头部被蒙住的象形(见下图)。笔者认为,蒙字可能与蒙山云雾有关,身在山中,被云雾遮挡,由此产生了“蒙”字。

从蒙字字形上看,蒙姓源于蒙山是有一定道理的。下图显示的是人眼被布蒙住,但实际上看其形状,更像是被云雾蒙住。

卜辞中的蒙国与蒙侯虎

关于蒙国,正史中没有怎么提及,但甲骨文卜辞却显示,商代时在东方的确存在一个蒙国,而且是一个备受商王朝重视的诸侯!

甲骨文卜辞: 丙戌卜,亘,贞蒙侯虎其御。 贞隹象令比蒙侯归。 贞今载……王比蒙侯虎伐髳方,受有佑。 戊戌卜,㱿贞,王曰:“侯虎,毋归,御。” 今□从蒙侯虎伐羌方。

如今,我们将“侯”理解为爵位,但其实在商朝时期,侯是最重要的外服官职之一,由商王朝直接分封,经常要参与重要战争,武丁时期甚至参与了西部对羌人的战争,甲骨文中说“今□从蒙侯虎伐羌方”。甲骨文上的“蒙侯虎”,则代表了蒙国的重要地位,身份非常显赫。

先秦时的蒙姓非常稀少,只有传说的颛顼后代这一支。周代建立之后,文献上没有将某人册封在蒙地的记载,也没有其他蒙姓出现。因此,甲骨文中的蒙姓与蒙侯,与蒙恬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商朝将疆域划分为五个部分,即中商(商朝直属领地)、北土、南土、东土、西土,其中蒙国在东土,而东土的大致范围是山东中西部,以及河南东部、安徽、江苏北部。那么,如此显赫的蒙国,具体位置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如今,关于蒙国都城的具体位置,还没能100%的确认,但基本被认为在“大蒙城”。

《商丘地区地名荟萃·商丘县》记载:“大蒙城,即今商丘县城北18公里老蒙墙寺,以东有蒙泽得名。北临汳水,有箕子冢。战国时楚置蒙县。”

著名历史学家丁山,经过一系列考证,在其《释蒙》一文中指出:“蒙侯故都,即汳水南大蒙城。”也就是说,蒙国都城在如今的商丘梁园区,西汉时的梁国蒙县。

当然,也有史学家认为,蒙国都城在山东临沂蒙阴。

总之,蒙国所在区域,大致是山东中西部或河南东部区域。

秦人起源西方还是东方

春秋战国时期,秦人被中原列国鄙视,称秦人为“秦者夷也”、“狄秦”、“戎秦”,《史记》中说“在西戎,保西垂”,王国维在《秦都邑考》中指出“秦人祖先,起于戎狄”。

2008年,清华大学收到一批战国竹简,一共有2388枚,后被称为“清华简”。其中的《系年》第三篇章,揭开了秦人起源谜团。

清华简《系年》:“飞(廉)东逃于商盍(商奄)氏。成王伐商盍,杀飞(廉),西迁商盍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武王伐纣后,飞廉逃到商奄,准备“反周复商”,商奄都城在山东曲阜。武王去世后,纣王之子武庚起兵复国,东部很多以前的商代诸侯起兵造反,于是才有了周公东征。最终,周成王灭了商奄,杀死了飞廉,并将部分商奄之民强制西迁,这是秦人的祖先。

根据史书记载,在牧野之战中,飞廉长子恶来战死,恶来后代为周朝立功,从而建立了秦国。至于飞廉的次子季胜,在周穆王时立下大功,被封在赵城,后来三家分晋建立了赵国。总之,秦赵是真正的兄弟之国,飞廉是他们的共祖。

因此,秦始皇祖上飞廉部族,大致生活在山东曲阜附近,属于商朝铁杆盟友。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曾经为商朝战死的恶来后代,800年后为恶来复仇,成功地灭掉周朝,一统华夏。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蒙国与商奄相距不远,彼此都是商朝的重臣,应该不会陌生。

更重要的是,学者考证认为武王伐纣后蒙国还存在,在伯禽东征时被灭亡。武庚起兵复国时,东部大量商朝诸侯起兵响应,周成王、周公、伯禽(周公之子)率兵东征,灭掉了蒙国、商奄,杀死了飞廉等。其中,鲁国起初在河南鲁山一带,灭掉蒙国、商奄之后,疆域扩大到山东,后来以商奄都城曲阜为鲁都。

可见,在武庚之乱时,蒙侯、飞廉都曾起兵响应,但在周公东征时,蒙国被灭、飞廉被杀,因此蒙恬祖上与秦始皇祖上,还真有可能为了“反周复商”,一起并肩打过仗。

或许是命运的轮回,八百年之后,蒙侯与飞廉的后代再度联手。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始皇重用蒙恬、重用蒙氏一门,似乎还有着家族历史上的原因。

参考资料:《甲骨文中的蒙国》、《清华简》等

标签: 嬴政蒙恬周复商商朝甲骨文秦国

更多文章

  • 蒙恬之祸,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他自己认为是修长城挖断了地脉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蒙恬,蒙毅,赵高,嬴政,秦国,秦二世

    你说你惹了不该惹的人,让他满是伤痕。你说你犯了不该犯的错,让他祸及子孙。蒙恬之祸就是老爹惹着了贼子赵高。后来被赵高陷害,秦二世假传圣旨,让其自尽从而使秦朝自毁长城。蒙恬,他的祖上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得到了秦昭王的赏识,官做到了上卿。树挪死,人挪活。在家乡遇到困境的时候就应该出去闯

  • 秦朝大将蒙恬临死前留下两句话,为什么曹操读一次就哭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蒙恬,曹操,嬴政,赵高,秦二世,秦国

    在秦朝的时候,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将军叫蒙恬,被誉为中华的第一勇士。这个人就是我们课文中贾谊笔下率领十万大军的常胜将军,《过秦论》中描述到:“秦始皇派蒙恬去北方的边界修筑长城,把匈奴吓退了足足有七百公里。蒙恬从小就生活在将相之家,自然而然地就对兵器武功耳濡目染,所以他从小就下定决心立志报国。可是到了后来

  • 蒙恬与韩信,哪一个死的更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蒙恬,韩信,嬴政,项羽,赵高,汉朝,秦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24个字,几乎写尽了上下五千年诸多能臣名将的结局,鲜有善终。(一)蒙恬:守着忠勇恩义,直到身死,从未叛国蒙恬,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是秦朝时期秦始皇身边有名的将军。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被秦始皇委以重任,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是中国西北最早的

  • 历史上,真实的蒙恬到底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蒙恬,嬴政,秦国,始皇,秦人,秦朝,匈奴人,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在汉人对秦政诸多指摘中,秦始皇修筑长城与攻逐匈奴,无疑是秦诸多暴政中最为浓烈的一笔。值得注意的,秦廷这两项失政,均与秦之名将蒙恬有着直接关系,更是评价蒙恬是非功过的关键所在。蒙恬,先世战国齐人,祖父蒙骜自秦昭王时由齐至秦,后代世为秦将。祖父蒙骜、父亲蒙武皆为秦国的重要将领,曾攻略韩、赵、魏、楚诸国,

  • 蒙恬被赐死前说了两句话, 曹操每次读了都会哭, 或许我们错怪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莉的快乐生活标签:蒙恬,曹操,嬴政,赵高,李斯,蒙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患病,到沙丘已身体不支,最终死在行宫。在临终前,秦始皇遗诏,让公子扶苏从北方边境回咸阳主持葬礼,而这封遗诏被解读为立扶苏为新君。此时,跟随车队的李斯、赵高心生恐惧,对死对头蒙恬蒙毅十分不甘,密谋重新写出诏书,让幼子胡亥继位,并发假诏书赐死扶苏和蒙恬。秦国一统六国后,蒙恬

  • 秦国名将世家蒙家,出了蒙骜、蒙恬、蒙毅等名将,却因一人而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蒙恬,蒙毅,蒙骜,秦国,魏国,王翦,蒙家,秦朝,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的秦国可谓是名将辈出,既有号称战国四大名将的杀神白起,又有王翦王贲父子双名将。当然最为有名的还是蒙氏家族,三代出了三名大将,一名文臣,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负责修建长城,北拒匈奴的名将蒙恬。那么名将辈出的蒙家到底是什么来头?蒙家作为秦国有名的名将世家,竟不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秦国最

  • 蒙恬自杀前说了2句名言,曹操心情不好时就读它,每次都悲痛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蒙恬,曹操,蒙毅,嬴政,赵高,刘协

    蒙恬自杀前说了2句名言,曹操心情不好时就读它,每次都悲痛不已蒙恬虽然没有被列入“战国四大名将”,但是名气丝毫不比他们小。蒙恬出生于武将世家,与蒙毅兄弟两个被世人称赞为“忠信”,最得秦始皇的的信任。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蒙恬更是北击匈奴,促进了北方的和平。蒙恬与蒙毅虽然受秦始皇宠信,但是并不恃宠而骄,贪

  • 秦国大将军“蒙恬和蒙毅”能斩敌首于万千之中,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蒙恬,蒙毅,赵高,秦国,嬴政,扶苏

    蒙恬是秦国的将领,齐国在他手中灭亡。后来,秦始皇命他率军防御匈奴等少数民族。在他的主持下,长城建成了。秦始皇对此很满意,经常在众多大臣面前夸赞蒙恬的才华。蒙恬还有一个弟弟,蒙义,也是大官。始皇出门总是带着他,让他坐车;待在宫中,他总是让孟毅在身边侍奉。此时的孟天和孟毅在秦国的地位无人能及。此外,赵高

  • 赵高伪造诏书,让蒙恬自杀,为何蒙恬既不反抗,却又不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赵高,蒙恬,扶苏,自杀,先秦,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不夸张的说,蒙恬是第一个彻底打垮游牧民族的人,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所以才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西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大秦帝国建立,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并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随后,一直率领30万精锐大军驻守北方,镇守边陲,监军就是公子扶苏!可

  • 赵高称赞蒙恬天下无敌,秦始皇哈哈大笑:这三句话能让蒙恬死三次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赵高,蒙恬,嬴政,秦王,周朝,秦始皇,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赵高不是太监,但却比很多太监还狠毒。之所以这样说,没有贬低太监这个行业的意思,因为太监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行业——不是所有的阉人都有资格被称为太监,有资格被称为太监的也不全都是阉人。赵高不是阉人,一辈子也没当过太监,他的职务是中车府令和丞相。赵高在《史记》中没有列传,他的事迹多数见于《秦始皇本纪》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