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被曹爽压制了10年之久,毫无实权,最终凭什么翻盘?

司马懿被曹爽压制了10年之久,毫无实权,最终凭什么翻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拇指故事汇 访问量:4751 更新时间:2024/2/21 20:49:31

晋朝的建立离不开司马懿早期的铺垫,曹操一辈子南征北战打下的江山,仅46年就被司马家夺取了,司马懿被曹爽架空十年之久,并且手上丝毫没有实权,最终为什么还能翻盘?

司马懿有个好儿子

司马懿的对手曹爽,还是有点能力的,不然也不可能把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给挤兑走,魏明帝曹叡临死之前将太子曹芳交给曹爽,跟司马懿共同辅佐曹爽,一开始跟司马懿配合的也是蛮可以的,因为司马懿无论从资历还是年龄上来说都是曹爽的前辈了,朝中的大小事务曹爽都是先找司马懿商量的,他对司马懿表现的也特别恭敬,但是久而久之曹爽就想独揽大权,于是他就听从了丁谧的建议,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尊司马懿为太傅,随即将司马懿的大权全部夺走,这时候曹爽就开始在朝中各种安插自己的亲信,比如说他发小丁谧、何晏、李晟都去担任了曹魏的要职,曹爽的亲弟弟还担任了中领军这样关键的职位,此刻的曹爽在朝中,那可以说真的是一呼百应了,司马懿逐渐就被边缘化。

但是曹爽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司马懿他有一个特别能干的儿子司马师,并且司马师还在军中担任了中护军这样关键的职位,中护军有一项职责就是选拔中下级的武官,于是司马师在担任中护军期间就大量的去收买人心,提拔了大量的中下级武官,像高平陵之变中的三千死士也都是司马师在这个时期培养的,在《晋书景帝纪》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所以说司马师的三千死士他都是隐藏在军中的,很多甚至都是隐藏在禁军之中,起事之时才临时召集起来,所以司马懿能够发动兵变这个本钱也是司马师为他攒下的,能够暗中笼络组织三千死士司马师的能力真的是不得不让人钦佩,这么大的规模还都是暗中培养不被发现,能做到这一点,可以说真的是胆大心细了。

司马懿特别能隐忍

随后司马懿看到正面已经不能跟曹爽抗衡,就主动退出朝堂,跑回家中装病,当时司马懿已经年近70了,司马懿如果放在现代,绝对是奥斯卡金像奖得主,成功的骗过了曹爽,后来曹爽的亲信李晟出任荆州刺史,他临走之前跑去探望司马懿,虽然嘴上说临行探望,实际上就是替曹爽看看司马老贼是不是真的病了。司马懿于是就将计就计,假装自己老糊涂了,像阿尔兹海默症已经到了最晚期了一样,装的自己是有气无力的,成功骗过了李胜的眼睛,并且多次将李晟要去的荆州说成了并州。

李晟一听,回去就跟曹爽说:司马懿这人已经彻底成了老糊涂了,没几天活头了,此刻曹爽对司马懿是彻底放下了戒心,到此刻为止,司马师暗中培养的三千死士就成为了司马懿最大的本钱,司马懿的装病也最大程度麻痹了曹爽,此刻的司马懿父子,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正月初六,少帝曹芳按照惯例要去拜祭魏明帝之墓,也就是高平陵,曹爽随即就将自己的大部分亲信都带去一同拜祭,司马懿父子瞅准时期就召集了三千死士在皇城的司马门聚集,第一时间就控制了武库。

并且得到了郭太后的支持,按理说只有三千人的司马懿,为什么能成功的发动高平陵之变呢?因为曹爽在独掌大权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在曹魏的朝堂之中就这么多官位,你都让自己的发小,还有弟弟来担任这些要职,那么曹魏那些功臣元老,必然跟司马懿一样被排挤在外,所以很多曹魏的旧臣就开始对曹爽不满,司马懿突然发动高平陵之变,也得到了曹魏很多旧臣的支持,比如说像老臣蒋济高柔,王观他们都是站在司马懿这一边的,所以说凭借上面这两点再加上曹爽本人贪图富贵,胆小怕事的本性,让司马懿最终成功逆袭。

标签: 司马懿曹爽曹魏司马师魏明帝曹芳

更多文章

  • 曹爽率十万部队进攻蜀国,蜀国将领王平是怎样应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曹爽,蜀国,曹魏,费祎,古蜀,司马懿,中国军衔,史说三国,王平(1907年)

    就三国时期的故事来说,现在很多的朋友都是比较的熟悉的,毕竟有着演义以及影视剧的成功,那样一个久远的时代很多的故事都是深入人心的,而在这一时期曹爽曾率领着十万部队进攻蜀国,这个时候蜀国的将领王平是怎么样应对的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正史五年(公元244年),曹叡病重期间任命的辅政大将军曹

  • 曹爽执掌大权时,此人效仿司马懿称病,最终成为西晋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曹爽,司马懿,司马炎,司马昭,曹叡,司马师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去世,齐王曹芳继位,年仅八岁,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曹芳。不久之后,曹爽上表曹芳,任命司马懿为太傅,效仿西汉丞相萧何那样,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以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对于曹爽来说,将司马懿晋升为地位极高的太傅,

  • 他原是曹操军中一小兵,投靠刘备后,灭掉曹爽10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刘备,曹爽,大军,蜀汉,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他原来不过是曹操军中的一个小兵,投降了刘备后,一举灭掉了曹爽的10万大军,他到底是谁呢?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其中又以曹操的魏国势力最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精兵猛将太多了,以至于很多人才都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有一个人在曹操军中只能充当一小兵,后来投靠了刘备后,锋芒毕露,立下了不少的功劳,甚至在

  • 曹爽在高平陵事变时到底有没有翻盘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曹爽,司马懿,高平,事变

    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有,不但有而且很大。高平陵事变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简单来说就是司马懿作为一个退休的干部利用手中的局部优势发动朝廷内部的事变来篡夺权力,而他同时获得了一批对现实不满的老干部的支持,这才是司马懿能够成功的底盘,只有某一小撮人所说的什么“曹爽倒行逆施导致无人支持”,这话其实有

  • 司马懿仅凭三千勇士就一举拿下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诸葛亮,曹丕,袁绍

    司马懿是辅佐了曹魏四代人,早年就被曹操视为隐患,但是有两次被曹家人临终托孤,他用几十年的时间,证明自己是个忠臣,那是最后,他又造成了反,一举歼灭了曹家人并且灭了三族,司马懿可称得上是一位乱世枭雄。司马懿影视形象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和曹操,曹丕两父子之后,他自己也已经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了,他对于曹爽来

  • 司马懿夺权时,曹爽依然握有兵权,他为何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曹魏,曹丕,曹叡,三国,汉朝,曹操麾下

    司马懿出身河东名门望族,父亲司马防做过司隶校尉,任期内推荐曹操入仕。曹操掌权后投桃报李,提拔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入仕。曹操听说司马懿的能力高于司马朗,特意招募司马懿到丞相府任职,但司马懿不想帮曹操做事,故意装病拒绝。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赢袁绍成为了天下最强的诸侯,班师回朝后再次征辟司马懿,司马懿不敢得罪曹

  • 司马懿两次装病:一次骗了曹爽,另一次却被曹操识破!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诸葛亮,曹丕,汉朝,东汉,曹操麾下

    正始九年(248年)三月,黄门张当把内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当然,对于大将军曹爽来说,非常忌惮司马懿这位老臣,虽然司马懿之前称病,逐渐不理朝政,可是曹爽担心司马懿在装病。同年冬,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马懿假装病重,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

  • 司马懿兵变之时,曹爽手里有多少实力?为何他最后要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爽,魏国,曹叡,曹魏,汉朝,司马懿,魏明帝,史说三国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临终前,以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从而共同辅佐太子,也即之后的皇帝曹芳。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曹爽和司马懿这两位托孤大臣之间互相配合,相处融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曹爽和司马懿之间走向对立,最终于公元249年爆发了高平陵之变。而在高平陵之变中,曹爽本人可谓不知所措,

  • 高平陵事变中,如果曹爽不投降,司马懿还有胜算吗?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司马懿,曹爽,魏国,高平,事变,曹睿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历经三世,曹睿死前将曹爽和司马懿共同封为辅政大臣。而后曹爽专权,意图谋害司马懿。司马懿为求自保,找准机会,发动了“高平陵事变”。司马懿趁曹爽带兵出去打猎之际,带着三千死侍控制了朝局。尽管占领了首都洛阳,却仍然无法拿下曹爽,于是使用计谋欺骗曹爽回城。曹爽胆小无能,不敢放手

  •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为何曹魏老臣都没有支持曹家?不止是因为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曹芳,曹操,老臣,曹家,三国,汉朝

    公元249年正月,曹芳到洛阳城外八十里的高平陵去祭拜自己的父亲曹叡,而曹爽兄弟与其亲信也一同前往。在这些人出城之后,司马懿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放出了被软禁的郭太后,并以郭太后的名义关闭了各个城门,同时率领三千死士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切断了曹爽等人的退路。与此同时,司马懿让司徒高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