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爽的一位部下,获得司马懿的发掘,最终成为西晋大臣!

曹爽的一位部下,获得司马懿的发掘,最终成为西晋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1129 更新时间:2024/2/10 9:22:49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从而篡夺了曹魏大权,这直接影响到了曹魏甚至三国的历史走向。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后,曹爽的部下,要么被杀,要么被贬低,很难再次获得司马懿的用。毕竟,司马懿深刻明白斩草除根的道理,如果对曹爽及其党羽仁慈,很可能会让司马懿家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不过,对于本文所要说的鲁芝,虽然是曹爽的部下,却没有遭到司马懿的斩杀,甚至还被司马懿所欣赏,从而最终成为西晋大臣。

首先,鲁芝(190年—273年),字世英。扶风郡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一带)人。对于鲁芝来说,出自世家大族。东汉末年,鲁芝的父亲被董卓的部将郭汜杀害,这导致鲁芝一度流离失所。曹魏建立后,鲁芝被州郡征召为别驾。

魏明帝曹叡这位皇帝在位时,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郭淮非常敬重鲁芝,将他举荐为孝廉,并提升为郎中。适逢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郭淮又聘用鲁芝为别驾。此后,郭淮又极力向朝廷举荐鲁芝,他被任命为大司马曹真的属下,后调任为临淄侯(曹植)文学。对此,在笔者看来,郭淮的推荐,自然成为鲁芝在曹魏获得提升的关键。当然,这也是因为鲁芝的能力卓越,从而获得了郭淮等人的欣赏。

在郭淮之后,郑袤曾向司空王朗推荐鲁芝,王朗也很器重鲁芝。在此基础上,鲁芝担任骑都尉、代理安南太守,后来又升任为尚书郎。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曹真亲自前往关中一带布置防御事务,而就鲁芝来说,则辅佐曹真来抵挡蜀汉北伐。公元231年,曹真去世后,司马懿接替曹真的官职,鲁芝调任天水太守。

天水郡和蜀汉相邻,经常受到蜀汉大军的袭扰。不过,鲁芝在担任天水郡太守之后,从蜀汉手中收复了失地。于是,曹魏朝廷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得知这一消息后,天水郡的百姓非常不舍,于是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任天水太守。魏明帝曹叡准许,并且下诏嘉奖,以西汉良吏黄霸的事迹来勉励鲁芝,加封他为讨寇将军。

景初三年正月初一日(239年1月22日),魏明帝曹叡病重,于是立曹芳为皇太子,当天,魏明帝病逝,曹芳即位,年仅八岁,尊魏明帝的皇后郭氏(明元皇后)为皇太后,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执掌朝政。曹芳即位之后,曹爽任用鲁芝为大将军府司马。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鲁芝成为了曹爽的部下。

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在辅佐曹爽期间,鲁芝多有正直的言论和深远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高平陵之变”发生后,鲁芝又率领手下竭力保护曹爽,并劝曹爽说:“将军您处在伊周的高位,一旦获罪被罢免,将会任人宰割。如果挟天子保住许昌,倚仗帝王的威仪,号令天下,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定而束手待毙,那不是令人痛心吗?”

对此,在笔者看来,和桓范一样,鲁芝也力劝曹爽效仿曹操当年挟持汉献帝刘协,从而继续和司马懿相抗衡。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鲁芝也受到牵连而被下狱,并且即将要被斩杀,但他始终刚正不阿,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在此背景下,司马懿很欣赏他,于是将鲁芝赦免。对此,在笔者看来,曹爽不懂得珍惜和任用的人才,最终得到了司马懿的发掘。

鲁芝获得司马懿的赦免之后,就被司马懿册封为护匈奴中郎将、振威将军、并州刺史。后来,卢植因治理有方,成绩突出,升任为大鸿胪。大鸿胪,是古代的重要官职。古代朝廷掌管诸侯及藩属国事务。秦朝和西汉初期本名典客﹐西汉沿设,为九卿之一。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司马懿的发掘之下,鲁芝得以成为朝廷大臣了。

高贵乡公曹髦即位后,赐封鲁芝为关内侯,食邑二百户。因为鲁芝的成绩比较突出,朝廷又增加他的食邑二百户,改任扬武将军、荆州刺史。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大将军司马昭奉曹髦及郭太后亲征,并向天下征集兵马。鲁芝率荆州文武响应,做征讨大军的先锋。到了这个时候,鲁芝感念司马懿的知遇之恩,自然全力辅佐他的儿子司马昭。

诸葛诞叛乱被平定以后,鲁芝进爵武进亭侯,朝廷增其食邑九百户。又调任大尚书,掌管刑狱审理。常道乡公曹奂即位后,鲁芝进爵斄城乡侯,又获增食邑八百户。此后,出任监青州诸军、振武将军、青州刺史,后调任平东将军。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鲁芝更偏向于文臣,但是,文臣加封武将官职,在三国时期是比较普遍的情况了。

最后,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调任鲁芝为镇东将军,进爵阴平侯。因为鲁芝为人正直,向来不置办田宅,晋武帝司马炎得知这一消息后,派遣士兵为他造了一座有五十间房屋的宅院。鲁芝知道后,借口年迈力微,告老还乡。他十多次向朝廷请求,最后被征召为光禄大夫,御赐随行吏卒及车马。到了这个时候,鲁芝又成为了西晋大臣,并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厚待。

羊祜升任车骑将军时,曾请求将官职让于鲁芝。对于羊祜来说,对鲁芝的人品和功绩非常称赞。当然,对于鲁芝来说,并没有贪图这些官职和爵位。泰始九年(273年),鲁芝去世,时年八十四岁。对于84岁的年龄来说,甚至要比司马懿更加长寿了,这在魏晋时期,自然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了。在鲁芝去世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他举哀,赠送大量助丧物品及墓地百亩,赐谥号“贞”。

标签: 曹爽司马懿魏明帝曹魏蜀汉太守

更多文章

  • 曹爽之后曹魏最后的靠山,他若没死,司马昭没机会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曹爽,司马昭,曹魏,司马懿,曹丕,曹操

    人无完人这个词语真的是对人的最好形容,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处世之道做得滴水不漏,即使是被后世非常推崇的曹操。他从一个官宦后代,到最后一统北方,成为三国时期最强的势力,这中间的过程只有曹操自己知道,虽然在实现那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但是他自己的个人能力也是他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有一

  • 太尉王凌明知道权臣司马懿不守诺言,为何还要像曹爽一样乖乖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司马懿,曹爽,王凌,太尉,权臣,曹操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嘉平三年(251年),曹魏太尉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而在淮南筹谋起兵反抗。但王凌还没起兵,就在司马懿的震慑下主动乖乖投降。既然王凌明知道曹爽就是因为主动束手就擒而遭司马懿灭族,那他为何还要学曹爽坐以待毙而不反抗一下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 高平陵之战,若曹爽硬抗,到底能不能打赢司马懿?答案与想象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爽,司马懿,高平陵,魏国,曹操,曹睿

    事实上,很多人都高估了曹爽的实力!若他选择和司马懿死扛到底,宁死不降,那么等待他的结局,必将是灰飞烟灭,根本不可能有丝毫胜算!高平陵之变曹家三代君主,个个英明神武,然而他们的共同点便是活得不太久,尤其是曹丕和曹睿,正是他俩的短命,导致了曹魏的最终易主!曹丕和曹睿的才能,丝毫不亚于曹操,算是非常不错的

  • 司马懿夺权的最后一役,曹爽有天子和兵权,为何却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魏国,兵权,三国,汉朝

    说起三国的时候,大家肯定会想到魏蜀吴三国。在三国当中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其实是一个君王选贤任人的能力是否足够。我们从三国当中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魏国的胜利其实也是因为曹操他用人的能力十分高超,可以说曹操在三国当中选用人才的能力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一个人才往往会成就一个君王,但也有可能从反方向使一个国家

  • 曹爽伐蜀之战,面对兵力薄弱的汉中,曹爽为何失败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曹爽,汉中,司马懿,魏国,曹魏,蒋琬

    公元244年,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曹爽开始确定伐蜀的具体路线,他最终决定,大军走觉骆道,直扑汉中。据《三国会要》记载,三国时秦蜀之间的通道大致有三谷四道。三谷分别是汉中西北的褒谷、北骆谷、东北子午谷。四道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及南栈金牛道。傥骆道,又叫骆谷道,从长安去汉中,自周至向西南,要先越

  •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获得三位大臣支持,最终诛灭了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曹魏,曹丕,魏明帝,高平陵之变,三国,汉朝

    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曹魏皇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大将军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趁着这一机会,太傅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从而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击败曹爽,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曹爽

  • 高平陵之变时,若曹爽听从他的建议,司马懿很有可能不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爽,司马懿,高平陵,曹叡

    正始年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由于恒范与辅政大将军曹爽是同乡,因此,曹爽对恒范颇为敬重,但由于曹爽专权,两人的关系并不亲密,不过恒范毕竟心向曹魏,他见曹爽兄弟曾多次出游,心中担忧,因此,他曾对曹爽进行多次劝谏。恒范认为曹爽与曹羲兄弟二人,一人掌控朝政大权,一人掌管禁军,两人不应当一同出城,毕竟如果有

  • 司马懿有一绝招,灭曹爽、孟达、公孙渊全靠它,却对诸葛亮无效

    历史解密编辑:厨二锅标签:曹爽,孟达,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公孙渊,史说三国

    司马懿打仗时,有一个绝招,在行军打仗中,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灭曹爽、孟达、公孙渊、王凌全靠它,可是却对诸葛亮无效。接下来,萝卜带大家了解下司马懿的这一绝招。司马懿成名战,是擒斩孟达。孟达本来是蜀汉臣子,叛逃到魏国后,深受曹丕倚重。曹丕死后,孟达失宠,诸葛亮暗中和他通信,诱他叛魏。司马懿是如何处理的呢,

  •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手握天时地利,却投降司马懿,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良家说说标签:曹爽,司马懿,刘禅,诸葛亮,曹操,曹芳

    说到曹魏的灭亡,关注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是司马家族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用了百年时间才将其取而代之,然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就效力于曹魏,数十年间他攫取了大量权力,魏明帝曹睿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曹氏皇室陷入青黄不接之际,司马懿果断出手发动政变。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陪

  • 高平陵之变的关键先生:如果没有他帮忙,司马懿很难击败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曹操,曹芳,曹叡

    公元249年初,魏国皇帝曹芳在大将军曹爽的陪同下,去城外的高平陵祭拜。不管是曹芳还是曹爽,都没有意识到一只猛虎在背后蠢蠢欲动。在曹芳、曹爽出城后,司马懿突然发动了兵变,关闭城门,夺取武库,控制了洛阳城,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兵变中,司马懿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的势力。在对曹魏宗室实现压制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