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陵之变时,此人劝说曹爽挟持天子,最终是什么下场?

高平陵之变时,此人劝说曹爽挟持天子,最终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757 更新时间:2023/12/9 1:55:23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正式爆发。彼时,太傅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随曹芳拜谒高平陵的时候,发动了兵变。在关闭洛阳城门后,司马懿以太后的诏书来命令桓范。桓范正要应命,但他的儿子以皇帝在曹爽那边,力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主意,来到高平陵。出行时大司农属官全部都劝阻桓范,但桓范不听,并成功出城。司马懿得知桓范逃走的消息后,对蒋济说:“智囊往矣。”蒋济则说:“曹爽对桓范内在疏远,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桓范的计策。”

桓范见到曹爽兄弟后,劝他们带着皇帝到许昌,以皇帝的名号,以此征调天下各地的兵马,从而和司马懿对抗;又以大司农印绶担保不会缺粮。但曹爽兄弟都不能下决定,一晚后曹爽更决心要罢官投降,以为交出大权,还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桓范见此大哭着说:“曹子丹(曹真)大英雄。可他现在这三个儿子,简直是蠢猪!那会料想今天因为你们的原因使我灭族!” 最终,桓范和曹爽兄弟,都遭到了司马懿的诛杀。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鲁芝,也是曹爽的部下。并且,高平陵爆发的时候,鲁芝也劝说曹爽挟持天子。不过,鲁芝最终的结局,却和桓范截然不同。

具体来说,鲁芝(190年—273年),字世英。扶风郡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东汉末年,他的父亲被郭汜这位诸侯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州,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

魏明帝时期,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郭淮非常敬重鲁芝,将他举荐为孝廉,并提升为郎中。适逢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郭淮又聘用鲁芝为别驾。在此之后,郭淮又向朝廷推荐了鲁芝这位人才,他被任命为大司马曹真的属下,后调任为临淄侯(曹植)文学。郑袤曾向司空王朗推荐鲁芝,王朗也很器重鲁芝。

魏明帝曹叡在位时,鲁芝担任骑都尉、代理安南太守,再后来又升任为尚书郎。曹真去世后,司马懿接替曹真任职,鲁芝被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汉相邻,常被蜀汉大军,人口不断损失,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并建立集市贸易。数年时间,被掠夺的土地都被收复。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亲自到都城洛阳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任天水太守。于是,魏明帝曹叡允许鲁芝留在天水郡,并且下诏嘉奖,以西汉良吏黄霸的事迹来勉励鲁芝,加封他为讨寇将军。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的时候,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录尚书事;将太子曹芳交托给曹爽和司马懿,命令二人共同辅助年仅八岁的曹芳。曹芳继位后,加曹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食邑一万二千户,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与司马懿各统精兵三千人。在此基础上,曹爽任用鲁芝为大将军司马。他多有正直的言论和深远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

等到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发生后,鲁芝作为曹爽的直属部下,仍然率领手下竭力保护曹爽,并劝曹爽说:“将军您处在伊周的高位,一旦获罪被罢免,即使想拉一条狗都不可以了,更不要说统领人。如果挟天子保住许昌,倚仗帝王的威仪,号令天下,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待毙,那不是想去东市被杀头,难道不令人痛心吗?”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鲁芝和桓范一样,都希望曹爽可以效仿当初的曹操,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鲁芝也受到牵连而被下狱,论理当死,但他始终凛然不呵,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司马懿很欣赏他,于是将鲁芝赦免。

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懿之所以赦免鲁芝,应该也是司马懿抵挡诸葛亮北伐期间,鲁芝作为他的部下,确保了天水郡等郡县的安宁,这不仅客观上帮助了司马懿,也彰显了自己的才能。于是,爱惜人才的司马懿,没有对鲁芝痛下杀手。不久之后,鲁芝就被司马懿起用为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振威将军、并州刺史。后来,因为鲁芝治理有方,成绩突出,升任为大鸿胪。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后,他的儿子司马师继续执掌大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了曹芳,改立曹髦为皇帝。在此背景下,司马师赐封鲁芝为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不久之后,朝廷又增加他的食邑二百户,改任扬武将军、荆州刺史。

公元255年,司马师病逝后,司马昭继续执掌曹魏大权。公元257年,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大将军司马昭奉曹髦及郭太后亲征,并向天下征集兵马。鲁芝率荆州文武响应,做征讨大军的先锋。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获得了司马懿的重新用,鲁芝自然倒向了司马懿家族,并协助司马昭平定叛乱。

到了公元258年,诸葛诞叛乱被平定以后,鲁芝进爵武进亭侯,朝廷增其食邑九百户。又调任大尚书,掌管刑狱审理。公元260年,司马昭弑杀了皇帝,改立曹奂为皇帝。在此背景下,鲁芝进爵斄城乡侯,又获增食邑八百户。此后,出任监青州诸军、振武将军、青州刺史,后调任平东将军。

最后,公元263年,司马昭调集18万大军,成功消灭了蜀汉。当然,司马昭在公元265年病逝,这促使他没能在生前称帝。在司马昭去世后,他的儿子司马炎建立了西晋王朝。对于司马炎来说,同样十分尊重鲁芝这位大臣,将他册封为镇东将军,进爵阴平侯。

对于鲁芝来说,向来不置办田宅,晋武帝司马炎得知这一情况后,特别派遣人马为他造了一座有五十间房屋的宅院。鲁芝知道后,借口年迈力微,告老还乡。他十多次向朝廷请求,最后被征召为光禄大夫,御赐随行吏卒及车马。

羊祜升任车骑将军时,曾请求让职于鲁芝,他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为人谦和而不苟同,年迈华发,却始终在尽为臣之礼,孝命朝廷,尚且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我却超越了他作这么高的位子,凭什么来化解天下人对我的怨恨呢!”虽然晋武帝司马炎没有听从,但是,这还是体现出鲁芝德高望重,受到了西晋大臣的尊重。到了泰始九年(273年),鲁芝去世,终年八十四岁。晋武帝为他举哀,赠送大量助丧物品及墓地百亩,赐谥号“贞”。

更多文章

  • 曹氏经营魏国多年,为何高平陵之战曹爽投降被杀,得不到一人维护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曹爽,司马懿,曹操,曹丕,曹魏,曹芳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个乱世。这个时期内,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最后三分天下,可谓是精彩纷呈。而里面最具戏剧性的,要数魏国。曹氏在夺取了汉室政权以后,建立了曹魏。但是他的曹魏又被以相同的方式被司马懿夺走,可谓天道轮回,造化弄人。司马懿夺取政权最关键的一战便是高平陵之变。这一战,司马懿将他的

  • 兴势之战曹爽率10万大军败于3万蜀军,他或想实施魏版子午谷奇谋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曹爽,谷奇谋,蜀汉,曹魏,费祎

    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五年(244年),辅政的大将军曹爽为了树立威信,发动了征讨蜀汉,夺取汉中的战争,这次曹爽集结的兵力,有6、7万人之说,也有十余万人的说法,不过驻守汉中的王平,所统辖兵力大致在3万人左右,面对强势来袭的魏军,王平指挥得当,最终配合费祎所率援军,在兴势之战中实现对曹爽所部的合围,重创了

  • 曹爽的失败,不在于他的肆意妄为,而是曹魏皇权面对士族的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曹爽,士族,曹魏,司马懿,曹操,曹丕,三国

    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一时之间,众多朝中重臣选择支持司马懿,曹爽在尚可抵抗的前提之下,选择了投降,一句“我不失作富家翁”被后世嘲讽至今。就当时的局势而言,曹爽的确投降得太快了,但凡对峙一下,看看局势发展如何也可以啊,南下许都,整合兵力和司马懿再战也是有机会的,不过他还

  • 曹爽对司马懿是看重,甚至不惜杀害曹操,但到底有多看重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夏的诗标签:曹爽,司马懿,曹操,曹魏,曹丕

    司马懿“世家”之后的司马懿,曹操封他为前将军、兖州刺史,他也因此成为了曹魏一方数一数二的名门大族。曹丕对他也是赞赏有加,认为司马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甚至还写信劝曹爽“放弃司马懿”。其实,虽说司马懿在曹魏官位斐然,但要说他能和曹爽的“雄才大略”相提并论,肯定还是有一些差距。曹爽对司马懿是看重,甚至

  • 曹爽:没牙的虎也是虎,悔不该轻信诺言

    历史解密编辑:最后的骑兵20标签:曹爽,司马懿,魏明帝,魏国,蜀汉,曹操

    三国时代始于汉献帝禅让帝位(建安二十五年),曹魏王朝正式建立,终于孙皓投降晋朝(咸宁五年),共六十年。而像曹操、袁绍等仍属于汉朝时期,汉灵帝时黄巾起义爆发,才涌现出这么多英雄豪杰,也因为有他们,汉末三国才会被津津乐道。大江东去浪淘尽,群雄逐鹿后汉王朝分裂为汉魏吴三国。建安二十五年,是个特殊的年份,三

  • 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主动投降,如果他对战司马懿,会鹿死谁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曹爽,许都,曹丕,三国,汉朝,司马懿,司马师,曹操手下,高平陵之变

    在三国历史上,有几个关键性的事件。它们直接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发生在曹魏的高平陵事变就是其中之一。这场事变,将曹魏的政权转移到了司马懿的手中,从此曹氏越来越式微。最终,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替代了曹魏政权,并统一了全国。我们看这段历史,都会有一个印象,就是曹爽兄弟懦弱无能

  • 曹爽为什么要伐蜀,为什么会伐蜀失败?-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曹爽,蜀汉,曹魏,司马懿,资治通鉴,曹睿

    公元244年,曹魏方面曹爽一意孤行,率领十多万大军伐蜀,想要夺取汉中。当时蜀汉方面恰好也是费祎和蒋琬交接,当时蒋琬将汉中的主力退回到了涪县,从局势上来看曹爽似乎有了机会。但是这次伐蜀作战最终还是以曹爽失败而告终。那么曹爽为什么要执意伐蜀,为什么伐蜀又遭遇失败了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资治通鉴》里面的相

  • 曹爽与司马懿的较量中有希望取胜吗?还真有!

    历史解密编辑:尚思修善说历史标签:曹爽,曹操,曹叡,孙礼,曹丕,汉朝,司马懿,史说三国

    曹操、曹丕、曹叡并称魏氏“三祖”。而这三祖各有不同。曹操虽然文治武功在历史上也是叮当当的响,但是他有他自己的毛病,喜欢把人家的老婆收入麾下。为这还出了不少事。曹丕除了遗传了曹操的爱好之外(娶了人家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并生下曹叡),还喜欢乱搞。到了曹叡则一改家风,竟然喜欢男宠。而更让人咂舌的是,曹操活了

  • 曹爽唯一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曹爽,司马懿,桓玄,刘裕,曹魏,诸葛亮

    导读曹爽原本是曹魏第一号人物,掌握曹魏实权。可司马懿一句承诺,让他放下武器乖乖就范。那么曹爽不投降和司马懿斗一斗,胜算几何?最差选择曹爽带着皇帝扫墓,兄弟几人也一起出动,让京城空虚,被司马懿抓住机会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爽有几条路走,或者调集天下兵马勤王,或者退守许昌与司马懿对峙,或者干脆跑远点,到河北

  • 曹操错失的两位武将,一位斩杀夏侯渊,另一位击败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美好的甜瓜标签:曹操,夏侯渊,曹爽,刘备,黄忠

    东汉末年,曹操自然是最强大的诸侯。而在曹操的麾下,可谓是人才济济。比如武将有张郃、张辽、于禁、乐进、徐晃等人,谋士有郭嘉、荀彧、荀攸、司马懿、程昱等人。正是在这些文臣武将的辅佐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了袁绍、袁术、张绣、刘表、马超、韩遂等众多割据势力。当然,纵观曹操的一生,还是错过了不少人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