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没有蜀汉,三国与其他分裂割据时期没有不同。曹魏和东吴在后期篡权、弑君、政变不断,相比之下蜀汉政权更加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这个说法多少有点道理,但蜀汉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很多的斗争、火并,只不过没有曹魏和东吴那么复杂。比如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或因个人私怨,或因权力斗争,就引起杨仪、魏延、蒋琬等人的火并。
杨仪、魏延、蒋琬的情况
杨仪、魏延、蒋琬之间的斗争,准确说是两次斗争,也波及了很多人。但是这三个人是这两次斗争的核心,所以小编还是先简单说一说他们的情况。首先从魏延说起。
魏延被《三国演义》塑造成反复小人,这是非常冤枉的,成了塑造诸葛亮的背景板。历史上的魏延颇受刘备重用,也受诸葛亮的重用。他带着部曲(一说以部曲身份,文言文表述不清)投奔刘备,在打下西川以及汉中之后力压张飞成为汉中都督。
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了北伐亲自到汉中,魏延的汉中都督就玩完了。不过魏延也没有被雪藏,在军中为前部督,在相府中为丞相司马,还领了一个凉州刺史,当然没有什么用。诸葛亮在北伐时一直用魏延,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蜀汉建兴八年(即公元230年),魏延和吴懿率领军队远入羌中击败费曜、郭淮。
经过这次胜仗之后,魏延迁为前军师(蜀汉五军制度最高等级)、征西大将军,进封县侯。魏延的资历、功绩、名位在当时的蜀汉武将中应该是处于顶峰。在《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对魏延也有''冀时论必当以代亮''的评价。
杨仪和蒋琬在名位上赶不上魏延,毕竟没有直接的军功。不过二人都是丞相府长史,在诸葛亮时期,刘禅就是一个吉祥物,诸葛亮才是真正的执政者,丞相府也是蜀汉的政治权力中枢。长史就是诸葛亮属吏中最高级别的存在。
不过诸葛亮的长史并非只有一个,蒋琬是留府长史坐镇后方,干刘备在世时期诸葛亮干的活;杨仪跟着诸葛亮出军,负责规划军队、筹备粮草。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掌舵者的人选就要在这两个''左右手'',也就是两个长史里面挑选了。
杨仪与魏延的火并
杨仪和魏延一个士人一个武人,本来不应该出现争斗。魏延虽然说是''必当以代亮'',但是这只能是指军事上取代诸葛亮,就好像后来蒋琬与姜维关系。但是权力没有倾轧,不代表个人没有矛盾。杨仪和魏延都是臭脾气,眼睛长在天灵盖上的人。杨仪在做尚书的时候,就与顶头上司刘巴不合(当然刘巴也挺傲气的),被踢出尚书台成为弘农太守这样的虚空官职。诸葛亮爱惜杨仪的才华,重新起用杨仪。
魏延脾气更不咋地,《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中评价:''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与杨仪一样,魏延也有与人不合的具体记载。《刘琰传》中记载,刘琰和魏延就产生过矛盾。刘琰是在豫州就跟刘备混的老资历,又与刘备同姓,所以受到刘备的厚待。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刘琰没有什么大本事,坐谈客而已。在诸葛亮眼中,刘琰没有魏延的作用大。这两个人起矛盾后,诸葛亮还是偏向魏延,后来干脆把刘琰送回成都养老。
魏延和杨仪两个人遇上,谁也不服谁,矛盾非常深。两个人都官居要津,能力非常出众,诸葛亮无论废弃哪一个都不忍心,所以一直和稀泥。这件事连邻国都知道,还拿这件事诘难蜀汉使者。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能够压制杨仪和魏延,让他们当乖宝宝;而诸葛亮去世之后,两个人的矛盾迅速爆发出来。
魏延、杨仪之间的斗争,蜀汉方面的史料还算比较详尽,曹魏方面也有一些史料。曹魏的史料几乎可以无视,蜀汉的史料也有很多模糊的地方,比如诸葛亮命令魏延断后,为什么有''延或不从命''的判断;魏延作为前锋部队,是怎样抢先一步撤退并烧掉栈道,又是怎样被杨仪追上的。所以蜀汉的史料也不能尽信。
只能说魏延和杨仪进行火并,互相给对方泼谋反的脏水。杨仪虽然人缘也差,但好歹是士人的身份,蒋琬、董允、费祎等重要人物都支持杨仪,魏延就坐实了谋反的罪名。实际上魏延非常冤枉,陈寿在给魏延立传时也进行了平反。
杨仪与蒋琬的权力之争
魏延与杨仪的火并大部分是意气之争,而杨仪与蒋琬之间的斗争就是对权力的追逐了。上文也提到了,蒋琬和杨仪这两个丞相长史是诸葛亮继承人的最有力争夺者。在蜀汉史料中也有诸葛亮指认蒋琬为继承者的记载。
在《三国志·蜀书·蒋琬传》中记载诸葛亮给刘禅写密信指定蒋琬为继承者;《杨仪传》记载诸葛亮正是因为杨仪性格狭隘才选择蒋琬;《益部耆旧杂记》中也记载诸葛亮在病重的时候,刘禅派李福到诸葛亮那里询问后事,诸葛亮告诉他先让蒋琬代替自己,蒋琬之后再用费祎来代替蒋琬。
蒋琬继任在蜀汉已经是板上钉钉,诸葛亮去世之后,蒋琬成为尚书令、益州刺史,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也算是蜀汉的第二号人物。而杨仪仅仅被拜为中军师,但是并没有军队,和刘琰一样成为了吉祥物。
杨仪觉得自己很有才能和资历,每次跟着诸葛亮北伐劳苦功高,但是在诸葛亮去世后,别说与蒋琬竞争,所有的权益都被削夺。杨仪本身人缘就差,现在又对蜀汉政权非常不满,所以时人都不愿与杨仪特别接近,只有费祎与杨仪保持联系。
费祎是蜀汉高层中的老好人,之前常常调解魏延和杨仪的矛盾。杨仪也真把费祎当自己人,说了很多''知心话'',比如当初带着军队投降曹魏该多好。费祎转过头就把杨仪卖了,杨仪先被废黜为平民流放;后来又被收押入狱,在狱中自杀。在蒋琬和杨仪的竞争当中,蒋琬大获全胜,用比较从容的态度安抚人心、治理蜀汉,甚至抽空让马岱进行一次北伐宣扬国威。诸葛亮去世后所衍生的政治风波就这样消弭,平稳度过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