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亲自逼死的魏国名将,除了于禁之外,还有此人

曹丕亲自逼死的魏国名将,除了于禁之外,还有此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牌娱乐酱酱 访问量:2099 更新时间:2024/1/24 22:32:22

纵观曹魏历代帝王,论气量狭小,曹丕可谓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位。众所周知,曹丕为人极为刻薄,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事后还经常怀恨在心并伺机报复。故而,以这样的性格而继位称帝的曹丕,往往逼死了许多人。

基于此,本文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被曹丕逼死的魏国名将。关于这一问题,后人往往都会想到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

于禁此人,前半生战功赫赫,深受曹操器重。然而,却因襄樊一战,而晚节不保。在此战之中,于禁所统领的七军被蜀国名将关羽用汉水淹没,无奈之下,于禁选择了投降。

于禁投降关羽,令曹操大为不解,而曹丕对于禁此举则更是怀恨在心。东吴称臣曹魏后,孙权便把于禁遣送回了魏国,而此时的魏国国君正是魏文帝曹丕。面对这位昔日屈膝投降的所谓名将,曹丕表面上对他毕恭毕敬,而暗地里却派人画出于禁投降的画像并且故意让于禁看到,以此来羞辱于禁。

在此情况下,于禁羞愧而死,也可以说是被曹丕逼迫致死。历史是惊人的相似,事实上,早在于禁之前,还有一位魏国名将,也同样是被曹丕逼死,而曹丕当时担任的是五官中郎将一职。

那么,这位同样被曹丕逼死的魏国名将究竟是谁呢?曹丕为何非要逼死他呢?

根据《魏略》的记载:“五官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这番记载中的五官将,指的便是曹丕;而绣,则指的是张绣

由此观之,这位被曹丕被逼自尽而死的魏国名将,便是张绣。而曹丕之所以逼死张绣,与宛城之战有关。

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当时的南阳军阀张绣。张绣面对曹操大军,原本投降,但因曹操抢夺张绣的嫂嫂,故而张绣再次反叛曹操。此战之中,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不幸遇害,曹操的亲密护卫典韦也不幸战死。

关于此事,曹丕在《典论》中自叙道:“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这番记载中的上,指的是曹操,而子修则是指曹昂,曹昂字子修。

由此可见,正是张绣杀害了曹丕的长兄曹昂和从兄曹安民。也正因如此,一向瑕疵必报的曹丕一直对此事怀恨在心。尽管在官渡之战前,张绣率众投降曹操,正式成为曹魏将军,但曹丕还是没有选择放过他。

于是乎,曹丕在请张绣的宴会上,对张绣大发雷霆,面责张绣,对他极尽侮辱之语。在此情形下,张绣被迫选择自杀。

综上,当时已经成为魏国名将的张绣,也是被曹丕逼迫而死

标签: 曹丕于禁曹操曹魏魏国关羽

更多文章

  • 曹魏五子良将你最佩服哪个,左将军于禁,为何下场如此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于禁,张郃,乐进,曹操,张辽,徐晃

    曹魏五子良将都各有其优点缺点,乐进与于禁算是曹操很早就招募到的人才,张辽、张郃、徐晃这几位原本是曹操敌对阵营的大将,后来投降曹操,进而有更大的表现。今天笔者与您一起,了解一下五子良将。一、乐进乐进常常身先士卒,有先登之功,几乎曹操前期的每一场战争,他几乎都有参加,后来与李典一同协助张辽守卫合肥,这真

  • 为什么三国其他将领投降大多没事,偏偏于禁投降关羽受曹丕鄙视?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关羽,曹丕,于禁,曹魏,庞德,国防政策,军事政策,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东汉末年分三国,诸侯割据、征伐不断,在天下纷争之际,也是名将辈出的年代。诸侯林立,这些名将择主而事,而有的主公却由于各方面原因在争斗中失败,幸存的名将识时务者为俊杰,投降换主人的事也时有发生。比如张辽、张颌、黄忠、姜维、太史慈等等,就连一向以忠义著称的关羽,也有过不得已

  • 关羽骂于禁是猪、孙权是狗,这究竟是人性的嚣张还是霸气呢?

    历史解密编辑:城南太守标签:关羽,孙权,于禁,刘备,曹操,诸葛亮

    俗 话说: 言为心声,言如其人。 古人诚不欺我也。 纵观三国历史,看看那些曾经叱诧风云的人物,都有哪些曾一语道破了自己的本性,究竟谁流氓、谁君子、谁英雄、 谁小人呢?关羽:骂颜良、文丑是鸡狗;骂于禁是狗猪;骂孙权是狗。这人的人性,究竟是嚣张,还霸气呢?官渡之战时,面对将敌颜良和文丑,曹操问关羽能否出

  • 于禁的权力比张辽大,为什么“五子良将”之首不是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于禁,张辽,曹魏,关羽,乐进,汉朝,三国,五子良将,曹操手下

    本是大将军何进部下的张辽为什么会沦为吕布麾下的将领?》中曾提到:曹魏“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不过有些人对此表示质疑:“五子良将(张乐于张徐)”中权力最大的将领明明是于禁。根据史书记载,于禁人生高峰的权力在“五子良将”中位居第一,是曹操麾下唯一“假节钺”的非曹姓和夏侯姓的将领,被称为“古之名将”。那么

  • 历史上于禁被关羽俘虏后到底有没有投降,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关羽,于禁,庞德,曹操,孙权,东吴

    历史上,曹操的大将于禁投降关羽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还有他到底有没有真的投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一探其中的秘密。公元219年,关羽猛攻樊城,于禁与庞德奉命去救援曹仁,关羽水淹七军,与庞德大战,俘获了庞德、于禁等七军三万余人。庞德大骂关羽,宁死不降,被关羽当场斩杀

  • 襄樊之战,如果司马懿代替于禁出战,他能击败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胆大的小虫标签:司马懿,关羽,于禁,曹操,诸葛亮,蜀汉

    三国中,有一场大战,将关羽的声望直接推向了顶端,自此以后没人再敢说关羽的军事能力不行。这场大战便是襄樊之战中的水淹七军,此战关羽击败了曹魏名将于禁,俘虏三万精锐曹军,震惊华夏,连曹操都被吓得差点迁都。那么,假如此战是司马懿出战,他能够成功的击败关羽吗?水淹七军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想要攻下樊城,结果曹仁

  • 三国中的多次易主之人都有谁,为何吕布与于禁被骂得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吕布,于禁,刘备,曹操,董卓,张郃

    “叛将”与“降将”估计没有哪个时代会受人尊敬,在名将辈出战乱频繁的三国时代同样如此。如鼎鼎大名的三国第一武将吕布就是一个有名的叛将。他多次易主,从丁原,董卓,再到偷袭刘备,鸠占鹊巢霸占徐州,无不充实着自私自利的小人行径。所以这样的人就算是猛将,人才,或者是什么诸侯都会受到世人的唾弃。而在东汉末年的乱

  • 同样是降将,为何于禁的评价比较差,黄权却没有这么差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黄权,于禁,蜀汉,曹魏,刘备,刘璋,曹操,三国,汉朝,曹操麾下

    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张郃曾是袁绍的手下,两人最终归降了曹操,并位列曹魏五子良将。至于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傅士仁、麋芳等人则投降孙权,以降

  • 于禁认怂的四个原因,尤其第四个,看完你就知道于禁到底多倒霉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于禁,曹操,关羽,曹仁,曹丕,庞德,孙权,曹操麾下

    他是五子良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他刚毅厚重,战功赫赫,是曹魏众将都为之振服的左将军,不出意外的话,他才应该是五子良将之首。结果败给了老天爷,败给了自己心中最后的求生欲望,没能全节而终。曹操听到于禁投降,庞德却不肯屈节被杀这个消息时,哀叹了好久说我任用于禁30年,没想到他在最后关头变节投降,反而不如庞德

  • 秋水暴涨于禁全军覆没,风雪中关羽父子被擒,襄樊战役打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关羽,于禁,刘备,诸葛亮,曹操,赵子龙

    无论是《三国演义》原著还是经典版电视剧,我们都会发现一个问题:秋水暴涨于禁全军覆没,风雪中关羽父子被擒,襄樊战役打了多久?细看《三国演义》的时间轴,我们就会发现襄樊战役至少打了四个月:水淹七军是建安二十四年八月,而关羽被擒遇害是在同年十二月,这期间关羽还抽空进行了一次刮骨疗毒。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