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爽之后曹魏最后的靠山,他若没死,司马昭没机会上位!

曹爽之后曹魏最后的靠山,他若没死,司马昭没机会上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2647 更新时间:2024/1/1 8:43:56

人无完人这个词语真的是对人的最好形容,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处世之道做得滴水不漏,即使是被后世非常推崇的曹操。他从一个官宦后代,到最后一统北方,成为三国时期最强的势力,这中间的过程只有曹操自己知道,虽然在实现那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但是他自己的个人能力也是他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有一点,他做的并不太好,就是留下了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这为后来曹魏政权被篡夺埋下了一个巨大的伏笔。当年曹丕在曹操死后,便废帝自立。

只可惜,曹丕命短,虽然是一个有统治力的皇帝,但是他只在位了七年。曹丕心胸狭隘,为了防止曹氏其他亲族威胁自己的权力,于是他废除了很多曹性子弟,后来曹丕的儿子曹叡上位,面对着来自诸葛亮的北伐,无人可用的他只能重新用司马懿,从此之后,司马懿开始布局在朝堂上属于自己的势力。

而曹叡和曹丕一样,命不长,在位不久就去世了,之后年仅十三岁的曹芳上位。而司马懿也终究按捺不住司马氏对曹魏权力的渴望,发动了高平陵兵变,一举杀死了当时握有实权的曹爽。那时,曹魏政权已经名不副实,属于司马家了。而司马昭在司马懿死后也效仿当年曹操,立曹髦为新皇帝,想要以他为傀儡掌握朝堂。可是曹髦不同于汉献帝,他知道反抗。

甚至亲自昭告天下曹魏的天下仍然姓曹,还推动了毋丘俭和文钦起兵讨伐司马氏,可以说曹髦是在曹爽之后,曹魏最后的靠山了。但很可惜的是,当时的天下已尽归司马,起兵也遭到了司马昭的镇压。可以说曹髦是曹爽之后曹魏最后的靠山,他若没死,司马昭没机会上位!

标签: 曹爽司马昭曹魏司马懿曹丕曹操

更多文章

  • 太尉王凌明知道权臣司马懿不守诺言,为何还要像曹爽一样乖乖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司马懿,曹爽,王凌,太尉,权臣,曹操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嘉平三年(251年),曹魏太尉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而在淮南筹谋起兵反抗。但王凌还没起兵,就在司马懿的震慑下主动乖乖投降。既然王凌明知道曹爽就是因为主动束手就擒而遭司马懿灭族,那他为何还要学曹爽坐以待毙而不反抗一下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 高平陵之战,若曹爽硬抗,到底能不能打赢司马懿?答案与想象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爽,司马懿,高平陵,魏国,曹操,曹睿

    事实上,很多人都高估了曹爽的实力!若他选择和司马懿死扛到底,宁死不降,那么等待他的结局,必将是灰飞烟灭,根本不可能有丝毫胜算!高平陵之变曹家三代君主,个个英明神武,然而他们的共同点便是活得不太久,尤其是曹丕和曹睿,正是他俩的短命,导致了曹魏的最终易主!曹丕和曹睿的才能,丝毫不亚于曹操,算是非常不错的

  • 司马懿夺权的最后一役,曹爽有天子和兵权,为何却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魏国,兵权,三国,汉朝

    说起三国的时候,大家肯定会想到魏蜀吴三国。在三国当中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其实是一个君王选贤任人的能力是否足够。我们从三国当中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魏国的胜利其实也是因为曹操他用人的能力十分高超,可以说曹操在三国当中选用人才的能力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一个人才往往会成就一个君王,但也有可能从反方向使一个国家

  • 曹爽伐蜀之战,面对兵力薄弱的汉中,曹爽为何失败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曹爽,汉中,司马懿,魏国,曹魏,蒋琬

    公元244年,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曹爽开始确定伐蜀的具体路线,他最终决定,大军走觉骆道,直扑汉中。据《三国会要》记载,三国时秦蜀之间的通道大致有三谷四道。三谷分别是汉中西北的褒谷、北骆谷、东北子午谷。四道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及南栈金牛道。傥骆道,又叫骆谷道,从长安去汉中,自周至向西南,要先越

  •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获得三位大臣支持,最终诛灭了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曹魏,曹丕,魏明帝,高平陵之变,三国,汉朝

    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曹魏皇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大将军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趁着这一机会,太傅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从而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击败曹爽,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曹爽

  • 高平陵之变时,若曹爽听从他的建议,司马懿很有可能不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爽,司马懿,高平陵,曹叡

    正始年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由于恒范与辅政大将军曹爽是同乡,因此,曹爽对恒范颇为敬重,但由于曹爽专权,两人的关系并不亲密,不过恒范毕竟心向曹魏,他见曹爽兄弟曾多次出游,心中担忧,因此,他曾对曹爽进行多次劝谏。恒范认为曹爽与曹羲兄弟二人,一人掌控朝政大权,一人掌管禁军,两人不应当一同出城,毕竟如果有

  • 司马懿有一绝招,灭曹爽、孟达、公孙渊全靠它,却对诸葛亮无效

    历史解密编辑:厨二锅标签:曹爽,孟达,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公孙渊,史说三国

    司马懿打仗时,有一个绝招,在行军打仗中,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灭曹爽、孟达、公孙渊、王凌全靠它,可是却对诸葛亮无效。接下来,萝卜带大家了解下司马懿的这一绝招。司马懿成名战,是擒斩孟达。孟达本来是蜀汉臣子,叛逃到魏国后,深受曹丕倚重。曹丕死后,孟达失宠,诸葛亮暗中和他通信,诱他叛魏。司马懿是如何处理的呢,

  •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手握天时地利,却投降司马懿,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良家说说标签:曹爽,司马懿,刘禅,诸葛亮,曹操,曹芳

    说到曹魏的灭亡,关注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是司马家族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用了百年时间才将其取而代之,然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就效力于曹魏,数十年间他攫取了大量权力,魏明帝曹睿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曹氏皇室陷入青黄不接之际,司马懿果断出手发动政变。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陪

  • 高平陵之变的关键先生:如果没有他帮忙,司马懿很难击败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曹操,曹芳,曹叡

    公元249年初,魏国皇帝曹芳在大将军曹爽的陪同下,去城外的高平陵祭拜。不管是曹芳还是曹爽,都没有意识到一只猛虎在背后蠢蠢欲动。在曹芳、曹爽出城后,司马懿突然发动了兵变,关闭城门,夺取武库,控制了洛阳城,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兵变中,司马懿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的势力。在对曹魏宗室实现压制的基

  • 司马懿派遣三个人劝降曹爽,曹爽被杀后,这三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司马懿,曹爽,司马师,毌丘俭,司马昭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进入永宁宫向素来与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称曹爽兄弟篡权夺位,于是就以太后的诏书罢免曹爽,并与蒋济等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不过,虽然司马懿控制了都城洛阳,可是曹爽握有天子和兵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