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这招并不高明,可惜,笨蛋曹爽中招失势

司马懿这招并不高明,可惜,笨蛋曹爽中招失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斯基栀子 访问量:2342 更新时间:2024/4/11 19:06:31

魏明帝曹睿去世之后,朝政由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执掌。

曹爽宗亲贵胄,从来是骄奢淫逸,飞扬跋扈,面对多变时势,并不甘心让司马懿分享权力。于是,听从何晏、邓飏等人的建议,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段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

司马懿那是三朝元老,曾为曹家立下过赫赫战功,如今大权旁落,傻子都知道,他心中不仅十分怨恨,而且还会伺机反扑。

可惜权势如日中天的曹爽,此时太得意忘形了。不过,他刚开始对司马懿还是不放心的,也想过借机杀了司马懿,以绝后患。

但司马懿“知其党逆,乃推病不出”,既然难与争锋,为防止被曹爽陷害,司马懿选择了以退为进,在家赋闲,“二子亦皆退职闲住”。见司马懿识趣,曹爽很是高兴。但高兴归高兴,曹爽对司马懿还是不放心,为了掌握司马懿的内心和动态,曹爽便让亲信李胜到司马懿家中探听虚实。

听说李胜前来,司马懿马上就明白了:“此乃曹爽使来打听吾之病也”。

于是司马懿“去冠散发,上床拥被坐,又令二婢扶策”,一切准备停当,“方请李胜入府”。

李胜进来后,见司马懿病容满面,心中不禁窃喜,上前说道:“好久没来看望,不知您病的这么严重。现在我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特来向您辞行。”面对李胜的试探,司马懿假装听错了,说道:“并州是边境要地,一定要抓好防务啊。”李胜一听,这是哪里跟那里啊,连忙说:“是荆州,不是并州。”面对李胜的解释,司马懿仍装糊涂,笑问:“你是从并州来的?”李胜心想,怎么病的这么厉害。最后只好取来纸笔写下让司马懿观看。司马懿看完,随即笑道:“吾病的耳聋了。保重,保重。”就在这时,两个侍女上前给司马懿喂药。李胜冷眼观看,只见司马懿吞咽非常艰难,汤水还从口中流了出来。这还不算,司马懿还可怜兮兮的对李胜说:“我已命在旦夕。请转告大将军,一定要看我薄面,照顾好我的两个孩子。”

这个李胜也是个笨蛋,你也不想想,这个司马懿既然病得糊涂的那么厉害,怎么还能想到他的孩子?

可笨蛋就是笨蛋,见此情景,李胜深信不疑,回去之后就向曹爽做了汇报。曹爽一听喜不自胜,不禁说道:“此老若死,我就高枕无忧了。”从此对司马懿不再防范。

你对司马懿不再防范,可司马懿却时刻盯住你呢。终于,机会来了,公元249年正月初六(2月5日),天子曹芳要到城外祭祀祖先,大小官员随行,曹爽等人也一起护驾前往。

司马懿听到这个消息,高兴万分,马上召集过去的老部下,迅速占领曹氏兵营,然后进宫威逼太后。一切准备停当,又立即派人出城限令曹爽交出兵权。等恢复秩序之后,司马懿把曹爽全家及其党羽统统处斩,从此独揽魏国军政大权。

人在不得势的时候,都是把自己隐藏的很深,这招不光司马懿会用,平常人也会用,可惜,笨蛋曹爽中招失势。之所以笨,就是没去好好想想,即使是奇谋百出的诸葛亮拿司马懿都没有好的办法,你一个曹爽能玩过他吗?

标签: 曹爽李胜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曹爽的一位部下,获得司马懿的发掘,最终成为西晋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曹爽,司马懿,魏明帝,曹魏,蜀汉,太守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从而篡夺了曹魏大权,这直接影响到了曹魏甚至三国的历史走向。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后,曹爽的部下,要么被杀,要么被贬低,很难再次获得司马懿的启用。毕竟,司马懿深刻明白斩草除根的道理,如果对曹爽及其党羽仁慈,很可能会让司

  • 曹爽之后曹魏最后的靠山,他若没死,司马昭没机会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曹爽,司马昭,曹魏,司马懿,曹丕,曹操

    人无完人这个词语真的是对人的最好形容,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处世之道做得滴水不漏,即使是被后世非常推崇的曹操。他从一个官宦后代,到最后一统北方,成为三国时期最强的势力,这中间的过程只有曹操自己知道,虽然在实现那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但是他自己的个人能力也是他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有一

  • 太尉王凌明知道权臣司马懿不守诺言,为何还要像曹爽一样乖乖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司马懿,曹爽,王凌,太尉,权臣,曹操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嘉平三年(251年),曹魏太尉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而在淮南筹谋起兵反抗。但王凌还没起兵,就在司马懿的震慑下主动乖乖投降。既然王凌明知道曹爽就是因为主动束手就擒而遭司马懿灭族,那他为何还要学曹爽坐以待毙而不反抗一下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 高平陵之战,若曹爽硬抗,到底能不能打赢司马懿?答案与想象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爽,司马懿,高平陵,魏国,曹操,曹睿

    事实上,很多人都高估了曹爽的实力!若他选择和司马懿死扛到底,宁死不降,那么等待他的结局,必将是灰飞烟灭,根本不可能有丝毫胜算!高平陵之变曹家三代君主,个个英明神武,然而他们的共同点便是活得不太久,尤其是曹丕和曹睿,正是他俩的短命,导致了曹魏的最终易主!曹丕和曹睿的才能,丝毫不亚于曹操,算是非常不错的

  • 司马懿夺权的最后一役,曹爽有天子和兵权,为何却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魏国,兵权,三国,汉朝

    说起三国的时候,大家肯定会想到魏蜀吴三国。在三国当中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其实是一个君王选贤任人的能力是否足够。我们从三国当中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魏国的胜利其实也是因为曹操他用人的能力十分高超,可以说曹操在三国当中选用人才的能力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一个人才往往会成就一个君王,但也有可能从反方向使一个国家

  • 曹爽伐蜀之战,面对兵力薄弱的汉中,曹爽为何失败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曹爽,汉中,司马懿,魏国,曹魏,蒋琬

    公元244年,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曹爽开始确定伐蜀的具体路线,他最终决定,大军走觉骆道,直扑汉中。据《三国会要》记载,三国时秦蜀之间的通道大致有三谷四道。三谷分别是汉中西北的褒谷、北骆谷、东北子午谷。四道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及南栈金牛道。傥骆道,又叫骆谷道,从长安去汉中,自周至向西南,要先越

  •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获得三位大臣支持,最终诛灭了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曹魏,曹丕,魏明帝,高平陵之变,三国,汉朝

    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曹魏皇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大将军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趁着这一机会,太傅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从而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击败曹爽,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曹爽

  • 高平陵之变时,若曹爽听从他的建议,司马懿很有可能不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爽,司马懿,高平陵,曹叡

    正始年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由于恒范与辅政大将军曹爽是同乡,因此,曹爽对恒范颇为敬重,但由于曹爽专权,两人的关系并不亲密,不过恒范毕竟心向曹魏,他见曹爽兄弟曾多次出游,心中担忧,因此,他曾对曹爽进行多次劝谏。恒范认为曹爽与曹羲兄弟二人,一人掌控朝政大权,一人掌管禁军,两人不应当一同出城,毕竟如果有

  • 司马懿有一绝招,灭曹爽、孟达、公孙渊全靠它,却对诸葛亮无效

    历史解密编辑:厨二锅标签:曹爽,孟达,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公孙渊,史说三国

    司马懿打仗时,有一个绝招,在行军打仗中,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灭曹爽、孟达、公孙渊、王凌全靠它,可是却对诸葛亮无效。接下来,萝卜带大家了解下司马懿的这一绝招。司马懿成名战,是擒斩孟达。孟达本来是蜀汉臣子,叛逃到魏国后,深受曹丕倚重。曹丕死后,孟达失宠,诸葛亮暗中和他通信,诱他叛魏。司马懿是如何处理的呢,

  •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手握天时地利,却投降司马懿,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良家说说标签:曹爽,司马懿,刘禅,诸葛亮,曹操,曹芳

    说到曹魏的灭亡,关注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是司马家族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用了百年时间才将其取而代之,然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就效力于曹魏,数十年间他攫取了大量权力,魏明帝曹睿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曹氏皇室陷入青黄不接之际,司马懿果断出手发动政变。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