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麾下的名将曹仁有哪些优缺点?结局如何?

曹操麾下的名将曹仁有哪些优缺点?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久叔 访问量:1835 更新时间:2023/12/28 3:51:59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曹操麾下名将曹仁的故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进攻合肥,曹魏诸州均抽调兵力屯驻于扬州,以防备孙权。然而,曹魏最大的隐患,却不是合肥,而是在荆州方向。

  此时汉水流域已经进入汛期,江水高涨。温恢敏锐地察觉到关羽即将乘水势上升之利北上攻打襄樊,但此时坐镇襄阳的曹仁却毫无防备之心,连能涉水的大船都没有准备。温恢为此忧心忡忡地对兖州刺史裴潜说:“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近,必将为患。”

  另外,罗贯中为了增加《三国演义》的可读性,也在书中将曹仁的缺点加以放大。如在新野之战中,曹仁就被描述成一员莽将,他先是鲁莽入城,中了诸葛亮的火攻之计,急奔出城后,又在白河中遭遇水攻,最终大败,可以说是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间。

  那么,真实的曹仁究竟是曹操麾下第一名将,还是一员“非智勇”、经常被人操碎心的庸将呢?

  数据不会说谎。所以,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从曹仁的战绩入手客观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江陵之战:曹仁犯下低级战略性错误,完败于周瑜、刘备

  在赤壁之战前,曹仁跟随(从)曹操逐鹿天下,所到之处攻必克,战必胜,难觅敌手。但在此过程中,曹仁都是从征,曹操才是正面战场的主角。直到赤壁之战后,曹仁才获得在重大战役中担纲主帅的机会。而南郡之战,就是他担纲主帅的第一战。

  赤壁之战后,遭遇败绩的曹操撤军北回,留下大将曹仁镇守南郡(治所江陵)。随后,周瑜、刘备联袂进攻南郡,南郡之战爆发。南郡的治所是江陵,所以周瑜、刘备的主攻方向毫无疑问就是江陵,这点曹仁倒是判断的很准确,因此他选择坐镇江陵,以逸待劳。

  曹仁的选择看似没毛病,但是,曹操要他守的是南郡,而不是江陵,所以,曹仁实际上是犯了主将的大忌,即主次不分的战略性错误。曹仁此时还没有意识到,在周瑜、刘备面前犯这种低级错误,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1、错误一:忽略北通道的重要性

  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三国志·李通传》。

  汉陵以北,襄阳以南之间的通道(区域)就是北通道。在地理上,襄阳的曹军要到江陵,不管是走陆路,还是顺汉水而下,都必须经过北通道。同样,江陵的曹军要撤回襄阳,北通道也是必经之路。一旦北通道失守,江陵就成为一座孤城,此时曹仁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趁敌军未完全封锁北通道之前,撤回襄阳。

  刘备深知北通道的重要性,于是派关羽率军进入北通道。由于兵力有限,关羽的任务并不是攻占北通道,而是想方法阻止曹魏的援军经北通到达江陵。

  曹操同样清楚北通道的战略意义。因此,他在北归前,除了留曹仁(总指挥)镇守南郡外,还留有其它五路人马(徐晃驻守于樊城,于禁、乐进镇守襄阳城,满宠驻守当阳,汝南郡太守李通驻于朗陵以及文聘驻守江夏),这五路人马在确保北通道畅通的同时,可随时策应曹仁。然而,由于曹仁后知后觉,没有提前给这五路人马分工,导致他们各之为战,被关羽在北通道拖延了行军速度,无法第一时间到达江陵援救曹仁。

  另一方面,刘备又以荆州刺史刘琦的名义,招降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进一步孤立了江陵。由此可见,曹仁在与刘备这一回合的较量中,遭遇了完败。

  2、错误二:临江郡不设防

  除了北通道以外,临江郡(夷陵)是决定南郡之战胜负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夷陵在地理位置上与江陵互为犄角,可以说是江陵的卫星城,一旦夷陵失守,江陵不但失去唯一的侧翼,东吴的军队也会趁机抢占北岸(周瑜军在南岸),此时江陵又会失去长江屏障。另外,当时的益州牧刘璋臣服于曹操(汉献帝),如有必要,曹操可令刘璋派援军顺流而下支援曹仁。对曹仁来说,夷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曹仁却再次犯下罕见的低级错误,他竟然忘记了在夷陵城布置守兵。孙刘联军一方,担当进攻江陵的是周瑜。他识别到曹仁的重大失误后,迅速派甘宁攻占了夷陵。此时的曹仁才如梦初醒,急忙派兵去争夺夷陵,结果被早有准备的周瑜击败,周瑜乘势渡过长江,驻兵北岸,与曹仁相持。

  此时,江陵城的西、南、东三面已被周瑜控制,而襄阳方向的援军又在北通道被关羽拖住,无法及时到达。在这种情况下,曹仁的败局已定。

  综上所述,此战暴露出曹仁战略目光短浅的软肋。作为主将,他无法在战前识别出北通道以及夷陵的战略意义,从而被刘备、周瑜捷足先登,轻松建立起战略优势,并最终包围了沦为孤城的江陵。可以说,曹仁就是南郡之战曹魏失败的罪魁祸首。

  当然,曹仁此战的表现并非一无是处。他以一敌百,杀入重围解救牛金等人的惊人之举,就深深地震撼了三军,陈矫为此称赞道:“将军真是天人!”另外,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能够坚守江陵不失达一年时间,也显示出了他深厚的防守功力。

  所以,曹仁是一名防守出色、武力过人的将军。但他并不是一名合格的统帅。

  襄阳之战:曹仁短板再现,助攻关羽水淹七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为了达成《隆中对》中“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关羽趁曹魏内部叛乱四起之机,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 樊城两城,襄阳之战爆发。此时襄阳的主将正是征南将军曹仁。

  战役初期,准备充分的关羽势如破竹,利用水军优势迅速封锁了沔水,切断了襄阳与樊城之间的联系,围困了两城。随后又利用汉水暴涨的机会,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一时威震华夏。在此过程中,兵力占优的曹仁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毫无还手之力。

  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温恢。

  曹仁兵力占优,为什么会被动挨打?魏国大臣温恢一语道破,那就是因为曹仁“无有远备”。也就是说曹仁的战前准备不够充分,或者说他根本就没做任何准备!

  1、曹仁在其位,不谋其政

  襄阳是曹魏南部的屏障,一旦襄阳失守,就会危及许昌(这也是曹操一度想迁都以避关羽锋芒的原因)。因此,曹操非常重视襄阳,特意将曹仁从扬州调到荆州接替乐进,担当镇守荆州的重任。然而,曹仁却在其位,不谋其政,辜负了曹操的期望。

  曹仁到襄阳后,既没有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水军,又没有设法封锁沔水,防止南郡方向的来犯之敌。更离谱的是,明知东吴、关羽拥有强大的水军,而汉水流域每年的汛期都会涨水,他竟然不提前准备好可涉水的大船。可以说,曹仁的战备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不仅如此,在襄阳之战爆发前,种种迹象表明关羽将会进行北伐。这点连身在外地的温恢都看得清清楚楚,但作为镇守襄阳的主将,曹仁对此却毫不知情,实在是严重失职。

  所以,关羽之所以能够在战役初期势如破竹,重创曹军,就是因为曹仁的备战工作太糟糕,给了关羽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曹仁还在临战指挥中出现了重大失误。

  2、曹仁指挥失误,关羽水淹七军

  关羽从江陵一路畅通无阻到达襄阳后,曹操就知道大事不妙,于是紧急命曹植率军救援曹仁。但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无法受命,曹操大怒之下,改派于禁率七军共三万人前往樊城。

  据史料记载,关羽攻打襄阳的人马最多是三万。这就意味着,于禁率援军到达襄阳后,曹军就占据了人数优势,形势对逆流作战的关羽不利。然而,曹仁却犯下大错,他忽略了当时正值汉水汛期这一基本常识,竟让于禁与庞德屯驻于樊城北部的低洼处。

  果然,随后秋雨连下十多天,汉水流域发生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水患,于禁的三万大军以及庞德所部均遭洪水冲淹。此时,曹仁战前准备不足的恶果开始显现,缺少大船的于禁等人在大水中寸步难行,而关羽军却乘大船在洪水中来去自如,如履平地。很快,关羽就逼降了于禁及其部下、擒获庞德。

  所以,正是曹仁临阵指挥失误,才使关羽轻易逼降(水淹)了于禁的七军。

  综上所述,作为坐镇襄阳的曹魏主将,曹仁在其位,却不谋其政。他既没有采取军事措施防止吴、蜀军队北伐,又没有训练水军以及建造大船,备战工作极其糟糕。同时,他没有及时识别到关羽北伐的意图,暴露出其战略目光短浅的短板。另外,他在汛期命于禁、庞德率军屯驻于低洼处,则暴露出他应变能力差的又一短板。

  濡须口之战:终结曹仁的一役

  黄初二年(221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随后又迁为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此时的曹仁虽然位居三公、大将军之上,但战绩却与职位不匹配,因此,他急需一场大胜来为自己正名。

  仁欲攻濡须洲中,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果(然)败—《三国志·蒋济传》

  很快机会就来了。黄初三年,曹丕总督三路大军进攻东吴。其中曹仁统率中路军,进逼东吴裨将军朱桓据守的濡须城,史称濡须口之战。

  曹仁使出声东击西之计。他命蒋济向东佯攻羡溪,以分散朱桓的兵力,朱桓果然中计,急分兵驰援羡溪,曹仁却率兵直扑濡须口。此时,濡须口东吴守军只有五千人,而曹仁却拥有步骑数万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如果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就将胜券在握。

  然而,自恃兵多的曹仁不仅要取胜,而且还要胜得漂亮。他不顾散骑常侍蒋济的劝告,执意兵分两路出击,一路由其子曹泰督军攻城,另一路由将军常雕督领,乘油船攻打朱桓兵眷所在的沙州岛。而朱桓则审时度势,以退为进,故意偃旗息鼓示弱,引诱曹军攻城。曹泰果然中计,率军轻出,被朱桓放火烧了营寨并大败,被迫退兵。

  曹泰败退后,朱桓掉头攻打深入吴军身后的常雕部。常雕部损失油轮后,无法返回大营,惨被朱桓围歼,全军(五千人)覆没(常雕本人战死)。

  曹仁身为魏国大司马,而且兵力数倍于吴军,但却败在裨将军(低级将领)朱桓的手下。这让心高气傲的曹仁羞惭难当,无脸回去见曹丕,旋即卒于军中。

  综上所述,此战曹仁虽然成功实施了声东击西的战术,获得破敌良机,但随即就由于轻敌,反而中了朱桓的诱敌之计,遭遇了一场完败。

  此战再次暴露出曹仁战略目光短浅,以及临战应变能力不足的短板。

标签: 曹操曹仁关羽于禁刘备东吴

更多文章

  • 坐拥82亿美元!阳光电源老板曹仁贤成为合肥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合肥生活通标签:合肥,曹仁贤,张一鸣,新能源,阳光电源

    坐拥82亿美元!阳光电源老板曹仁贤成为合肥首富!近日,网上一份数据流出,列举出了全国各大城市的首富名单,其中,合肥的曹仁贤家族坐拥82亿美元的资产排名合肥第一,这个排名位居全国第19名;作为新能源代表性企业之一,阳光电源发展确实很快;超百亿美元资产的人数达到了14人,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互联网企业老板

  • 光伏站上“时代C位”,曹仁贤、高纪凡、刘汉元做出最新预测

    历史解密编辑:界面新闻标签:曹仁贤,刘汉元,高纪凡,朱共山,天合光能,光伏产业链

    界面新闻实习记者 | 薛昱婷5月23日,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在上海开幕。作为光伏行业风向标,时隔两年重启的SNEC大会现场十分火爆,参会人数再创新高。会上,SNEC大会执行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阳光电源(300274.SZ)董事长曹仁贤,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通威

  • “襄樊之战”或许为关羽对曹仁的报复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关羽,曹仁,刘备,汉中之战,曹操,襄樊

    相信很多历史爱好者都知道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这是一次规模和影响都非常大的战役,包括曹操集团、刘备集团、江东集团三方势力,直接改变了刘备所领荆州的归属,破坏了刘备集团的战略规划以及与江东集团的外交关系,间接引发了“夷陵之战”。小编认为“襄樊之战”的影响其实要远大于“夷陵之战”,应该是所谓三国三大战

  • 510亿!曹仁贤蝉联安徽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中安在线标签:曹仁贤,阳光电源,张长虹,吕向阳,王文银,王传福

    11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百富榜》,这是自1999年以来连续第24次发布"胡润百富榜"。在最新发布的"2022胡润百富榜"中,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以510亿财富蝉联安徽首富,他也是安徽本土唯一入围该榜单前100的富豪。榜单。曹仁贤(源自官网)据了解,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

  • 蜀汉蒋琬偷袭“魏兴、上庸”策略戳穿“襄阳说”两大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杨子去生活标签:魏兴,蒋琬,蜀汉,曹魏,诸葛亮,襄阳

    #真知新坐标#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接班人蒋琬被提拔为大司马。(蒋)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三国志·蒋琬传》蒋琬认为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一个原因是路途太长,不如发展水军偷袭曹魏魏兴郡、上庸郡,进而夺取襄阳郡

  • 蜀汉被忽略的大臣,才能堪比蒋琬费祎,史料上却故意记载寥寥!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费祎,蒋琬,蜀汉,诸葛亮,刘备,太守

    夷陵之战后,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不过,凭借着不少优秀人才的殚精竭虑,蜀汉还是在公元263年才灭亡。提到蜀汉的重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等人,他们的事迹也详细体现在《三国志》等史料上。不过,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吕乂,则是蜀汉被忽略的大臣,他的才能堪比蒋琬费祎,史料上却故意

  • 诸葛亮缘何执意斩杀马谡?蒋琬曾说他罪不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马谡,蒋琬,蜀汉,丞相,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街亭之战后,诸葛亮与马谡这对恩若骨肉、情同兄弟及士死知已上演一出耐人寻味的挥泪斩首的经典大戏。马谡被斩首伏法,诸葛亮自贬三等,甚至连同赵云也自请贬职。诸葛亮斩马谡的理由在《三国志o蜀书五o诸葛亮传》里只有九个字: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可是蜀汉内部,尤其是荆州派,对

  • 诸葛亮心仪的接班人,比蒋琬更早受到器重,因为早死默默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星空冬雪标签:诸葛亮,蒋琬,刘备,孙权,蜀汉,东吴

    01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在此之前,孙权就开始尝试修复与蜀汉破裂的关系,刘备心中也有意动。然而,他的死无疑为这件事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防止出现变故,诸葛亮当机立断,在一干重臣中,选中了尚书邓芝,命他出使东吴,重新与东吴结好。邓芝此行的目的,除了众所周知的恢复与孙权的联盟关系外,还

  • 曹爽伐蜀失利,蒋琬缘何无法反攻魏国?诸葛亮若在世或可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不忘信仰标签:曹爽,蒋琬,诸葛亮,曹魏,费祎

    文:追风怒放(作者原创授权)公元244年,曹爽为了独揽曹魏大权,并且让自己名扬天下,再次发动了伐蜀作战。这次伐蜀,由于被蜀将王平坚决阻挡,曹爽难以取得战果。后来,蜀军来了三路援兵。监军姜维从陇右武都郡赶来增援,益州刺史蒋琬从东三郡旁边的涪城赶来增援,尚书令兼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赶来增援。而曹爽此时后勤补

  • 蒋琬东征、殷礼北伐、曹真伐蜀,三个高风险高收益但未完成的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蒋琬,殷礼,曹真,蜀汉,曹魏,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战争是当时的主旋律。虽然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和固化,但是大规模的战争也是时常发生,也有死伤数万的激烈的战役,只不过没有将这种胜利化为疆域的变化或者战略上的优势。其实三个政权还有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大手笔,只不过或者停留于计划之上,或许在执行的过程打了折扣。那么这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