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郃军司马,曹仁和夏侯渊别部司马,哪个含金量更高?

张郃军司马,曹仁和夏侯渊别部司马,哪个含金量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凝视他呀 访问量:3453 更新时间:2024/2/12 10:35:17

按照两汉军制,军中中下级将佐的级别是这样的:五人为一伍设一伍长、两伍为一什设什长、五什为一队设队率、两队为一屯设屯长、两屯为一曲设军侯、两曲为一部设军司马,通常五部为一营设校尉,简单点说就是队率领兵50人,屯长领兵100人,军侯领兵200人,军司马领兵400人,校尉领兵2000人,有时候在军司马和校尉之间还有领兵800人的都尉这个级别存在。校尉之上是中郎将、裨将军、偏将军和杂号将军,再之上就是四安四平四镇四征四方将军等等,两汉将军不常设,领军出征的往往不是中郎将就是校尉,比如平定黄巾起义的汉末三杰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率军平叛时的军衔都只是中郎将而已,所以军司马级别其实不低了(当然后面校尉和中郎将甚至杂号将军都泛滥了另当别论)。

军司马比较重要,按现在的说法军司马可以看作是尉官和校官的分水岭,汉末三国时期军司马是个常设的军职,不少名将都有出任过军司马的经历,比如张郃在韩馥麾下时就是军司马,《三国志》记载:“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属韩馥。”除了军司马之外,汉末三国还有一个更为常见的职位那就是别部司马,出任过别部司马的人就更多了,比如曹仁和夏侯渊最开始就是别部司马,张飞和关羽也有此经历,江东十二虎臣大部分人投效于孙策和孙权麾下时也是从别部司马干起,就连孙坚自己也出任过别部司马,那么这两者哪个含金量更高?我们一一来说一下。

军司马在校尉之下,统领兵马400人,而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也就是说别部司马是独立于正规编制之外的,独立性比较强;早期别部司马是直属于大将军的,东汉末年军制混乱,别营和别部司马也日趋增多,多被各路诸侯用作收编流散武装以增强自身实力的工具,或者是给投效于自己麾下的人一个相对独立的编制,所以别部司马麾下兵马往往远远大于军司马的400人。

曹操起兵之初,投奔他的本家和大将有不少人一开始就是被授予别部司马,比如曹仁和夏侯渊。《三国志-曹仁传》记载:“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太祖起兵,以别部司马、骑都尉从。”曹仁有兵马一千多人,曹操授予他的就是别部司马而非军司马,而且还代理厉锋校尉一职;夏侯渊一来也是别部司马,官渡之战期间“行督军校尉。”

江东诸将出任过别部司马的更多,就拿江东十二虎臣来说,至少有一大半人都是从别部司马开始一步步升迁的,比如黄盖、韩当、蒋钦陈武、周泰、董袭潘璋、徐盛、凌统等人莫不如此。《三国志-蒋钦传》记载:孙策之袭袁术,钦随从给事。及策东渡,拜别部司马,授兵。《三国志-陈武传》记载:孙策在寿春,武往脩谒,时年十八,长七尺七寸,因从渡江,征讨有功,拜别部司马。《三国志-徐盛传》记载:孙权统事,以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长,拒黄祖。江东多别部司马是有原因的,这和江东特殊的兵制有关,因为投于孙氏麾下者大部分都是带兵前来,这些兵马都是他们各自的私兵部曲,所以孙坚、孙策和孙权大手一挥统统授予别部司马,让他们统领自己的私兵部曲。

孙坚的履历则更能说明问题,孙坚初从朱儁平豫州黄巾军时一开始是军司马,《三国志-孙坚传》记载:“表请坚为佐军司马。”在攻克宛城一战中立下军功之后:“儁具以状闻上,拜坚别部司马。”由军司马拜为别部司马,很显然别部司马级别更高一点。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别部司马级别虽然还不如校尉,但它可以单独领军独立性较强,而且麾下兵马远在军司马的400人之上,所以含金量自然高过军司马。

假如以现在的军衔来作比较的话,以一个标准营400-500人,一个标准团1500人的规模来算的话,军司马大概相当于营长级别的少校军衔,而别部司马就比军司马级别更高,大约等同于团长级别,军衔怎么也得是个中校。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标签: 曹仁夏侯渊孙策别部

更多文章

  • “上门女婿”之子,一生都在做“配角”,却让张郃、魏延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张郃,魏延,蜀汉,诸葛亮,司马懿,费祎

    读历史,品历史,确实是人生的一件快事,然而我中华泱泱五千年巨史当中,有多少事流传至今已“面目全非”,失真久矣!譬如天下之人都喜好看元末明初说书人罗贯中先生所写的《三国演义》,便有许多人将其视为史实真事。其书文采及情节固然精彩绝伦,也很好地传承了三国文化,然而莫说是这部《演义》,就算当年三国灭亡不久,

  • 张郃:曾被张飞等人多次击败,怎么到了后期就成了“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爱吃回忆的呀标签:张飞,张郃,夏侯渊,刘备,马超,廖化

    不仅仅是牛人都死完了。《三国演义》里称张郃为名将的,第一人叫郭淮。黄忠力劈夏侯渊后,汉中曹军群龙无首。见此状况,郭淮便说:“张将军乃国家之名将,为刘备所忌惮;今日事态紧急,非张将军不能安军心。”如果说这里形势危急,郭淮还有赶鸭子上轿鼓劲打气之嫌。那么再来看看刘备的评价:“夏侯渊虽是总帅,乃一勇夫耳,

  • 张郃死后,曹魏的十大猛将分别是谁?武艺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张郃,武艺,姜维,夏侯霸,邓艾,司马懿

    我们先来看一下曹操的猛将阵容。曹操在陈留起兵,李典、乐进率先赶来相投,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等曹氏宗亲陆续加入;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于禁引数百人归附,夏侯惇引荐了典韦,此后不久又收了许褚、徐晃;曹操灭了吕布之后,张辽、臧霸归顺;曹操火烧乌巢,张郃、高览临阵投诚;曹操南下荆州,得了大将文聘;

  • 张郃身为曹魏名将,不怕关羽,也不怕张飞,为何却非常害怕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张郃,关羽,张飞,赵子龙

    张郃是三国时期的又一位名将,他的兵将生活,是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其间他在韩馥手下任军司马,立下了不少功劳。后来,袁绍率军攻打冀州,韩馥打不过袁绍,在厕所间自杀了,而张郃投降于袁绍。袁绍也十分看重张郃的能力,因破公孙瓒有功,升迁为宁国中郎将。后来,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听信谋士郭图,不听张郃的劝阻,

  • 赵云死后,张郃、魏延谁更猛?二人单挑不退谁会死?

    历史解密编辑:宁荣荣标签:赵子龙,张郃,魏延,马岱,黄忠,关羽

    赵云死后,到底谁是天下第一?很多三国迷认为是张郃,但魏延恐怕不服!到了三国后期的诸葛亮时代,剧情看点只有北伐,而武将看点就是张郃、魏延这两个死对头!张郃是曹营第一猛将,而魏延扛着蜀汉武将的大旗,这两人多次交手,互有不服而又互相忌惮,张郃善于保命,而魏延善于诈败,各有千秋,实在难分高低!我们今天就来深

  • 张飞、张辽、张郃3人中,谁的综合实力最强?曹操的评价很客观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张飞,张辽,张郃,曹操

    说到三国,首先想到的便是刘备的忠义和曹操的奸诈,曹操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并不好,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表明了他没有仁义,跟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曹操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除了性格上的问题,曹操在军事和管理方面还是非常有才能的。他虽然在世时没能登基成为皇帝,但实际上却是魏国的开国皇帝,所以儿子曹

  • 张辽的补位者张郃真是只能欺负无名下将,打不过真正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苍樱拍子标签:张辽,张郃,曹操,袁绍,张飞,赵子龙

    煮酒论三国上回说到张辽在击败孙权之后,被曹操加封为征东将军,原来的荡寇将军也由五子良将之中的张郃接任补位。《三国演义》中的张郃自从出场以后,官渡之战中登场,一开始跟张辽打成平手,倒是小有惊艳,但此后就一路高开低走,惨不忍睹。就处处成为张飞、赵云这样人的个人展示秀,先是在长坂坡被赵云吓退,跟被赵云杀死

  • 张辽与张郃都位列曹魏五子良将,谁更胜一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忘信仰标签:张辽,张郃,曹操,诸葛亮,曹魏,孙权

    张辽与张郃都是曹魏的名将,陈寿在《三国志》里面把这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五人并列做传,在史官的记载下张辽与张郃应是属于同一水平的名将,两人的能力各有所长,排名也不分先后,那为何张郃远不如张辽的名气那么大,真的是能力不如张辽吗?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比较下这两位名将。张辽:字文远,是山西人士,先

  • 《三国演义》中,李典的武艺真的不如张郃、张辽他们吗?未必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和竹雨说萌宠标签:李典,张郃,张辽,武艺,汉朝,赵子龙,历史片,古装片,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说起来李典也是曹操手下元老级人物了。曹操想借献刀的机会刺杀董卓失败,逃回老家陈留招募义兵时,李典就来投奔,和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一起成为曹操最早的班底之一。而李典的战绩也不错,第一次出战是在曹操和吕布的衮州之战时。当时黄巾军余党何仪、黄劭占据汝南、颍川,曹操缺粮,就带兵前去征讨。两军

  • 张辽张郃张飞相比,谁的综合实力更强?对比这三个方面不难判断

    历史解密编辑:曼陀罗讲电影标签:张飞,张郃,吕布,刘备,三国,汉朝,张辽张,曹操手下

    三国里面的猛将有很多,但是根据个人的综合实力来看又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像吕布那斯天生神力者属于特级人物的存在,上等猛将这个批次张飞应该身在其中!和张飞勉强比肩张辽和张郃也是相当不错,那么这三张谁的综合实力最强呢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三国乱战的初期实际上还属于东汉末年,这个时候是最讲究出身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