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获得三位大臣支持,最终诛灭了曹爽!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获得三位大臣支持,最终诛灭了曹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1942 更新时间:2024/2/10 9:23:10

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曹魏皇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大将军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趁着这一机会,太傅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从而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击败曹爽,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曹爽贪恋富贵,不敢抵抗到底,再比如司马懿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等等。

当然,司马懿可以迅速掌控曹魏京城洛阳,除了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孚等司马家族的势力支持,也离不开众多朝廷大臣的帮助。如果没有这些朝廷大臣的支持,高平陵之变的走向显然是难以预料的。其中,就以下三位大臣,可以说是司马懿诛灭曹爽的关键力量。

一、蒋济

蒋济(188年—249年5月18日),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三国后期曹魏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早在东汉末年,蒋济出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魏文帝曹丕在位时,蒋济出任东中郎将,代替曹仁统率大军,后升任尚书。

魏明帝时期,蒋济出任中护军,封侯关内,功勋颇多。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转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蒋济又代司马懿为太尉。因此,在曹魏的大臣中,蒋济位列三公,地位和资历完全可以和司马懿相媲美。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正式爆发时,蒋济跟随司马懿驻屯洛水浮桥。其间大司农桓范出城投奔曹爽,蒋济说:“智囊往矣。”司马懿则认为曹爽必不会用桓范之计。在大将军曹爽犹豫不决的时候,蒋济又写信给曹爽,称司马懿只是想将他们免官,劝告他尽早交出权力投降,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在大将军曹爽看来,蒋济作为曹魏四朝元老,应该不会欺骗自己,于是选择放弃了抵抗。但是,曹爽自愿交出权力后,立即就被软禁于府邸,随后即被司马懿指控谋反,曹爽被诛灭三族,司马懿开始掌控曹魏大权。

二、王观

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今河南范县东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东汉末年,王观被曹操征召为丞相文学掾,又先后出任高唐、酂县和任县县令。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魏文帝曹丕即位,王观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先后出任南阳和涿郡太守。魏明帝曹叡在位时,太尉司马懿请王观出任他的从事中郎,后先后转职尚书、河南尹和少府。但是,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王观因为得罪了曹爽,所以曹爽将王观调任太仆,以方便自己执掌大权。

因此,正是因为遭到了大将军曹爽的排挤和打压,所以,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王观站到了司马懿这一边,被司马懿任命为行中领军,占据中领军曹羲的军营并接管其军队。在高平陵之变中,王观担负着执掌禁军的重任。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王观很好的完成了这一任务,帮助司马懿成功控制曹魏都城洛阳。等到曹爽及其党羽被诛灭后,王观因功爵关内侯,复任尚书,加驸马都尉。景元元年(260年),魏元帝曹奂继位,进封阳乡侯,并迁任司空。

三、高柔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建安九年(204年),高干与高柔归降曹操,自此之后,高柔开始为曹操效力。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称魏公,建魏国,高柔任尚书郎,转拜丞相理曹掾。曹丕即位为帝后,任命高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曹叡继位后,封高柔为延寿亭侯。彼时,高柔担任廷尉这一官职。正始六年(245年),高柔升任司空,也即位列三公。在汉末三国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公的地位一般高于或者等于丞相。正始九年(248年),高柔又迁任司徒。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在这场兵变中,司马懿上奏请求免曹爽的大将军职务,郭太后诏令征召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的军营。由此,高柔因为资历和威望较高,得以肩负了取代曹爽大将军这一官职的重任,从而避免曹爽继续掌握兵权。在爽被杀后,高柔晋封为万岁乡侯。景元四年(263年),高柔去世,享年九十岁,谥元侯。

因为在高平陵之变中立下的功劳,高柔的后代在西晋王朝建立后继续受到重用,比如高柔的三子高光,在西晋建立后担任廷尉,官至尚书令(相当于副丞相),追赠司空。总的来说,在高平陵之变中,高柔、王观、蒋济这三位老臣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时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支持司马懿或者保持中立,也即支持曹爽的,反而成为少数了。毕竟高柔、王观、蒋济三人都历经曹魏四位君主,门生故吏遍及朝廷,他们帮助司马懿起兵,意味着更多人已经站到司马懿这一边了,而这,应该也是大将军曹爽选择放弃抵抗的重要原因。

更多文章

  • 高平陵之变时,若曹爽听从他的建议,司马懿很有可能不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爽,司马懿,高平陵,曹叡

    正始年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由于恒范与辅政大将军曹爽是同乡,因此,曹爽对恒范颇为敬重,但由于曹爽专权,两人的关系并不亲密,不过恒范毕竟心向曹魏,他见曹爽兄弟曾多次出游,心中担忧,因此,他曾对曹爽进行多次劝谏。恒范认为曹爽与曹羲兄弟二人,一人掌控朝政大权,一人掌管禁军,两人不应当一同出城,毕竟如果有

  • 司马懿有一绝招,灭曹爽、孟达、公孙渊全靠它,却对诸葛亮无效

    历史解密编辑:厨二锅标签:曹爽,孟达,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公孙渊,史说三国

    司马懿打仗时,有一个绝招,在行军打仗中,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灭曹爽、孟达、公孙渊、王凌全靠它,可是却对诸葛亮无效。接下来,萝卜带大家了解下司马懿的这一绝招。司马懿成名战,是擒斩孟达。孟达本来是蜀汉臣子,叛逃到魏国后,深受曹丕倚重。曹丕死后,孟达失宠,诸葛亮暗中和他通信,诱他叛魏。司马懿是如何处理的呢,

  •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手握天时地利,却投降司马懿,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良家说说标签:曹爽,司马懿,刘禅,诸葛亮,曹操,曹芳

    说到曹魏的灭亡,关注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是司马家族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用了百年时间才将其取而代之,然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就效力于曹魏,数十年间他攫取了大量权力,魏明帝曹睿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曹氏皇室陷入青黄不接之际,司马懿果断出手发动政变。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陪

  • 高平陵之变的关键先生:如果没有他帮忙,司马懿很难击败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曹操,曹芳,曹叡

    公元249年初,魏国皇帝曹芳在大将军曹爽的陪同下,去城外的高平陵祭拜。不管是曹芳还是曹爽,都没有意识到一只猛虎在背后蠢蠢欲动。在曹芳、曹爽出城后,司马懿突然发动了兵变,关闭城门,夺取武库,控制了洛阳城,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兵变中,司马懿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的势力。在对曹魏宗室实现压制的基

  • 司马懿派遣三个人劝降曹爽,曹爽被杀后,这三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司马懿,曹爽,司马师,毌丘俭,司马昭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进入永宁宫向素来与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称曹爽兄弟篡权夺位,于是就以太后的诏书罢免曹爽,并与蒋济等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不过,虽然司马懿控制了都城洛阳,可是曹爽握有天子和兵权,完

  • 曹爽倒台后,为什么没有其他曹魏宗室出来对抗司马懿父子?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曹爽,曹魏,曹丕,曹睿,三国,汉朝,司马懿,曹操手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爽全族被灭,曹魏大权从此落入司马氏之手。不过有人感到奇怪的是,曹魏的宗室数量为数不少,除了姓曹的还有姓夏侯的。那么曹爽倒台后,为什么没有其他的曹魏宗室出来对抗司马懿父子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曹操起兵反动董卓的时候,麾下将领基本都是曹操的宗族亲戚

  • 曹爽输给司马懿,其实从十年前曹睿临死前托孤,就已经注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曹爽,曹睿,曹魏,曹叡,汉朝,司马懿,魏明帝,史说三国

    曹爽输给司马懿,其实从十年前曹睿临死前托孤,就已经注定了三国和西晋历史的研究中,对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注意力往往集中于高平陵政变。而对此前魏明帝曹睿去世时,司马懿是如何和曹爽一起成为托孤大臣的过程,以及高平陵政变之前的政治斗争,发掘度不足,重视度过低。其实,这段历史真是惊心动魄,波诡云谲,可以说

  • 曹爽之败:败在年轻气盛,也败在得意忘形

    历史解密编辑:社会的记忆观标签:曹操,曹丕,皇帝,太后,司马懿,司马师,曹爽之败,史说三国

    曹爽之败:败在年轻气盛,也败在得意忘形公元239年1月,魏明帝的曹叡病危。却说曹操临终之际,召燕王曹禺、大将军夏侯玄、屯齐都督曹昭、曹爽、司马懿为将。曹禺很谦虚,辞职了,拒绝承担这样大的工作。然而,刘芳、孙子都是曹丕的亲信,与夏侯、曹昭不和,于是刘芳、孙趁此机会在曹丕面前说了一句话:曹禺王子知道他干

  • 司马懿杀曹爽,夺取曹魏大权,当时手握重兵的夏侯家族为何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夏侯家族,蜀汉,三国,汉朝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所亲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对此,曹爽不敢放手一搏,选择放弃抵抗。不久之后,曹爽兄弟与其亲信

  • 《三国演义》忽略的一场战役:曹爽的伐蜀之战——十九(3)

    历史解密编辑:城南太守标签:夏侯霸,郭淮,费祎,司马懿,曹爽,蜀汉,魏国

    第十九章:曹爽伐蜀第三节:兴势之战费祎、姜维、王平等人成为蜀汉军方领导人后,还没有着手出兵北伐,曹爽就主动找上门来叫板了。曹爽的死党们得知蒋琬已经率领主力部队撤回涪县,汉中前线兵力空虚,并且蜀国又是综合实力最弱小的国家,觉得这是一个伐蜀的好时机。邓飏、李胜等人为了让曹爽在全天下人面前建立威信,极力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