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病死后,蜀汉政局的小波动——杨仪、魏延、蒋琬的火并

诸葛亮病死后,蜀汉政局的小波动——杨仪、魏延、蒋琬的火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3452 更新时间:2024/2/9 12:12:44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没有蜀汉,三国与其他分裂割据时期没有不同。曹魏和东吴在后期篡权、弑君、政变不断,相比之下蜀汉政权更加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这个说法多少有点道理,但蜀汉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很多的斗争、火并,只不过没有曹魏和东吴那么复杂。比如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或因个人私怨,或因权力斗争,就引起杨仪魏延蒋琬等人的火并。

杨仪、魏延、蒋琬的情况

杨仪、魏延、蒋琬之间的斗争,准确说是两次斗争,也波及了很多人。但是这三个人是这两次斗争的核心,所以小编还是先简单说一说他们的情况。首先从魏延说起。

魏延被《三国演义》塑造成反复小人,这是非常冤枉的,成了塑造诸葛亮的背景板。历史上的魏延颇受刘备重用,也受诸葛亮的重用。他带着部曲(一说以部曲身份,文言文表述不清)投奔刘备,在打下西川以及汉中之后力压张飞成为汉中都督。

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了北伐亲自到汉中,魏延的汉中都督就玩完了。不过魏延也没有被雪藏,在军中为前部督,在相府中为丞相司马,还领了一个凉州刺史,当然没有什么用。诸葛亮在北伐时一直用魏延,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蜀汉建兴八年(即公元230年),魏延和吴懿率领军队远入羌中击败费曜、郭淮

经过这次胜仗之后,魏延迁为前军师(蜀汉五军制度最高等级)、征西大将军,进封县侯。魏延的资历、功绩、名位在当时的蜀汉武将中应该是处于顶峰。在《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对魏延也有''冀时论必当以代亮''的评价。

杨仪和蒋琬在名位上赶不上魏延,毕竟没有直接的军功。不过二人都是丞相府长史,在诸葛亮时期,刘禅就是一个吉祥物,诸葛亮才是真正的执政者,丞相府也是蜀汉的政治权力中枢。长史就是诸葛亮属吏中最高级别的存在。

不过诸葛亮的长史并非只有一个,蒋琬是留府长史坐镇后方,干刘备在世时期诸葛亮干的活;杨仪跟着诸葛亮出军,负责规划军队、筹备粮草。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掌舵者的人选就要在这两个''左右手'',也就是两个长史里面挑选了。

杨仪与魏延的火并

杨仪和魏延一个士人一个武人,本来不应该出现争斗。魏延虽然说是''必当以代亮'',但是这只能是指军事上取代诸葛亮,就好像后来蒋琬与姜维关系。但是权力没有倾轧,不代表个人没有矛盾。杨仪和魏延都是臭脾气,眼睛长在天灵盖上的人。杨仪在做尚书的时候,就与顶头上司刘巴不合(当然刘巴也挺傲气的),被踢出尚书台成为弘农太守这样的虚空官职。诸葛亮爱惜杨仪的才华,重新起用杨仪。

魏延脾气更不咋地,《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中评价:''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与杨仪一样,魏延也有与人不合的具体记载。《刘琰传》中记载,刘琰和魏延就产生过矛盾。刘琰是在豫州就跟刘备混的老资历,又与刘备同姓,所以受到刘备的厚待。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刘琰没有什么大本事,坐谈客而已。在诸葛亮眼中,刘琰没有魏延的作用大。这两个人起矛盾后,诸葛亮还是偏向魏延,后来干脆把刘琰送回成都养老。

魏延和杨仪两个人遇上,谁也不服谁,矛盾非常深。两个人都官居要津,能力非常出众,诸葛亮无论废弃哪一个都不忍心,所以一直和稀泥。这件事连邻国都知道,还拿这件事诘难蜀汉使者。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能够压制杨仪和魏延,让他们当乖宝宝;而诸葛亮去世之后,两个人的矛盾迅速爆发出来。

魏延、杨仪之间的斗争,蜀汉方面的史料还算比较详尽,曹魏方面也有一些史料。曹魏的史料几乎可以无视,蜀汉的史料也有很多模糊的地方,比如诸葛亮命令魏延断后,为什么有''延或不从命''的判断;魏延作为前锋部队,是怎样抢先一步撤退并烧掉栈道,又是怎样被杨仪追上的。所以蜀汉的史料也不能尽信。

只能说魏延和杨仪进行火并,互相给对方泼谋反的脏水。杨仪虽然人缘也差,但好歹是士人的身份,蒋琬、董允费祎等重要人物都支持杨仪,魏延就坐实了谋反的罪名。实际上魏延非常冤枉,陈寿在给魏延立传时也进行了平反。

杨仪与蒋琬的权力之争

魏延与杨仪的火并大部分是意气之争,而杨仪与蒋琬之间的斗争就是对权力的追逐了。上文也提到了,蒋琬和杨仪这两个丞相长史是诸葛亮继承人的最有力争夺者。在蜀汉史料中也有诸葛亮指认蒋琬为继承者的记载。

在《三国志·蜀书·蒋琬传》中记载诸葛亮给刘禅写密信指定蒋琬为继承者;《杨仪传》记载诸葛亮正是因为杨仪性格狭隘才选择蒋琬;《益部耆旧杂记》中也记载诸葛亮在病重的时候,刘禅派李福到诸葛亮那里询问后事,诸葛亮告诉他先让蒋琬代替自己,蒋琬之后再用费祎来代替蒋琬。

蒋琬继任在蜀汉已经是板上钉钉,诸葛亮去世之后,蒋琬成为尚书令、益州刺史,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也算是蜀汉的第二号人物。而杨仪仅仅被拜为中军师,但是并没有军队,和刘琰一样成为了吉祥物。

杨仪觉得自己很有才能和资历,每次跟着诸葛亮北伐劳苦功高,但是在诸葛亮去世后,别说与蒋琬竞争,所有的权益都被削夺。杨仪本身人缘就差,现在又对蜀汉政权非常不满,所以时人都不愿与杨仪特别接近,只有费祎与杨仪保持联系。

费祎是蜀汉高层中的老好人,之前常常调解魏延和杨仪的矛盾。杨仪也真把费祎当自己人,说了很多''知心话'',比如当初带着军队投降曹魏该多好。费祎转过头就把杨仪卖了,杨仪先被废黜为平民流放;后来又被收押入狱,在狱中自杀。在蒋琬和杨仪的竞争当中,蒋琬大获全胜,用比较从容的态度安抚人心、治理蜀汉,甚至抽空让马岱进行一次北伐宣扬国威。诸葛亮去世后所衍生的政治风波就这样消弭,平稳度过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标签: 诸葛亮杨仪魏延蒋琬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该不该杀马谡?蒋琬、习凿尺反对,易中天认为可杀可不杀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诸葛亮,马谡,蒋琬,易中天,张郃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228年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不用魏延、吴懿等功臣宿将,执意让马谡驻守街亭,结果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舍水上山,被张郃击溃,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战后诸葛亮下令处死马谡。 质疑诸葛亮杀马谡的声音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

  • 吴懿是济阳侯,蒋琬是安阳亭侯,两人的爵位谁更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蒋琬,吴懿,蜀汉,丞相,诸葛亮,济阳侯,安阳亭侯,三国

    公元234年,这应该是对蜀汉影响最大的一年了。在这一年,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意味着蜀国进入到后诸葛亮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在诸葛亮去世后,汉中都督魏延被马岱斩杀,这同样是蜀汉的一大损失。在诸葛亮、魏延之后,蜀汉后主刘禅自然要选择接替两人的人选。一方面,就诸葛亮的职责来说,基本上被蒋琬接替了。建兴十

  • 从蒋琬到邝埜:湖南人的豁达与激烈

    历史解密编辑:学术那些事儿标签:蒋琬,刘备,王振,黄兴,马谡,后主,邝埜,明朝,三国,诸葛亮,湖南人,国防部门

    本文 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 者 | 郑渝川明朝思想家吕坤著《呻吟语》,诲人淑世,“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这就是说,胸怀需要广阔,不能心胸狭隘,只有虚心、平心、潜心、定心才能有所作为,也能更好地适应时势、机缘。在四川成都的双流区(以

  • 他才是诸葛亮真正选定的继承人,既不是蒋琬,也不是费祎

    历史解密编辑:飞飞酱故事标签:蒋琬,费祎,姜维,刘禅,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三国演义》中,因为诸葛亮临终之前,将平生所学如《兵法二十四篇》还有连弩法等一并传授给了姜维,可见诸葛亮对于这个后生十分器重,而姜维也不负恩师嘱托,用余生尽力北伐,最后复国计划失败后,下场凄惨。但,历史上对于姜维继承人之说存在很大的争议。诸葛亮临终之前口头上称蒋琬和费祎为继承人,却没有提到姜维,所以

  • 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北伐效果如何?胜率五五开但影响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诸葛亮,蒋琬,蜀汉,姜维,廖化,马岱

    诸葛亮执政时期有五次北伐,作为诸葛亮的第一代接班人,蜀汉的第二任丞相(蒋琬虽然没有丞相这个官职,但是已经有丞相的实权)也是扛起了北伐事业的大旗。不过相对于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来说,蒋琬的北伐的热度就比较低,而且无论影响力也远不如诸葛亮。根据小编找到的史料,蒋琬时期进行了三次北伐,一次胜利一次失败,还有一

  • 蒋琬的气度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蒋琬,丞相,姜维,后主,费祎,杨仪,三国,诸葛亮

    蒋琬所谓气度,其实就是人品。那种听不得批评意见,容不得才高于己的人,一旦掌权,后果堪忧。蒋琬是三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担任丞相12年,为蜀汉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蒋琬的气度,表现在容人之短上。部下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为人坦诚直爽,与人言谈时,从不随声附和。蒋琬与他谈论,他常常默然不予应

  • 刘备叮嘱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为何他不听?你看庞统和蒋琬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备,诸葛亮,马谡,庞统,蒋琬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期采用了较好的策略,命赵云吸引敌方注意力,自己从另一处进攻,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原本以为这次北伐会以大功全胜告终,结果因为马谡不听命令,放弃城池而去山上驻守,丢失街亭,诸葛亮被迫撤军,北伐宣告失败。其实在刘备去世前,他就曾告诫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为何诸葛亮不听呢?如果听从,又怎

  • 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对北伐是怎样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诸葛亮,蒋琬,蜀汉,刘备,孙权,司马懿

    刘备集团多多少少带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刘备从颠沛流离,到割据一方,始终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刘备集团由盛转衰的过程非常迅速。关羽北伐襄阳、樊城失败,被孙权偷袭荆州,“隆中对”破产;刘备发动对孙权的战争,结果在夷道、猇亭惨败,损失大批将士,让孙权彻底消化荆州;诸葛亮接手这个烂摊子,

  • 蜀汉方士赵直,曾给魏延、蒋琬、何祗解梦,但魏延不懂真正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魏延,蒋琬,赵直,诸葛亮,蜀汉

    在古代的时候,方士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深受统治者的信任。这些人用占卜、望气、观星、相面、解梦等手段,进行一些预言性质的推测。人们往往希望能够预测未来,在相对蒙昧的古代,就容易被人所追求。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就有这样一个奇人——赵直。他给魏延、蒋琬、何祗三个人物解梦,结果都十分精准。魏延——''麒麟

  • 《出师表》中一再提到蒋琬,诸葛亮为何如此器重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箫十三郞标签:蒋琬,诸葛亮,刘备,出师表,刘禅

    诸葛亮对自己身后大事安排的第三点,即后方成都主持朝政的人选,是如何确定的呢?根据《三国志·蒋琬传》记载,诸葛亮临死前,曾经秘密向后主刘禅上表,郑重推荐自己的接班人: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意思是说,微臣如果不幸去世,后事最好交付给蒋琬。这位蒋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为何会推荐他来接替自己,而没有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