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手握天时地利,却投降司马懿,这是为何?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手握天时地利,却投降司马懿,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良家说说 访问量:1991 更新时间:2024/1/5 17:08:53

说到曹魏的灭亡,关注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是司马家族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用了百年时间才将其取而代之,然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司马懿

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就效力于曹魏,数十年间他攫取了大量权力,魏明帝曹睿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曹氏皇室陷入青黄不接之际,司马懿果断出手发动政变。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陪幼帝曹芳外出祭拜祖陵时,突然占领了皇宫,控制了都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挟持太后并逼迫曹爽投降,此事史称“高平陵之变”。

城内的大司农桓范见状,自知大势已去,果断的逃出了许昌,而且他还是很有想法的,他认为司马家族不占理,只能猖獗一时,因为曹爽手中还有兵权,哪怕曹爽能力平平,但在他的协助下,不出意外,迟早能够平定叛乱。

然而世上的意外总比惊喜多,最终结果并没有达到桓范的设想,导致司马懿成功擅权。当时司马懿听说桓范已投奔曹爽,其实心里挺慌的,差点就失了主见,幸好身边的谋士蒋济宽慰了他,并说道:“范则智矣;然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

意思很简单,其中的“驽马恋栈豆”就说明了一切,因为劣马只会惦着马棚里的饲料,也就是说曹爽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必然不会采用桓范的建议。

后来事实果然如蒋济所料,曹爽选择了束手就擒。而当时的桓范之所以投奔曹爽,不是因为他忠君爱国,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前途着想。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桓范看来,这次变故虽然来得突然,但事犹未晚尚可补救,并且在他的推算里,曹氏没有败的可能,根据当时情况,司马懿才刚刚发动兵变,还未见成效,只要曹爽能坚决反击,就算一时不能击败司马懿,也足以自保。

之后,只要曹芳以天子名义在全国征兵讨伐司马家族,司马懿必败无疑,到时江山又会回到曹氏手中。基于此,桓范给曹爽献了不少计策,并给出了三大理由。

其一,曹氏皇室未失人心,司马家族无故造反可将其定义为乱臣贼子,并且天子曹芳就在身边,可以以天子名义号召天下,可谓是手握“人和”占据了大义。

其二,都城虽暂时被司马懿控制,但洛阳典农军还在曹爽手中,是有能力与司马懿一较高下的,同时司马懿占据了许昌城,也等于将自己固定一地。

按照这种情况,此事拖得越久对曹氏越有利,因为待各地平叛的军队反应过来,司马懿就成了瓮中之鳖,到时逃无可逃,除了败亡没有第二个可能。

其三,桓范是朝廷大司农,掌管天下粮草调运,就算作为政治中驱的都城被占据,但以他的权柄和能力,必然可保作战时粮食无忧。按照这种说法,曹氏一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可谓是“飞龙骑脸”,桓范自问都不知该怎么输。

当桓范分析得头头是道时,曹爽却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并在想了一夜后,竟有了投降的打算。桓范得知曹爽的打算后便劝说了起来,因为曹爽不反抗,他性命不保是必然的。

但曹爽兄弟几人都默然不语,桓范见此心中凄凉不已,他本想做个“救火英雄”,捞一个泼天大功,却不想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想到此处他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并说道:“你父曹真一世英雄,却不想其子是个窝囊废。可谓是虎父犬子!”

那么,曹爽为什么不愿意反抗?

说白了就是性格问题,当初桓范见曹爽犹豫不决,就看出曹爽只想保住富贵荣华,所以才说了这么一句:“你这样门第的人,竟还想过富贵平安的日子,可能吗?”

而曹爽在投降之际,却说了这么一句:“就算投降,亦不失作富家翁。”

从这里可以看出,曹爽除了不信任桓范,还高估了司马懿的底线,虽然世家大族之间有“潜规则”,在不反抗并臣服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赶尽杀绝,但此举无疑是将性命寄托在别人的仁慈上,生杀予夺自然是司马懿说了算。

再说曹操三代人,利用司马懿才能的同时又对他处处设防,一旦危机解除,司马懿的兵权也跟着被解除。这样的事情周而复始,司马懿心里能不怨恨吗?

但曹爽太过天真看不清现实的残酷,加上脑子不够用,与司马懿共事多年,却看不出司马懿是个鹰视狼顾之人,竟连手中“刀”都放弃了,这样的人哪怕落得抄家灭族的下场,也不值得可怜,而且让人感觉,他连刘禅这样平庸之人也不如。

因为刘禅多少有点东西的,当初刘备逼得诸葛亮立誓,此生绝不废主自立,但也导致诸葛亮有些怨念,并向刘禅示威不上朝议事。

而刘禅见此立马就去探望诸葛亮,还说丞相可以在家中处理事务,之后又尊葛亮为相父,让诸葛亮只能鞠躬尽瘁,完成自己的诺言。诸葛亮死后,刘禅便马上收回权力,国破后又以“乐不思蜀”骗过所有人,终得安享晚年。

反观曹爽的为人处世,没有逻辑,也没有后续布置,做人做事不是一步步来的,反而是想到什么,就天真的认为是这样的。 不知你们的看法是?

标签: 曹爽司马懿刘禅诸葛亮曹操曹芳

更多文章

  • 高平陵之变的关键先生:如果没有他帮忙,司马懿很难击败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曹操,曹芳,曹叡

    公元249年初,魏国皇帝曹芳在大将军曹爽的陪同下,去城外的高平陵祭拜。不管是曹芳还是曹爽,都没有意识到一只猛虎在背后蠢蠢欲动。在曹芳、曹爽出城后,司马懿突然发动了兵变,关闭城门,夺取武库,控制了洛阳城,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兵变中,司马懿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的势力。在对曹魏宗室实现压制的基

  • 司马懿派遣三个人劝降曹爽,曹爽被杀后,这三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司马懿,曹爽,司马师,毌丘俭,司马昭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进入永宁宫向素来与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称曹爽兄弟篡权夺位,于是就以太后的诏书罢免曹爽,并与蒋济等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不过,虽然司马懿控制了都城洛阳,可是曹爽握有天子和兵权,完

  • 曹爽倒台后,为什么没有其他曹魏宗室出来对抗司马懿父子?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曹爽,曹魏,曹丕,曹睿,三国,汉朝,司马懿,曹操手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爽全族被灭,曹魏大权从此落入司马氏之手。不过有人感到奇怪的是,曹魏的宗室数量为数不少,除了姓曹的还有姓夏侯的。那么曹爽倒台后,为什么没有其他的曹魏宗室出来对抗司马懿父子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曹操起兵反动董卓的时候,麾下将领基本都是曹操的宗族亲戚

  • 曹爽输给司马懿,其实从十年前曹睿临死前托孤,就已经注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曹爽,曹睿,曹魏,曹叡,汉朝,司马懿,魏明帝,史说三国

    曹爽输给司马懿,其实从十年前曹睿临死前托孤,就已经注定了三国和西晋历史的研究中,对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注意力往往集中于高平陵政变。而对此前魏明帝曹睿去世时,司马懿是如何和曹爽一起成为托孤大臣的过程,以及高平陵政变之前的政治斗争,发掘度不足,重视度过低。其实,这段历史真是惊心动魄,波诡云谲,可以说

  • 曹爽之败:败在年轻气盛,也败在得意忘形

    历史解密编辑:社会的记忆观标签:曹操,曹丕,皇帝,太后,司马懿,司马师,曹爽之败,史说三国

    曹爽之败:败在年轻气盛,也败在得意忘形公元239年1月,魏明帝的曹叡病危。却说曹操临终之际,召燕王曹禺、大将军夏侯玄、屯齐都督曹昭、曹爽、司马懿为将。曹禺很谦虚,辞职了,拒绝承担这样大的工作。然而,刘芳、孙子都是曹丕的亲信,与夏侯、曹昭不和,于是刘芳、孙趁此机会在曹丕面前说了一句话:曹禺王子知道他干

  • 司马懿杀曹爽,夺取曹魏大权,当时手握重兵的夏侯家族为何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夏侯家族,蜀汉,三国,汉朝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所亲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对此,曹爽不敢放手一搏,选择放弃抵抗。不久之后,曹爽兄弟与其亲信

  • 《三国演义》忽略的一场战役:曹爽的伐蜀之战——十九(3)

    历史解密编辑:城南太守标签:夏侯霸,郭淮,费祎,司马懿,曹爽,蜀汉,魏国

    第十九章:曹爽伐蜀第三节:兴势之战费祎、姜维、王平等人成为蜀汉军方领导人后,还没有着手出兵北伐,曹爽就主动找上门来叫板了。曹爽的死党们得知蒋琬已经率领主力部队撤回涪县,汉中前线兵力空虚,并且蜀国又是综合实力最弱小的国家,觉得这是一个伐蜀的好时机。邓飏、李胜等人为了让曹爽在全天下人面前建立威信,极力怂

  • 高平陵之变,除了曹爽兄弟,司马懿还杀了哪些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曹爽,司马懿,魏明帝,曹操,曹叡,曹芳,高平陵之变,汉朝,三国

    公元249年,曹爽陪同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趁着这一机会,隐忍十年之久的司马懿发动兵变,成功控制了都城洛阳。为了哄骗曹爽放弃抵抗,司马懿向他承诺,只要交出兵权,就能保留爵位。曹爽信以为真,结果是被司马懿诛灭三族。在高平陵之变中,不仅曹爽、曹羲、曹训等曹氏宗室遭到了屠戮,曹爽的心腹党羽也难以幸免,特

  • 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对比曹爽,政治上的优势有多大?为何会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司马懿,曹爽,高平陵,曹芳,蒋济

    国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携皇帝曹芳外出祭陵之时,悍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一举清除了曹爽这个政治上的最大敌人,开始了司马氏独掌大权的高光时刻。一直有人认为,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时获胜,赢得相当侥幸。毕竟,此前的司马懿,被曹爽逼得都装病好几年,远离朝廷的政事、军事,朝廷里的一些

  • 曹家留下一手好牌,可惜被曹爽打烂了,致使魏国基业被司马家夺走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曹爽,司马懿,曹家,曹操,曹叡,曹魏

    说起“神操作”,就不得不提一个男人。他曾是大将军,是托孤大臣,掌控着一个国家的内外军政大权,中央、地方高官三分之二皆为他的党羽,京师周围兵权也皆被他和他的党羽所控,可谓是势倾四海,声震天下。可是就是在这种权力的加持下,他居然把京城这个他的大本营给弄丢了,丢了还不要紧,在依然拥有强大的兵权,皇帝还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