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爽在高平陵事变时到底有没有翻盘机会?

曹爽在高平陵事变时到底有没有翻盘机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东岸瞭望台 访问量:4453 更新时间:2024/1/21 22:33:35

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有,不但有而且很大。

高平陵事变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简单来说就是司马懿作为一个退休的干部利用手中的局部优势发动朝廷内部的事变来篡夺权力,而他同时获得了一批对现实不满的老干部的支持,这才是司马懿能够成功的底盘,只有某一小撮人所说的什么“曹爽倒行逆施导致无人支持”,这话其实有点放屁的意味,根本不值一提。什么叫人心尽失,曹爽执政整整十年,朝廷上下都是曹爽任命的官员,这叫做人心尽失吗?这些人的利益跟曹爽高度绑定,曹爽的成功就是他们的成功,曹爽的失败同样是他们的失败,这跟人心尽失没有半点关系,一定要说有的话,人心尽失的也不是曹爽,而是司马懿。司马懿手里既没有政治权力,也没有军事权力,靠什么跟曹爽掰手腕呢?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曹爽最应该做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收拾自己手中已经有的兵力和权力,以最快的速度或者是反攻首都,或者是到地方上寻找能够支撑他的有力诸侯,来帮助曹爽翻盘。根本就不要担心曹爽有没有这个号召力,要知道曹爽在高平陵的时候,身边是带着皇帝的,也就是后来的齐曹芳,手里有皇帝,同时还有号召全国兵权的虎符,至于粮草,当时从洛阳城中逃出的桓范,早就已经给曹爽带好了大司农的印信。

所谓大司农,指的就是魏晋时代能够控制全国财富的协调官员,也就类似于现在的财政部长。手里有兵有粮还有皇帝,曹爽到底在怕什么呢?即使真的要跟司马懿掰掰手腕,曹爽所处的地位也远比司马懿要有优势的多,作为一个离休干部,司马懿除了依靠跟他一样退休的老臣支持,以及太后那一份根本就缓解不了什么问题的诏书,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对了他还有自己的三千死士,但这三千死士跟正规军比其实也没什么用,如果这个时候曹爽能够做出决断,司马懿根本就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多长时间。

但曹爽此时选择的却是跟司马懿投降,这个行为就好像你在阵前占据所有的优势,已经能平推对方力量的时候,你突然给对方下跪,并且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你的对手。要知道司马懿这个人可是完全没有任何底线和道德的操守,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相信司马懿,完全证明了曹爽本身根本就不具备一个政治人物的能力,同样也不具备一个政治人物的判断力,对他来说司马懿对他做的一切决定,他都没有分辨的能力,最后只能乖乖的听从司马懿的安排。这才是曹爽真正垮台的根本原因,这个人是完全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如其来的考验的能力的,他的心理素质早已经为他后来的失败奠定下了最深厚的伏笔。作为掌权者,如果都跟曹爽这样的心理素质,那后来的结果也都不会特别好。

标签: 曹爽司马懿高平事变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仅凭三千勇士就一举拿下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诸葛亮,曹丕,袁绍

    司马懿是辅佐了曹魏四代人,早年就被曹操视为隐患,但是有两次被曹家人临终托孤,他用几十年的时间,证明自己是个忠臣,那是最后,他又造成了反,一举歼灭了曹家人并且灭了三族,司马懿可称得上是一位乱世枭雄。司马懿影视形象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和曹操,曹丕两父子之后,他自己也已经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了,他对于曹爽来

  • 司马懿夺权时,曹爽依然握有兵权,他为何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曹魏,曹丕,曹叡,三国,汉朝,曹操麾下

    司马懿出身河东名门望族,父亲司马防做过司隶校尉,任期内推荐曹操入仕。曹操掌权后投桃报李,提拔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入仕。曹操听说司马懿的能力高于司马朗,特意招募司马懿到丞相府任职,但司马懿不想帮曹操做事,故意装病拒绝。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赢袁绍成为了天下最强的诸侯,班师回朝后再次征辟司马懿,司马懿不敢得罪曹

  • 司马懿两次装病:一次骗了曹爽,另一次却被曹操识破!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司马懿,曹爽,曹操,诸葛亮,曹丕,汉朝,东汉,曹操麾下

    正始九年(248年)三月,黄门张当把内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当然,对于大将军曹爽来说,非常忌惮司马懿这位老臣,虽然司马懿之前称病,逐渐不理朝政,可是曹爽担心司马懿在装病。同年冬,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马懿假装病重,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

  • 司马懿兵变之时,曹爽手里有多少实力?为何他最后要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爽,魏国,曹叡,曹魏,汉朝,司马懿,魏明帝,史说三国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临终前,以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从而共同辅佐太子,也即之后的皇帝曹芳。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曹爽和司马懿这两位托孤大臣之间互相配合,相处融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曹爽和司马懿之间走向对立,最终于公元249年爆发了高平陵之变。而在高平陵之变中,曹爽本人可谓不知所措,

  • 高平陵事变中,如果曹爽不投降,司马懿还有胜算吗?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司马懿,曹爽,魏国,高平,事变,曹睿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历经三世,曹睿死前将曹爽和司马懿共同封为辅政大臣。而后曹爽专权,意图谋害司马懿。司马懿为求自保,找准机会,发动了“高平陵事变”。司马懿趁曹爽带兵出去打猎之际,带着三千死侍控制了朝局。尽管占领了首都洛阳,却仍然无法拿下曹爽,于是使用计谋欺骗曹爽回城。曹爽胆小无能,不敢放手

  •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为何曹魏老臣都没有支持曹家?不止是因为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曹芳,曹操,老臣,曹家,三国,汉朝

    公元249年正月,曹芳到洛阳城外八十里的高平陵去祭拜自己的父亲曹叡,而曹爽兄弟与其亲信也一同前往。在这些人出城之后,司马懿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放出了被软禁的郭太后,并以郭太后的名义关闭了各个城门,同时率领三千死士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切断了曹爽等人的退路。与此同时,司马懿让司徒高柔

  • 魏蜀兴势之战,草包将军曹爽对阵蜀汉名将王平,曹魏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曹爽,曹魏,蜀汉,费祎,魏蜀,陆军,将官,司马懿,兴势之战,草包将军,中国军衔,王平(1907年)

    曹真和曹爽这一对儿父子做过同一件事,就是统率大军伐蜀,不过两次伐蜀都失败了,曹真是略有损失,无功而返,而曹爽则是惨败而归。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身患重病,他知道自己命数将尽,于是任命曹爽为大将军,让曹爽和司马懿一同辅佐年幼的曹芳。曹爽曹爽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远不如司马懿,一开始曹爽对司马懿还是很尊重

  • 司马懿夺权时,曹爽坐拥天子和兵权,为何仍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花颜语心标签:司马懿,曹爽,兵权,曹操,曹睿,诸葛亮

    导语:三国的赢家是司马懿,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司马懿的寿命太长了,就算是曹操的孙子都没能死在他后面。自曹操开始,曹家人就不让他掌兵权,然而司马懿即使没有兵权,他也同样可以篡权成功。当高平陵之变发生时,曹爽手握重兵那又如何,不也乖乖投降了,或许你会说曹爽无能,但历史上的他还是很有本事的,他投降的理由,

  • 曹爽一把好牌在手为何却被自己打烂?只因为他干了这六件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曹爽,司马懿,曹叡,曹魏,曹操,曹丕

    曹爽的父亲曹真是曹操的族子,也是曹操的养子,和曹丕是同一辈,也就是说曹爽是曹家第三代,和魏明帝曹叡同辈。在曹丕和曹叡时代,曹爽谦恭谨慎,上下对他的评价都不错,那时也用不着他操心。如果曹魏一切顺利,曹丕曹叡不是死得太早的话,曹爽一辈子估计也就安安稳稳过他美美的小日子。要说曹魏被司马懿钻了空子,原因很多

  • 高平陵之变 曹爽如果没有投降, 而以皇帝号令天下勤王胜算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曹爽,皇帝,曹魏,曹芳,三国,司马懿,高平陵之变

    如果在公元249年(魏正始十年)的高平陵之变中,在高平陵陪同皇帝曹芳祭祖的曹爽听从了大司农桓范的建议,没有选择投降,而是退居许都,号召天下勤王讨伐司马懿,胜算很大。但是,考虑到曹爽的性格问题,以及家眷都在洛阳等因素,再给曹爽一百次机会,他还是大概率选择投降,没办法,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正始十年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