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春秋战国三大勇猛君主,结局分别怎么样?

盘点春秋战国三大勇猛君主,结局分别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60 更新时间:2024/1/21 21:49:40

春秋战国时代所培养出来的武将大多保持着极强的战斗力,比如南宫长万、杜回等武力值爆棚的猛将。当时,有三位诸侯国的君主也非常勇猛,个个武力值杠杠的,一人曾经力战数万敌兵,而其他两人却把自己给折腾死了。

西周出现了2位比较“有才”的君主:周厉王与周幽王。周厉王非常暴虐,结果因此导致了国民暴动;周幽王则很好色,最终因此而导致了犬戎之乱。西周末期,周幽王老板爱美人褒姒不爱秀丽的江山,甚至为了博得他心爱的小姐姐褒姒一笑而不惜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结果褒姒小姐姐笑了,周幽王也笑了,之后老百姓们哭了。然而在犬戎之乱中,为了保护周幽王,郑国勇猛的君主郑伯友一战成名,最终英勇牺牲。

郑伯友,男,公元前806年受封于郑,是周厉王的儿子,也是郑国第一任君主名郑桓公。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废掉了申后,结果招来了申国、缯国、犬戎纠集了数万大军进攻镐京。周幽王一看这阵势立马吓得瑟瑟发抖。关键时刻,郑伯友挺身而出,手拿长矛保护周幽王与褒姒突围。由于救兵迟迟不到,周天子身边士兵不多,又没几个勇将,郑伯友成了突围的唯一希望。

镐京一战,郑伯友尽显英雄本色。面对数万大军围困,郑伯友手拿长矛一路开道。他先是10回合挑落犬戎勇将古里赤,再又力敌数万大军,最后身陷西戎骑兵的包围,仍然杀敌无数。犬戎在损失不少兵士后,个个不敢上前与郑伯友交战,最终采取放乱箭的方法才射死了郑伯友。虽然郑伯友壮烈牺牲,但却一战封神!

通常我们会把“力能扛鼎”来形容武力值爆棚的猛人,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楚霸王项羽。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位可以举鼎的君主——秦武王。秦武王,男,名叫嬴荡(这名字有点意思),身高力猛,天生神力,是秦国历史有名的猛将型君主。所谓英雄惜英雄,猛男爱猛男。秦武王因为自己很猛,因此也喜欢重用像任鄙、乌获、孟说这样力量型的猛男。然而猛男秦武王最终把自己给折腾死了。

春秋战国时期,楚王曾经这么告诫神箭手养由基:“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低调,只懂得倚杖本事耍帅,那么他就会最终栽在这个本事之上。”结果:神箭手养由基最终真的死在了箭下。而秦武王一生勇猛,最终也死在了勇猛之上。公元前307年,23岁的秦武王观九鼎。当他看到“秦鼎”时突发奇想:想要力举千斤鼎。结果猛男秦武王使尽平生力气把鼎举了起来,但很快却一个不留神把鼎摔了下来,而且非常不凑巧地砸到了他的脚,还把胫骨给折断了。当天晚上,勇猛无比的秦武王因伤势过重而死。如果秦武王不耍帅举鼎,那么他就不会被鼎砸死了。所以说,猛男秦武王是自己把自己给折腾死了。

赵武灵王(名赵雍)是战国时期战斗力非常猛的一位君主。赵武灵王刚当上国君的那段时期,赵国常常被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所侵扰,就连中山国那样的小国家也敢主动欺负赵国,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赵国混得实在不算强。然而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赵国有赵武灵王这个“火车头”很快摆脱了被人欺负的窘迫局面。

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并且自创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战斗套路,很快让赵国的军队提升了不少战斗力。赵武灵王亲自带着赵国的军队打败了匈奴,终于使得游牧民族不敢再进犯赵国。公元前296年,赵国吞并了中山国。在讨伐游牧民族的战争中,赵武灵王身先士卒,作战非常英勇。赵武灵王能够亲率大军挫败彪悍的游牧民族,而且在身先士卒的情况下毫发无损,由此可见赵武灵王的勇猛无比。放眼整个春秋战国时期,能够有如此战斗力的君主不多了。然而战斗力惊人的赵武灵王却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

公元前295年,处于“太上王”地位的赵武灵王想要废掉赵王另立公子章为王,结果招来沙丘宫变,最终被饿死。赵武灵王起初废长立幼已经错了一次,接着又准备废大王另立公子又错了一次,最终他被饿死也是自己没事折腾所导致的结果。本文由海叔说春秋圈子作者龙傲编写,喜欢的朋友多多分享哦!

标签: 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董卓为了孙女盗取汉武帝墓,发现了一行字最后不得好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董卓

    董卓盗墓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虎视无强对,鸱张有篡心。可怜脐里烛,不照坞中金。——刘克庄·《董卓》董卓是东汉末年臭名昭著的权臣,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细论起来,他比曹操专横,比袁术跋扈,比孙皓残暴,可谓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大恶人。但是,鲜有人知的是,董

  • 北宋“四大奸臣”是谁 他们的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奸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北宋“四大奸臣”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朝,是一个经济强盛的朝代,但是也是却也是一个奇葩的朝代,奸臣当道可数的奸臣有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秦桧、贾似道、王黼、梁师成等等,简直数不过来,那今天我们目标就是北宋末年的“四大奸臣”,都是有谁,我们一一细说。蔡京

  • 宋徽宗时期的童贯只是一个宦官 他为什么能宦官的身份掌握兵权20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童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童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宦官一直存在于中国历朝历代,宦官都是服侍在皇帝身边,直接听候皇帝调遣的,如果宦官的权力过大,就会影响到皇权,甚至能左右皇帝的废立,唐朝后期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到了宋朝时期,宋朝统治者吸取了晚唐的教训,对宦官能够做到的最高官职,

  • 历史上有哪些“祸从口出”的故事?这个父亲用血换来的教训儿子却没有学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北朝,贺若弼,贺若敦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祸从口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一般都说金玉良言才是傍身之道,很多老祖宗传下来的口头禅其实都是他们亲身经历过,最有人生道理的哲言,比如:讷于言敏于行;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祸从口出等等。这些都是告诉我们说话前一定要三思,否则会有杀身之祸。但是父子

  • 孙权经略交趾事件是什么?孙权是怎么巩固交州统治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经略交趾的故事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孙权大家也知道的,他和东吴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出名,如果熟悉三国历史的,会发现他的实力真的不差的,如果可以选的话,很多人宁愿选择在东吴吧,至少感觉上没有太多的战争,但是真正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也不是一句

  • 五代名将刘鄩,被称为机智又儒雅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鄩,五代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鄩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鄩的机智和儒雅,最为集中地表现在他攻克兖州和守卫兖州的过程中。兖州本是朱温的地盘,葛从周为该州节度使。兖州的防守异常严密,凭硬攻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在此,刘鄩的军事智慧开始表现了出来。为了摸清兖州城内兵力的虚实

  • 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到底是什么样的 天子守国门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祖训

    明朝天子守国门的意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大明朝我们就会想到那句话——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刚明的最好诠释。其实所谓的天子守国门,既悲壮又无奈。之所以会出现天子守国门这个情况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众所周

  • “陶朱公”是什么人?此人富甲天下为何却救不了三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范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陶朱公”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在勾践成就霸业之后,他又毫不恋栈,果断地抽身离去,退隐江湖。然后一个华丽转身,投身于商界,三次经商均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被后人

  • 秦国第一猛将,王翦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翦,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王翦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王翦实属最大功臣,凭借他超强军事才能,除了韩国以外,灭了其他五国,是个超级牛人。他最出名的一场战役,就是率领六十万人的军队攻灭楚国,这也是他人生中打的最后一次仗。在这战役之前,发生了一些趣事。在当时,秦国想要攻打楚

  • 汉景帝明明知道杀晁错并不能解决问题 汉景帝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景帝,晁错

    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恩师晁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活化石刘濞汉景帝在位期间,汉朝曾爆发由七个诸侯国挑起的叛乱,其中,为首的诸侯王是吴王刘濞。刘濞对于当时的汉朝来说,堪称大汉朝的活化石。刘濞的父亲是刘仲,既刘太公的二儿子。刘仲其实没有名字,因为刘仲,