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的四个大都督,周瑜、陆逊、鲁肃、吕蒙,谁最强?

东吴的四个大都督,周瑜、陆逊、鲁肃、吕蒙,谁最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书凌轩阁 访问量:1673 更新时间:2024/2/10 2:15:28

东吴大都督,是个危险的职业。

周瑜鲁肃吕蒙都是英年早逝。

陆逊虽然没有英年早逝,但结局也不太好。

东吴的四个大都督,周瑜、陆逊、鲁肃、吕蒙,谁最强?

4、一代上将——吕蒙

唐宋两代武庙名将,都有吕蒙。

吕蒙是完全的草根出身,没有任何身份背景,这样的人在三国那个乱世,很难出头。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的人,在什么时代都很难出头。

孙权想要合并部队时,吕蒙通过训练自己的士兵,让孙权知道他的治军能力。

在检阅队伍的时候,吕蒙所部让孙权眼前一亮,军容威严,英姿飒爽。

孙权不但没有合并他的队伍,还给吕蒙分配了更多的兵力。

作战时,吕蒙为了出人头地也是次次玩命,每次作战都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线。

孙权前期,吕蒙就参加了讨伐山越、黄祖、赤壁大战等战役。

每次战斗,吕蒙是一马当先,由此获得了周瑜的提携跟赏识。

建安十八年,吕蒙于濡须口挡住曹操来犯大军;十九年击败朱广,攻破皖城;

二十二年,吕蒙在濡须坞挡住曹操进攻。

吕蒙继任大都督一职后,全盘负责收复荆州事宜。

他利用计谋,骗过了关羽的警惕,成功收回荆州,并斩了关羽父子。

3、一代国士——鲁肃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气势迫人,很多东吴臣子主降。

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

周瑜死后,鲁肃继任大都督,此时三足鼎立形势已有雏形。

因为曹魏强而蜀吴弱,若想生存发展,东吴只能联蜀抗魏,鲁肃深明此理。

在军事指挥方面,鲁肃也许在四位大都督垫底,但在战略眼光方面,鲁肃是四位大都督的第一人。

鲁肃在赤壁之战前,力主抗曹是鲁肃公认的功绩。

实际上,鲁肃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东吴版三分天下,提出的时间早于诸葛亮

鲁肃对形势大局的认识高人一筹,鲁肃对天下大势的分析有以下几点。

1 汉朝大势已去,群雄并起,天下分崩离析,恢复汉朝天下已经不可能了,东吴应该抓住时机,以成霸业。

2 曹操已经统一北方,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已具有明显的优势。

3 孙权应该稳住江南,消灭刘表,占领长江以南以成霸业。

可见鲁肃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诸葛亮惊人的相似,鲁肃更了不起的是,分割荆州。

鲁肃认为曹操势力强大,东吴无力抗衡,与其独自抗曹,不如把荆州(东吴在荆州还没有站稳脚跟)借给刘备,借刘备的势力抗衡曹操。

2、一代英才,羽扇纶巾——周瑜

三国演义,结结实施地黑了周大都督一把,给周瑜安上了“心胸狭隘”的标签。

三国周郎,他是美男子,他是上将,他是王佐之才,他是世间成功男人的典范。

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英雄豪杰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周瑜的名字出自一个非常美的成语:握瑾怀瑜。

他就是一块玉,玉树临风,身材高大健壮,容貌俊美。

二十四岁当上中郎将,娶天姿国色的小乔为妻,吴郡的人都爱他,唤他“周郎”。

他精通音律,即使是喝了很多酒之后,乐曲如有缺误,他一定回头看,当时有谚语说: “曲有误,周郎顾。”

唐代李端写《听筝》一诗还用了这个典故:“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火烧赤壁在古今战役中是叹为观止的,一者作战的双方主帅都是盖世英雄。

二者处在兵力悬殊的东吴一方居然在长江上点起一把火。

东吴周瑜是何等人物,竟能做出如此有辱天机之事?

曹军南下,“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一封“今至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的战书飘至孙权案前,张昭等众大臣又力主投降,孙权之心何在何安?

唯有周瑜力主一战,并有理有据地分析政治形势、两军实力和地理水土,使之心安,一句“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燃起孙权雄心壮志,坚定抗曹之心。

周瑜一把火把曹操烧得大败,胆略过人,堪称万人之英。

把周瑜排在第二是因为他英年早逝,就好像汉家战神霍去病,太过完美,上苍不允许他们老去。

1、社稷之臣——陆逊

陆逊的军事指挥才能、战略目光、治军能力在四位大都督中都属前列。

他是东吴继吕蒙后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以出神入化的用兵技巧为孙权解决了不少麻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熟悉兵法,善于用兵。

在讨伐山越时,他巧设疑兵;荆州一战,他抓住了关羽骄傲自大的缺点,用一种谦卑恭敬的态度放松了关羽的警惕;

夷陵之战时,他诱敌深入,拖长战线,在敌军疲敝的时候一举攻破,这些都是陆逊深谙用兵之道的证据。

其二,智勇双全,善于抓住时机。

从陆逊参加的几次战役中都很明显地体现出了他擅长审时度势的特点。

夷陵之战,刘备亲率三十万大军,士气高昂。

而陆逊仅仅带领五万军队,自身又是一个年轻的书生,作为大都督有些难以服众。

况且魏国虎视眈眈,是为大患。

在作战过程中,陆逊正确分析敌我形势,顶着众老将的质疑,对敌军的挑衅也毫不在意,坚持等到了破敌最佳时机再出兵。

陆逊的以少胜多之勇、审时度势之智为东吴多次取得利益。

其三,军法严明,善于把握人心。

夷陵之战中,陆逊以一少年书生临危受命。

虽然孙权对他极其信任,但满朝文武非议颇多。

面对如此的内忧外患,陆逊一方面借助军法巩固了自己命令的权威性。

一声“不许妄动。如违令者皆斩!”确实镇住了吴将的心;

另一方面,陆逊以智理服人,向其部将展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博得了部下的信服,才有后来的彝陵大败刘备。

标签: 周瑜陆逊鲁肃吕蒙东吴三国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这正是曹操高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Mz传媒标签:鲁肃,兵法,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诸葛亮草船借箭。当时,诸葛亮为了攻打曹操的军队,需要五百支箭。然而,他手头并没有那么多箭,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计策:草船借箭。他让自己的士兵在草船上打起火来,引诱曹操的军队攻打,然后借机抢夺他们的箭支。这计策成功了,曹操的军队被拖入了陷阱,诸葛亮顺利地借到了他所需的五

  • 三国:“老实人”鲁肃,为什么说他是不输诸葛亮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鲁肃,诸葛亮,孙权,周瑜,曹操,袁术

    提到鲁肃,我们都会想到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屡次被周瑜和诸葛亮忽悠。事实上鲁肃是推动三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是谋略不输诸葛亮的战略家,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肃的祖上是世家大族,家境富裕。鲁肃为人豪爽仗义,喜欢交朋友。天下大乱之后,鲁肃变卖田地,用来救济穷人和结交有志之士,在当地口碑很好。周瑜还是袁术手下的居

  • 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4人谁更厉害?据正史来看,他们不在一个档次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吕蒙,陆逊,鲁肃,周瑜,孙权,刘备

    在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三国鼎立,相比于皇叔刘备、枭雄曹操,孙权似乎在三国的影响力不那么大。他能够独霸一方,靠的是孙策为他打下的江山,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靠的是身边良将的辅佐。纵览孙权的后半生,他的身边有四位大将,他们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这四人分别担任过大都督一职。大都督的官职是由曹操最

  • 鲁肃的大战略,从天下二分到天下三分,比诸葛亮版本更加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鲁肃,诸葛亮,孙权,周瑜,刘备,曹操

    豪族公子的眼光与奋斗三国大争之世,各个集团,不乏谋士规划宏大的战略,比如孔明的隆中对。三国谋士中,鲁肃极易被低估,《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让没用老实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他对东吴重大军事外交战略的形成,乃至孙权帝业蓝图,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连周瑜、诸葛亮这样的一时俊杰,也与他心心相惜。鲁肃并非

  • 鲁肃没有半点战绩,为何能成为东吴大都督?周瑜临死前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鲁肃,周瑜,孙权,刘备,曹操,袁术

    鲁肃没有半点战绩,为何能被孙权看中,成为东吴大都督?周瑜临死前说出答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鲁肃就是一个老好人,他根本没啥战绩,最多算是个擅长外交的大臣,在周瑜死后,他根本不足以被担任东吴大都督!那么鲁肃为啥最终还是被任命做了大都督呢?他究竟有多厉害?事实上,鲁肃之所以受到孙权的重用,被任命为新任的东

  • 被误解的鲁肃,联盟的维系者,果断的战略家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二字标签:鲁肃,刘备,孙权,袁术,吕蒙,刘表,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生逢乱世,所有交易的预期收益都应该围绕一样东西——生存。172年,鲁肃出生于临淮郡东城县的世族家庭,他的投胎技术还算不错,家境殷实富裕,这个时代也不算太坏,汉灵帝还继续着他老祖宗们的玩法,在宦官和外戚之间跳舞,这个平衡点并不好找,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玩脱,至少,皇帝还能管得了这个国家。帝国的外部,原本臣

  • 三国顶级战略家鲁肃,提出东吴版“隆中对”,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客馆历史标签:鲁肃,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曹操

    鲁肃《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存在感较低的角色,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不够,而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鲁肃被罗贯中当做诸葛亮的陪衬,相对于魏国曹操的首席谋士郭嘉和荀彧,鲁肃的存在感也不强。在真实的历史中,鲁肃不但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而且为人慷慨仗义,深受孙权和周瑜的敬重。那么,鲁肃在《三国

  • 鲁肃——堪比诸葛亮的战略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国家历史》标签:鲁肃,孙权,周瑜,刘备,三国,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全文共4012字 | 阅读需8分钟鲁肃是比诸葛亮还厉害的战略大师吗?徐州豪族鲁公子在三国的谋士武将中,鲁肃极易被低估,《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让不大有用的老实人的形象深入人心。鲁肃并非江东人士,是北方徐州临淮郡东城县的豪族子弟。鲁肃早年丧父,爱出奇计,不事生产,卖田卖地,用得来的钱粮,四处游荡,到处

  • 关羽周瑜是当世名将,诸葛亮对鲁肃说的话,却暗示这二位是庸才?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关羽,周瑜,鲁肃,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蜀小国也,名将唯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两句话说的威震华夏的武圣人关羽关云长和赤壁之战的指挥官周瑜周公瑾——羽扇纶巾是儒将风范而不是诸葛亮独有。关羽是三国名将,周瑜也是三国名将,这二位都能入祀武庙,可见是得到了历朝历代的认可。但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时说的一番话,却好像在暗示这二位都是

  • 王朗式专家误国久矣

    历史解密编辑:加菲看世界标签:王朗,诸葛亮,社稷

    现在很多各行各业专家没有骨气,睁着眼睛说瞎话为了利益愚弄大众。可以做到发表言论和三天前态度截然不同,而丝毫没有脸红。朗朗乾坤之下,学术氛围荒诞至极。医学界、经济学界、社会科学界不乏各种专家,笔者不知道是谁,但是这个现象是存在的。搞学术一定要科学第一,不能利益第一立场第一,有了利益和立场不顾科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