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蒋琬到邝埜:湖南人的豁达与激烈

从蒋琬到邝埜:湖南人的豁达与激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学术那些事儿 访问量:1059 更新时间:2024/1/20 8:36:54

本文 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 者 | 郑渝川

明朝思想家吕坤著《呻吟语》,诲人淑世,“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这就是说,胸怀需要广阔,不能心胸狭隘,只有虚心、平心、潜心、定心才能有所作为,也能更好地适应时势、机缘。

在四川成都的双流区(以前是双流县,古时为广都),当时百姓供奉的城隍是季汉名相蒋琬。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人们会抬着蒋琬夫妇的神像到城隍庙。蒋琬随刘备入川后,曾为广都长,一种说法是惠政于民,而正史也曾记录他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令刘备不悦,幸有诸葛亮劝谏,称蒋琬是“社稷之器”,并非一县之才,建议对之重用。有趣的是,双流的棠湖公园,就有蒋琬手持酒樽,遥望远方的塑像。

在看人的问题上,刘备对马谡就看得很准,而诸葛亮对于蒋琬的判断也很准确。诸葛亮名震天下的多次北伐,担任后勤保障工作正是蒋琬。诸葛亮为此向刘禅推荐蒋琬成为自己职位的接任者,“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在诸葛亮病故以后,蒋琬出任季汉大将军,录尚书事,致力于休整国力。

蒋琬是湖南湘乡人,具休休之容、恢恢之度,在名士辈出的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也算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三国志·蒋琬传》记载了两个案例,一是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蒋琬与他谈话,杨戏经常默然不予应答。所以就有人构陷杨戏,估量杨戏得罪了蒋琬没有好果子吃,说其“目无上司,傲慢之甚!”蒋琬为此的回答是,人的长相、想法不同,都很正常,当面顺从奉承、背后又反对才是不能原谅的过错;而且,蒋琬自己的话也不可能做到每句都对,所以作为下属的杨戏不能赞同,但为了避免让蒋琬难堪而没有直接反对,这就是耿直。还有一个叫做杨敏的官员,私下评价说蒋琬昏乱糊涂,跟诸葛亮相比差远了,有人禀报蒋琬要求将杨敏治罪,也被蒋琬拒绝了。后来,杨敏因其他事情下狱,蒋琬秉公处理,使杨敏得免重罪。

著名作家王开林在新作《湖南人的境界》中指出,蒋琬大度的表现非止一端,他包容正直之士和批评之声,这显然有利于树立好的政风官风。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并不是所有担任宰相一类高官的古今人物,都有蒋琬这样的心胸。

蒋琬为官,气度恢弘,宽于待人,而且体恤民生,爱惜民力,勤勉治政,因而在四川成都双流这样一个并非他家乡的地方,1800年以来被始终铭记。这也正是古往今来不同时代湖南先贤的风采所在,如《湖南人的境界》书中所说,“以研习实学革其陋,以开拓心胸除其狭”。辛亥革命元勋黄兴也是湖南人,度量恢宏,被其他革命党人评价为“克强于交际间,有一种休休之容,霭霭之色,能令人一见倾心”。在辛亥革命爆发前的革命实践中,正是得力于黄兴的勉力维持,“持义颇高”,才让同盟会得以维持团结。黄兴毕生践行了他自己提出的“不争名,不争利,不争权”。

古今湘贤在捍卫道义时,往往表现得格外激烈,“决心不移,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浴血玩命在所不惜。湖南人反抗强暴,专开硬弓,上演壮剧”。如《湖南人的境界》所举例谈到的,汉顺帝年间的洛阳令祝良(长沙人)不畏权贵,为政有德,体恤民情,当常侍樊丰的妻子虐杀侍婢的丑闻曝出后,祝良毫不手软,坚决惩办;太尉庞参的妻子生性泼悍,活生生溺死了继子,也是被祝良依法查办。明英宗朱祁镇被王振蛊惑亲政瓦剌,兵部尚书邝埜(浏阳人)坚决反对,因而遭致王振暗算,被勒令随军出行,不许邝埜疗伤。饶是如此,邝埜仍然多次劝谏皇帝尽早退兵。当明军在土木堡与瓦剌大军交锋,邝埜战死。《湖南人的境界》书中感叹说,“倘若邝埜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会适可而止,知难而退。但他的血性不允许他退却,他的忠诚也不允许他软弱。”类似的湘贤强项直上,为了公义不惜此身的案例还有很多。

《湖南人的境界》是一本通过再现古今湘贤英雄人物事迹,进而阐释湖湘文化精髓的大众读本。全书内容将湘贤境界划分为四重,分别是“荆天棘地浑无畏,血性雄心好逞强”的自然境界,“先人数步居阵首,快意几回走极端”的功利境界,“取义争先,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道德境界,“受自由意志之激发,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天地境界。这四重境界层层递进,相互联结,散发出湘贤人物的人格特质、气节光芒,令人击节赞赏,不免心有戚戚,有益于读者加深对于湖湘文化的理解,通过品读古今湘贤人物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进而对生活中、职场中、人生的重要选择时如何坚守道德律令、修身法则形成更为真切的理解。书作者广为搜罗,溯古通今,叙述了100多位古今湘贤人物,全书内容丰富,叙述流畅,且极具可读性,可谓2023年开年以来,能够让大众阅读“慕先贤、正风气”的一本佳作。

更多文章

  • 他才是诸葛亮真正选定的继承人,既不是蒋琬,也不是费祎

    历史解密编辑:飞飞酱故事标签:蒋琬,费祎,姜维,刘禅,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三国演义》中,因为诸葛亮临终之前,将平生所学如《兵法二十四篇》还有连弩法等一并传授给了姜维,可见诸葛亮对于这个后生十分器重,而姜维也不负恩师嘱托,用余生尽力北伐,最后复国计划失败后,下场凄惨。但,历史上对于姜维继承人之说存在很大的争议。诸葛亮临终之前口头上称蒋琬和费祎为继承人,却没有提到姜维,所以

  • 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北伐效果如何?胜率五五开但影响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诸葛亮,蒋琬,蜀汉,姜维,廖化,马岱

    诸葛亮执政时期有五次北伐,作为诸葛亮的第一代接班人,蜀汉的第二任丞相(蒋琬虽然没有丞相这个官职,但是已经有丞相的实权)也是扛起了北伐事业的大旗。不过相对于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来说,蒋琬的北伐的热度就比较低,而且无论影响力也远不如诸葛亮。根据小编找到的史料,蒋琬时期进行了三次北伐,一次胜利一次失败,还有一

  • 蒋琬的气度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蒋琬,丞相,姜维,后主,费祎,杨仪,三国,诸葛亮

    蒋琬所谓气度,其实就是人品。那种听不得批评意见,容不得才高于己的人,一旦掌权,后果堪忧。蒋琬是三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担任丞相12年,为蜀汉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蒋琬的气度,表现在容人之短上。部下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为人坦诚直爽,与人言谈时,从不随声附和。蒋琬与他谈论,他常常默然不予应

  • 刘备叮嘱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为何他不听?你看庞统和蒋琬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备,诸葛亮,马谡,庞统,蒋琬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期采用了较好的策略,命赵云吸引敌方注意力,自己从另一处进攻,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原本以为这次北伐会以大功全胜告终,结果因为马谡不听命令,放弃城池而去山上驻守,丢失街亭,诸葛亮被迫撤军,北伐宣告失败。其实在刘备去世前,他就曾告诫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为何诸葛亮不听呢?如果听从,又怎

  • 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对北伐是怎样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诸葛亮,蒋琬,蜀汉,刘备,孙权,司马懿

    刘备集团多多少少带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刘备从颠沛流离,到割据一方,始终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刘备集团由盛转衰的过程非常迅速。关羽北伐襄阳、樊城失败,被孙权偷袭荆州,“隆中对”破产;刘备发动对孙权的战争,结果在夷道、猇亭惨败,损失大批将士,让孙权彻底消化荆州;诸葛亮接手这个烂摊子,

  • 蜀汉方士赵直,曾给魏延、蒋琬、何祗解梦,但魏延不懂真正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魏延,蒋琬,赵直,诸葛亮,蜀汉

    在古代的时候,方士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深受统治者的信任。这些人用占卜、望气、观星、相面、解梦等手段,进行一些预言性质的推测。人们往往希望能够预测未来,在相对蒙昧的古代,就容易被人所追求。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就有这样一个奇人——赵直。他给魏延、蒋琬、何祗三个人物解梦,结果都十分精准。魏延——''麒麟

  • 《出师表》中一再提到蒋琬,诸葛亮为何如此器重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箫十三郞标签:蒋琬,诸葛亮,刘备,出师表,刘禅

    诸葛亮对自己身后大事安排的第三点,即后方成都主持朝政的人选,是如何确定的呢?根据《三国志·蒋琬传》记载,诸葛亮临死前,曾经秘密向后主刘禅上表,郑重推荐自己的接班人: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意思是说,微臣如果不幸去世,后事最好交付给蒋琬。这位蒋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为何会推荐他来接替自己,而没有选

  • 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看蒋琬教你如何踢好“头三脚”?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蒋琬,诸葛亮,刘备,刘禅

    大凡新官上任,都愿烧好“三把火”,踢好“头三脚”。然而,“头三脚”可不是好踢的。有的踌躇满志,趾高气扬,情况不明,就拉开了架式,一脚下来,就踢到人上,吓得观众纷纷后撤;有的底气不足,硬充好汉,两脚下来,气喘吁吁,没了后劲;有的虽踢下了三脚,但脚脚踢前任,靠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人们也不买帐。如此等等,不

  • 蒋琬效法庞统不理政事差点被刘备所杀,刘禅掌权后也分散其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蒋琬,庞统,刘备,刘禅

    刘备不喜欢蒋琬,其实是源于一件事,让刘备对这个所谓荆州名士的能力打了个问号。蒋琬傲气十足,得罪了刘备赤壁之战后,刘备平定荆南四郡,当时荆州名士大多归附刘备,蒋琬和表弟刘敏是零陵当地的青年才俊,刘备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虽然蒋琬才学出众,但是总归年轻,刘备一开始也没给他安排个一官半职,直到入蜀之后,

  • 蒋琬提出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为何遭到蜀汉朝廷反对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蒋琬,曹魏,蜀汉,诸葛亮,姜维,费祎,刘禅,三国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中记载: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众所周知,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