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瑜与鲁肃的智慧对比

周瑜与鲁肃的智慧对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2377 更新时间:2024/1/5 19:42:11

从汉末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全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社会动荡不安,平民流离失所,一度出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场面。

军阀混战中,逐渐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三方势力网罗天下豪杰为己所用,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人才。今天我们透过历史长河,重点比较辅吴重臣周瑜、鲁肃的才智,分析两人谋略孰高孰低。

审时度势,竭力抗曹

在孙吴事业发展过程中,周瑜、鲁肃都是绕不开的风云人物,他们尽心尽力,对孙吴发展功不可没。

周瑜庐江人,与孙策是发小。他自幼聪慧过人,风流倜傥,是孙策的好哥们,拥有建功立业的大志。孙策开创事业时,周瑜屡献奇谋,深受信任,孙权统业时,更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起来说,周瑜这个人,勇敢果断,精于谋略,拥有极强的判断力。

鲁肃临淮人,是个富二代。他出生不久,父亲因病去世,长期跟祖母生活在一起。后天下大乱,鲁肃打开自家粮仓,接济穷困百姓,贤名远博州郡。

周瑜知道鲁肃家境富裕,便前往借粮。鲁肃直接将家中一半粮食赠与周瑜,两人结下深厚友谊。后来袁术得知鲁肃,下令征召其为官。鲁肃瞧不上袁术,便带领全家投奔周瑜,在周瑜的举荐下,得到孙权器重。

鲁肃对于天下大势有独到的认识,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不过他指的是曹操、孙权、刘表,三足鼎立后实现统一。总体来说,鲁肃是一个眼界宽广,具有大智慧的人。

建安十三年,曹操消灭袁氏残余,挥师南下直指荆襄,计划一举收服荆州、江东势力。在曹军冰锋下,荆州牧刘表病逝,继任者刘琮投降曹操,刘备无法立足荆襄,携民渡江南逃夏口。

曹操携百万之众虎踞江北,加上刘表新亡,鲁肃前往江北探听荆州虚实,了解刘备进一步动向。鲁肃行至当阳,撞上逃亡的刘备,于是结好刘备,游说其联合孙吴,抗衡曹操。

鲁肃游说,与诸葛亮提出的“东联吴会”战略暗合,刘备当即同意,派遣代表诸葛亮跟随鲁肃入吴,力挺联合抗曹。

曹操不战而得荆州,刘备丧失了立足之地,江东孙权面临生存危机,到底是投降,还是一决雌雄,对于孙权而言需当机立断。

鲁肃返回江东,将荆州发生的变故告知孙权。当时孙权集团内部多数官吏主张投降,只有周瑜、鲁肃坚决支持抗曹。鲁肃设身处地为孙权考虑,投降不过是下一个刘琮,怎如南面而称孤痛快,最终孙权下定决心,联合刘备抗曹。

经过赤壁之战,曹操含恨败北,孙权得以保住地盘,刘备吃掉荆州几个郡,有了立足之地。周瑜、鲁肃竭力主张抗曹,可见两人过人的战略眼光,都是孙吴的忠臣。

战略迥异,眼界有别

周瑜与鲁肃,两人既是好友,又是同一阵营的人,他们有共同的理想,但他们的能力才干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个精明强悍,一个成熟老练;一个斗志昂扬,一个沉静理智;一个敢作敢为,一个谋略深远;一个身先士卒,一个计划周全。

周瑜军事将领出身,早年跟随孙策创业,颇具进取之心,勇于担当。

赤壁之战后,周瑜极为自信,认为曹操不是自己的对手,屡次向孙权献计,攻克川蜀,进取中原。对于刘备集团,周瑜认为不足为患,是孙吴事业的绊脚石,有必要予以铲除。于是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以酒色腐蚀刘备,分离刘关张。

孙权没有同意,周瑜提出进攻川蜀的建议。周瑜想要入川,必须经过刘备防区,周瑜实际上的想法假借攻打刘璋,实际上假途灭虢,然而这种浅显的计谋,又怎能瞒得过久经沙场的刘备?况且刘备身边还有诸葛亮、庞统等人。

周瑜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才能,在他心中只有两分天下,断无三分天下之理。对于刘备,周瑜将他当作袁术,而曹操认为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刘备,周瑜的心境与当时的际遇分不开。

周瑜早年跟随孙策,与之配合默契,孙权统业后屡建奇功。赤壁之战,周瑜担任总指挥,一举击败曹军主力,又把曹军大将曹仁从南郡赶走,此时的他意气风发,心高气盛。

当时三分天下已是历史趋势,最终周瑜进兵至巴丘染病去世,周瑜的一生画上了句号。综合来看,周瑜的最终的命运,对于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有利,周瑜的去世,孙吴换上更具才能的鲁肃。

鲁肃与周瑜的看法有本质的不同。鲁肃认为先鼎足而立,坐山观虎斗才有机会实现一统。因此周瑜病逝,鲁肃坚持缓和政策,与关羽奉行和睦相处的政策。

早在初见孙权,鲁肃便提出“鼎足江东,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策略。孙权嘴上不敢承认,心中暗喜,将鲁肃视为心腹之人看待。鲁肃自始至终秉持三分天下的理念,所以赤壁之战不遗余力促成孙刘联盟,鼎力支持周瑜抗曹。

周瑜卒后,鲁肃支持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曹操闻之,手中的笔惊落于地。刘备入川后,关羽留守荆州,经常与孙吴发生冲突,鲁肃多次前往安抚,维持边境稳定。

鲁肃注重蜀吴联盟,但涉及重大利益时绝不妥协。当初,刘备借荆州承诺攻下益州,归还荆州。然而刘备食言了,攻下益州后,孙权要求归还荆州一半,刘备选择拒绝。

赤壁战后,刘备既没有与曹军作战,有得到大量的地盘,这让盟友孙权极为不满。于是孙权下令吕蒙偷袭荆州,成功到手三个郡。刘备得知消息,立即出动大军三万,计划与关羽收复失地。

鲁肃、吕蒙率军与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相见,单刀赴会,期间鲁肃言辞恳切,关羽自觉理亏,不久刘备割了三个郡给孙权。当然,刘备不是感觉理亏才给孙权的,而是曹操进攻汉中张鲁,益州受到严重威胁,为避免两面作战而进行的权宜之计。

鲁肃的理念与周瑜不同,他认为吴、蜀单打独斗不是曹操的对手,只有联合起来,才有机会击败曹操,进而实现一统天下。所以在鲁肃的政治生涯,将蜀、吴联盟看得很重,将天下三分的态势看得很清楚。

总结:

周瑜、鲁肃两人各有所长,周瑜认为南北对峙后一统,鲁肃认为三分天下后一统。周瑜逝世,孙权身穿素服举哀,鲁肃去世,孙权不但身穿素服举哀,更是亲往下葬。

可以看出,周瑜在推动吴国发展发面功不可没,而鲁肃不仅劳苦功高,更是维系鼎足之势。综合来看,鲁肃的智谋、气量要比周瑜更胜一筹,他是一个对鼎足之势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

标签: 周瑜鲁肃刘备孙权曹操关羽

更多文章

  • 鲁肃真的只是个敦厚老实的长者吗?其实他是杰出的战略与外交家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鲁肃,孙权,周瑜,刘备,曹操,诸葛亮

    《演义》里面的鲁子敬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位敦厚的长者,是个老好人,几次跟刘备要荆州都被刘备和诸葛亮的双簧给忽悠了,每次都空手而回。从来看不出他有什么本事,但是绝对是个老好人。事实果真如此吗?史书上的鲁肃没有这么简单,他像一位长者没错,他不仅喜欢读书还会骑马射箭。他是家财万贯的豪族子弟,他慷慨大方,极有

  • “忠厚无用”的鲁肃,为何能代周瑜镇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鲁肃,周瑜,孙权,荆州,刘备,诸葛亮

    文|小河对岸在《三国演义》中,鲁肃绝对是“忠厚无用”的人物,早期是诸葛亮、周瑜的陪衬,后期又是关羽戏耍的对象。而荆州之地,是曹孙刘三方势力角逐的焦点。对於东吴来说,荆州地处长江上流,乃其门户要害所在。故而,充当荆州镇守之任的将领,都是东吴一时最为杰出的英才。那么,“忠厚无用”的鲁肃又如何能接替周瑜镇

  • 史上真实的“单刀赴会”是谁策划的?鲁肃才是主角,关羽只是配角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鲁肃,关羽,孙权,刘备,吕蒙,曹操

    史上真实的 “单刀会”,发生在公元215年,其主导人物是江东鲁肃,而并非“孤胆英雄”关羽;其经过、结局及意义,也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说辞截然不同。“单刀会”之举不仅表现了鲁肃的智慧和胆略,也体现出作为统帅的他顾全大局及深谋远虑的大视野、大胸怀,而且在战略、战术上对整个荆州战场乃至天下大势均起了决定

  • 鲁肃为什么劝孙权抗曹?揭秘赤壁之战,孙权决心联合刘备抗曹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鲁肃,孙权,刘备,曹操,周瑜,三国,东吴,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荆州,几十万大军兵临江东。在曹操巨大的军事压力面前,割据江东的孙权集团内部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以孙氏元老张昭为代表的士族主张向曹操投降。孙权虽然不想投降,但却一直无法下决心抵抗曹操。可是鲁肃对孙权说:“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

  • 觉得鲁肃憨厚老实?他在“单刀会”中,把关羽骂到无言以对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鲁肃,关羽,单刀会,孙权,刘备,吕蒙

    公元215年赤壁之战后,蜀、吴因为荆州问题闹不合,孙权对于刘备强占荆州行为感到不满,气得派吕蒙强取长沙三郡,这让刘备吓得派关羽镇守荆州,孙权又派鲁肃在益阳屯兵,企图夹击关羽,这才促成之后“单刀会”。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关羽在单刀会中靠气势赢得这场谈判,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反而是文官出身的鲁肃

  • “老实人”鲁肃的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不忘信仰标签:鲁肃,孙权,刘备,曹操,周瑜,诸葛亮

    “老实人”鲁肃的大智慧小韭菜说史2022-09-2823:29陕西关注三国历史上,鲁肃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仅仅是一个老实人的形象,没有任何作为。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为了提升诸葛亮的高大形象,特意贬低了鲁肃的人物性格。把鲁肃刻画成了一个毫无主见,任人驱使的一个书呆子。那么历史上的鲁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 鲁肃这次谈判让东吴所有人捏一把汗,也让吴蜀全面开战推后六年

    历史解密编辑:锦小昀标签:鲁肃,吴蜀,刘备,关羽,孙权,曹操

    关云长孤身一人单刀赴会,是《三国演义》里的经典章节,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然而历史上鲁肃也是一样,甚至比关羽更处于危险之中。那时刘备已得到益州,孙权要刘备还荆州,刘备却并不归还,导致吴蜀关系紧张,孙刘同盟濒临崩溃,鲁肃要保孙、刘同盟,不让曹操趁虚而入,于是与关羽见面。215年,刘备攻占了益州,巩固了自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与张昭,赤壁之战前真正的角力者

    历史解密编辑:嗑普吉尼标签:鲁肃,张昭,孙权,周瑜,曹操,刘备

    大家都知道,尽管《三国演义》是根据陈寿《三国志》改编的,但是其中也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地方,例如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终被活活气死。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政客,他是一个邪恶的骗子;将周瑜的意气英发,雅量高致,塑造为一个狭隘嫉贤妒能的恶棍;将孙和刘同盟的策划者鲁肃描写为一个忠厚而又没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与张昭——赤壁之战前真正的角力者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鲁肃,张昭,孙权,曹操,周瑜,刘备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虽然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但却有大量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情况存在,比如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吐血而亡。它把大政治家诸葛亮写成妖里妖气的神棍;把意气英发、雅量高致的周瑜写成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小人;把孙、刘联盟的主谋和组织者鲁肃写成老实而无用的老好人;把孙吴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与张昭-赤壁之战前真正的角力者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鲁肃,张昭,孙权,曹操,周瑜,刘备,赤壁之战,三国,汉朝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虽然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但却有大量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情况存在,比如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吐血而亡。它把大政治家诸葛亮写成妖里妖气的神棍;把意气英发、雅量高致的周瑜写成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小人;把孙、刘联盟的主谋和组织者鲁肃写成老实而无用的老好人;把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