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陵之变前,曹爽为何能压制司马懿十年之久?他靠的是什么?

高平陵之变前,曹爽为何能压制司马懿十年之久?他靠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2977 更新时间:2024/2/10 9:23:22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从而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对此,曹爽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放弃抵抗,而请皇帝罢免自己,并向司马懿认罪投降。

对此,桓范大哭道:“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也即在桓范看来,曹爽握有天子和兵权,根本不用向司马懿投降。因此,曹爽放弃抵抗的决定,足以证明他有多么的草包,也即曹爽徒有其表、外强中干。那么,问题来了,一个看似草包的曹爽,为什么能够压制司马懿十年之久?

首先,曹爽对于司马懿的压制,始于公元239年,结束于公元249年,长达十年之久。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去世,齐王曹芳继位,年仅八岁。按照魏明帝曹叡生前的安排,司马懿和曹爽一起辅佐曹芳,比如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因此,在实际权力上,司马懿和曹爽是平分秋色的。但是,曹爽却不愿意和司马懿平分天下,也即一山不容二虎,曹爽开始排挤和打压司马懿。

在官职上,曹爽通过曹魏朝廷任命司马懿为太傅。虽然太傅位列三公,官职正一品,不过,在古代历史上的大部分朝代,太傅都是虚职,也即荣誉和地位较高,却没有什么实权。通过这一“明升暗降”的安排,大将军曹爽成功掌握了曹魏大权,再加上曹爽的兄弟掌握禁军,夏侯玄等宗室在地方统兵,曹爽从公元239年就开始压制司马懿了。

对于曹爽来说,之所以可以压制司马懿长达十年,原因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曹爽作为曹魏宗室,天然就地司马懿拥有优势。作为大司马曹真的儿子,曹爽在辈分上可以视为皇帝曹芳的叔父。因此,考虑到曹真在曹魏的威望,加上曹爽和曹魏皇室之间的密切关系,曹爽如果一开始被司马懿压制,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进一步来说,如果司马懿在公元239年就敢发动兵变的话,显然会让司马懿家族走向覆灭。彼时,曹爽还没有人心尽失,一些中立的文臣武将,也没有对司马懿的遭遇报以同情。因此,在曹爽将自己“明升暗降”之后,司马懿起初只是韬光养晦,根本没有表达任何不满。另一方面,作为曹魏大将军,曹爽名正言顺的掌握了曹魏兵权,并安排自己的兄弟执掌都城洛阳的禁军,这让司马懿根本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力量,只能等待机会来进行反击。

正始五年(244年)春,大将军曹爽欲立威名,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魏帝曹芳从之。正是因为大将军官职,促使曹爽在曹魏上下已经无人可以阻挡了,连皇帝曹芳,都只能“从之”,这表明皇帝曹芳因为年幼,在曹魏大事上根本无法自己做主。因此,如果换做其他皇帝,比如是魏明帝曹叡的话,曹爽不仅无法这么放肆,更不会长期压制司马懿。

正是因为曹魏皇帝没有掌握大权,导致曹爽实际上窃取了这部分权力,从而让曹爽和司马懿之间的平衡被严重打破。如果皇帝可以在这两位托孤大臣之间制衡的话,自然不会出现曹爽压制司马懿长达十年的局面。不过,物极必反,曹爽在夺取大权之后,率领10多万大军讨伐蜀汉,结果被蜀汉汉中都督王平击败。此战,曹魏损失惨重,将士对曹爽和夏侯玄这两位统帅都非常不满。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增加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底气。

最后,进一步来说,在公元244年之前,曹爽的好友夏侯玄担任征西将军,执掌曹魏在雍凉二州的10多万大军,这成为曹爽压制司马懿的重要依靠。结果,因为伐蜀之战的失败,夏侯玄在雍凉二州的将士中威望尽失,难以在关键时刻率军帮助曹爽。所以,在高平陵之变时,夏侯玄根本没有能力起兵讨伐司马懿,最终还被司马懿夺去了兵权。至于曹爽,在伐蜀之战后听从了何晏等人之谋,于公元247年把郭太后(非曹芳亲母)迁到永宁宫,一时之间,曹爽兄弟彻底架空了皇帝曹芳。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公元247年之前,郭太后即便看不惯曹爽,至少也不会站到司马懿这一边。但是,在公元247年之后,曹爽彻底得罪了郭太后,结果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就是通过郭太后来下旨废除曹爽的大将军,这让司马懿的兵变在形式上名正言顺,毕竟当时曹芳不在宫中,郭太后确实拥有发号施令的权力。综上,到了公元249年,曹爽几乎葬送了自己压制司马懿的优势,并给了司马懿一个可乘之机,从而让两人之间的形势发生了逆转。

标签: 曹爽司马懿曹魏魏明帝曹芳曹叡

更多文章

  • 司马懿这招并不高明,可惜,笨蛋曹爽中招失势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曹爽,李胜,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

    魏明帝曹睿去世之后,朝政由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执掌。曹爽宗亲贵胄,从来是骄奢淫逸,飞扬跋扈,面对多变时势,并不甘心让司马懿分享权力。于是,听从何晏、邓飏等人的建议,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段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那是三朝元老,曾为曹家立下过赫赫战功,如今大权旁落,傻子都知道,他心中不仅十分怨恨,而且还

  • 曹爽的一位部下,获得司马懿的发掘,最终成为西晋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曹爽,司马懿,魏明帝,曹魏,蜀汉,太守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从而篡夺了曹魏大权,这直接影响到了曹魏甚至三国的历史走向。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后,曹爽的部下,要么被杀,要么被贬低,很难再次获得司马懿的启用。毕竟,司马懿深刻明白斩草除根的道理,如果对曹爽及其党羽仁慈,很可能会让司

  • 曹爽之后曹魏最后的靠山,他若没死,司马昭没机会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曹爽,司马昭,曹魏,司马懿,曹丕,曹操

    人无完人这个词语真的是对人的最好形容,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处世之道做得滴水不漏,即使是被后世非常推崇的曹操。他从一个官宦后代,到最后一统北方,成为三国时期最强的势力,这中间的过程只有曹操自己知道,虽然在实现那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但是他自己的个人能力也是他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有一

  • 太尉王凌明知道权臣司马懿不守诺言,为何还要像曹爽一样乖乖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司马懿,曹爽,王凌,太尉,权臣,曹操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嘉平三年(251年),曹魏太尉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而在淮南筹谋起兵反抗。但王凌还没起兵,就在司马懿的震慑下主动乖乖投降。既然王凌明知道曹爽就是因为主动束手就擒而遭司马懿灭族,那他为何还要学曹爽坐以待毙而不反抗一下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 高平陵之战,若曹爽硬抗,到底能不能打赢司马懿?答案与想象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爽,司马懿,高平陵,魏国,曹操,曹睿

    事实上,很多人都高估了曹爽的实力!若他选择和司马懿死扛到底,宁死不降,那么等待他的结局,必将是灰飞烟灭,根本不可能有丝毫胜算!高平陵之变曹家三代君主,个个英明神武,然而他们的共同点便是活得不太久,尤其是曹丕和曹睿,正是他俩的短命,导致了曹魏的最终易主!曹丕和曹睿的才能,丝毫不亚于曹操,算是非常不错的

  • 司马懿夺权的最后一役,曹爽有天子和兵权,为何却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魏国,兵权,三国,汉朝

    说起三国的时候,大家肯定会想到魏蜀吴三国。在三国当中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其实是一个君王选贤任人的能力是否足够。我们从三国当中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魏国的胜利其实也是因为曹操他用人的能力十分高超,可以说曹操在三国当中选用人才的能力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一个人才往往会成就一个君王,但也有可能从反方向使一个国家

  • 曹爽伐蜀之战,面对兵力薄弱的汉中,曹爽为何失败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曹爽,汉中,司马懿,魏国,曹魏,蒋琬

    公元244年,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曹爽开始确定伐蜀的具体路线,他最终决定,大军走觉骆道,直扑汉中。据《三国会要》记载,三国时秦蜀之间的通道大致有三谷四道。三谷分别是汉中西北的褒谷、北骆谷、东北子午谷。四道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及南栈金牛道。傥骆道,又叫骆谷道,从长安去汉中,自周至向西南,要先越

  •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获得三位大臣支持,最终诛灭了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曹魏,曹丕,魏明帝,高平陵之变,三国,汉朝

    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曹魏皇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大将军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趁着这一机会,太傅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从而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击败曹爽,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曹爽

  • 高平陵之变时,若曹爽听从他的建议,司马懿很有可能不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爽,司马懿,高平陵,曹叡

    正始年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由于恒范与辅政大将军曹爽是同乡,因此,曹爽对恒范颇为敬重,但由于曹爽专权,两人的关系并不亲密,不过恒范毕竟心向曹魏,他见曹爽兄弟曾多次出游,心中担忧,因此,他曾对曹爽进行多次劝谏。恒范认为曹爽与曹羲兄弟二人,一人掌控朝政大权,一人掌管禁军,两人不应当一同出城,毕竟如果有

  • 司马懿有一绝招,灭曹爽、孟达、公孙渊全靠它,却对诸葛亮无效

    历史解密编辑:厨二锅标签:曹爽,孟达,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公孙渊,史说三国

    司马懿打仗时,有一个绝招,在行军打仗中,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灭曹爽、孟达、公孙渊、王凌全靠它,可是却对诸葛亮无效。接下来,萝卜带大家了解下司马懿的这一绝招。司马懿成名战,是擒斩孟达。孟达本来是蜀汉臣子,叛逃到魏国后,深受曹丕倚重。曹丕死后,孟达失宠,诸葛亮暗中和他通信,诱他叛魏。司马懿是如何处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