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人物:“水镜先生”司马徽,一个“出世”的高人

三国人物:“水镜先生”司马徽,一个“出世”的高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1881 更新时间:2024/1/26 6:43:59

铁马金戈乱纷纭,谁把江山主浮沉?

城头变幻大王纛(dào),松下疏落古琴音。

不向世外争高下,只在橘里定乾坤。

一指点破三分势,却是闲花落子人。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有一些智慧谋略远远超乎我们想象的高人。一种是“入世”之高人,当你在变幻莫测的世事纷纭中陷入迷茫,难辨前路时,经过这个高人只言片语的点拔,就能令你马上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如散云拔雾,通彻洞明,做出最正确的抉择。在三国时代,有许多这样的高人,比如郭嘉、贾诩、诸葛亮、周瑜等。

还有一种高人他从来不卷入事态,事情的发展变化仿佛与他毫无半点关系,而他却通过只言片语引导着别人的参与和选择,并施加潜默的影响,在毫无形迹中引领着整个事件的走向。这就是“出世”的高人。三国时代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就是这样一个“出世”的高人。别看他隐居山野,不问世事,但在花开花落,杯茶盏酒之间就能操控着世间局势的发展走向。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这部著作写得非常好呢?咱们从其中最细微的地方认真琢磨体会,才能感受到这些智者的高妙之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位“水镜先生”司马徽。

大家都知道,司马徽出场是在刘备“马跃檀溪”的这一桥段中。当时蔡瑁设下计谋,宴请刘备,准备下手加害。刘备得到伊籍的暗中警示,发现蔡瑁图谋不轨,惊惶之下,借口离席不辞而别,在后有追兵的紧急情况下马跃檀溪,迷道进入山林野谷。

刘备在惶急逃脱途中,遇到了一个牧童。这个牧童一眼就认出了刘备,他是听一些来访师父司马徽的客人们谈起刘备外貌是“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因此就认出了刘备。这说明司马徽虽在山野林间,但对外面世界的局势发展和各方人物都了如指掌。在与小童的聊天中,我们还知道司马徽还熟悉庞德公和庞统叔侄二人,并对庞统的才能非常欣赏,“呼之为弟”。

刘备随小童到了司马徽隐居的山庄舍外,听到里面传出弹琴的音乐声,琴声停住,“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司马徽通过琴弦声音的变化而判断出了门外有英雄人物听琴。两人相见,司马徽又推断出刘备“今日幸免大难”,刚刚脱险。这是通过观察刘备的神情而发现的,“吾观公气色,已知之矣。”这说明司马徽还体察入微,很善于察言观色。

随后两人谈到刘备为什么混到如今仍然落魄不堪,刘备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命途多蹇,所以至此。”但司马徽却认为这是因为身边缺乏辅弼重臣“左右不得其人耳”,刘备觉得自己麾下还是有很多人才的,“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但水镜先生否定了他的观点,认为孙乾、糜竺、简雍等人“非经纶济世之才也”,若想成就一番大业,还需要寻找真正的辅弼大才。司马徽预测了荆州刘表即将去世,政治局势将发生巨变。并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夜间徐庶造访水镜先生,刘备在室内听见两人交谈,这就开始了他寻访贤能大才之士的决心。这就是司马徽的第一次出场。

司马徽再次出现就是在徐庶母亲被曹操扣押,逼迫其北上效力之后,司马徽到新野来见刘备。闻知徐庶离去的原因,司马徽立即指出,“此中曹操之计矣”,并预言“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可见司马徽对事物的剖析是何等睿智!

随后,司马徽向刘备举荐了“卧龙先生”诸葛亮,认为此人“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一语震惊四座。但与刘备告别而去的时候,司马徽却又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司马徽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是他预测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吗?当然也没有那么神奇。其实司马徽是知道了诸葛亮将会遇到他一生中最为强劲的敌人――司马懿,此时也出山了。

大家注意这个细节,司马徽与刘备在谈到各方人才的时候,说起到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和徐元直。刘备感叹“何颍川之多贤乎?”司马徽解释说天象大师殷馗(kuí)言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而在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战火烧博望坡之前,司马懿也出来了,大家看《三国演义》第39回,司马懿初次登场,被曹操任命为“文学掾”,说他是“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之子,主簿司马朗之弟也”。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司马懿是“河内温人”,但他的爷爷司马隽曾经做过“颍川太守”,毫无疑问,水镜先生对这个司马懿非常了解。再进一步推想,两人之间极可能有血缘上的关系,甚至有过思想上的交流,所以水镜先生能够知道司马懿的才能足以与“卧龙凤雏”相匹敌。诸葛亮的“隆中对”计划将会遭遇到强有力的阻击。

要说“水镜先生”司马徽与“冢虎”司马懿两人之间谋略方面的差异,其实他们都是绝顶的高人,都洞明世事,堪破人心,都对时局的发展有着准确的辨析力和高妙的应对良策。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出世”的高人,一个是“入世”的智者;一个是与世无争,旁观者清,一个是身入险境,当局者迷而已。

世事发展犹如百川到海,虽百转千回却终归一途,总的走向不会有什么改变,这是由“势”来决定的,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发展过程却是经常受到人的影响的,江流入海的结局已定,所能改变的只是水流奔腾的路途,但纵然你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终究难以阻挡天下大势的滚滚巨涛奔涌向海。能在惊涛骇浪中一叶行舟,明析大势,知其所归,你就算得上是“高人”。

更多文章

  • 水镜先生知道汉朝大势已去他为何还要推荐诸葛亮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刘备,水镜先生,曹操,刘表,孙权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是一个牛人,号称卧龙先生,帮助刘皇叔打下了偌大的蜀国江山。那么这样的一位人物它有没有老师呢,当然有的,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圣人”。诸葛亮的老师就是“水镜先生”,就连诸葛亮本人也是水镜先生举荐给刘备的,并且还是在当时汉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举荐诸葛亮给的刘备!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今天

  • 水镜先生告诉刘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还是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校草不咋帅标签:刘备,水镜先生,曹操,法正,刘表,庞统

    导语: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水镜先生司马徽并不陌生,当年刘备在汝南被曹操击败以后,南下荆州投奔同样是汉室宗亲的刘表。刘表非常看中刘备的能力让他驻扎在新野城抵御曹操大军。当时的刘备求贤若渴,在荆州境内到处拜访名士。水镜先生就和他说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铭记于心。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 明知汉室气数已尽,水镜先生为何还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两人有仇?

    历史解密编辑:天涯执剑书生标签:刘备,诸葛亮,水镜先生,曹操,庞统

    说到诸葛亮,在三国中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人称卧龙先生,正是在他的辅佐下,刘备才得以一步步壮大,最终成为三国最大的势力之一。如此厉害的一个人是天生就如此吗?其实也不是,他师从于司马徽,也就是我们说的“水镜先生”,而且司马徽还想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徒弟,但是当时的汉室气数已尽,为什么他要将诸葛亮推荐给还很

  • 水镜先生赞诸葛亮庞统是卧龙凤雏,为何没提同样出色的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诸葛亮,庞统,司马懿,水镜先生,曹操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极力推荐诸葛亮和庞统,说“孔明卧龙,士元雏凤也”。徐庶更是说这两人,“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为什么司马徽没有推荐另一个与诸葛亮、庞统齐名的狠角色司马懿呢?虽然有诸葛亮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懿是“冢虎”,姜维是“幼麟”这样的说法。但这不过是现在人加上去的罢了。司马徽没有提到司

  • 三国最著名的五位隐士:除了水镜先生,你还知道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水镜先生,庞统,诸葛亮,隐士,司马懿,刘备

    隐士,即隐居之士。真隐士的人格特点是寻求诗意的栖居,是人性的一种回归,是对仕隐情结的一种解脱。如老子出关归隐,孔子周游列国累了,便说沂水春风“吾与点”,庄子看惯了大小诸侯尔虞我诈,便要到自然中去逍遥;陶渊明在仕途上倦了,便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汉末三国时期,因为战乱等因素,就导致不少名士选择

  •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说了八个字,揭示孔明的最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诸葛亮,水镜先生,刘备,曹操,徐庶,水镜,孔明,三国,天文学家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徐庶和水镜先生推荐给刘备的,这说明在这两人看来,诸葛亮是辅助刘备的上佳人选。然而水镜先生在推荐完诸葛亮时,却说了“虽得其主,不得其时”八个字,这是什么意思呢?水镜先生推荐孔明刘备从蔡瑁等人手中逃脱后,偶然来到水镜先生的隐居之地,两人相谈甚欢,水镜先生告诉刘备,卧龙凤雏这二人,只需

  • 当年水镜先生为何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而不是自己的侄儿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刘备,诸葛亮,司马懿,水镜先生,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大量的人才。例如善谋者司马懿、诸葛亮等,擅战者赵云关羽等。最终,在群雄斗争下天下一分为三,分属魏蜀吴。在善谋者中,大家可能最欣赏的是诸葛亮,奇谋妙计让白手起家的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但从诸葛亮六出祁山无果来看,司马懿的谋略更胜一筹。既然如

  • 足智多谋又功败垂成,诸葛亮的结局早被水镜先生料中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诸葛亮,水镜先生,刘备,庞统,蜀汉,曹操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说起三国,最先想起的无非是曹、刘、孙,他们站在时代的最前端,毫无疑问是推动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人物。有些人或许名声不显,但胸有大才,只因机缘不巧未能闯下一番功名。有些人得遇明主,但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满腹壮志也来不及施展,令人扼腕叹息。但他们存在过,这世界上留下

  • 水镜先生和司马懿是老乡,当初为何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刘备,汉朝,司马懿,诸葛亮,水镜先生,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一想起这两个字,我们的耳边就会传来气吞山河的喊杀声,刀剑的碰撞声,马儿的嘶鸣声!那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人参与的大战,曾几何时十户九空,饿殍偏野!历史虽然悲壮,但毕竟已成为过去!然而,那些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在危急时刻如何处理,以及古代人经常使用的权谋,时至今日依旧经久不衰!说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刘备三顾茅庐前,水镜先生为何会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备,明主,诸葛亮,水镜先生,曹操,刘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军事谋略样样精通,可谓是个全才。当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相助时,诸葛亮欣然同意,然而水镜先生司马懿却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这是为何呢?卧龙得明主诸葛亮原本是琅琊人,因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他才跟随叔父来到荆州,之后便在荆州扎下了根。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