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陵之变的关键先生:如果没有他帮忙,司马懿很难击败曹爽!

高平陵之变的关键先生:如果没有他帮忙,司马懿很难击败曹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367 更新时间:2024/3/12 7:56:43

公元249年初,魏国皇帝曹芳在大将军曹爽的陪同下,去城外的高平陵祭拜。不管是曹芳还是曹爽,都没有意识到一只猛虎在背后蠢蠢欲动。在曹芳、曹爽出城后,司马懿突然发动了兵变,关闭城门,夺取武库,控制了洛阳城,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兵变中,司马懿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的势力。

在对曹魏宗室实现压制的基础上,司马懿所在的家族开始大权独揽,乃至于等到司马炎即位后,正式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王朝。其实,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一方也是十分凶险,因为在硬实力上,司马懿根本无法和手握天下兵权的曹爽相提并论,更何况曹爽手中还有曹芳这位天子。究其原因,也即司马懿可以击败曹爽,离不开一位关键先生的帮助。

在笔者看来,这位关键先生就是蒋济。蒋济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在曹魏谋士中,蒋济的资历自然是比较深厚的,甚至要在司马懿之上。毕竟,曹操可一直没有将司马懿视为心腹谋士。魏文帝曹丕时期,蒋济出任东中郎将,代替曹仁统率大军,后升任尚书。

也即除了出谋划策之外,蒋济也在曹魏军中积累了威望和资历,甚至可以代替曹魏宗室的佼佼者曹仁统率大军。魏明帝曹叡时期,蒋济出任中护军,封侯关内,功勋颇多。曹芳继位之后,转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又代司马懿为太尉。由此,在高平陵之变中,蒋济作为曹魏四朝元老,不管是威望,还是在曹魏军中的影响力,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对此,在笔者看来,蒋济在三个方面帮助了司马懿。就第一点来说,蒋济是曹魏的四朝元老,具有非常高的威望。当蒋济宣布支持司马懿的时候,无疑提升了司马懿手下的士气,也在变相打击曹爽一方的士气。至于很多处在观望阶段的曹魏文臣武将,很可能因为蒋济的行为,从而重新评估自己的立场,毕竟司马懿本来也是曹魏的老臣,二者之间的联合,确实可以起到1+1 >2的效果。

进一步来说,威望这个东西,看似是比较虚无缥缈的,但是,没有它也是不行的。比如刘备在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就需要马超这样的一方诸侯来带头上表汉献帝。之所以不是诸葛亮,也不是赵云,就是因为马超作为一方诸侯,在天下都拥有一定的威望。

就第二点来说,蒋济不仅威望高,还长期担任曹魏禁军的将领。前面已经说过,魏明帝曹叡时期,蒋济出任中护军。建安十二年,曹操将护军改为中护军,领军改为中领军,并令其掌管禁军,宿卫皇室,地位颇重。后来曹魏进一步改其名为护军将军,掌管选拔武官,隶领军。蜀汉、东吴都有此职位。对于蒋济来说,除了担任中护军一职,还担任过护军将军一职。

就护军将军来说,直接掌管了禁军将士的选拔事务。因此,虽然后来是曹爽兄弟执掌了曹魏禁军,但是,很多禁军将士都是蒋济选拔的,或者曾经跟随过蒋济的。在此基础上,凭借着在曹魏禁军中的影响力,蒋济成功帮助司马懿控制了洛阳的禁军,这是其掌控曹魏都城洛阳的关键。

最后,就第三点来说,在司马懿劝说曹爽投降时,蒋济给曹爽写信,保其不死,“言宣王旨,惟免官而已”。对于当时的曹爽,作为曹魏大将军,手中还握有曹芳这个重要的砝码,完全可以移居到许昌等地,号召天下各地的势力讨伐司马懿。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鹿死谁手,自然尚未可知。所以,在劝降曹爽这一事情上,蒋济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关键的。也即在曹爽看来,蒋济受到曹魏多位君主的恩惠,他保证司马懿不会害我,应该会当真的。结果,蒋济和曹爽都被骗了,曹爽放弃抵抗后,立即遭到了司马懿的诛灭。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论功行赏。蒋济因功进封都乡侯,食邑700户。对此,蒋济上书拒绝封赏,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是因为蒋济向曹爽保证过“惟免官而已”,但不料司马懿却趁机大开杀戒。因为觉得对曹爽失信,颇为自责,不愿接受封赏。并且,同年四月丙子(十九)日(5月18日),蒋济就在忧愤和羞愧中去世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司马懿曹爽曹魏曹操曹芳曹叡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派遣三个人劝降曹爽,曹爽被杀后,这三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司马懿,曹爽,司马师,毌丘俭,司马昭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进入永宁宫向素来与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称曹爽兄弟篡权夺位,于是就以太后的诏书罢免曹爽,并与蒋济等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不过,虽然司马懿控制了都城洛阳,可是曹爽握有天子和兵权,完

  • 曹爽倒台后,为什么没有其他曹魏宗室出来对抗司马懿父子?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曹爽,曹魏,曹丕,曹睿,三国,汉朝,司马懿,曹操手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爽全族被灭,曹魏大权从此落入司马氏之手。不过有人感到奇怪的是,曹魏的宗室数量为数不少,除了姓曹的还有姓夏侯的。那么曹爽倒台后,为什么没有其他的曹魏宗室出来对抗司马懿父子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曹操起兵反动董卓的时候,麾下将领基本都是曹操的宗族亲戚

  • 曹爽输给司马懿,其实从十年前曹睿临死前托孤,就已经注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曹爽,曹睿,曹魏,曹叡,汉朝,司马懿,魏明帝,史说三国

    曹爽输给司马懿,其实从十年前曹睿临死前托孤,就已经注定了三国和西晋历史的研究中,对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注意力往往集中于高平陵政变。而对此前魏明帝曹睿去世时,司马懿是如何和曹爽一起成为托孤大臣的过程,以及高平陵政变之前的政治斗争,发掘度不足,重视度过低。其实,这段历史真是惊心动魄,波诡云谲,可以说

  • 曹爽之败:败在年轻气盛,也败在得意忘形

    历史解密编辑:社会的记忆观标签:曹操,曹丕,皇帝,太后,司马懿,司马师,曹爽之败,史说三国

    曹爽之败:败在年轻气盛,也败在得意忘形公元239年1月,魏明帝的曹叡病危。却说曹操临终之际,召燕王曹禺、大将军夏侯玄、屯齐都督曹昭、曹爽、司马懿为将。曹禺很谦虚,辞职了,拒绝承担这样大的工作。然而,刘芳、孙子都是曹丕的亲信,与夏侯、曹昭不和,于是刘芳、孙趁此机会在曹丕面前说了一句话:曹禺王子知道他干

  • 司马懿杀曹爽,夺取曹魏大权,当时手握重兵的夏侯家族为何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夏侯家族,蜀汉,三国,汉朝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所亲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对此,曹爽不敢放手一搏,选择放弃抵抗。不久之后,曹爽兄弟与其亲信

  • 《三国演义》忽略的一场战役:曹爽的伐蜀之战——十九(3)

    历史解密编辑:城南太守标签:夏侯霸,郭淮,费祎,司马懿,曹爽,蜀汉,魏国

    第十九章:曹爽伐蜀第三节:兴势之战费祎、姜维、王平等人成为蜀汉军方领导人后,还没有着手出兵北伐,曹爽就主动找上门来叫板了。曹爽的死党们得知蒋琬已经率领主力部队撤回涪县,汉中前线兵力空虚,并且蜀国又是综合实力最弱小的国家,觉得这是一个伐蜀的好时机。邓飏、李胜等人为了让曹爽在全天下人面前建立威信,极力怂

  • 高平陵之变,除了曹爽兄弟,司马懿还杀了哪些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曹爽,司马懿,魏明帝,曹操,曹叡,曹芳,高平陵之变,汉朝,三国

    公元249年,曹爽陪同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趁着这一机会,隐忍十年之久的司马懿发动兵变,成功控制了都城洛阳。为了哄骗曹爽放弃抵抗,司马懿向他承诺,只要交出兵权,就能保留爵位。曹爽信以为真,结果是被司马懿诛灭三族。在高平陵之变中,不仅曹爽、曹羲、曹训等曹氏宗室遭到了屠戮,曹爽的心腹党羽也难以幸免,特

  • 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对比曹爽,政治上的优势有多大?为何会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司马懿,曹爽,高平陵,曹芳,蒋济

    国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携皇帝曹芳外出祭陵之时,悍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一举清除了曹爽这个政治上的最大敌人,开始了司马氏独掌大权的高光时刻。一直有人认为,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时获胜,赢得相当侥幸。毕竟,此前的司马懿,被曹爽逼得都装病好几年,远离朝廷的政事、军事,朝廷里的一些

  • 曹家留下一手好牌,可惜被曹爽打烂了,致使魏国基业被司马家夺走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曹爽,司马懿,曹家,曹操,曹叡,曹魏

    说起“神操作”,就不得不提一个男人。他曾是大将军,是托孤大臣,掌控着一个国家的内外军政大权,中央、地方高官三分之二皆为他的党羽,京师周围兵权也皆被他和他的党羽所控,可谓是势倾四海,声震天下。可是就是在这种权力的加持下,他居然把京城这个他的大本营给弄丢了,丢了还不要紧,在依然拥有强大的兵权,皇帝还在自

  • 此人是曹爽的亲信,被司马懿忌恨,最后的下场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曹爽,曹芳,曹魏,曹操,汉朝,司马懿,魏明帝,史说三国

    丁谧(?-249年),字彦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从出生地上来看,丁谧和曹操是同乡关系。至于丁谧的父亲丁斐,是曹魏前期大臣,为人坚毅稳重,有才干谋略,曾经救过曹操。在此背景下,丁谧也和曹魏宗室的曹爽关系密切。作为曹爽的亲信,丁谧遭到了司马懿的忌恨,伴随着曹爽集团的覆灭,丁谧的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